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20:56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弱依赖型专业高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探讨——以广东工贸商科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06 08:50:04 浏览数:

■廖文芳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核心是技能培养和技术应用,即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才培养方案中,原则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要达到3年总学时的60%[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校外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基础上共同完成实践环节的重要平台,是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目前高职院校采取的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中资源与外部环境间的依存关系分析高职院校与校外实践基地间的资源互换,将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依存、促进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与企业合作,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基地场所,产品输出等生产与经营的软件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地输入,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是很明显的资源依赖关系[2]。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因专业性、实验性强,成了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企业的香饽饽,但商科专业、人文学科类专业,因专业性不强等原因,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难成普遍问题[3]。

笔者以广东工贸商科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弱依赖型商科专业基地建设路径,以期为弱依赖型专业的高职院校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资源依赖理论萌芽于20 世纪40 年代, 在1978年,Pfeffer and Salancik 写的一本书,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标志着资源依赖理论正式形成。两位作者表达了这些观点:其一,没有一个组织是完全自给的,组织内部无法产生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组织为了生存必须通过环境中其他组织获取必要的资源;
其二,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
其三,组织无法孤立地运转,必须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必须与那些控制资源的外部行动者进行互动交往,这种交往和谈判的能力决定了组织的生存机会。面对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的依赖性,组织不断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模式,以便获取和维持来自环境的资源,并使依赖最小化;
其四,组织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处理依赖问题。

高职院校与校外实践基地企业是明显的资源依赖关系,现实证明,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其根本动力来源于彼此的资源依赖,合作双方均对合作中的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4]。高职院校需要企业的产品设备等资源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力科技知识等资源。在开放的系统模式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资源依赖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教育的最典型代表。

2.1 企业对商科专业的依赖性弱

组织维持自身生存的必经途径需通过组织与环境交换来实现,那么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可按强弱进行分级,分为强依赖型和弱依赖型:若一个组织对某一种专业知识非常依赖,那么组织对于掌握该知识的依赖程度为强烈依赖型,其可发挥组织资源的自主性,影响其他缺乏资源的组织,反之亦然。商科因专业技能门槛低,岗位与专业对口性要求不高,企业并不是特别重视这类学科的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多半是学校方经过多番努力而达成的。以商科常见的客服岗位为例,企业认为,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做客服,经过企业短期培训就可直接上岗,且企业的人力资源更喜欢接纳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认为学生不耐压不抗压,会给他们管理上带来更多压力。

2.2 受限岗位特征,实践基地接纳能力不足

据调查显示,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多为中小型私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专门培训部门,所以较为依赖通过高职院校来获得技术人才资源 ,开展校企合作也较积极主动。但一般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用工紧张,较需开展校企合作[5]。而一些岗位,受岗位特征的限制,并不需要大批量的人员,接纳能力缺不足。以商科专业目前大热的新媒体岗位为例,后电商时代到来,新媒体人才奇缺,大量此类小型企业到校招人,但是单个新媒体公司往往只需要三两个学生,建立此类校外实践基地,双方尤其是学校方需要做大量工作却收效甚微。

2.3 学生留存率低,合作难持续

由于企业是一个希望以最小化投入实现最大化收益的营利性组织。企业愿意投时间金钱精力资源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通过合作得到所需人才资源。但现实是,企业和学校辛辛苦苦一起培养了学生,学生中途或实习期一到就离职,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下降。而导致学生留存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岗位对口性弱。商科校外实践基地往往是靠人情关系而建立的,岗位与专业并不一定非常对口,这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多学生是为了实习而实习。二是企业重视度低。商科专业的岗位,由于专业性不强,企业什么专业的人都要,企业对学生的重视度不高。给学生安排的指导老师和工作比较随意,甚至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三是学生心态未调整。大部分学生从未工作过,仅少部分做过短期兼职,学生们心态上还未做好从学生到员工的心理转变,对工作易产生抵触情绪。

广东工贸商科类专业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实践,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条件,逐步将商科专业化弱依赖资源为强依赖资源。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对内,基于商科专业的核心岗位群建立校企合作;
对外,与企业从松散式到多样化紧密校企合作方式,成阶梯式发展建立合作。

3.1 基于岗位群建立合作,精准对接岗位

为了提高专业对口率,我们将商科专业按照核心岗位群进行了划分,并设置了对应的负责老师,根据每一个岗位群去寻找对应的若干公司,且根据核心岗位群的公司岗位需求,设置对应的专业课程,使之更符合市场需要。这样就大大减少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提高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性。同时,能充分体现商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留存率。还是以商科常见的客服岗位为例,基于客服岗位群,学校设置了一系列对应课程,选择到这一岗位群的学生对客服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规划、工作压力有清晰的认识。到了企业心理落差小,且因有岗位课程知识铺垫,上手快。企业很快就会发现,学生业务能力强,业绩上升速度快,对学生会更加重视和培养,也会更积极要求继续开展合作。同时,学生因适应岗位工作,又受企业重视,归属感强,毕业后也愿意留在企业,自然提高了留存率。

基于岗位群建立合作,还能保证专业合作公司数量,每个核心岗位群都有若干公司供学生根据就业意向和兴趣选择。同时也解决了单个企业接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所有单个的企业成为了一个岗位群,接纳能力自然上去了。

3.2 阶梯式发展建立合作,多样化合作方式

面对商科专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高校热,企业冷的局面,针对我们建立了阶梯式发展模式,由浅入深与企业开展合作。初期,我们邀请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来院交流,对我们的办学师资,培养理念,人才质量等有一个初步认识。我们还会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让他们成为自身所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桥梁。经过双向遴选,我们与意向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学生入企前,会到企参观交流,对自己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个直观的了解。岗位群负责的老师也会邀企入校讲座,加强互动。经过磨合,我们会挑选一些企业,开展订单班甚至学徒制的工作。双方的合作方式也更为多样和紧密,如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承担项目,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等。通过这样阶梯式的合作方式,让彼此从陌生到熟悉,从松散到紧密,从单一到多样化。

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广工贸的商科类专业分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对内,基于核心岗位群建立校企合作;
对外,阶梯式发展建立合作,给弱依赖型专业如何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供了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商科基地岗位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3期)2021-04-13新商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我的基地我的连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走进“90后”岗位能手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张晓东:倒在岗位上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推荐访问:专业 为例 广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