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00:10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基于体认语言学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7-04 20:15:04 浏览数:

窦晓佳

(安徽三联学院,合肥 230000)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也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民争相学习和了解。为了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从2004年以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开设了300 多家孔子学院,汉语越来越受到全球人民的关注,中华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关注[1]。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感和自豪感,建议高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学科建设。因此,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高校学生应当具备文化自信,在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肩负起重要责任[2]。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 指出,语言可以表达文化,体现着文化,继承并弘扬文化,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3]。在高校中,大部分学生的外语公共课是英语。公共英语课的教材大多选自英美国家的文章,选题和取材大部分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在高校常用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四册书只有四篇文章涉及中国文化[4]。这也会造成高校学生在英语沟通和交流中产生新式“哑巴英语”[1],即部分学生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5]。在国际交流中,无法正确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容易导致过多的西方文化输入,而缺乏中国文化的输出,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同样,对于地方高校学生来说,在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同时,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0年,从丛教授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名词,与新式“哑巴英语”很相似。这两个现象在高校学生使用英语交流以及四六级考试汉译英时,都很常见。例如,大部分学生在表达英美文化词语时可以很清楚地回答出来,如圣诞节译为Christmas,交换礼物译为exchange gifts,装饰圣诞树译为decorate Christmas trees;
但是在翻译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的庆祝活动时,大部分学生无法准确翻译“年夜饭”“放鞭炮”“压岁钱”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词语。在翻译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时,可能准确将沙拉译为salad,面包译为bread,香肠译为sausage,西餐译为Westernstyle food;
但是对于中餐的很多食物却不会翻译,当有人问“What are some special snacks in China?”时,大部分学生都答不出来,因为他们对于包子、油条、煎饼等词汇不会用英文表达。因此,在提倡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并增强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元素和信息的能力。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方面

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在学习英语时,应该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专业课程分成了听力、写作、精读、泛读、口语等课程。非英语专业的公共英语课也在这四个方面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环节。同时,为了学生更好地对英美国家文化进行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专业课设置了英美文化概况、英美报刊选读等;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公共英语课每一个单元课前都会有相应的背景介绍。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使用的英文教材的文章基本来自欧美国家刊物的原文,课文的选题大部分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只有极少数文章提到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6]。

近年我国的教育者也关注到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为英语专业学生专门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但教材基本是介绍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建筑、发明等,缺乏对中国地方文化的系统介绍。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依然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英文教材,具有地域特色的英文教材和课程更是少之又少。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在口语和听力这两个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社交中使用英语交流,这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社会发展,增强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强调英美文化背景的导入,在课外,教师也是强调学生要多读外国文学作品,欣赏英文电影,多听英语新闻。学生在英语课上以及课外很少会学习到英文表达的中华文化,更不用说地方文化。因此,只有英美文化的导入而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出。另外,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化,会造成学生忽视母语文化,甚至会盲目崇拜西方文化[7]。

(三)教师方面

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教学不够重视。第一,在观念上,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偏重于西方文化的讲解和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教授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第二,部分英语教师自身缺乏中国文化素养以及在英文表达上也很薄弱[8]。在高校教师培训中,并未考虑和注重教师的汉语文化素养,有的老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英文表达方式也不太清楚,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测试方面

在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英语测试。从中学到大学,从英语四六级到专业英语四级和八级测试,这些测试侧重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客观上使学生和老师把学习和教学的重点放在练习语言技能上,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和应用能力。这也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功利性。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部分老师在上课时,讲解的内容仅限于课本,偶尔会针对课本中文章的背景扩充一些西方文化,很少会将课本知识联系中国社会现实或者中国文化,也很少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讲解。此外,一些老师依然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从头讲到尾,这也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年国家倡导各高校在英语教学时,应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实施个性化教学,但很少有人研究如何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知识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文化的推广有助于世界对地方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因此,对于各地高校教育者和学生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地方文化应当是沟通交流的重点。

在体认语言学提出之前,西方学者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学说是众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提出在西方语言学界引发了学术运动。在国内,这一理论也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广泛接受和认可[6]。但是认知语言学缺乏理论基础,并且在当时,这一理论也没有相对应的哲学理论,因此一直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与质疑。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linguistics)这一体系是在2014年由王寅首次提出[9]。这一提议是将西方的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体认语言学中“体”是指在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因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和感受,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产生体验感。王寅认为在体验感的基础上,学习者通过身心的感知,所产生思维和认知方式。“认”是指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体验之后,对所体验的内容通过自身的认知进行加工的过程。体验与认知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转换。这一理念体现了人的感官的主要位置,这与Holme 的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相似。Holme的理论中,儿童是通过自己身体对外界的感知以及和外部关系来了解世界[10]。通过身体的体验感知到新的抽象领域的认知,从而构建知识[5]。这样的认知方式对高校学生学习英语有促进作用。

同时,王寅的体认语言学也提出现实影响认知、认知影响语言的同时,语言会影响认知、认知影响现实这样的思想[11]。语言学习不仅仅学习语言,也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使人的意识思维产生变化,最终体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上[12]。但是,体认语言学这一理论也有一定的不足。胡壮麟指出,理论贵在应用,体认语言学在实用性上还需加强[11]。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体认语言学这一理论,更好地将地方文化的学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去,为当地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课堂上

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公式是“现实-认知-语言”。根据体认语言学的理论,语言是人通过对现实体验和认知而产生的。它强调“以人为本”和“唯物论”,人通过身体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进行认知加工。多重互动被认为是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多种形式的互动有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这样的互动可以是声音、图像、信息、文本和检查这五项为一体的互动[13]。因此体验在教学中很重要。第一,教师创设情景课堂[4]。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以徽文化为例,在徽文化中,文房四宝是很具有代表性的[14]。教师可以播放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如制作宣纸,宣纸的制作技艺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学生在观看制作过程时,可以对一些关键词进行记录,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宣纸的介绍,包括发展历史、纸质种类、制作流程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情景体验视频来提高学生兴趣,如一些景点VR 视频,让学生来一场感官盛宴。通过相关视频,带学生去参观古建筑,如徽州的古民居、祠堂、牌坊、马头墙、雕刻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又可以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英文表达。

第二,对于体验来说,旅行的体验感是最强的。体认语言学同时也强调学习者要在“做中学”,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练习,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要在实践中使用英语[15]。

因此,在公共英语课上,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三的第四单元“The surprising purpose of travel”这篇关于一次旅行经历的文章,创建学生体验情景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旅行经历为话题,分享各自在当地的旅行经历和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英文知识。由于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在他们回忆旅行的经历时,就会联想到当时看到的景色、吃到的美食、旅行的感受。对此,Lakeoff 和Johnson在1999年指出,人的思维包括认知、理解、意义等都要通过身体和大脑以及对世界的体验、感知以及肌肉运动才能得到。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互动和经验中形成思维和认知,从而进一步学习语言[16]。在讲述的时候,学生需要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当地景点和一些代表性文化的名词。例如讲述黄山游玩时,学生就会了解黄山译为“yellow mountain”,云海译为“cloud sea”;
讲述徽州旅行时,徽州的古建筑物祠堂译为“Ancestral Halls”,砖雕译为“brick-sculpture”,木雕译为“woodcut”,石雕译为“stone carvings”,牌坊译为“stone arch”;
介绍在齐齐哈尔游玩时,卜奎清真寺译为“Bukui mosque”,冰雕译为“ice sculpture”,尤其在北方最冷的时候会举办冰雕节,冰雕节译为“ice festival”。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地方特色文化的英文表达,再通过对当时游玩的回忆,加深对这些表达的印象。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学生踊跃发言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在体验并对地方文化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之后,就需要语言的输出[17]。为了将课堂与现实相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可以是做一次对当地文化的汇报演讲,也可以是讲故事等,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英文表达。

(二)对于教材

为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编写相应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18]。首先,从增强学生感官体验来说,教材在编写教材时可多使用图片,如徽州三雕作品的精美图片,并在旁边配上相应的英文介绍,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些雕刻作品的魅力,加深其英文表达的记忆。

教材编排上也可以有所调整。除了使用西方原汁原味、积极向上的文本材料外,还应增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语言与文化的双重氛围下,更好地体会、感悟优秀的地方文化,使之内化为每个大学生文化修养的一部分[19]。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这套教材的第一册第六单元A 篇是“earn as you learn?”,主要讲了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应该在读书期间工作,并且每周的工作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篇文章中的数据很多是来自于西方国家。B 篇的选题是勤工俭学,同样选材的背景依然是西方学生。因此,为了增加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的英文了解和学习。在section B 部分可以加入对当地文化的介绍,如介绍浙江商人养家糊口的艰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困境永不退缩的勇气以及在成功之后回馈家乡的这种反哺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学习到本国文化。在第一册第四单元,section A 的文章名为“heroes of our time”,这篇文章介绍了美国枪击案中救助受害者的英雄以及加拿大的一位英雄警察。在section B 中介绍了一位英勇警察的救人事迹。同样,两篇文章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依旧是西方国家。在教材编写上依然可以加入中国文化,加入介绍中国英雄和当地英雄的内容,在学习西方国家英雄的时候,也可以学习到本国的英雄事迹。

大学英语通常除了读写教材,还有听说教材。教师提供给学生听力练习,使学生在英语语言下感受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当地传统文化,提高应用能力[20]。从听来感受新事物。听说教材的教学材料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已知知识,另一个是新知识。比如一篇关于国外的教育模式的听力,让学生感受国外的学校制度、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态度。这类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已知知识,他们对此话题较为熟悉,因为课本中已经学过相似背景的文章,可能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介绍过相似的背景知识。另一篇可以是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近代关东人的一生。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是被提倡并推崇的,在东北这个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侠义文化”和“英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理念教育下,在清朝末年,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就出现劫富济贫的“关东侠盗”。同样,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在抗战时期,东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抗日英雄,如赵一曼、杨靖宇等。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是新知识,因为很少会有听力介绍本国的地方文化。这些知识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之后,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输出知识。比如在教材中,说和写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语言的输出。如在写作部分,可以让学生写对地方人物事迹或者地方文化的感悟;
在说的部分,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育的目的,除了学生可以听得懂语言,读得懂文章,还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除了可以学习和了解西方先进的技术以及文化,还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发扬出去,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地方高校应该利用当地的文化优势,将地方文化发扬出去,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体认语言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学中。由于现如今高校教材为全国通用,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可以适当增加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可以组织各地高校英语教师,编写适合弘扬地方文化的具有地方性质的教材,形成对现有教材的补充。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并了解中西方文化,也可以了解地域文化的英文表达,有助于地域文化的推广和弘扬。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视频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其英文表达的记忆。在课本上,地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本地文化,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语言学英文教材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1期)2017-01-20英文摘要鄱阳湖学刊(2016年6期)2017-01-16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6年6期)2016-12-07英文摘要财经(2016年19期)2016-08-11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6年5期)2016-06-29社会语言学名词中国科技术语(2012年3期)2012-03-20

推荐访问:体认 语言学 英语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