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02:54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数字化转型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4 12:55:05 浏览数:

童叶萍 吴 沛 王 茹

(1.河南省统计资料管理应用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统计局数据处理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自德国提出工业4.0 概念以来,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在全球铺开,极大激励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新动能快速崛起,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迭代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新产业和新业态急速扩展了统计工作范围,给传统的统计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统计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较深入地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监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机构中承担数据服务的部门,基于自身的行政职能和国家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完善统计现代化体系,提升统计能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为统计工作带来了全新机遇和发展需求,进而为提升统计业务能力奠定了必要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社会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风险挑战的明显增多,统计工作的实践范围越来越大,统计量化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统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探索如何以数字化转型整体改进统计工作理念和统计工作制度方法,进而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是当下摆在统计部门的重要问题。

21 世纪初就已经出现“数字化”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转型手段和技术参考。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生产经营与管理等目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升级改造。

(一)国外数字化建设历史经验

国外政府的数字化建设起源于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概念在1993 年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被首次提出,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际绩效评估》中指出要运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职能,建立电子政府。电子政府发展初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将政府文件、数据、信息进行电子化,并以自动化政务服务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此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电子政府概念不断拓展。2012 年,英国发布《数字政府战略》,要求政府部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围绕门户网站创新设计公共服务,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数字政府战略”基础上,2017 年英国颁布《政府转型战略2017—2020》,提出“政府即平台”概念,即将政府本身视为一个数字化组织,并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各部门更加有效地推进自身改革。日本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则以信息技术创新为核心,由数字厅等部门建立数字化经营指标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引导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国内统计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

我国统计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并持续发展的。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网络环境、数据处理、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职能不断强化的巨大跨越。数字化转型应时而生,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模式对数据采集、调查方式、数据分析、建策咨询、统计监督等工作开展数字化改革。

1986 年7 月,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正式成立,并独立完成1%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处理工作,开启了统计信息化以微机起步、以任务带建设的创业历程。“八五”期间,统计信息化工作飞速发展,在基础设施、硬软件自主研发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1993 年,根据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数据由计算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第一次实现了统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九五”期间,启动“金信工程”,国家统计信息工程主干网络实现了国家、省级及33 个重点城市统计局的互联互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十年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开创时期,也是统计数字化转型的奠基时期。本着“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信息化建设体系初具规模,探索出一条以数字技术引领统计业务融合发展的道路。

“十五”期间,统计系统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统计数据和分析等一系列信息处理及管理系统,大大助力统计工作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大,对国家统计局和全国范围的省(市、区)统计局一级主干网进行了扩容提速,并对乡镇网络也进行了配套的扩容改造建设。此外,政府统计部门充分利用虚拟化、遥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和提升。这十年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统计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都体现了数字化转型对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统计部门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动谋划一系列统计数字改革实践,解决了许多统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2012 年起,为创新改进统计生产方式,国家统计局开启了以“企业一套表”改革为核心的统计“四大工程”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遥感、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字化和统计报表线上化,并通过网络传输处理统计数据,进一步规范了业务流程,统计数字化转型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此外,国家统计基础数据库正式上线,实现了普查、常规调查、专项调查和快速调查的数据实时可查;
“国家统计云”平台建设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重塑统计生产流程、减轻企业报表负担、解放统计生产力、提升统计服务效能等方面先行先试,标志着以统计数字化转型推动的统计现代化改革开启了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伟大征程,统计是重要的国家综合性基础工作,因此政府统计部门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使统计在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促进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一)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深刻内涵

统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和统计理论的创新发展,统计现代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是统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统计现代化改革是一项重大实践,需要从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分别对其深刻内涵进行理解。理论上,统计现代化改革是运用统计理论和数据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理念、统计标准、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等进行重塑,推动统计生产方式变革,以期生产出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服务,是统计生产工作现代化的系统集成。实践上,统计现代化改革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创新统计制度和方法手段、优化统计基层基础设施,建立包括统计理念、统计标准、统计服务、统计开放等各领域的一整套现代化统计工作体系。

(二)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风险与挑战并存。统计部门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从工作理念、标准指标、调查制度、方法手段、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服务、管理体制和法制监督八个方面统筹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全力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统计支撑。

统计数字化转型既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落实国家数字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当今中国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政府建设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经济社会正在经历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给统计部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统计数字化转型给统计部门带来的机遇

1.有助于加快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

政府统计部门作为数据采集和应用的重要部门,在推动打破数据壁垒、创新统计调查及数据管理方式、深化数据资源创新共享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是推动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促进部门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统计数字化转型能够帮助统计部门变革统计理念思维、发挥数据资源整合优势、转变工作方式、重构体制机制、优化统计流程,深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助力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

2.有助于加快理念创新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社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新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日常生活都被数据连接在一起,数据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统计数字化转型,既是提升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又是统计工作创新的新形态和新方向,同时也是数字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快理念创新将是统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性任务。统计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升级,而是运用数字治理模式,为统计部门变革理念思维、转变工作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作机制和统计体系也随之发展升级,进而加快统计工作的理念创新。

3.有助于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统计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与统计业务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是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内统计现代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在统计部门实现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统计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简单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工作流程的电子化、网络化,而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作流程进行深度开发,进而实现统计工作从数据采集到统计分析,再到统计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这对信息化基础要求较高,有助于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4.有助于提升统计效能

传统的政府统计以主体调查和个体上报为主,环节多、过程长,调查成本和人员负担较大。而数字化转型下的政府统计,信息资源丰富,数据采集成本大幅降低,调查过程多依靠信息技术,效率大幅提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统计质量。此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大量的统计信息进行提取和整合,有利于统计部门检索到真正有用的数据信息,为党政领导和部门行业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统计服务,提升统计效能。

(二)统计数字化转型给统计部门带来的挑战

1.统计部门的职能地位受到挑战

数字时代极大丰富了统计数据来源,越来越多的机构或企业具备开发、挖掘和利用数据资源的能力,许多数据信息可以不通过统计部门直接获取,及时性显著增强,严重动摇了统计部门作为数据提供者和发布者的根本地位,弱化了政府统计的权威性。同时,面对大体量、高增长和多样化的数据,统计数据的需求者也从政府部门急速扩大到行业部门和大众群体,导致需求者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的理解各不相同,对统计部门的职能地位产生了一定挑战。

2.统计部门的方法制度受到挑战

当前统计工作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统计机构运用联网直报平台对上报的数据逐级核查验收,工作环节较多、流程较长,而且数据的体量和范围均受到调查项目的要求限制。在数字时代,数据生产社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打破了传统统计工作流程。数据采集上,统计工作需要越来越多抽象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用于统计分析,而现有的统计系统缺乏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统计指标,难以匹配数据需求方及时性、准确性和易懂性的数据要求,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必然需要相应改变。

3.统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受到挑战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统计部门亟须建设系统的集成平台来存储、整合、处理和分析数据信息。当前,统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自身系统的升级改造,而对于大量的外部数据,由于在体制机制、技术要求、专业性质、思维理念等方面存在不同,信息数据存在部门化、碎片化、局部化特征,“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数据资源的共享、融合和流通。所以,统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势必要在现有统计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处理方式,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统计产品和统计服务。

为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数据生产更加智能化、效率化,数据处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使监测分析更加精准有力,进而深入推动统计数字化转型,建设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统计工作体系,统计部门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

(一)树立整体意识,推动统计一体化改革

统计现代化改革不是单纯的某一模块的改革,而是各个模块有机联动的一体化改革,要格外注意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与传统的内外部统计环境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就要求统计部门在推进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对统计工作和统计环境不断进行改造以适应大环境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发挥统计工作在服务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 二)增加信息化投入,加快政府统计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统计部门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加速推动统计数字化转型,更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近年来,统计信息化发展迅速,宽带扩容改造、“四大工程”进展迅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统计生产与服务中应用广泛,为实施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统计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数字技术应用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统计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统计部门必须要加大信息化投入,结合《“十四五”时期统计现代化改革规划》要求,以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统计数据平台为抓手,完善统计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统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三)打破“数据孤岛”,构建统计数据管理平台

统计部门要加快建立集数据采集、汇总、整合、处理、分析、发布与应用为一体的政府统计数据管理平台,满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数据开放和共享的需求。一是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在统计系统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增加补充多部门数据,开放部门权限,实现实时跨越式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资源的共享率和利用率。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对接,细化统计需求,提高数据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推进统计咨询职能,同时做到有效监督,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三是接入社会公众的便民通道,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信息获取需求,强化公开数据发布的时效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四)改进制度方法,优化政府统计服务

一是完善一套表制度,建立及时有效的统计工作流程系统。站在数据需求方的角度,按照数字治理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统计指标。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统计方法,如利用大数据建立原始数据池,运用云计算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在减少统计负担的同时提高统计时效。三是以统计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挖统计数据价值,加强统计数据应用,更加深入精准地发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升政策建议的有效性、可及性和针对性。

(五)加强统计培训,强化人才保障机制

一是在现有统计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化技能培训。统计部门应在分析当前统计人员队伍新需求和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业务流程和人员层级制定有针对性的统计业务培训,积极培养复合型统计人才。让在岗统计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同样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技能,壮大优秀统计人员队伍。二是培养专职统计人员。当前统计人员的数量和业务能力远远无法满足数字时代下统计工作的需要,亟待及时补充知识型、专业型的专职统计人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统计人才队伍选拔使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为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晋升提拔、物质奖励以及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更好激发统计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统计人才队伍更加全面地优化提升。

统计数字化转型与统计现代化改革是统计部门当前的两大重点任务。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的改革以及技术的进步,更是统计理念的革新。统计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下的统计现代化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入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统计服务,为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应用性更强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现代化转型部门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加油站服务指南(2022年6期)2022-07-28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航天工业管理(2020年4期)2020-06-16转型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沣芝转型记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10期)2016-02-27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数字化 转型 现代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