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9:34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发布时间:2023-07-04 16:25:04 浏览数:

白 晶 付 磊 李晓亮※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关节科,北京 100029;
2.潍坊瑞清医院骨科,山东 潍坊 261041)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中医学的发展不仅要加强对传统医学的传承,更要立足当代,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技术,推动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2]。医学因其具有实践性及应用性,承担着培养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3],其中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是我国特有的,培养兼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是开展中医现代研究、促进中西医融合的骨干后备力量[4]。但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西医院不再招收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即使招聘也是安排在中医科,就业选择的单位越来越少[5]。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与医学教育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关。笔者就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意义及建议做简要分析,具体如下。

1.1 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不足现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的中医思维能力普遍表现不足。刘武学者[6]通过调查发现,中医院校毕业的骨科研究生,忽视了中医基本功的练习与强化,普遍存在中医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能熟背的方剂很少,对舌脉的判断含糊不清,临床中医思维基本上是机械地运用。例如最基本的骨折三期用药,很多研究生开不出来,对于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基础疾病、合并症及体质进行辨证更是无从谈起,对于内科、内伤的辨证更是没有思路。

1.2 临床实践条件有限研究生理论课结束后一般都以大学附属医院实习为主,但是因每所医院科室的实力不均衡,每所医院的骨科分科不同,有的医院甚至没有进行3 级分科,而且有的附属医院骨科科室的规模有限,科室床位有限,收治的患者有限,这些都会使得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的教育受到很大的限制[6]。同时,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不时会有暴力伤医事件,所以带教老师为了慎重起见,使在校研究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研究生大部分是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观摩。

1.3 临床科研开展困难临床科研的开展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临床科研是指在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目前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大部分是由应届毕业生考入的,临床经验相对匮乏。研究生第1年进行理论课学习以及备考执业医师考试,进入临床后又需要时间来适应临床的环境及工作,同时还要进行不同科室的轮转,待转回骨科时离毕业已不远了,此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是当发现有意义的课题进行临床研究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只能匆匆结束。以上这些情况都造成了研究生的临床科研开展困难。

1.4 专业外语达不到研究生学历水平骨科研究生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医学学术交流、课程和各种线上会议交流的增多[7],医学专业外语显得越发重要[8]。因此,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使研究生与国际学术同行之间进行无障碍的学术交流是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9]。

目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的外语学习主要是靠研一上半年的英语专业学习,而且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哑巴英语,能真正做到视听说共同发展的很少。进入临床后每天忙于临床工作,没有进一步跟进学习,尤其是忽略了专业英语的学习,真正能把英语用于专业知识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近几年的中华骨科学术会议上,每年均有一个全外文会场,其他会场也会安排外国专家讲课,在外国专家讲课的过程中会安排有中国医生或医学生的同声翻译,如果专业英语能力薄弱,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针对目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项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笔者尝试采用跨区域、多途径联合培养的模式,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培养出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中医、西医基本功都过硬,临床、科研两不误,更具有实力,更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人才,有利于中高级人才储备。经此模式培养的研究生毕业进入到临床工作后,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到科室工作中,有了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后,边思考边工作,更有利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

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安春耀等学者[10]提出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一加三”培养模式。“一”是指学位课程学习阶段,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使研究生同时深入中医、西医理论的学习,加强医学英语水平。“三”首先是指硕士研究生在经过学位学习后在文献研究所中加强中医文献的学习和进行查阅技能训练;
其次在基础研究所中一方面完成实验理论课程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实验技能和技术训练;
最后通过在临床医院跟师抄方、“师带徒”、书写病历等多种实践方法来提升自我。但是目前“一加三”培养模式还是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尚未能真正体现,还需不断探索。梁攀等学者[11]指出虽然这些西医院校为中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在培养目标、培养方针和培养质量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西医院校中医学专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并提出要把培养中医技能优秀、西医知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同时发展中医特色,确定人才培养方向,逐步开设中西医结合相关专业等社会急需的专业。但是梁攀等学者提出的观点旨在解决西医院校中如何培养中医专业型人才的问题,并不具体针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的培养,所以对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的培养仍需不断研究。

笔者尝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5 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跨区域、多途径联合培养模式,具体培养方式如下。

跨区域:(1)加强解剖实习,考虑到中医院校的骨伤科研究生解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动手操作机会少,所以安排研究生在研一上半年解剖理论课结束后到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进行为期1 周的解剖实践,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人体的解剖结构。(2)研一下半年进入临床至研三上半学年结束,定期举办骨伤科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主要有2 种形式,具体为:①同一附属医院的研究生内部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导师点评,每月1 期;
②不同附属医院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每年1 期。

多途径:(1)“走出去,请进来”模式:是指通过参加解剖实践课、学术沙龙的形式,邀请优秀的骨科研究生以及研究生导师进行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拓宽学术视野。(2)“早临床、早科研”模式:研究生3 年时间宝贵,将理论课压缩在研一上半学期完成,研一下半学期进入临床,在临床实习3 个月后开始边临床边科研模式。(3)“导师团队负责制”模式:是指研究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导师所在的团队全面负责,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人才优势,落实责任,严格要求。研究生导师统筹规划学生的临床、科研。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承担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教学秘书负责学生的出科考试、科内小讲座等,科研秘书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4)“周汇报文献”模式:是指研究生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每周1 次的文献汇报,中英文双语汇报,通过查阅最新文献,了解骨伤科当前的热点、难点,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采用英语汇报的方式,既锻炼了研究生,激发了研究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研究生们英语视听说的综合应用能力。

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 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区域、多途径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性研究发现,与往届研究生相比,此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更加突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们亲自参与解剖实践,对解剖的基本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与不同院校的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与研究生们之间的比较,真正地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不断进取,不断进步。目前研究生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积极查阅文献,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将来的临床、科研工作奠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由于时间及经费有限,此项课题只针对2020 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进行试点研究,样本量偏小,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有条件的大学或附属医院继续跟进研究,将这种培养模式推广,通过跨区域、多途径联合培养的模式,切实培养出一批中医、西医基本功都过硬,临床、科研两不误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生,更有利于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中西医结合应用型人才,为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人才做好储备工作。

猜你喜欢专业型骨伤科骨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新西部(2022年3期)2022-04-13拨针在骨伤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8期)2021-07-22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商务周刊(2017年11期)2017-12-26邢台市中医院骨伤科河北中医(2016年11期)2017-01-07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演艺科技(2016年6期)2016-05-14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16年19期)2016-03-13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医学教育管理(2015年3期)2015-12-01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年4期)2015-08-27消肿止痛酊结合冷敷在骨伤科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0期)2015-03-01

推荐访问:初探 中西医结合 培养模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