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03:06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组学习的若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4 22:35:03 浏览数:

孙小君

(静宁县八里镇学区高城寨小学,甘肃 平凉 743400)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教育从业人员的重视。如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是教育行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和落实,小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激励,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1]笔者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年,一直在农村初中和城乡接合部的小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且一直不断推行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颇佳。下文将就学习小组的实施策略问题展开论述。

(一)前期准备不充分

有时在小组学习开始之前,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或查阅相关资料,就匆忙展开讨论,这样的讨论往往会出现小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思路片面等问题,小组学习气氛看似活跃,但其实收效甚微,甚至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二)小组讨论时间不足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渐入佳境,然而有时候教师为了快速完成预设教案的进度,在学生小组讨论尚未得出结论或意犹未尽时就生硬打断小组讨论,草率地让每个小组进行总结。讨论时间较短、讨论不够充分等因素制约了小组学习的深入进行,讨论得出的结果往往比较片面,不够成熟。这样的讨论对小组内学生的锻炼和提高很有限,影响了小组学习的学习效果,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三)小组学习内容过于简单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为了“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对小组学习的内容设置缺乏必要的研究与推敲,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内容过于浅显,进行讨论、研究和交流的价值并不大,于是便会产生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无所事事的现象。[2]如此一来,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本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教师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使学生对小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学习产生惰性,对小组学习失去积极性。

(四)组内学习纪律不强

小组学习过程中,如果组织和管理方法不当,小组内或小组之间缺乏必要的纪律管理,有时候就会出现学生发言七嘴八舌、纪律混乱的现象。一些表达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会抢着说,占据小组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
反应较慢、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成了旁观者,缺少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时间。这样一来,学习小组就成了学优生不断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往往被忽视,缺乏存在感。长此以往,学优生就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而学困生逐渐失去思考、发言、表现和锻炼的机会,进而丧失表现的勇气和自信。[3]

(五)欠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压抑的心理问题,抗压能力较差,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批评,就不能快速调整心态,积极投入后面的学习。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往往比较欠缺。如此恶性循环,对农村中心小学学生的发展极度不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教学过程中能敏锐地发觉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小组学习中鼓励些经常沉默的学生多参与讨论,并给予适当的赞美和夸奖,使其能融入集体的小组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上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学习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避免,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将与原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学生也将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影响学习积极性。但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和操作不当造成的,只要教师能够从小组组建策略、运行策略、评价策略入手,科学合理地组织小组学习,就能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应有的功效。

(一)科学分组

小组设置应根据性别比例、科目特长、成绩优劣、沟通技能等因素指标进行分组,使小组成员各有特长、成绩均衡分布,这样的分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优势和特点,促进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全组学习水平的目的。

小组人数一般以4—6 人为宜,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利于小组内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学习能力要均衡匹配,以便小组之间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各小组综合学习能力在竞争中形成螺旋上升的效果,而且是整体性提升,避免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不断促进各个小组以及各小组成员的均衡成长和进步。

首先,分配小组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散到各组,比如将学习成绩靠前和靠后的学生均匀分散到各个小组,成绩排名中间的学生分组可以相对随意;
其次,学生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活跃程度也应纳入分组因素中,活跃的学生和被动的学生不能过于集中。各学习小组之间的结构特点及综合能力尽量保持均衡,使其在学生个性、学科特长、成绩优劣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尽量相似,使各小组之间的竞争能公平合理地进行,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分工

合理分工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各自的学科优势及性格特点进行任务分工,也可以由小组内成员根据相互的了解和合作经验协商确定、自行分工,教师只进行必要的辅助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每位成员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保证小组学习任务顺利实施。

另外,在进行任务分工的同时,每个小组还要选定一位小组组长,作为小组学习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组长是小组与教师之间重要的沟通纽带,也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组长的确定可以通过自荐、组内选举的方式确定,并在确认组长的同时明确组长的职责及相关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小组学习的过程才会井然有序,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三)构建积极的小组文化氛围

首先,小组成员共同商讨确定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能体现小组学习愿景的组名,时刻鼓励和激励小组成员奋发向上,团结协作。[4]也可以尝试设计小组组标,组标一般可以包括组名、口号。口号也应该体现小组奉行的精神原则,如“携手共进”“同甘共苦”“为理想而努力”“团结互助,勇当先锋”“越努力越幸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另外,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商量,选择一首简单、积极的歌曲作为小组组歌,在班级每周举办的班级主题活动中演唱,以展示本小组的小组文化和精神面貌,通过以上方式营造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不断提高。

(一)保持稳定,略做调整

小组成员在一个学段如一个学期内要保持稳定,这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建立默契,进而优势互补。每过一个学年可做细微调整,比如,在小组学习一个学期后,各小组的发展如果出现不均衡,甚至出现较大的差距,这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和个性差异以及根据教师平时的观察,了解各小组的学习状态,根据小组内学习效果欠佳、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以及学习效果好、能带动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学习的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小组人员调整,以平衡各小组的学习能力,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的小组或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使每位成员都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周比月结,学年总结

校时每周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比,由小组组长记录每次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成员的发言次数及发言有效性,并及时汇报给教师。教师则根据每周内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情况,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形成文字记录。在每月月末进行月度小结,总结每个月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及过程表现,通过教师评价、各小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综合评选出每个月表现最好的三个小组,同时找出各个小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各所有的学生,以便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和改正。在每个学年年末,教师对整个学年的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选年度优秀小组,总结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找出不足和问题,提醒学生改正和克服。

(三)激励跟进,措施巧妙

有评比就应该有激励措施,每次评价都需对应巧妙的激励措施。比如,教师可每周根据小组学习效果评价名次和成绩名次进行一次座位调换,学习效果较好的小组可以优先选择座位,排名靠后的只能被动接受最后剩下的座位。或者每周评选“优秀学习小组”,颁发“优秀学习小组”流动红旗,激发各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荣辱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之间有评比和激励,小组内部也应有评比和激励,各小组内可以根据每周或每月各成员在小组学习活动的表现,由教师和小组成员共同评选出各个小组的周最佳学生、月最佳学生以及进步最快学生等奖项,以此鼓励和激励每一位小组成员不断进步和成长。

(四)心理辅导,关爱学生

中小学小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小组的学习氛围,出现自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在一些贫困农村,受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学生容易产生比较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情感氛围、亲子关系等因素都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些地区的学校会出现“重成绩而轻素质”的问题,将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目的。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适当进行辅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积极、阳光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小组成员学习成绩进行捆绑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排名次,而是促进每一位学生能全面、自主地成长和进步,是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小组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分配在同一小组,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所以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组内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否和提高幅度,如果小组内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在一个评价周期内没有发生应有的提高,那么小组学习的效果就是不理想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小组成员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共同监督,相互促进。

(二)小组之间综合评价

小组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但是对各小组评价不能只看学习,还应该包括纪律养成、卫生劳动、自律习惯、共同成长等方面。[5]因为纪律、劳动、自律和成长同样需要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相互配合和互相帮助,而且需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只有从学习、纪律、卫生、自律、成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组学习在一个和谐、健康、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才能更加有效地从学习成绩、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小组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科学教学方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这种方法目前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教育中虽然有所应用,但是由于教学环境、教师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小组学习活动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小组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小组的组建策略、运行策略以及评价策略,明确了小组学习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可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小组学习的实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成员教师学生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27期)2022-09-30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10期)2022-06-08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4期)2022-06-08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9期)2022-06-07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圆我教师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农村中小学 若干 小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