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01:54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02 13:45:03 浏览数:

王思凰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互联网背景下,井喷的信息、海量的资源、多元的技术渠道,给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课程思政融合这一重大课题带来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故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实现大学语文融合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1 可行性

2.1.1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载体

大学语文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内容载体。语文教育从古至今与经学、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密不可分。根据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重要部分。可见,要实现“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2]的目标,恰恰需要依托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隐性教育。例如王步高先生主编的高职版大学语文教材所选《道德经·曲则全》,其文简约意丰,意蕴深奥,加以适当引导,便能够让学生感受道家哲学智慧,体会古老中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除了经典文学作品外,大量优秀古诗词均是文人雅士为了表达自身抱负或志向而作,蕴含人生哲理,对锤炼学生三观大有益处。这些名篇佳作不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道德情操的磨砺,如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屈原的《湘夫人》等文章,学生在诵读这些作品中得以认识到无数伟大历史人物,感受其心路历程及高尚品格,从而涵养情操、修炼品格。借助蕴含丰富“文化自信”、“道德修养”、“家国情怀”等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的篇目,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是同向同行的。可以说,大学语文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具有内容优势。

2.1.2 大学语文承担育人使命

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下的语文教育承担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凸显了大学语文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正如南怀瑾所说,“民族文化当下的境遇是‘命若悬丝’,人类的精神极其空虚,年轻的一代要承前启后,担当起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毋令文化断层。”[3]倪文锦同样认为“所谓母语教育,其实就是传输母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的流程,它使一代又一代学子从中汲取母文语化的营养,再去孕育一个民族绚烂的未来”。[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融合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是迫切任务。

可见,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借助其隐性教育的优势,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塑造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可行性及重要意义。

2.2 现状及不足之处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曾经不少学校出现“偏重职业技能,弱化人文教育”的现象。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其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人文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优势得不到重视。而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普遍践行,诸如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无关等传统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改变,但仍有其他不合时宜的教学现象产生。

其一,忽视课前德育准备工作。部分资深的教师由于已有多年教学经验,对课前备课环节难免有所疏忽,对学生当下的德育情况不做了解,导致未能准确把握思政内容比例、实际频次、方法技巧。所以往往讲授的思政内容不符合学情,过于浅显或过于复杂。另外也容易出现教师明确直接地展示思政元素的现象,颠倒了课程设置的显性化与政治教育功能的隐性化。

其二,育人途径单一。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时间全过程的养成,教师需要注重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而部分教师由于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将育人工作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校企合作等途径。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第一课堂产生的价值认同更需要第二课堂的实践升华。在能力提升中强化思政效果,是拓宽育人途径的新思路。

其三,思政资源零散老旧。高职院校语文教材蕴藏着巨大的思政资源,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也喷涌出海量资讯,这些都需要教师用辩证的眼光去挖掘打磨。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本就不高,若教师未经加工打磨,直接套用一些过时枯燥的社会话题进行德育,只会适得其反。其次碎片化的思政内容与时代热点脱轨,反倒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收获甚微。

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育面临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的关键变革。要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不容忽视。

其一,教学信息资源化。新媒体、人工智能与5G 终端等新技术正在让信息传播加速,各种热点、舆论都可能成为大学生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信息也可能成为教学资源,进入大学语文的课堂。首先,对教师而言,互联网背景下复杂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更有利于汇集思政灵感与智慧。另外,对学生而言,信息爆发也意味着,融合学生兴趣和社会热点进入德育环节正逐步发展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新趋势。

其二,教学反馈及时化。互联网是尊重个体表达、淡化权威界限的世界,隔阂小、障碍少,使得大学生倾向于线上反馈教学育人成果。在各类社交软件的媒介作用下,高校师生、生生交流得以更加迅捷、有效,弥补了线下教学反馈的不及时、不全面,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相长。高校师生借助互联网载体共同发展,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将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新方向。

其三,传播方式圈群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规模不断增大,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或职业的圈群论坛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结识志同道合的网友,并发表个人言论和状态,例如微信朋友圈,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朋辈群体的关注和共鸣能够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圈群对知识信息的共推共享和对社会热点的激烈讨论,无形中发挥了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理论辨析和凝聚共识作用。”[5]这种圈群文化所传播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因此笔者将根据教学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节点出发,结合线上线下方式,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融合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

4.1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范式

4.1.1 借助平台技术,奠定课前德育基础

课程思政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45 分钟,事实上它从备课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在学期初始按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要求,从教材的章节中梳理出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提炼相应的思政元素;
在课前备课时寻找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知识点讲授,是课程思政的准备阶段。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准备阶段带来便利。教师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熟悉学情、在线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作业和相关资料,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打下基础,也方便教师为德育环节作针对性准备。

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第一章篇目《诗经·黍离》为例。作品以描写黍离的生长变化抒发主人公不忍故国、流浪他乡的悲情,是培养学生家国概念、厚植家国情怀的经典作品。故笔者设计在班级微信群发布问卷调查、在学习通软件发布课前小测,促使学生预习《诗经》相关知识,为课堂教学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感知了解学情,针对性准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得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黍离”这一农作物的反馈后,笔者设计在教学环节中播放“黍离”图片及生长过程视频,并增加小组探究任务:分析黍离生长变化及对应情感变化;
作者选择黍稷的目的是什么?这组任务意在引出“黍离”与国家的关系,明确“故国之悲”的主旨,从而渗透家国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可见,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多元内容,以及传播方便的多媒体技术,都为课程思政融合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撑。

4.1.2 重视德育养成,拓宽育人途径

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是思政育人的新途径。教师要将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这三者结合起来,不能只靠三尺讲台的枯燥念稿,而是需要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认同并转化为实践。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高职院校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强烈,比起传统的“你讲我听”教学课堂,他们更倾向于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能够自由发声,自然也渴求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交流的机会。因此借助互联网渠道,打造互动开放的线上加线下课堂是提升课程育人时效性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环节,师生可以使用学习通软件匿名发言,答疑解惑,展现实时育人效果;
在课后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借助视频软件等录制课本剧、诗歌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视频上传分享,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水平,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QQ 点评指导,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认同;
作业论文环节,则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展示作业作品,锻炼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将德育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之借助各种社交圈群、在线学习平台打通师生沟通渠道,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表达,真正做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立德树人效果的优化。

4.2 完善内容建设,挖掘教学资源

4.2.1 重视隐性教育内容,课后打磨思政资源

互联网的海量资讯是教师储备思政灵感、汇集教学智慧的资源库,经过教师挖掘加工,恰到好处地将思政之盐融入高职高专语文课程大餐,将会是一道美味的“思政大餐”。新闻资讯类软件能够为思政教育带来丰富的网络热点,这些热点新闻和社会舆论皆是难得的灵感,也是距离大学生最亲近的切入点,若加以锤炼则可能成为恰当的德育资源。但这些灵感往往不稳定、不成熟,热点事件也可能尚未完全报道清楚,新闻极易反转。教师可以先通过手机软件及时存储,待新闻事件完整通报之后,原本零散的、瞬时的观点即可被记录在手机软件上。其次,这些发布在软件中的观点不受时空限制,可共享给不同的教师浏览、讨论或者参考,不同教师尽可能从多种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此便将互联网资讯和反复论证的观点整合为系统化、可参考、可推广的经验,供大学语文教师备课查阅、授课使用、课后反思。

4.2.2 积极研究网络新形态,更新教学新理念

互联网资源是不断生成更迭的,故教师必须积极跟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舆论、新趋势。要做到对新兴事物做出准确而及时地判断、融合,是对教师专业实力的挑战,所以教师仍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由于网络准入门槛低、传授一体化,各种青少年亚文化在近年来不断衍生,高职院校学生恰恰是这些亚文化的核心受众。例如早有一定基础、逐渐进入主流价值圈的耽美文学,不少高职院校学生沉迷其中。然而大部学生对耽美文化只停留于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拒绝深层次思考。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接受这一新兴文化并作深入研究,从文学作品角度分析其严肃性与抗争性意义。同时引领学生结合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对比阅读,进行批判鉴赏,自由交流所感所想,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培养文学鉴赏习惯及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再如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语境下,大学生的网络用语五花八门,字母缩写、废话文学、日式用语等看似花式的表达,实则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输出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网络语言文学发展,探寻可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规范、不健康网络用语,将之与优美凝练的文言用词作比较辨析,让学生亲身发现、顿悟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在自己所熟悉的网络领域中自然而然地对汉字产生认同感、自豪感,“文化自信”元素得以融合。

立德树人皆有道,春风化雨润无声。大学语文是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随着时代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探求大学语文课程为“网络一代”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既需固守大学语文专业特色,也要抢占网络新阵地;
既要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也不能放弃课前课后两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紧跟网络新形态,努力提升自身思政素质,以期实现大学语文与课程思政的高效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猜你喜欢大学语文语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3期)2019-09-10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年31期)2015-12-20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互联网 探究 语文课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