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01:33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目标取向及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01 10:30:05 浏览数:

迟 莹

(沈阳音乐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辽宁 沈阳 110818)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时代信息技术体系的高效支撑下,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能够利用的技术空间日益广阔,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属于大势所趋。智慧教育推行以来,高校传统思政教育课堂的优势与现代科技的优势得以融合,并以更加多元的教学形式落实到思政课程的方方面面,时代感与吸引力同步增加。目前,智慧教育在与高校思政课程的融合中仍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亟需从重新明确教学改革目标取向的角度出发,使理论研究成果能够作用于实践指导当中。

1.1 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载体与传统授课经验而衍生出的智能化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辟新的全链条式课堂,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程囊括在内[1]。从本质上看,智慧课堂是在建构主义的逻辑框架之下延伸而来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教学课堂深度融合的体现,能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智慧化的教学理论实践空间。

1.2 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较之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智慧课堂在技术、环境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升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学习资源分散化、工具单一化等问题,有助于从根本上推进“以生为本”理念的落实。具体而言,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科学规律。智慧课堂以专业的教学平台为依托,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依靠感性的学情分析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借助平台的数据采集功能来获取更加精准的大数据资料,进而做出科学的教学决策,在内容调整、测验题目筛选、复习方向等方面能够做到有据可依,使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

其次,在学习交流中完成立体互动。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可以直接突破时间、空间等要素的桎梏,实现实时化、立体化沟通,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在平台中提出问题,其他学生与教师可自由参与探讨,在多点互动的情况下完成思路的碰撞与交融,有助于快速提炼出最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拓展研讨范围。

再次,在教学反馈中缩短评价周期。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教师能够在完成某一课时的教学之后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从评价反馈中快速获悉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情况、不足之处或需求变化,从而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调整,真正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效果的实际提升中。

最后,在资源推送中尊重个体差异。在智慧教学平台中,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检测试题等资源会针对性地向不同学习主体进行推送,直接在后台程序做好精准分类,以个性化、智慧化的形式实现推送定向化,使不同需求的学生能够快速获取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

2.1 教学理念层面

智慧课堂既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体现,也是先进教学理念的融合成果。以往高校思政课堂中沿用的教学理念大多倾向于教师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收,但这一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形成,反而可能阻断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信息的来源。而智慧教育体系特有的高科技性、开放性使得师生身份能够快速转换,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取代单一化的知识输送程序,从而更大限度地激活教学课堂活力,促使更多的现代教育理念涌现,再反作用于现有教学体系中[3]。

2.2 教学方法层面

传统线下思政教学中,能够选择的方法类型偏少,一般仅以线下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相对固化。在智慧技术的支撑下,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学习等多元模式纷纷涌现,学生能够接触的学习资源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数据信息等元素均成为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助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同时,由于智慧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阻碍,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终端设备开展自主学习,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空间也因此得以拓展。

2.3 教学系统层面

高校思政教学与智能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后,人工智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起教育中智能导师的角色,进一步开发思政教育元素的育人功能。较之传统形式,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思政教学系统不再仅仅涉及线下板块,总体来看构成了“线下+线上”的一体化教学系统。虚拟的网络空间形成了完全区别于线下课堂的新场域,互联网思维在思政教学结构中体现于方方面面,要求教育者同时兼顾网络教学的特性与原有课程框架,覆盖范围大大拓宽。

2.4 教学空间层面

教学设计在与优质空间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发挥最大教学效益,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政既可以对传统教室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赋予其更高的开放性、灵活性与创新性,也可以开设完全独立的线上教学空间,对线下教学空间形成补充,在双重空间的叠加效果下,实现思政传统教学框架与互联网思维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不同空间板块之间进行选择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效率。

1) 知识目标取向:结合时代需求,拓展求知通路。

传统思政教学课程中,教学内容常被片面地定义为理论知识体系的灌输,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也容易面临内容分散化、简单化的问题,长远来看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求知意识,也便难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4]。因此,高校思政教学实现智慧改革,首先便要脱离单一认知模式带来的局限性影响,通过强调将获取新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来完成角色的“让位”。大学生作为深度接触网络信息的主体,在信息搜集、问题思考、数据挖掘等方面本身便有着其优势,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适时加以点拨来达成启迪引智的目的,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构建知识理论的获取框架,拓宽求知通路。

2) 情感目标取向:加强思想碰撞,兼顾理论反思。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主体,在思政教学体系中,除去知识层面的传递职责之外,还承担着以智慧与情感化解教育难题的隐性职责。传统思政教学结构对情感目标的关注不足,具体表现在忽视引发学生共鸣、缺乏思维引导力度等方面,导致学生仅能一味地接收教师传递的理论知识,而无法从自发思考的角度去判断其合理性,进而也难以在实践中灵活化用所学知识,甚至陷入只能套入标准答案来看待问题的思维困境中[5]。因此,智慧思政课堂的建立与改革,是在加强思想碰撞的目标取向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学会分析信息、转化信息、应用信息,以主动者的视角看待问题,经过辩证思考后得出理论成果,再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互来完成思想碰撞,从而开辟思辨与反思的空间。同时,智慧课堂更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功能,师生在观点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可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灵共鸣”,有利于共同梳理思政理论体系中的各类逻辑结构。

3) 能力目标取向:培养综合素质,倡导实践求真。

“你说我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倾向于针对低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但在高等教育结构中,有必要打破封闭且被动的低阶学习范式,真正走向高阶思维能力训练中来。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大学生面向的教学环境更趋于开放化、自由化,思政学习深度由此获得新的递增空间,所呈现出的能力素质阶梯愈为明显。因此,智慧思政的改革应以打造全阶段能力素养为目标导向,分别从交流协作能力、审辨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向出发,正视不同维度能力的价值功能,辅助学生进行理性判断与系统学习。同时,智慧教育还倡导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在能力目标的设置上不仅仅侧重于理论知识能力的建构,还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估,意味着要求学生同时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将其进行转化的实践能力,创造出真正富有应用价值的思考成果。

1) 优化价值引导范式,重建思政认知观念。

思政教学本质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认知观念引导的过程,不同的观念对个体的行为导向作用也各不相同,应主动发挥价值引导功能,在智慧课堂中围绕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框架重构。智慧课堂在时间、空间层面的实践要素均明显优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可在此基础上重点优化价值引导范式,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三观”。

第一,转换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话语体系,脱离以往单一化的价值思维认知方式,逐渐转移到立体化、多元化的结构之上。譬如,围绕主流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建立网络与现实连接的双维信息传播链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收集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再将其转化为价值教育内容,将课堂视为传播主流话语权的重要场域。应当重视的是,在课堂与网络空间的双向传输过程当中,不能仅仅以照搬的形式将线下内容复制至线上智慧课堂,而应重新结合智慧课堂特征,提炼网络思想宣传要点,搭建起新的网络空间主阵地,在特定的场域内给予学生沉浸式价值引导体验。

第二,以丰富的情感教育策略突破抽象知识传递的藩篱。智慧思政课堂在交互方式方面与传统思政课堂有着较大区别,虽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将抽象的知识以具象的形态进行呈现,但长时间处于虚拟教学环境之下,容易使得不同个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出现障碍或屏障。对此,在智慧思政课程设计中,教师可尽可能融入情感教育策略,提高正向思想观念的传导效率。譬如,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来营造不同主题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快速集中注意力,或可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与他人展开角色扮演对话,在对话中完成思想交流过程,形成符合智慧教育体系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

2) 转换教师思维定位,搭建师生互通桥梁。

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思维定位也发生一定变化,只有在时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坚持“以生为本”理念,主动完善智慧教学框架,才能够从根源上推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理念互通,促使教学效率与质量共同提升。尤其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语言习惯、常用平台、信息获取倾向等,再由实际规律出发,搭建师生沟通桥梁。

首先,在教学语言方面,教师可在延循思政课程价值旨趣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大学生群体常用的话语体系与行为方式中,通过捕捉当下时兴热点,将其渗透于智慧思政教学内容当中,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防止智慧教学的开展陷入脱离实际、不符合学生精神诉求的困境。如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大数据、社交媒体平台等载体,主动了解当下时政时讯,对其中的热点词语、话题进行客观记录,以便于在后续教学工作中灵活化用,规避程式化问题。此外,高校思政教师还可通过拓宽科学理论学习范围的形式,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理论积累,并利用专业学识赋予其时代意蕴,采用更符合大学生表述习惯的话语进行课内讲解,使智慧思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高校思政教师应在智慧教育环境下主动形成“互联网+思政”的教学新思维,脱离以往仅限于线下教学的思路桎梏,积极探讨新教学空间之下可开发的新策略,催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在角色定位方面,思政教师也可由“教”逐渐转向“导”,通过定期开展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等举措,针对性地培训教师在观念引导、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专业能力,校方可从完善制度、出台奖励措施等角度鼓励参与,将可行的智慧化教学案例落于实处。

3) 注入人本主义色彩,消解技术僵化问题。

智慧教育赋予了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广阔的实施渠道与思路空间,但其技术性特征在被过度强调的情况下,容易与思政课程本身的人文性特征产生一定冲突,导致“技术僵化”问题始终较为普遍。目前,思政学界对智慧课堂的开发存在不同的观点,如部分学者认为,当技术工具被非理性过度运用时,反而会导致原有的教学过程复杂化,最终偏离教育目标。对此,可在高效利用现有智慧技术的同时,通过注入人本主义色彩的路径来消解存在的技术僵化问题,使智慧教学收益最大化,弊端最小化。

首先,应客观理性地看到技术工具的二重性,在智慧化教学技术与思政课程体系融合的过程中,针对性地剖析技术应用形式化、片面化或理论与实际衔接不到位等实际问题,重新找准信息技术在思政体系中的主要落点,并将其与教学环境切实融合。具体而言,即教师在开展智慧教学时,将“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方面,并尝试代入学生视角去看待一些技术利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如网络错误思潮泛滥难以辨别正确方向等,通过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来完成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对抗冲击。对于当下大学生群体而言,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且需要长期引导与纠偏,思政教学在引入智慧框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人文情感在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只有在人本主义与技术主义之间取得平衡,才可保障教育体系稳定、健康地发展。

4) 开发智慧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育信息。

在智慧思政教学中,信息流速较之传统教学体系出现显著增长,因此,要及时从中获得准确的教育反馈信息,需通过重新开发智慧评价体系的方式,来促使各项教学工作的成果转化为大数据,用于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改革的参考。

首先,将教育信息化、智慧化工作纳入高校思政教学成果评估指标,在日常工作考核中作为重要依据,按照发现问题、归因分析、解决问题、成果反馈等一体化链条,确保考核结果能够作用于实际,并在下一阶段再次循环这一过程。同时,结合智慧教育要求,统筹高校内部各类可利用的信息化资源,开展以实效为依据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包括教师智慧化教学适应性评价、工作积极性评价、教学成果转化评价等,其间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举措,确保各项教学目标能够有序、有效地达成[6]。另外,结合地域性特征,由高校教育机构牵头,在当地开展关于智慧教学设计比赛、虚拟现实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根据比赛活动的情况考评当下智慧教学人才的综合素养,对其中存在的明显短板进行重点补充,致力于打造更适合智慧思政课程发展的教学环境。

智慧教育模式集技术优势与传统教学优势于一体,在现代高校思政教学中能够带来诸多新的思路与路径。要切实把握智慧教育优势,在未来的思政教学体系中,还需进一步结合该模式的特征,分别从认知观念、角色定位、技术协调、评价机制等多个方向共同出发,构建更适合当下思政教育发展的技术改革道路,为智慧课堂赋能。

猜你喜欢 思政智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美在课堂花开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10期)2021-10-20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取向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