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00:53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公文大全 >

高密度存量城区绿地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7-06 22:40:01 浏览数:

何 浩,朱常丽,戚晓璇,邹润涛,余艳薇

存量发展是新常态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1]。随着长达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着复杂的存量空间优化和高密度空间治理问题。高密度存量城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承载多方面服务职能,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往往具有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城市活力度高等特点。在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凸显的同时,高密度存量城区也存在建设强度过大、绿地空间不足、人居环境品质下降等问题。如何在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不断提升绿地建设质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是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命题。城市绿地空间作为最基础的公共资源,是和市民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2]。高密度城区的城市绿地需依托存量用地来寻求公园绿地的发展和空间品质的提升[3]。多个城市从网络化、立体化等维度出发,通过提升存量城区绿化品质来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升级:上海市虹口区在高密度环境下,充分利用存量土地,以绿道串联城区各绿化节点,采取多种方式增绿添绿[4];
香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开敞公共空间,并通过控制空间开敞度、绿量等指标以保障空间品质[5];
新加坡通过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的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6]。相关研究表明,人口密度超过1.5万人/km2的城市(区)可视为高密度城市(区)[7]。江汉区是武汉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其人口密度已达到2.29万人/km2,人均公园绿地仅3.43 m2,落后于国家园林城市的相关标准,属于典型的高密度存量城区,人多地少、绿地不足的矛盾尤其突出。本文通过对高密度存量城区绿地规划实施困境进行分析,结合武汉市江汉区绿地规划实践,提出高密度存量城区绿地规划策略和相关思考、建议,以期为高密度存量城区的绿地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1.1 可用空间有限,增补绿量较为困难

就空间形态而言,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造成了绿色空间营造的困境。高密度存量城区内人口稠密、建筑密集,存在可用空间少、改造难度大、拆迁成本高等问题,若通过拆除重建手段新增大规模的城市公园,不具有经济可行性,实施难度较大。另外,高密度存量城区的既有绿地空间上多呈“碎片化”分布,各个点状绿地之间缺乏线性与网状联系,其连续性与系统性不足,客观上造成了绿地“孤岛化”现象。

1.2 建设模式单一,绿化品质有待提升

就永续发展而言,绿地建设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市民生活融合度不够。市民难以就近就便使用公园绿地,甚至部分绿地成为供观赏的“盆景”,部分绿地的可视性、可达性和实用性有待提升,综合利用程度有待加强。同时,高密度存量城区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但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绿地建设模式较为单一,地方特色彰显不足,历史文脉延续不够,不能完全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1.3 资金来源有限,实施机制亟待创新

就实施机制而言,高密度存量城区的绿化工作量大面广,仅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巨大资金需求。然而,绿地的社会融资和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社会各方参与绿化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创新实施保障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工作,调动全民参与绿化工作的积极性。

2.1 江汉区特点分析

2.1.1 因江而生,因江而兴

江汉区因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而得名,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图1)。明末清初,由于水运交通便捷,汉口逐渐成为“九省通衢”的商贸集散地,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汉正街一带街市已极为繁盛,沿江沿街店铺、行栈、商贾云集,贸易往来频繁,被称为“华夏名镇、汉口源头”。

图1 江汉区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位置

2.1.2 人口稠密,用地局促

江汉区辖区面积约28.29 km2,是武汉市面积最小的行政区,且无新增建设用地。2020年常住人口约64.79万,人口密度已达到2.29万人/km2,远超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0.75万人/km2,是武汉市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图2),其中汉正街老城片区人口密度约5万人/km2(图3)。

图2 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2020年)

图3 江汉区人口密度分布(以社区为单位)

2.1.3 因商而名,商贸发达

江汉区现代服务业发达,是武汉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拥有湖北省唯一千亿级省级金融示范集聚区,全市60%、全省50%的总部金融资源在此集聚。区内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新华路-建设大道“金十字”金融集聚区、武广商圈等多个商贸集聚区。

2.2 江汉区绿地空间特点分析

2.2.1 实施度较高,绿地总量不足

根据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江汉区2020年按照控规建成的绿地实施率约为66%,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中实施情况相对较好。根据《江汉区园林绿化“十四五”规划》数据显示,江汉区在“十三五”时期新增绿地约14 hm2,改建绿地约46 hm2。但由于江汉区地域狭小,建成区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增幅均不大,在绿地总量方面,2020年末的公园绿地面积约221.99 hm2,在武汉各城区中列末位。

2.2.2 可用空间少,人均指标较低

江汉区紧邻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北岸,辖区中部分布有西北湖、菱角湖、后襄河等湖泊组成的湖群,具有一定自然生态资源禀赋。但由于区内用地紧张、人口密集,可用于建设新增公园绿地的地块较少,导致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较低。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末江汉区人均公园绿地指标(3.43 m2/人①)低于全市平均值(14.04 m2/人②),也低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 m2/人)的标准。

2.2.3 覆盖率较好,空间分布不均

江汉区现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覆盖率约78%③,位列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就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数值而言情况良好,但存在绿地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图4)。由于中部城区湖泊密布,沿湖均建有绿地和绿道,故该地区公园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北部城区的东侧部分地段及南部城区汉正街老城片区存在服务盲区。其中,南部汉正街老城片区的人口和建筑尤其密集,但绿地空间严重不足,此区域的绿地空间亟待补足。

图4 江汉区现状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范围示意

3.1 系统布绿,完善公共空间

3.1.1 构建绿地网络体系

依托江汉区“滨江滨湖”的自然资源禀赋,凸显“商贸发达”历史人文优势,按照“通江湖、联商贸、串人文”的思路,规划形成“生态廊道环绕、绿廊干道串联、绿道网络联系”的规划结构(图5)。在生态廊道方面,设置环汉口三环线绿带、铁路沿线生态绿廊,改造提升沿江江滩公园(龙王庙至武汉关)生态景观,延续“汉口火车站—西北湖—中山公园—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南岸嘴”传统城市中轴线,沿宝庆街、民意四路一线形成低密度街区,构建汉正街中央绿轴,形成城市开敞空间和视线通廊。在干道绿化方面,围绕城市干道升级改造,推进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青年路等林荫干道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和三维绿量。在绿道网络方面,在汉正街老城片区延续独特的“蛛网状”街坊肌理,利用支路、街巷等线性空间设置绿化慢行系统,连接滨水公园、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口袋公园及其他公共设施。

图5 江汉区绿地规划结构

3.1.2 推进片区绿地建设

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依据片区特点施行不同的绿地建设策略。遵循江汉区“两江交汇、城湖相嵌、新旧并存”的空间特征,根据片区历史文脉和区域特点进行绿地建设,重点突出南部汉正街老城片、中部市级商贸商务片、北部产业居住综合片的不同特色。实行“新区增绿、旧城优绿、老城补绿”计划,多措并举推进绿地新建、改造和扩建(图6)。在新建区“增绿”方面,实施储备用地规划建绿,有序实施绿地建设。在旧城改造区“优绿”方面,加快城中村改造中规划绿地移交建绿,促进开发企业代建规划绿地,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在老城更新提升区“补绿”方面,按照历史风貌保护要求,注重凸显汉正街老城韵味,打造汉正街中央绿廊,提高城市绿化总量,围绕社区和单位微更新、微改造,在清芬片、磨子桥片、民众乐园等片区规划建设社区公园。

图6 江汉区公园绿地建设项目规划

3.1.3 实施道路绿化提升

延续江汉区城市道路“滨江顺直布局、绕湖自然延伸”的独特空间格局,实施进出城快速通道、城市主干道及特色道路等重点道路绿化提升。在快速路及主干道绿化建设方面,持续提升城市二环线、三环线、常青路、姑嫂树路等进出城通道和青年路、新华路等骨架性路网沿线的道路景观。在车流量较大的干道及高架桥两侧,通过合理搭配乔灌草,加强空气净化等功能性植物种植比重,提升树木郁闭度,种植净化效果较强的栾树、海桐、国槐、龙柏等植物,减弱城区道路噪声影响,净化大气环境。在林荫道建设方面,推行乔灌草复合层次的绿化种植模式,对补植行道树进行清查维护,推进大树绿荫、双排行道树、公交站点和渠化岛遮荫树、中分带绿化提升。在植物选择方面,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进行绿化,按照“本地化、易维护、可持续”的原则,通过选用观花、观果、芳香树种及有色叶树种,打造特色绿化景观道路。

3.2 精准插绿,活用存量空间

3.2.1 建设小微公园绿地

小微公园绿地具有占地小、布局灵活、可就近服务等特点,能有效适应复杂的高密度环境,并可填补大、中型公园缺位所产生的服务盲区[8]。不同于大体量公园绿地采取的“大半径、集中式”服务模式,微绿地通常采取“小半径、分散式”服务模式,其服务范围通常被设定为“5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300 m)范畴[9-10]。在绿地相对匮乏且实施有困难的高密度区域,通过挖潜存量空间建设一批“三小”(小公园、小广场、小游园)绿地,将绿色网络延伸到大规模公园绿地难以覆盖的地段(图7)。依托电影制片厂片、楚宝片等城市片区更新项目,挖潜利用边角地、闲置用地和城市微空间,通过留白增绿、见缝插绿、隙地补绿等方式,规划建设贴近市民生活需要的“三小”绿地,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满足民众日常休闲、游憩、健身等需求,以“因地适绿”的方式改善老旧城区的绿化环境。

图7 江汉区“三小”绿地规划布点

3.2.2 打造立体复合绿化

立体绿化具有占地少、覆盖面大、造价低、见效快的优点。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三维方向绿量,对建筑屋顶、建筑墙面、建筑架空层、高架桥墩柱、隧道出入口等建(构)筑物进行立体复合绿化建设,向立体空间“要”绿,不仅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还有助于改善局部气候,丰富城市景观。在道路立体复合绿化方面,重点推进二环线高架桥、解放大道高架桥和常青路高架桥等道路立体复合绿化项目,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模式,构建层次丰富的城市立体绿化格局。在社区及单位绿化方面,通过栽植紫藤、金银花、凌霄、葡萄、猕猴桃等植物,运用墙面爬藤、屋顶花园、立体廊架、种植槽等种植模式,打造“花廊、果廊、墙景”相结合的立体复合绿化,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层次。将绿化建设与街景重构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单位大院和居住小区开展“拆墙透绿”与“拆违透绿”工作,让公园融入城市,将美景与路人共享,构建全民共享的“绿韵城市”。

3.2.3 提升老旧社区绿化

通过搭建共建共治平台,按照“需求共提、项目共商、蓝图共绘、成果共享”的要求,引导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老旧社区绿化建设。借助全区推进老旧社区改造的契机,通过绿化补栽、维护和保养工作提升老旧社区环境,动员社区居民开展阳台美化、屋顶绿化,积极营造高品质宜居社区,重点推进杨汊湖片、西北湖片、江汉路片的老旧社区绿化提升工作。在城市治理和精细化建设背景下,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打通规划实施“最后100米”,以江汉区青松社区为例,通过举办“儿童友好工作营”“我的社区我做主”等公众参与活动,将社区家庭及儿童愿望和诉求纳入老旧社区环境改造中。对社区中心绿化广场、入口广场、道路等进行“适儿化”改造,建设儿童活动小公园和儿童出行路径,为社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

3.3 赋能活绿,提升绿化品质

3.3.1 发挥综合利用功能

使用者对城市开放性公园绿地的需求最为直观,环境的认同度、归属感,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对于使用者而言最为重要[11]。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按照住建部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营造可进入、可体验绿地,可以有效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就近就便满足居民多样化日常需求,促进绿色经济的价值转化。按照“全民共享、绿色惠民、全龄友好”的规划原则,从使用者角度出发,积极营造功能多样的绿地空间,将绿化空间建设与文化旅游、商务商贸、运动休闲等城市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绿地的综合效用。按照“绿地+”的思路,在公园绿地中增设老年活动、儿童游戏、体育运动、地方文化展示等功能,通过设施嵌入、功能融入、场景代入等多种手段,全面营造生活、消费和创新场景。

3.3.2 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江汉区南部的汉正街片区,是古汉口之正街,有约500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街”。在空间形态方面,规划顺应街巷肌理,保留延续汉正街老城空间形态,采取民国时期折衷式建筑形式,再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产业导入方面,引入江城老字号旗舰店、汉派餐饮、旅游购物和地方文化休闲主题产业,通过产业导入进一步彰显武汉风貌。围绕老城更新,实现“老城补绿”。在线状绿化方面,延续汉正街“长街短巷”的鱼骨状街巷肌理,实施汉正街“人”字形中央绿廊、江滩公园等绿廊,构建“历史之径”林荫慢行系统,“以线串珠”连接江汉关、国民政府旧址、栖隐寺、民众乐园等历史遗迹及公共设施(图8)。在点状绿化方面,通过城市微更新,建设口袋公园,围绕汉正街城市阳台、龙王庙公园、孙中山先生像等区域,塑造具有汉口老城韵味的公共空间,将汉口堡城墙、传说典故、建筑牌匾等不可以实物恢复的历史文化要素,采取影音再现、标识陈列、细部展示等方式进行保护传承,反映老汉口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和城市精神。

图8 江汉区南部区域“历史之径”绿化慢行系统规划

3.3.3 突出城园融合特色

由于历史及自然原因,江汉区中部地区为襄河故道,留下了后襄河、西北湖等湖泊,同时该地区也是武汉的商贸中心,拥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新华路-建设大道“金十字”金融集聚区、汉口火车站商圈等多个商贸集聚区。规划结合该地区湖泊公园密布、特色商圈众多、商贸发达的城区特色,通过绿道联系生活、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打造江汉区集“游娱购吃住行”于一体的慢行绿化网络(图9)。将武广航空路商圈、国贸商贸办公区、花园道创意街区等功能片区“打包成组”,通过绿道网络“连线成网”,形成“绿荫连续”的慢行休闲网络,推动实施“显湖透绿”“景观连接”和“亲民绿化”工程,增强中山公园、西北湖公园、后襄河公园等公园绿地之间的联系,支撑周边地区商贸、旅游、创意创新产业发展。

图9 江汉区中部区域慢行绿化网络规划

4.1 避免“一刀切”的机械思想,突出“存量提升”的空间特点

就空间布局方面而言,由于传统“一刀切”的绿地建设模式受制于高密度城区紧张的用地条件,很多地段面临实施困境[12]。高密度存量城区的绿地工作不应该盲目照搬新城区的绿地标准和布局手法,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针灸疗法”和“绣花功夫”有效利用存量土地进行适地补绿。在城市有机更新中,针对高密度存量城区人口集聚、建筑密集、用地紧张、空间有限等特点,通过存量用地挖潜建设小微绿地,缓解高密度地区绿地及游憩空间不足的矛盾。充分利用边角地、天窗地、腾退地、闲置地,采取“分散、多点、小规模”的方式建设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让城市空间的“边角料”变成“微风景”。

4.2 避免“盆景化”的片面行为,突出“综合利用”的功能特点

就使用功能方面而言,高密度存量城区绿地要避免静态的建设和运营手法,应从实现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角度出发,让绿地“活起来”“用起来”,变“盆景绿化”为“人民公园”。一方面,通过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提升公园绿地的多元服务功能。按照“连景透绿”的原则设置城市绿道网络,通过“连点成线、通线成片、聚线成网”等方式,连接城市自然山水、公共服务设施和历史文化遗迹,激活带动片区发展。另一方面,结合便民生活圈建设,在绿地内、绿道旁嵌入体育运动设施、文化活动场地、便民服务设施等,建设“走得进、转得起、坐得下”的公共空间,发挥公园绿地的综合作用。

4.3 避免“输血式”的建管模式,突出“共建共享”的协作特点

就城市经营方面而言,一方面,公园绿地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而是需要通过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从而产生“溢价”。另一方面,绿地建设资金来源和投资模式单一,筹资渠道较窄,仍属于政府“输血型”模式,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仍然有待提高。因此,需拓展绿地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推动建立自给自足的“造血”机制,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利益平衡和成本分担机制,以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同时,探索绿地建设与出让地块捆绑、容积率转移奖励等方式,进一步调动产权人、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共建共享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亲民绿地。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外延式发展道路已经难以为继,不少城市逐步探索存量发展方式[13],在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高密度建设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途径,但也为城市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针对高密度存量城区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建设模式单一、资金来源有限等问题,本文提出高密度城区绿地建设应突出“存量提升”“综合利用”和“共建共享”特点,通过城市更新营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才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2020 年末江汉区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中人口按照《2021 年武汉统计年鉴》中2020 年江汉区常住人口计算。

②武汉市2020 年人均公园绿地指标数据来源于《2020 年武汉市绿化状况公报》。

③服务半径覆盖率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计算,5 000 m2(含)以上公园绿地按照500 m 服务半径计算,2 000(含)—5 000 m2的公园绿地按照300 m 服务半径计算;
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采用1 000 m2(含)以上的公园绿地按照300 m 服务半径计算。

猜你喜欢江汉区存量高密度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资源信息与工程(2021年5期)2022-01-15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房地产导刊(2020年5期)2020-06-24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四川地质学报(2020年2期)2020-05-31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志存高远 苍翠挺拔成才(2019年7期)2019-07-31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让绿意点亮生命成才(2019年7期)2019-07-31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用创新的激情抒写养老事业的新篇章——记前进中的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中国房地产业(2016年8期)2016-03-01腐败存量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湖北省养老事业的楷模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推荐访问:武汉市 存量 绿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