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1日 20:4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文旅融合发展下西藏文物保护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7-06 13:35:03 浏览数:

朱晓霞

(西藏自治区文物总店,西藏 拉萨 8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导文物工作。各地有关部门也锐意进取,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加强文物保护,既是当今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家园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总体发展较快,各地文旅深度融合,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民族文化符号,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优势,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促进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更加注重文物保护。

西藏的旅游资源和禀赋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注定了西藏会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西藏更吸引人的是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古迹,大部分文物古迹保存完好,加之独特的民族风俗成为吸引游客进藏、体验藏文化的绝佳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西藏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2019年西藏文物普查统计:西藏有登记文物42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处,其中国家级55处、自治区级616处、县级1314处。1处世界文化遗产、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以及22个国家传统村落。布达拉宫是西藏文物保护的典型缩影之一,藏族古代文明的成果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当地群众也从越来越多的游客经济中获益。像布达拉宫一样,西藏还有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取得了文物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如大昭寺、罗布林卡、萨迦寺、扎什伦布寺、古格王国遗址等。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图1,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求,整个西藏的旅游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故数据仅为半年接待人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文物保护所需要的经费起到了保障作用,三者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实际上,文物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紧密相连的,文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此,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提升文物价值,增添文物魅力。而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西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对西藏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历年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数据来源:由中国西藏网整理)

2.1 缺乏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费

西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物保护的难度,特别是目前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文物保护管理所需资金的情况下,多地区的政府片面重视某重点地区的经济建设,忽略了地区文化的整体建设。由于资金不足,文物保护发展速度常年缓慢,文物保护工作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文物保护单位无法聘请到相关专业人员对场馆进行维修,也无法引进先进的设备对文物进行日常维护和重点修复。故此,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费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文物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2.2 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西藏的文物保护单位大多是国有单位,文物保护工作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文物保护的合法性,但由于一些程序繁琐复杂,遇到非常规的文物保护需求会有明显的滞后性。经济实力薄弱,加上少数工作人员的重视不够,部分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文物管理人员要负责很多事情,如文物的发掘、整理和保护,然而很多地区由于经费不足,影响了工作开展的进度。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文物工作开展,然而一些地区政府并没有落实制定相关政策,导致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3 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大环境下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文物工作不断加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如何履行好保护文物的神圣职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物保护是一项对专业性、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工作量大、范围广、任务重,非专业人员很难胜任。

出土文物之所以能重现往日的辉煌,靠的是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艺和匠心,是在“久坐冷板凳”后创造的奇迹。文化瑰宝被世人所知晓需要专业人士运用现代科技让其“重见天日”,还需要利用媒体述说好相关历史故事。创意产品的“跨界破圈”,离不开策划人的创意和营销人的推动。特别是当博物馆已经从单纯的文物展示转变为集文物、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迫切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加入其中,为文物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活力,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促进西藏独有的地域特色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2.4 缺乏运营意识

对文物的内涵挖掘还不够深入,对其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的服务对象以及在西藏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缺乏客观的研究。开发、管理、运营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接待游客的规模和水平受限制,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前文化旅游的需求。

虽然依托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文创产品的开发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很多文创产品品种单一,设计大同小异、缺乏创意,也不能体现自身的资源特性。如常见的书签、U盘、手机链、杯子、枕头等,深入观察却发现它们并没有完全展示自身的文化内涵,也没有挖掘出文化背后的衍生产业链,只是为了存在和展示,完全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文创产品开发后,管理意识低下,也缺乏后续的市场反馈和设计升级的机制,使得部分文创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此外,由于资金不足,只能与社会企业共同发展,最终出现了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虽然西藏地区的很多文物古迹面临修复保护的问题,但依托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在活动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宣传效果。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文物收藏单位,由于受财政的影响,无法协调更多的资金进行文物修复和保护。此外,由于当地缺乏对文物宣传的意识,缺乏运用宣传手段,对现有文物资源难以进一步开发利用。

3.1 依托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学习书籍知识、参观文物古迹,人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物古迹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文物能够满足人们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成为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文物事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这也使得文物成为藏文化软实力中的硬性组成部分。在建设文化城市的过程中,西藏文物系统推动文物资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在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旅游活动宣传和教育人们,弘扬传统文化。

立足现状,结合西藏实际,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发以西藏文物为主题的系列产品,重视文物旅游的开发,以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坚持把顶层设计和规划作为全区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注重保护规划引领事业发展,编制实施重点文物单位保护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对文物保护可能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旅游业的长远规划,文物古迹不仅是一个民族古老文明的成果,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因此,西藏各级政府在有效保护的同时致力于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挖掘潜力、创新思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经济又为当地文物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形成双赢局面。

3.2 依托文物文化资源,研发文化创意产品

依托文物单位收藏的各类文化资源,研发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是文物单位致力于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的必要途径。以文物文化创意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产品研发,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示范引导,不断创新发展,感受时代脉搏,瞄准市场前沿,注重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丰富产品类型,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并在体制机制建设、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研究创意团队建设、产品宣传营销等方面探索经验和做法。

此外,开发者还需要在西藏地区文物研究的基础上多积累,挖掘出藏文化的资源,解读这些资源的特点、背后的故事、当代的意义,做好创意转化和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最后与专业的设计和营销团队进行对话和讨论,让文创产品具有文化创意、具有西藏地区的艺术特点,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3 加大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无论是从西藏地区文博人才队伍的总量、整体素质,还是从建设发展规律来考量,都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文博人才队伍,才能推动西藏文博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西藏地区文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为文博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叙述了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文物领域专业人才队伍,西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为民族文化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加快融合“文化与创意”“文物与科技”,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专业和创新。因此,一是要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西藏文物行政部门在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时要考虑整个人才队伍结构的现状,这是促进人才培养的主要政策保障。二是加强馆校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管理机构应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提高高等教育技能教育和实际操作培训水平,充分利用文物考古机构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源,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建立健全文博人才评价标准。文博专业人员职称评价根据文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类别,完善评审标准,创新评审机制,加强职称评审监督,完善职称评价公开制度。充分调动文博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加强文博专业队伍建设,推动文博专业队伍结构更加合理,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以此为推动文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就目前而言,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援藏为主要区外人才引入渠道。西藏地处高原,生活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需要提供更为优渥、完善的福利待遇制度,才能吸引、留住优秀的文博专业人才。

3.4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保护文物。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完善工作机制,抢救与预防保护工作并重,加快中华文明鉴定标识、文物保护传承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机制。

二是明确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直接责任,将文物安全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形成主体明确、责任明确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

三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偷盗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田野石刻、壁画和古建筑构件、倒卖走私文物等犯罪活动,要保持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态势。严肃查处文物行政违法行为,吸取文物破坏典型案例的教训。

四是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文物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对过去和永恒文化遗产的学习与经验总结。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保护文物是为了今天和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也是地区文明的延续。

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最直接的载体,面对新时代新任务的新要求,西藏地区的文博工作者要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机制,要依靠文物讲好西藏历史故事。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在对西藏文物进行保护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容与含义,深刻认识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文物,凝聚着无数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镌刻着先人奋斗的烙印。拓宽文物保护资金渠道,营造全社会关注文物、保护文物的社会氛围,形成以政府主导、各部门协调、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西藏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机制。加强西藏文物保护与利用、传承优秀的藏民族文化传统,旨在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事业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文博文物保护西藏都是西藏的“错”学与玩(2022年7期)2022-10-31《广州文博》征稿启事广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中国博物馆(2019年1期)2019-12-09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中国博物馆(2019年1期)2019-12-09文博扬帆起航黄河之声(2019年19期)2019-11-30文博学院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8-13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名胜古迹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神奇瑰丽的西藏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12期)2017-12-27一个人的西藏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推荐访问:西藏 文物保护 融合

相关文章:

上一篇:仙苑
下一篇:浅谈近代竹刻大家金西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