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18:3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职业本科院校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7-05 17:40:05 浏览数:

费维科 雒晓凤

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等15所学校由“职业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从而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大专的“天花板”。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意味着相当多的高校主要任务不再是培养社会精英,而是培养合格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了解行业相关背景和基础,胜任现有的岗位,适应未来岗位,培养以“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课程思政解决的是职业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价值观问题和育人连贯性问题,在全国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教师要做到克己复礼,立德树人,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先学会做人,为国家培养出专业技术硬、思想觉悟高的人才。

近年来,不少高校提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育观念。我们教研室也开展了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深挖学科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党的政策主张、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准则悄无声息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把握课程进度、营造学习氛围、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堂(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育人起着基础性和方向性作用。课程思政提倡每位教师强化课程育人意识,承担起育人责任,在“教书”的同时做到“育人”。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课程的思政教学具有显著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特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库建设,课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在知识讲授上引入热点问题、前沿案例,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将踏实干实事的情怀浸润学生心中。

课程思政教学通过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有价值、目标引领作用的专业课育人功能,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在最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时都是在模仿和学习,这样容易只关注“现象”层面的东西,虽然“一目了然”,但也极易“东施效颦”。基于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认识和内在逻辑的分析,以下指出目前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有授人以渔,没有授人以德

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既有知识、学习技能的同时,没有进行育人方面的引导。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难理解,导航定位相关知识的教学基本以“填鸭式”为主,且一些教师仍存在重实践“硬教学”、轻视人文精神“软引导”的思想。课堂是育人主渠道,教师的认识水平跟不上,课程思政理念就无法在课堂落地。

2.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缺失

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够清晰,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能力较弱,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实践经验缺乏,推进课程思政的意愿不强。为满足职业本科层次办学需要,学校引进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师资充实到师资队伍中。但新引进的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少,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思政育人方面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等都较为欠缺,这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

3.对课程思政缺少有效的评价体系

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达成。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中,教学工作量、教学成果、科研项目、获奖以及专利论文等的数量均可量化考核,而对教师立德树人的效果则很难量化,成果很难短时间显现,因此教师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之下,不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立德树人上,教师担负育人的责任意识也就淡薄了。

4.专业课的思政教学设计生硬,找不到结合点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互融互通是全程育人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说教、嫁接痕迹明显。

5.学生实习、实践过程缺失思政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是要基于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培养紧贴行业、企业、岗位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实践性贯穿整个培养过程。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理论教学基因,受无人机导航与定位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践项目、实训师资不足等影响,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还未达到互融互通、无缝对接。

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教学模式,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主要场所都在企业,通过企业导师来组织和指导学生,而企业关注点是学生的技能,导致课程思政与实习融入方面动力不足。

1.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注意开展课程思政的空间和限度

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挖掘、融合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才能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融合于课堂之中。对于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专业课教师应从研究学生→课程与教材的研读与思考→课程思政元素的深挖→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形成有效活动的“链条”和“闭环”,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彻底打通该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最终形成闭环系统。

思政课教学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教学管理等都能体现该专业课程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特别是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学应当从“教”向“导”转变,多学科交叉。教师要熟悉和用好思政元素,要关注新闻联播、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等相关渠道,无人机世界、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等微信公众号,掌握行业、专业相关发展动态。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1)从知识点中发掘;
(2)从大师成长道路、学科发展史、教师个人的经历等中挖掘;
(3)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4)以针对性问题为线索,比如当前热点问题和难点的解决办法以及要呈现的价值观和思维;
(5)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课来说,其实验课程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项目最多、频度最大的承载体。

2.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效果

美国的学者马杰曾指出,教学设计最低限度需要回答3个问题,首先我们将要去哪里,即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我们如何去,即实现教学策略与媒体;
再次我们如何知道何时到那里,即实现教学评估。因此在思政元素的具体选择过程中,要根据专业课的内容来设计。发现问题形成教学目标,发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将“漫灌”与“滴灌”结合起来,使“课程思政”以“浸润”的方式被学生吸收。

3.无人机导航定位技术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的一些经验

(1)讲无人机发展历程章节时,可以从飞行器的前世今生讲起。从人类渴望摆脱地球束缚,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开始,许多人装上翅膀,模仿鸟儿从高处飞下,但非死即伤。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插翅难飞”,明白了“要借助机械或工具”。我们祖先发明的飞行器有孔明灯、竹蜻蜓、风筝等,类似孔明灯的热气球在法国、德国盛行;
万户飞天是航空理论的先驱;
莱特兄弟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1909年,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试飞了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承载人类飞天梦的中国天宫空间站的介绍等。通过对航空器的发展史的学习,印证了“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我们不会永远停留在摇篮里”,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无数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奉献、求实、创新等品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有求知向学的精神,这样才有机会不断突破,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教室里刻苦学习的原因所在。

(2)讲世界4大卫星定位系统时,除了讲述美国的GPS、苏联的GLONASS、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外,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GPS相比,中国北斗的优势与劣势体现在哪里。了解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与北斗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美国的GPS相关政策体会受制于人、“卡脖子”的严峻性。

(3)讲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GNSS)的原理时,可以从各GNSS所采用的频率、坐标系统、时间系统以及建设发展来介绍。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离不开航天人“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以国为重”的精神,体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了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我国解决了星载原子钟、芯片、空间链路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全球服务能力,为国际导航定位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创造”。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入手,尤其是在智慧城市、智慧工程、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典型应用,理解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详细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以及北斗时空大数据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科技强国、科技兴国的信念。

(4)讲组合导航技术时,可以具体讲解其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航传感器的信息,使他们优势互补,提高整个系统的导航性能,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这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再比如讲到中国天眼、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功入驻“太空家园”等,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与研究人员只争朝夕、不懈奋斗密不可分。

(5)讲无人机导航技术应用时,首先讲无人机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控制站、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保障设备等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就像个人与党和国家的关系一样,个人的成长需要党和国家提供支持,我们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6)鼓励学生参加北斗之星创新大赛,这种以赛促学的思想也符合近几年职业教育普遍形成的“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科技创新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并通过比赛对参赛作品不断打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本校学生讲述获奖经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忠诚度。

(7)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渠道,教师起着关键因素。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引领作用,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够信其道。教师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提前到课堂,教学中不管是板书还是课件设计,都要精益求精,一方面提供给学生良好的课堂体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教师的敬业精神。

(8)带领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学习,实现扩展性教学,如带领学生去中加卫星通讯产业园西安众创空间“北斗+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职业本科院校的校内实训模拟了真实的实习条件,但没有企业的自身文化、管理制度,差别仍然比较大。学生只有在真实场景下,运用所学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本科特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理论知识和高层次技术技能的培养,还需引导学生意识到职业本科培养的仍然是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劳动者,使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体会劳模精神和匠人精神,时刻树立“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的观念。

课程思政需要靠专业教师去落实,考验教师的德育意识,学生是否从教师身上感知到思政温度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立德是过程,树人是成效,思政育人的效果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不是单独课程的结果,育人的效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体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故其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利用超星教学软件技术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将学生到课率、在线自学、参与度等作为课程评价的参考。教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评教、实习或工作企业调研、作业反馈、教学竞赛、班级活动等,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教学评价。整个评价体现要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从学生会不会做,考查学生的专业认识和技能,该不该做,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与价值取向。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使得课堂中教师有讲头、学生有听头这一现象良性发展下去。另外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进行整体评估。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文化育人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无人机导航与定位技术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还需要不断尝试和完善,以达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北斗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北斗时钟盘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2年3期)2022-06-06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北斗”离我们有多远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太空探索(2016年12期)2016-07-18

推荐访问:无人机 本科 定位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