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19日 08:16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事迹材料 >

学习2021全国两会精神心得感受5篇

发布时间:2021-03-06 10:03:05 浏览数:

【编辑按】护“你”更有力媒体言论 家暴,一直是个沉重却又不得不提的话题。在全国妇联今年将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引发人们关注。…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2021全国两会精神心得感受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护“你”更有力媒体言论

 

家暴,一直是个沉重却又不得不提的话题。在全国妇联今年将提交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引发人们关注。
    近些年,为反家暴,我国先后出台和制定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法律撑腰,不少家暴受害者不再沉默,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但是在实践中,因家暴隐秘性高、难以取证、缺乏明确界定等,依旧会出现一些人将家暴看作“家务事”不予处理,被害人在报警后被“劝退”而得不到证据固定和救济等情况。
    之前一些家暴事件的教训是惨痛的。面对家暴,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家庭不是法外之地,家暴从来都不是家务事,任何人对家暴行为都要零容忍。受害人要零容忍,面对家暴要勇敢站出来,及时报警;
全社会要零容忍,及时向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执法者要零容忍,增强反家暴意识和能力,为受害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摁住家暴的“拳头”,让受害的“你”不再默默承受。


     爱,是无声的力量媒体言论

 


    近日,宁夏一名4岁女童亮亮因意外受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后,其家人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和遗体,帮助4人重见光明。这条消息被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报道,引发最直接的效果是:到相关部门咨询捐献事宜的人和网上登记捐献的志愿者数量大幅增加。这再次印证了一句话:爱,是无声的力量。
    年幼的亮亮在亲人的泪水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可是她珍贵的角膜却使4位患者重见光明,其中一位年仅5岁,和亮亮一样是花骨朵般迎着阳光雨露成长的孩子。亮亮和她家人的大爱,拯救了这些在黑暗中摸索的生命。
    在我国,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专家介绍,眼角膜移植手术难度并不算大,成功率在90%以上。但因供体角膜严重不足,许多本来可以通过手术重见光明的患者不得不在黑暗中等待。
    当亮亮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后,宁夏人体器官捐献服务中心每天都有老年人前来咨询捐献事宜。而有资料显示,此前在各大医院眼库登记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爱,是无声的力量;
爱,润物无声,融化了传统观念横亘在人们心中的壁垒,召唤着更多爱心人士为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期待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绽放。 手语“唱”国歌,无声也动人

 

     近日,一则视频刷屏网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上,湖北籍的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和她的手语翻译黑虹用手语“演唱”国歌。这一幕感动千万网友,大家纷纷点赞留言:“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肃然起敬,愿每位中国人都可以唱响我们的国歌。”还有网友号召:“一起学起来!”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这是歌唱家口中的歌,也是肺腑的爱;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眼中的泪,也是笔下的爱。无论是歌声,还是泪水;
无论是歌词,还是诗词,都是对爱的表达,尽管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主题永远只有一个——爱国。

     无声的力量,爱国的情怀。我们之所以被手语“唱”国歌触动和感动,也是因为我们从手语中看到了不同的爱的表达,读懂了相同的爱国情怀,“听懂”了听障人士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每一份爱国情怀都应该被珍视。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开始实施。这既解决了聋人手语使用者规范、统一、严肃地表达国歌的愿望,也很好彰显了对爱国情怀的尊重和珍视。可以说,非常用心、非常贴心,也十分暖心。

     多一些共情,多一份感动;
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尊重;
多一些爱心,多一份善举;
多一些将心比心,就能多一份以心换心。面对残障人士,尊重,是比同情更高的肯定。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除了要多一些推己及人和推人及己的感同身受,多一些“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式的自我叩问,还应当多一些真诚的关心和真心的尊重,或者花上一点时间,学习一点手语,努力争取在思想上、情感上和残障人士多一些共情、共鸣!
     

 

在历史交汇点上凝聚奋进动力媒体言论

 


  “新征程 再出发”系列网评之一
  李 介
  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介绍了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对记者提问一一予以解答。
  有重大议题就有政协的工作,就会看到政协委员的身影。在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回答媒体提出的12个问题,都事关国计民生,都与政协履职相关。回答中,无论讲到全国政协是如何克服不利影响开展工作的,还是提到在防止个人信息滥用方面全国政协做了哪些工作,无论涉及到疫苗的研发、生产和相关管理工作,还是针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背后都有政协在发挥作用。献务实之策,建睿智之言。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风采和成效得到充分展现,协商民主的强大的生命力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接续奋斗。挥别2020,我们迎来了2021年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个特殊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了更多的期待。开好今年的政协会议,使命特殊、任务重大、意义非凡。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面对当前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的国内外环境,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新做法新经验,需要人民政协不忘合作初心,奋力开拓进取,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水平,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这是其使命所系,也是优势所在。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人民政协未来将如何把使命和担当镌刻在时代答卷上?要靠同舟共济的胸襟和气度,要靠团结奋进的毅力和决心,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回答。 2021年全国两会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之际,来自全国各条战线、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首都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共赴春天的“约会”,同奏时代的“交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起点上,召开全国两会的意义非同凡响。

  民议热点在变,炙热的民生情怀不变。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历年的全国两会受到的关注度都雄踞高位。全国两会作为各方汇集众智、凝聚共识的契机,作为世界了解中国、观察中国的窗口,一头连着社情民意,一头连着发展大计,因而备受关注。据媒体两会调查结果显示,网友普遍关注的“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等一系列高频热词。由此可见,两会在变,变化的是崭新的议题,承载的是崭新的希望;
两会又不曾改变,不变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大国初心,更加彰显炙热的民生温度。

  采访形式在变,正能量的精彩干货不变。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采访工作主要邀请部分在京的中外记者采访会议,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
两会主要通过网络、视频、书面等方式进行采访;
两会新闻中心将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为中外记者提供服务,积极协助中外记者联系采访。采访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是始终不变的主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代表委员认真履职、传递“好声音”, 融媒体记者用事实说话、传播“正能量”,一个个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期盼在全国两会上得到答案,一个个反映人民真实意愿的呼声,渴望在全国两会上得到回应。

  共赴春天的约会,同奏时代的交响,即将的全国两会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新华章。

 

期待更多为职工鼓与呼的“好声音”媒体言论

 

王际文
    3月4日,“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刊发文章《全国两会在即,你还记得这些工会界别的“好声音”吗?》,回顾了近年来,与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总工会界别提案,其中有为职工发声、为改革建言,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撑腰,为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护航等“好声音”。这些建议充分反映了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普遍心声,有力推动了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在此,我们首先感谢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的献计出力。
    这一方面说明,工会界委员是代表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提出主张、开展民主协商的一支重要力量。平时,我们在享受政策红利、工会福利时,很少想到这些是怎么来的。其实,每一项利好的背后,既有党和政府对广大职工的关心关怀,也有代表委员通过议案提案、会议讨论、大会发言等渠道的建言献策,他们把职工的心声和期盼直接传递到全国两会,再化作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另一方面说明,代表委员的履职是高质量的,他们做到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正因为他们脚下沾着泥土、心中装着职工,才没有辜负人民所托。其实,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代表委员的履职渠道更多、更广,他们了解社情民意更方便,反映职工呼声更直接,这充分体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正逢建党百年,我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应该成为工会界委员,乃至全体代表委员履职的自觉行为。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这些年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的“好声音”转化为广大职工点赞的“好事情”来看,积极回应职工关切、落实职工期盼、维护职工利益、代表职工发声,也已成为常态和自觉。作为基层职工,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必将会有更多为职工鼓与呼的“好声音”!

 

新征程上的“慢火车”驶出幸福“加速度”媒体言论

 

在近日热播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慢火车”的身影备受广大网友关注。“慢火车”通常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速度慢的公益性旅客列车。作为交通扶贫的重要举措,国铁集团在一些偏远山区保留了81对站站都停的慢火车,有的线路30多年保持2元钱的最低票价。
    快有快的旋律,慢有慢的节奏。与快捷高效、飞驰电掣的高铁相比,“慢火车”乍看有点“落伍”,但这81对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火车,却是老乡们出门乘坐的“公交车”,亦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便民车”“致富车”“连心车”。
    铁道万里长,路长情更长。赶集求医、探亲上学、外出务工……滚滚的车轮,延伸的线路,承载着百姓的成长梦、致富梦、团圆梦,承载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描绘着乡亲们追梦路上的幸福轨迹。不怕山高路远,悠悠“慢火车”的高质量开行,不仅解决了大山深处的出行难题,而且传递了“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坚定信念,催人向前、鼓舞人心。
    润物无声,“慢”就是“快”。近年来,为助力边远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铁路部门把开好“慢火车”当成必须完成好的使命担当。大山深处,风笛悠扬,“慢火车”风雨无阻,翻山越岭跑出幸福“加速度”。火车虽慢,但标准不能低,提升设备质量、增加安全保障、改进服务举措……“慢火车”的品质不断提升。几十年如一日,一点一滴,久久为功,81对“慢火车”的开行范围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途经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云贵地区、凉山地区、南疆地区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市达104个,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慢火车”穿山越水载着幸福驶来,经停530个车站,每一站都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每一程都承载着百姓奋斗的时光。“慢火车”上春光好,新征程上,“慢火车”满载百姓浓浓的乡音与乡情,奏响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与大陆相向而行才是台湾真正的未来

 

王鑫 中国网评论员
    据台媒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正在推动出售台湾先进武器的议案。近日美国务院已批准对台出售三套武器装备,提出租售F-35等先进武器给台湾。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0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严重危害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取消任何对台军售计划,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中方将根据形势发展做出正当必要回应。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加上这一次,共有八次对台军售,仅今年一年,就目前就已三次。常态化的对台军售会给台湾带来什么?蔡英文当局真的不知道“倚美抗陆”的下场吗?
    对于此次军购,台湾军方退役中将刘湘滨13日就曾在政论节目中批评称,台湾基本上就是在缴“保护费”,美国只要发现台湾研发出什么,他们就会军售台湾同级武器,妨碍台湾“雄风”导弹的建置与研发,而且“美国要卖你,你要不买的机率是很少的。”此外但是,当台湾试图发展电战能力时,美方就不愿售台相关零件,像是信号放大器就限制在10倍以下,“倍率再大的就不卖”。可以看出,美国并不是真正希望台湾强大,不过是操弄棋子的伎俩而已。
    当“冤大头”买武器还不够,美国“毒猪”也得照单全收“伺候”。民进党当局此前就已“力排众议”,宣布,自元旦起开放含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进口,虽说承诺民众会做好源头管理,但是至今仍未针对美猪单列税号,民进党当局对美的无能与谄媚如何暴露无遗。
    近日,台湾地区可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蔡英文当局倚仗外部势力干涉,频繁拉高两岸军事紧张形势,让台海区域火药味越来越浓。为了解决台军缺编严重的问题,蔡英文当局在不恢复征兵制的前提下,又动了征召大龄退伍兵的念头。正如14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所言,民进党当局勾结外部势力,“以武谋独”,不过是螳臂当车,只会给台湾民众带来深重灾难。
    种种迹象表明,台湾正在被蔡英文当局推向一个深渊。反观大陆,则是在不断为台湾同胞创造这实实在在的未来。今年以来,大陆多次为台企举办线上推介对接会。相关数据表明,仅山东省,2020年1月-6月,就新批台资项目63个,合同台资3.02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1.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9%;
鲁台贸易额185.9亿元,增长14.8%,山东对台出口65.9亿元,增长7.2%,从台湾进口120亿元,增长19.3%。大陆帮助台资企业借助大陆的帮扶力量,进一步拓展内地大陆市场,为台资企业度过渡过疫情困难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4%,而中国大陆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国家,。这不仅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证明了中国实力。奉劝台湾当局悬崖勒马,及时调整两岸政策,将注意力转移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上来,挑起对立与“倚美抗陆”只会拖垮台湾,与大陆相向而行才是台湾真正的未来。


更大力度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长

 

    韩文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9月21日至22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发展,进一步稳就业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基础。李克强总理在上海的考察,进一步突显了中国政府对稳就业和促增长的高度重视。
    当前,经历了中美经贸摩擦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中国通过“六稳政策”基本巩固了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近几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指标正在恢复性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国。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实施全面的遏制和打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外部需求和产业供应链的负向冲击效应,使得中国必须立足扩大内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要重点解决好稳就业和促增长两大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大局稳定,必须抓紧抓好。今年,八百多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几千万的返乡农民工、以及大批的退伍军人和受到疫情影响的再就业者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这使得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稳就业是“六稳政策”的重中之重。要实现稳就业,需要通过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来创造新就业岗位,通过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扩大人才招聘和储备规模,通过社保减免、延迟缴纳等方式鼓励中小微企业留住人才,通过财政和信贷政策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创新创业,借助“互联网+”实现灵活就业和弹性就业。
    经济增长是突破发展困境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既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又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高质量治理的有机统一。随着发展由经济一元目标转向经济、社会和治理多元目标,经济增长的关注度可能会逐步下降。但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始终是实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没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作铺垫,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和治理的高质量都是无法实现的。
    当前,要实现稳增长和促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重点是建好自贸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高质量的外资、技术和服务等。二是强化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在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工程和先进制造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三是落实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四是多措并举积极扩大消费,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扩大消费关键是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品牌、安全和售后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得老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五是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和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中国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附加值,重点是要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拥抱越来越开放的中国

 

    杨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造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最初所需的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对外开放引进的。曾几何时,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中国普遍采用优惠的做法。税收优惠以及各种的优惠政策是在对外商投资实施“超国民待遇”,这种做法弥补了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环境的缺陷,促进了外商投资。
    随着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强调,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不同表述就是明证。中国越来越强调公平竞争,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越来越成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内资和外资面对的市场环境越来越接近。外商投资法的全面实施,更是为外商投资获得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了保障。
    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对外商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及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根据外商投资法,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确定性预期至关重要。特别是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更是投资者关心的头等大事。投资者作为市场主体,与国家相比,力量是不对称的。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应保护,那么投资者就会担心权利受侵犯。外商投资法明确国家对外商投资不实行征收,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为公共利益所进行的征收或征用,也要依照法律程序及时给予合理、公平的补偿,这让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
    促进外商投资,不能走“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老路,而要走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新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就是人为地制造内外资的不公平竞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而且,即使有这样的“超国民待遇”,外资也不见得买账。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市场前景。如果没有好的市场前景预期,那么投资者就会裹足不前。
    改革开放初期,税收优惠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方法,但后来不用了。试想,如果专门对外商投资实行税收优惠,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外商投资会纷至沓来?不一定。投资者考虑的是税后资本回报率,如果投资的预期回报低或者没回报,那么即使实行税收优惠,外资也是不会来的。资本回报率太低,投资者本身就面临可持续性难题,那么按照市场准则,投资者不会投资或新增投资。
    根据外商投资法,国家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在国家层面,而且在地方层面,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正是有了营商环境优化的你追我赶,营商环境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改善。这种改善,不仅仅表现为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中稳步上升,而且更体现在投资者的行为选择上。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在进行竞争,这是一种提供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竞争。对于国家来说,这最终会带来一种来自竞争的繁荣。
    对于外商投资规定负面清单,即规定哪些方面是外资不能涉足的,符合国际惯例。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等于放任自流。各国对于外资均有国家安全上的考虑。关键的是负面清单的长短,清单越短,限制越少,外商投资越踊跃。2017年以来,中国连续三年修订全国和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40项、37项。2020年版自贸港负面清单,比全国版少了6条,比自贸区版少了3条,体现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
    外商投资法拆除了一些市场关注点较高的外商投资障碍问题,涉及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平等参与标准制定等内容。制度型对外开放体系正越来越完善,外商投资来去越来越自由便利。对于外资来说,更容易分享中国超大的国内市场,共享经济繁荣;
对于全世界来说,这必然可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不忘来时路 当好百姓官媒体言论

 

“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中所强调的。当“老百姓的官”,既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历练指明了方向,也寄托着殷切希望。年轻干部要以当“老百姓的官”为目标取向,永葆初心本色,牢记为民宗旨,践行使命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彰显自身价值。
    当“老百姓的官”就得学老百姓的“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奢侈浪费的危害,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主动向淳朴的老百姓学习,牢固树立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要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始终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决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贪图享乐看成最高的人生追求,努力在艰苦创业中塑造自己的形象;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工作是为什么、立足岗位该干什么、今后离开要留什么”的问题,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和奢靡之风;
要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时时处处跟老百姓一样,发扬中华民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传统美德,争当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表率,在艰苦创业、奋发有为中培养严谨作风,在为民服务、清贫乐道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吃苦耐劳中锻造坚韧不拔的品格。
    当“老百姓的官”就得办老百姓的事。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解决每一个问题。要有服务老百姓的意识,时刻想着百姓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要走进群众生活,从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事做起,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要提高为老百姓办事能力,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善于解决复杂问题,面对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和矛盾,要由表及里地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繁杂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性,从偶然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必然性,善于用辨证的思维、联系的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零碎的认知系统化,真正将老百姓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要注重办事方式方法,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如实了解各项工作和规定要求贯彻落实情况,全面掌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纠正。
    当“老百姓的官”就得有老百姓的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像老百姓干事创业、发家致富那样,有“闻鸡起舞”的干劲,要通过实干苦干拼命干,干出“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大劲头,干出势如破竹的新气势,干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好成绩。要有“干事业”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直面问题、矛盾和困难,时刻以问责警醒自己,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奋发有为,要咬定目标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开动脑筋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始有终、善做善成;
要有担当负责的勇气和意识,面对繁重而又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如牛负重的使命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种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切实肩负起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媒体言论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的说明
    ——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王晨
    各位代表:
    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托,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的说明。
    一、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香港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选举制度包括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一国两制”方针,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确保“爱国者治港”,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回归以来,国家始终坚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必须看到,近几年来,特别是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公然鼓吹“港独”等主张,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平台、立法会和区议会议事平台或者利用有关公职人员身份,肆无忌惮进行反中乱港活动,极力瘫痪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运作,阻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策划并实施所谓“预选”,妄图通过选举掌控香港立法会主导权,进而夺取香港管治权;
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通过立法、行政等方式和驻港领事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渠道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对我国有关人员粗暴进行所谓“制裁”,明目张胆为香港反中乱港势力撑腰打气、提供保护伞。这些行为和活动,严重损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严重挑战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权威,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严重破坏香港社会大局稳定,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并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香港社会出现的一些乱象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的选举制度机制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为反中乱港势力夺取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消除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风险,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确保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施政和有效治理,确保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早在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应有之义。香港基本法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以及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人员的规定,贯穿着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的原则,要求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都必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2021年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听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20年度述职报告时强调,香港由乱及治的重大转折,再次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
这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事关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原则;
只有做到“爱国者治港”,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各种深层次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香港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选举制度,包括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必须切实贯彻和全面体现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的政治原则和标准并为此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二、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基本思路和推进方式
    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全面贯彻、体现和落实“爱国者治港”的原则,确保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港力量手中,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
    贯彻上述总体要求,必须遵循和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一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结合起来,为“爱国者治港”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二是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确保国家牢牢掌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主导权,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制止和惩治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和利用香港进行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三是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在宪法和香港基本法轨道上完善有关选举制度和相关机制,严格依照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香港本地法律组织有关选举活动,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符合香港实际情况。发展符合香港实际情况、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民主选举制度,依法保障香港同胞广泛的、均衡的政治参与,依法保障香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凝聚香港社会正能量。五是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治理效能。健全行政长官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的制度,维护行政主导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支持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和治理体制机制顺畅、有效运行。
    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以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重新构建和增加赋权为核心进行总体制度设计,调整和优化选举委员会的规模、组成和产生办法,继续由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行政长官,并赋予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和直接参与提名全部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新职能,通过选举委员会扩大香港社会均衡有序的政治参与和更加广泛的代表性,对有关选举要素作出适当调整,同时建立全流程资格审查机制,进而形成一套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选举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实行的选举制度,是根据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和决定以及香港本地有关法律规定确定的。香港基本法第45条、第68条等作出了原则性规定,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以及有关修正案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在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认为有必要从国家层面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选举制度,主要是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同时,考虑到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选举制度,可以只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不涉及修改香港基本法正文。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经认真研究并与有关方面沟通后,提出采取“决定+修法”的方式,分步予以推进和完成。第一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明确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修改完善的核心要素内容,并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决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第二步,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和全国人大有关决定,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和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订后的附件一和附件二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新的民主选举制度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在国家层面完成对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据此对本地有关法律作出相应修改。
    2021年2月27日至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和有关建议的报告》。会议同意国务院这个报告提出的关于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定,结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具体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拟订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三、关于决定草案的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分为导语和正文两部分。导语部分扼要说明作出这一决定的目的和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拟作出的相关决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六十二条第二项、第十四项、第十六项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了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选举制度的现实需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就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推动适合香港实际的民主政治制度发展,作出新的宪制性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符合宪法规定和宪法原则,符合香港基本法,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治基础,将确保实现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有力保障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决定草案正文部分规定了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修改完善的核心要素内容,同时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决定修改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在研究修改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过程中,统筹考虑了作出本决定和下一步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有关问题,并已作出相应的工作安排。全国人大作出本决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根据本决定会同有关方面及早启动相关修法程序,修订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修订后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经依法公布施行后,原附件一和附件二以及有关修正案同时废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和以上说明,请审议。



推荐访问:感受 心得 精神 全国两会 学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