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5:34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夏代斟寻斟灌二方国领地迁徙链条考论

发布时间:2023-07-02 18:50:06 浏览数:

孙铁林

(南乐县建筑工程管理委员会,河南 濮阳 457000)

《史记·夏本纪》载:“禹崩,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裴骃引徐广曰:“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1]83-89《帝王世纪》载:“自禹至桀并数有穷,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禹一,启二,太康三,仲康四,相五,羿六,寒浞七,少康八,杼九,槐十,芒十一,泄十二,降十三,扃十四,廑十五,孔甲十六,皋十七,发十八,桀十九。”[2]28《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自禹至桀十七世(君),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3]62上述典籍记载出现三个历史疑窦:

其一,《帝王世纪》云十九位帝王,较《史记》十七位帝王多出两位异姓帝王后羿和寒浞,表明司马迁并不认可后羿、寒浞窃取帝王尊号。《帝王世纪》等史籍虽然填补了异性二王统治天下的史实,依然模糊不清。《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则按照正统观念,将夏王朝姒姓帝王的存在时期称作“有王”,将后羿和寒浞异姓诸侯称帝时期称作“无王”。对于诸如此类的记载,学界仍存争议,但非本文探讨重点,兹不深究。

其二,《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云夏王朝经年“四百七十一年”,较《帝王世纪》之“四百三十二年”多出三十九年。所谓“有王无王”之说有待澄清。

其三,依照正统观念,如果说从太康登基算起,期间正如《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所云“太康帝,四年陟。帝仲康,七年陟。(帝相)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浇弑帝”[3]52-53,合计为三十九年,算作“有王时期”;
《纲鉴易知录》载:“(少康)四十岁,夏遗臣糜兴师讨浞,伏诛,奉王(少康)践天子位。”[4]15从夏帝相被害到太康帝登基前一年,也是三十九年,算作“无王时期”。则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竟然有两个“三十九年”,约计八十年之久。

八十年间,曾经发生过“太康失国”“寒浞弑杀夏帝相”和“少康复国”三大历史事件。对此,《史记》等正史却语焉不详。虽然有《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史籍以及后世学者的注释进行了零星的补缀,但是,仍然存在巨大的未定空间。本文拟梳理浩繁芜杂的史料,辨识出斟寻国和斟灌国领地迁徙的链条,重拾夏王朝失而复得的历史过程,探讨斟寻斟灌等姒姓方国命运三部曲的蛛丝马迹。

据《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户氏、有男氏、斟寻氏……斟戈(灌)氏”[1]89等十二家同姓诸侯。对于斟寻氏、斟戈氏,《帝王世纪》等史籍则多记做“同姓诸侯斟寻氏、斟灌氏”[2]24。

(一)夏初分封斟灌国地望

《汉书·地理志》载:“东郡,(畔)观。”注:“应劭曰:‘夏有观户,世祖更名卫国,以封周后。

’”[5]1557-1558据《太平寰宇记》,“汉观县,古之观国。《左传》云:‘虞有三苗,夏有观、户。’《国语》注云:‘观国,夏启子太康之弟所封,在卫县,夏衰,灭之。’汉以为县,属东郡。后汉改为卫县,属东郡。隋开皇六年改卫(国)县为观城县”[6]117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观城县,北宋皇祐元年(1049)废。四年复置,徙治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属开德府。”[7]1157上述记载表明:

其一,“灌”和“观”属同音字,可以互借,“观”即“斟灌”,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史籍写法不同而已。西汉之(畔)观县,东汉之卫县,隋之观城县治所,正是夏“观国”,亦即夏王朝初始所分封“斟灌”方国领地所在。尽管行政区划不断演变,其地理位置均为历代县治之所在。

其二,史籍明确记载观(斟灌)国“夏衰,灭之”,即夏斟灌国曾经被灭亡过。因此,夏斟灌国之地望可能不只有一个。

其三,诚然,夏斟灌国曾因被灭国而被历史所湮没,但夏初所封斟灌国都城曾经为西汉(畔)观县、东汉卫县、隋之观城县的治所所在地,直至北宋皇祐四年观城县迁徙至今山东莘县观城镇为止。

其四,《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观”条载:“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7]1156《清丰县志》记载更加清楚:“(清丰县)六塔乡东观寨村、西观寨村,据史料记载,此地夏为观国,汉置(畔)观县,隋改观城县。”[8]68可佐证夏初斟灌城遗址在今河南清丰县六塔乡东、西观寨村一带。

其五,经考察,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十六公里处有东、西观寨村,属六塔乡。位于这两个村庄以西数里之遥便是清丰县纸房乡乜家庄村,该村半数以上村民姓佀姓。“佀”与“姒”同音,或许正是“斟灌国”被灭国之时,遭受到毁灭性清洗,这一支系被迫将“姒”姓改为“佀”姓。且这些村民坚称自己为夏禹后代,或许他们就是古“斟灌国”遗民的后人。这进一步印证了夏初所封斟灌国领地就在今清丰县及附近地区。

(二)太康失国前诸侯斟寻城和太康失国后夏都斟寻城地望

其一,夏初斟寻国所封疆域及斟寻城。《史记·夏本纪》索隐引《括地志》云:“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1]8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斟寻”条载:“……夏代都城。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7]26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巩义市回郭镇”条:“北罗、稍柴一带为夏都斟寻(城)遗址。”又载:“夏为斟寻,春秋为訾城。”[9]2748-2749这里所说的“夏都斟寻(城)遗址”,便是夏王朝初封斟寻侯国之斟寻城,在今巩义市回郭镇小訾殿村、北罗村和芝田镇稍柴村一带。

《太平寰宇记》“京西道巩县”条引京相璠曰:“今巩洛渡北有寻阝谷水,东入洛,谓之下寻阝,故有上寻阝、下寻阝之名;
亦谓之北寻阝,于是有南寻阝、北寻阝之称也。’”[10]68根据上古“以地为国,以国为姓”的规制,倘或夏初以“寻水”而命名“斟寻国”,以斟寻国而命名斟寻氏,其领地正是在洛水、寻阝谷水流域,“南寻阝、北寻阝”等便是当时斟寻氏的若干聚落,其中坐落在北罗村、小訾殿村和稍柴村一带的聚落便是斟寻侯国都城所在,被称谓“寻阝邑”或“斟寻城”。

其二,太康失国后斟寻城跃升为夏王朝国都。“太康失国”这一历史事件,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返)国。”[1]85《纲鉴易知录》载:“太康畋猎于洛水之表,十旬弗归。有穷后羿,因民弗忍,拒之于河,不得归国。”[4]14上述记载是说,夏帝太康痴迷于畋猎,竟一百天没有回国,国都民心沸腾,怨声载道。有穷国部落首领后羿便乘机“因夏人而代夏政”[1]86,夺取了夏王朝的政权。至于太康帝失国前的都城,史学界至今仍存在争论,一说在“阳城”,一说在“平阳”。据《纲鉴易知录》所载“拒之于河”四个字推测,太康失国前,夏都在平阳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无论在何处,太康帝永远失去了再回到原国都的可能。太康无奈,在母后和诸王弟的劝导下,就近去投靠同姓诸侯国斟寻。这便是“太康居斟寻”[3]3之由来。

其三,后羿篡政的举动,遭到了夏王朝各方势力的制约。为了稳定政局、安定民心,仍然需要太康帝的王位作招牌,因而后羿只是夺取夏王朝的治国政权,并未废黜太康帝的王位。正如《竹书纪年》所载:“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3]5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羿也只能依附太康帝遂居斟寻,演绎了一场“鸠占雀巢”的戏码。随着太康帝和后羿的入驻,原本仅为诸侯城邑的斟寻城,便被夺占,跃升为夏王朝的国都。

(一)夏帝相出逃的历史背景

《帝王世纪》载:“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以来,夏政凌迟,为羿所逼,乃徙商(帝)丘,依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羿遂袭帝号为羿帝。”[2]24后羿打着太康帝、仲康帝的金字招牌,逐渐巩固了统治地位,便于仲康将帝位传给世子相安之际,驱逐了夏帝相,自称“羿帝”。与夏王朝同命相连的斟寻氏同样受到“羿帝”的迫害和排挤。于是,就有了夏帝相带领后宫、夏后氏、斟寻氏等族人联袂流亡到位于今河南清丰县的斟灌国的历史记载。倘或还有一种可能,斟寻城在被“鸠占鹊巢”后,夏后氏、斟寻氏等族人先夏帝相一步就投靠了位于今清丰县的斟灌国。

(二)斟灌国为夏帝相新筑城邑

夏帝相流亡至斟灌,满腔的家仇国恨,激发了姒姓族人恢复夏王朝的意志和力量,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如“征淮夷”“征风和黄夷”“于夷来宾”[3]53等,为姒姓族人实现恢复夏王朝的抱负,带来了一丝曙光。于是,斟灌国便为夏帝相和斟寻氏等在斟灌城东南六十里的古漯水东岸构筑了一座新城邑。

至于这座新城邑当时如何称谓,史籍没有明确记载,或称之为“斟寻”,或称之为“斟邑”。然而,不管后世学者称之为“斟寻”还是“斟邑”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一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残酷血腥的战争,且为“斟灌国”和“斟寻国”灭亡之地,也是夏帝相被杀害之地。

那么,新城邑到底在哪里?

(三)新筑城邑在今山东鄄城县旧城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菏泽市鄄城县条:“县人民政府驻鄄城镇。战国境北有甄(鄄)邑。秦置甄城县,治今旧城,因甄邑得名,属东郡。西汉改甄城县为鄄城县,属济阴郡……1931年(徙)治今鄄城。”[9]273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鄄,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7]2328《辞海》(缩印本):“甄(zhēn)通‘震’。”[11]1362综上,与夏初斟灌国历史变幻脉络极其相似,即由夏初斟灌演变为西汉的(畔)观县,再演变为东汉的卫县,直至隋代演变为观城县是一个道理。再来看“斟寻”,至迟自春秋战国时期演绎下来的“甄邑”,于秦为甄城县,西汉改为鄄城县至今。“甄”(zhēn)和“斟”(zhēn)属同音异字,只是史籍写法不同。至今仍有将“鄄”读作zhēn,亦读作juàn,具有二重读音。例如近年来所拍摄的抗日电视剧《范筑先》就将“鄄城县”读作“zhēn城县”。可见“鄄”和“甄”字相近,音相同,同音异字可互借。如果今鄄城县旧城镇就是夏代“斟寻”或“斟邑”遗址,那么,自夏代斟寻城遗址,至春秋战国卫国之甄邑、秦甄城县、西汉鄄城县不间断地作为县(州、郡、国)行政机构的治所,直至1931年鄄城县治所由旧城镇迁至今址,历时近四千年,不能说其中没有极其浓重的历史演绎的因素。

(四)鄄城县旧城镇“屠庄村”的历史痕迹

据考查,今鄄城县旧城镇东北不数里有一个名称颇为奇特的村庄,称作“屠庄村”。从字面诠释无外乎有两个缘由:一是该村从事屠宰业者较多。二是历史上曾经遭受过灭绝性屠杀。假如是后者,则此地可能正是斟寻国曾遭受到寒浞派兵围剿和屠城之地,亦即夏后相被杀害之地。

(五)斟寻斟灌的历史传承

位于今鄄城县旧城镇的斟寻城,仅为后世留下一个“甄或鄄”字。夏初所置“斟灌国”,仅为后世留下一个“观”字。二者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斟灌国”的称谓。可见今清丰县的东、西观寨村和今鄄城县旧城镇均为夏初斟灌国的领地,只是在夏帝相携斟寻氏等投靠斟灌国以后,才分拨一块地方作为斟寻国的领地。这也许可以解释史籍记载该“斟寻国”遗址时常常含糊不清、语焉不祥。

(六)夏帝相居斟灌斟寻的地理范围

《帝王世纪》载:“夏相徙帝丘。”[2]24王国维著《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云:“斟灌之虚,是为帝丘。”[3]54夏帝相被后羿驱逐后,投奔的“帝丘”就是位于今清丰县的斟灌国。“帝丘”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地理概念,不单指颛顼遗都,即“今河南濮阳县五星乡东高城村”[9]2865,还应该包括清丰县观寨村的“斟灌国”以及鄄城县旧城镇的“斟寻国”等,均属当时颛顼部落的核心统治区域,统称“帝丘”。故而,王国维云“斟灌之虚,是为帝丘”。如果今清丰县东、西观寨村就是古“斟灌国”所在地,则该“斟灌国”东南六十里,古漯水东岸的旧城镇便是古“斟寻国”所在地;
而该“斟灌国”西南五十里,则是今濮阳县东高城村;
该“斟寻国”西八十里,隔今黄河河道,则是今濮阳县东高城村。可见当时的“斟灌国”“斟寻国”和“颛顼遗都”呈三角形态势,其地理范围均可称为“帝丘”或“颛顼之墟”。

(七)史籍对于寒浞派兵剿灭斟灌斟寻以及杀害夏帝相的历史记载

正当夏帝相逃出后羿的魔掌入驻斟灌国,联合斟灌(今清丰县)、斟寻(今鄄城县旧城镇)、风夷、黄夷、于夷等共谋恢复夏王朝之际,国都斟寻城(今巩义市)内发生了“寒浞杀羿,袭有穷之号”[2]24的寒浞篡逆事件。野心勃勃、凶残毒辣的寒浞杀死后羿夺取政权以后,仍然欲壑难平,于是实施了彻底灭亡夏王朝,斩草除根的行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夏帝相)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帅师灭斟灌。”“(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夏帝相)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后缗归于有仍。”[3]53寒浞发动的这场战争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灭斟灌,第二年灭斟寻,第三年弑帝相。

斟灌城距斟寻城区区六十里,寒浞的大军在剿灭斟灌国的战争进程中,完全具备一举剿灭斟寻国的能力,为什么还要等到第二年呢?很可能就是因为二者之间有一条古漯水的阻隔。或许寒浞的军队在剿灭斟灌后,因不具备水战条件,被漯水阻挡了进攻的势头。经过一年的准备,制备了舟楫,训练了水军,经过一场激烈水战,才剿灭了斟寻城。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寒浞使其子浇弑帝,后缗归于有仍。”[3]53此记载是说,寒浞弑夏帝相后,帝妃缗逃回母国有仍氏,后来生下夏帝相的遗腹子少康帝。为躲避寒浞的追杀,少康帝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始终不忘恢复夏王朝的历史使命。经过三十九年的磨难和奋斗,到四十岁的时候,终于重登帝王之位。

我开始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副关于康美娜的凄惨画面:得不到丈夫一丝一毫怜惜的康美娜在含辱带屈生下我之后,独自心碎离去。

(一)少康帝势力与寒浞势力的战争

少康帝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聚集忠于夏王朝的势力,采取多种韬略战术,最终向寒浞篡逆势力老巢发动了凌厉的攻击。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伯子杼帅师灭戈。”[3]54少康帝采取各个击破、分进合击的策略,分别除掉寒浞的两个儿子浇和戈(名豷,戈为其领地——引者注)。再会合夏王朝老臣靡等与寒浞进行最后决战。《帝王世纪》载:“初,夏之遗臣曰靡,事羿,羿死,逃于有鬲氏,收斟寻(斟灌)二国余烬,杀寒浞,立少康。灭奡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遂亡也。”[2]24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寒浞两个儿子为浇和豷。“浇”即“奡”。其二,浇的领地在“过”,豷的领地在“戈”。其三,“伯子杼”即少康帝长子“帝杼”。《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戈”条:“夏、西周方国。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7]912《辞海》“戈”条:“古国名。《左传·襄公四年》:‘处豷于戈。’杜预注:‘戈在宋郑之间,其地不详。’”[11]1349。

消灭寒浞两个儿子后,少康帝麾下另一支军队,忠于夏王朝的老臣靡率领有鬲氏和被寒浞剿灭的斟寻国斟灌国的遗民,攻入寒浞老巢,经过最后一场激战,终于杀死寒浞,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所谓“收斟寻、(斟灌)二国余烬”,再一次印证了斟寻、斟灌二国曾经被剿灭的历史事实。

(二)少康与寒浞决斗的战场

寒浞杀死后羿后,夏王朝老臣靡先是逃到有鬲氏,待到少康帝颁发消灭寒浞、恢复夏王朝的命令,便以有鬲氏地盘为根据地向寒浞老巢寒国发起进攻。《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夏有鬲氏,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7]949“寒”条又载:“夏代方国。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寒亭镇。《左传·襄公四年》载,魏降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而用寒浞。’杜注:‘寒,国。’《续汉书·郡国志》北海国平寿县:‘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7]2623这里所谓“寒”,即寒浞封地“寒国”。可能是正当寒浞被后羿重用之时封赏的领地,其遗址在今山东潍坊市境。由此可看出,少康帝会合靡与寒浞的最后决战战场当在今鲁北地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潍坊市寒亭区“境内有寒浞冢”[9]2518,这再次印证这场战争发生在今潍坊市境。

(三)少康复国后重新分封斟寻和斟灌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斟寻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五十里。”“斟灌”条: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城里。”[7]26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潍坊市坊子区”:“古迹有夏代斟寻古国。”[9]2529这些说法值得商榷。首先,从夏王朝立国到太康失国前,作为同姓诸侯中地位显赫的斟寻氏、斟灌氏更有可能被分封到中原富饶之域,而不是当时东夷偏僻之地。其次,从太康失国到夏帝相被害前,斟灌斟寻二侯国不可能涉足“寒国”之地。试想,从寒浞的角度看,他不会允许敌对势力在自己的领地立国。从斟寻、斟灌的角度看,也不可能跑到寒浞封地立国,而自投罗网。最后,只有在少康帝复国后,才可能重新将斟寻、斟灌分封到这里,理由有三:一是在消灭寒浞势力的战争中,斟寻、斟灌立有大功,理应有所封赏;
二是斟寻、斟灌原有封地被霸占、被剿灭,理应重新得到领地;
三是为防止寒国遗民闹事造反,派同姓诸侯进行监督和管束,也在情理之中。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夏帝相)二十七年,(寒浞子)浇伐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疏证引《楚辞·天问》:“覆舟斟寻,何道取之?”[3]53屈原问得好,夏帝相二十七年,浇伐斟寻的战争到底发生在哪里?是漯水流域,还是潍水流域?

在夏王朝与篡逆势力之间曾经发生过两次著名战争。第一次是寒浞剿灭斟灌斟寻杀害夏帝相的战争,发生在今豫北、鲁西交界处之“漯水”流域。第二次是少康帝和老将靡率领被寒浞剿灭的斟灌斟寻“二国之余烬”剿灭寒浞老巢“寒国”的战争,发生在今鲁北之“潍水”流域。而上述记载,前半部分是第一次战争的时间,后半部分却是第二次战争的地点,是一条拼接的史料。

其次,“漯水”有行驶舟楫的记载,而“潍水”则没有。《汉书·地理志》东郡东武阳县(今河南南乐县韩张镇)条下载:“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行千二十里。”[5]155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漯水”条载:“一作漯川……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史记·河渠书》:禹导河至于大伾,‘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注释家谓二渠其一即黄河干流,其一即漯川。据《水经·河水注》,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范县……滨州等县市入海。”[7]2814

郦道元在描述东汉古漯水部分河道被黄河夺占后形成的黄河新河道时清楚地写道:“河水东北流而径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水……河水又东北径卫国县(今清丰县)南……河水又东径鄄城县(今鄄城县旧城镇)北……河水又东北径范县之秦亭西…河水又东北径委粟津,大河之北,即东武阳县也。”[12]78-79更进一步表明古漯水正介于清丰县和鄄城县旧城镇之间。漯水是大禹治水时疏浚的与济水齐名的著名大川,史籍曾多次记载其行舟楫、历水战的故事。例如:大禹治水成功后兖州贡道就有“浮于济、漯,通于河”[1]54的水运记载;
据《诗经·二子乘舟》,卫宣公太子伋和公子寿从漯水乘舟自朝歌出使齐国,于今山东莘县先后被害;
《资治通鉴》记载五代后梁与后唐在漯水部分河道被黄河夺占所形成的新河道上,后梁大将王彦章偷袭南德胜城(今濮阳县城南五里),与后唐李存勖军队沿黄河水战:“各行一岸,每迂弯曲,辄与中流交斗,飞矢雨集,或全舟覆没……王彦章、段凝以十万之众攻杨刘(今山东莘县张寨乡杨寨村和今河南南乐县福堪乡刘寨村),百道俱进,昼夜不息,连巨舰九艘,横至河津以绝援兵。”[13]8886-8887尽管东汉黄河河道与古漯水河道并非完全重合,然而,在今清丰县南与今鄄城县旧城镇之间的一段几乎是重合的。尽管东汉黄河故道的水量远大于古漯水的水量,然而,远在夏代,刚刚被大禹疏浚的漯水仍然具备行舟楫、历水战的条件。

而潍水为区域性河流,更无行舟水战之记载。《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潍水”条:“或作维水、惟水。即今山东境内潍河。源出山东莒县西北潍山,北至昌邑县东北入海……《禹贡》潍水北至昌都入海,过郡三,行五百二十里。”[7]2819史籍曾记载秦末汉初,楚汉著名的“潍水之战”,韩信采取“储水决水”的战术,一举击败楚军杀龙且的故事,也未曾有舟楫水战之记载。《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遂战,与信夹潍水陈……信使人决壅囊,大水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14]2621因此,寒浞围剿斟灌斟寻杀害夏帝相那场“舟楫大战”不可能发生在“潍水”流域,而是在“漯水”流域。

最后,《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浇伐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似乎将“浇伐斟寻”的战争定位在“潍水流域”,其依据可能出于《太平寰宇记》。《太平寰宇记》“莒县”条引《淮南子》云:“潍水出覆舟山。”[10]501原来“潍山”有三个名称:潍山、箕屋山和覆舟山。《太平寰宇记》可能将“覆舟山”误为“覆其舟”。

根据上述考证和分析,夏王朝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近八十年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太康失国阶段,二是夏帝相被驱逐和被弑杀阶段,三是少康复国阶段。纵观此三个阶段,其斗争的核心地区或主要战场曾发生在三个地区。第一阶段,夏王朝与后羿篡逆势力斗争的核心在河洛地区;
第二阶段,寒浞围剿斟灌斟寻和杀害夏帝相的战场在豫北、鲁西交界地区;
第三阶段,帝少康,夏老臣靡,斟灌、斟寻二国之余烬与寒浞的势力决战战场则转移到鲁北地区。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一阶段斟寻地望在巩义市,斟灌在清丰县;
第二阶段斟灌仍在今清丰县,斟寻则迁徙至今鄄城县旧城镇;
第三阶段斟寻、斟灌则分享了剿灭寒浞领地寒国的胜利果实,重新被分封到鲁北地区,即今潍坊市和寿光县。

猜你喜欢太康清丰县后羿后羿射日幼儿100(2022年14期)2022-05-14智慧水务在清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供水技术(2021年2期)2021-07-16我的太康青年文学家(2021年4期)2021-03-18河南太康:“五养”模式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本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相思·中秋青年文学家(2020年31期)2020-11-30我和后羿过一天都市人(2020年3期)2020-11-13清丰县利用南水北调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供水技术(2020年6期)2020-03-17后羿射日故事作文·低年级(2019年10期)2019-10-16太康:倾力打造代表联络站基层样板人大建设(2018年8期)2018-11-13清丰县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

推荐访问:夏代 迁徙 链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