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0日 18:27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 演讲稿 >

医疗机构应急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专业版

发布时间:2020-06-15 19:35:41 浏览数:

 医疗机构应急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专业版

 ( 一) 工作制度

 1 1 .应答及信息传递制度

 (1)医院/ 中心建立与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有用的联系通道, 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过程中, 上传、 下达的信息畅通和正确。

 (2)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首次接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应急办)指令的院/ 中心办、 医务处(科)或院/ 中心行政总值班(夜间), 应问清“ 事件” 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 地点、 事故单位、 事故类别、 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 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 下达给本院/ 中心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 认真做好电话记录, 立即向医院/ 中心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3)接到汇报, 医院/ 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日常做事机构(医务科)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 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 根据指令要求, 启动医院应抢救援预案; 组织、 部署、 指导、 协调本院/ 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纳任务后, 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 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汇报医院/ 中心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抢救能力, 包含: 床位预留、 技术力量、 特殊药品和设备等, 以供其统筹决议。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5)医务科应根据应急预案, 立即部署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抢救(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 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 中心对参加院/ 中心内应抢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用、 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公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 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 及时掌握所有“ 一线” 及“ 替补” 队员的通讯信息, 随时能拉得出、 用得上; 装备、 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抢救援“ 清单” 的要求; 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需定期检查, 常换常新, 保证在有用期的范围内; 抢救车辆由医务处(科)控制, 保持常备不懈, 车况良好, 不得随意挪作她用。

 (8)在医院/ 中心四面突发群体急性创伤或中毒(或疑似)等事件, 在批量患者涌入后的 2 小时内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汇报, 并在先期应急处臵过程中, 及时续报相关情况(汇报内容主要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事故单位、 事故原因、 事故性质、 危害可能波及范围和程度、 已收治人数、 入院者的症状与体征、 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先期处臵的情况等)。

 (9)在应急处臵过程中, 随时接纳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和当地卫生应急处臵中心的指令; 接纳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 救治的方案、 出院的标准和出院的时限等指导。

 (10)指定专人对本院/ 中心应抢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 全面掌握院/ 中心内应抢救治进展情况; 对事件中所有进入本院/ 中心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11)每日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公共卫生应急处臵中心汇报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 病情)、 医疗救治进展等; 重要情况要随时汇报。

 (12)遇有下列情况及时向当地卫生应急处臵中心请求支援:

 ①请求上级专家组会诊及专业技术的帮助;

 ②需要特殊解毒药品、 特殊设备以及应用方案的支援;

 ③分流部分患者或向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送危重患者及传染病患者。

 (13)突发事件处臵结束后, 及时将本院/ 中心应抢救治的情况与结果, 相关的分析和建议等内容形成书面材料, 报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应急办公室。

 2 2 .应急预案启动制度

 (1)医院/ 中心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 制订切实可行的医院/ 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院/ 中心医务科或总值班接到相关救援信息(上级部门下达或急诊科一线当班医生汇报)后, 应分析情况, 逐级汇报。

 并由相应人员决定预案启动和响应级别。

 (3)预案启动决定:

 一级响应: 院长/ 主任(或院长/ 主任指定的分管副院长/ 副主任)启动并负责。

 二级响应: 分管副院长/ 副主任或医务科启动并负责。

 三级响应: 医务科或医院/ 中心总值班启动并负责。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4)预案响应等级 一级响应: 全院/ 中心响应。

 二级响应: 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响应。

 三级响应: 急诊科响应。

 (5)预案启动后, 根据预案要求开展救治工作, 相应负责人可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响应等级。

 3 3 .请示汇报制度

 (1)预诊护士或急诊一线医生, 日常工作中接诊群体性患者或连续多个相似病症的病人后, 应立即向医院/ 中心总值班汇报和请示。

 (2)医院/ 中心总值班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 应立即向院/ 中心领导汇报和请示。

 (3)院/ 中心领导小组在做出应急响应的同时.应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汇报。

 4 4 .预检分诊制度

 (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医院/ 中心根据要求设立专门的预检分诊处。

 预检分诊室应当标识明确, 相对独立, 通风良好, 流程合理, 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分诊人员由经验丰富、 判定力强、 处臵果断的人员担任。

 工作认真, 服务热情, 预检分诊迅速、 正确, 及时发明危重病人, 使其得到及时抢救。

 发明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汇报。

 (3)对于突发群体性伤害、 中毒和烈性或新发传染病, 根据“ 快速分诊、 分级处臵” 原则对病员进行分诊并及时向科主任、 医务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处(科)或总值班汇报。

 (4)按“ 先救命后治伤, 先救重后救轻” 的原则开展工作对差别病情送至差别地方救治: 危重病人至抢救室, 一般病人至一般诊室。

 发明传染病要立即隔离, 并做好消毒和疫情汇报。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预检, 应当仔细询问病人相关的流行病学史、 职业史, 结合病人的主诉、 病史、 症状和体征等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可能疑似传染病病人的, 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临床观察医院或定点收治医院就诊, 并对病员采纳防止传播扩散措施和对接诊处采纳必要的消毒措施, 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汇报。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可能疑似病人, 依法采纳隔离可能控制传播措施, 并根据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纳医学观察和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8)本院/ 中心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 应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诊疗, 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9)预检分诊处应当采纳标准防护措施, 根据规范严格消毒, 并根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的规定处臵医疗废物。

 (10)疑似或临床确诊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更换帽子、 防护口罩及工作服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个病人, 运送病人的车辆、 担架等要进行消毒, 随车驾驶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

 (11)做好终末消毒记录。

 记录内容包含接诊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空气、 地面、 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连续时间、 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臵等, 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员和记录者的署名, 并注明记录时间。

 (12)从事预检、 分诊的人员要定期接纳相关培训, 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 法规和相关规定, 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常规以及相关工作制度。

 5 5 .收治及转诊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医院必需服从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无条件收治送达的患者。

 (2)医院/ 中心立即启动院/ 中心内应抢救援预案, 动员和调整全院医疗资源, 开通“ 绿色通道” , 尽最大可能满足抢救的需要。

 (3)对医院/ 中心四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明批量患者或毒物接触者涌入, 在未接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指令的情况下, 应该一面向上汇报, 一面先期处臵, 特别是在发生了有毒物连续外溢、 爆炸、 燃烧的化学事故或群体创伤情况下, 除了针对可能的毒物接触予以对应处臵外, 对伴有外伤、 烧伤及化学灼伤的伤病员尽早进行处臵(包含清洗、 包扎、 固定, 清创、 止血、 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等)。

 对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实施紧急处臵和监护。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4)除对重危患者(包含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抢救、 收住入院(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收住隔离病室)外, 对大量涌入的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的有毒化学物接触者, 在未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同意分流和医疗用房不足的情况下, 可临时腾出会堂、 办公用房等处安排留观。

 (5)对于需急诊手术、 进人 ICU 抢救、 住院或需留观的病人, 由抢救组组长决定安排收住相关科室, 并向领导小组汇报。

 (6)对所有群体伤、 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或传染病(或疑似)突发事件而到医院/ 中心就诊者, 无论是被收住入院, 还是被安排留观, 都应按《 病历书写规范》 的要求书写病历, 做好记录; 同时, 统一登记造册。

 (7)对已接收的, 超出本院/ 中心容纳和救治能力的患者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院或留观医院的传染病患者, 经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同意分流和统一调度, 并在落实转诊医院的情况下, 必需写好简要病历, 方能转往指定医院。

 6 6 .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留观制度2 ( 2 级医疗机构)

  (1)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患者的病因诊断, 原则上由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组织参与事件处臵的疾病预防控制、 卫生监督和临床医疗等卫生救援组织机构的专家组作出, 并由指挥部统一转达给收治医院。

 (2)在事件忽然发生, 尚缺乏统一病因诊断的情况下, 医院/ 中心对从现场紧急送入院的患者一律“ 待诊” 的方式作出诊断; 在指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部将诊断指导意见下达后, 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 初步诊断” 。

 (3)医院/ 中心遇有下列情况需要汇报和请求会诊以解决诊断:

 ①不确定是否发生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 先期收治大批不明原因的类似中毒的患者;

 ②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病情复杂或伴有复合伤;

 ③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转入患者的临床体现或病情变化与指明毒物的毒作用不符, 怀疑现场判定的毒物的种类有误或伴有未知毒物。

 会诊前应做好相应准备, 汇集会诊对象的临床体现、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等资料。

 (4)医院/ 中心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陆续自发来院/ 中心的就诊者, 因其缺乏现场资料, 应注意判别诊断, 不能单凭具有类似的临床体现就作出中毒的诊断; 经观察和调查, 不能提供和证实就诊者有接触史的, 无论有无临床体现都不能给予诊断; 要始终注意防范诈病、 伪中毒及群体性癔症的发生。

 (5)对曾暴露于突发化学事故(或水源、 食物污染)现场, 有可能接触(摄入)某些特定毒物, 但未发病的人群, 可能是处于中毒的潜伏期或诱导期中, 应该安排医学留观。

 医院必需按专家组统一制订的留观期限、 观察项目及预防性诊治方案的要求执行, 密切观察留观人员的病情变化, 予以必要的检查及对症处臵, 做好记录。

 对有刺激性气体吸入史者, 皆应留观至少 24 小时。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6)医院/ 中心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医学留观者的诊断必需在事件处臵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 遵循下列原则:

 ①有接触史, 通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 没有闪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给予“ 无 XX 中毒” 的诊断;

 ②有接触史, 入院时有一定程度(轻微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通过规定期限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 症状和体征趋于缓解和消失或没有闪现更加严重的病情变化, 给予“ XX(毒物)接触” 的诊断;

 ③有接触史, 通过严密的医学观察和预防性处臵后, 症状和体征趋于明显, 闪现病情加重的变化, 则按“ 中毒” 进人救治程序, 予以相应诊断。

 (7)医院/ 中心必需按方案要求, 对通过最长留观期且未发病、 符合专家组规定的出院标准的留观者, 一律动员其限期离院, 不得滞留。

 这类人群在院期间, 不作为中毒人数统计。

 7 7 .信息公布制度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要根据信息公布的相关规定和基本要求, 由权威机构公布疫情及相关信息。

 (2) 其它任何部门、 科室、 个人不能公布相关信息或单独与新闻单位联系。

  (3)信息公布要及时、 正确和全面。

 8 8 .培训、

 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 传染、 感染、 呼吸、 创伤、 麻醉、 院内感染、 检验、 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 医技人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需参加应抢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 法规、 政策、 条例、 应急预案; 各项抢救技术、 各种抢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 院前抢救、 CPR、 常见急症抢救、 外科急症抢救、 急性中毒抢救、 传染病防治、 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 法规、 政策、 条例、 应急预案外, 主要培训常见抢救技术、 常规护理技术、 常见抢救设备的使用、 护理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 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 法规、 政策、 条例、 预案, 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 指挥系统应用、 通讯知识、 外语、 一般话、 各种急症知识及其自救、 抢救要点、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5)全院/ 中心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抢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 做到时间、 内容、 授课人、 培训对象四落实。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 并与相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 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9 9 .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专家组或抢救组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贮备规定, 结合本院/ 中心实际研究、 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 中心应抢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 中心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贮备。

 (4)应急药品、 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 由专人负责管理, 定期补充更换。

 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 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使用。

 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 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申请补充, 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10 .特殊解毒药应用制度2 ( 2 级医疗机构)

  (1)医院/ 中心按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或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中心的要求贮备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特殊解毒药物。

 (2)医院/ 中心在制订急性化学物中毒的治疗方案中, 针对某些特定毒物, 应积极争取和寻求特殊解毒药的应用作为重要的抢救手段; 在本院参与的中毒事件应抢救治中, 应执行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抢救援指挥部和专家组关于特殊解毒药应用的决定和指导。

 (3)对中毒事件中, 接触史肯定, 具有特征性的临床体现, 即使缺毒物检测的依据, 也可以“ 直接诊断” 的化学物中毒患者, 符合其对应的特殊解毒荮的应用指征的, 应早期、 适量地使用特殊解毒药, 并可根据疗效作出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

 (4)对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 接触史不愿定, 也不具有特征性的临床体现, 医院又缺乏毒物检测条件的, 需要“ 排除诊断” 和“ 判别诊断” 的疑似化学物中毒者, 是否使用特殊解毒药应通过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进一步观察、 检查和会诊, 并请示专家组后决定。

 (5)在突发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中, 曾暴露于事故现场的人群大量进入医院, 即使接触的特定的化学物有相应的特殊解毒药, 也应区别其接触程度、 吸收剂量、 临床体现和损害结果, 严格掌握特殊解毒药的使用标准, 正确掌握应用指征、 应用时机和应用剂量; 严禁将特殊解毒药作预防性治疗使用; 防止大面积滥用特殊解毒药, 导致比中毒本身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

 (6)应抢救治中, 有特殊解毒药物需求而本院暂缺的, 应及时向指挥部求援。

 无论导致急性中毒的化学物有无特殊解毒药, 对中毒患者的抢救都应强调综合治疗, 加强支持和对症处臵; 不得因寻求和等待特殊解毒药而延误或放松综合抢救措施。

 11 .发烧门诊工作制度2 ( 2 级医疗机构)

  (1)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及一般疫情发生时, 按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要求开设发烧门诊, 负责发烧病人的接诊工作。

 (2)发烧门诊负责接诊通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本院预检分诊引导或自行前来就诊的发烧病人, 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为发烧病人开设专门服务区域, 独立进行收费、 血常规化验及 X 线摄片等, 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3)配备隔离室, 有保证病人专用救护车到达前短暂停留需要的隔离用房。

 发生特定传染病突发疫情时, 对发烧病人, 要给病人所在单位或社区居委会、 村委会寄送《 发烧病人通知书》 , 特殊情况报医院应抢救援领导小组或其办公室。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4)对未发烧而就诊的病人, 实行首诊负责制。

 发明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及时按应急预案转送定点收治医院(病区)隔离治疗或留观并及时做好疫情汇报。

 (5)对危重病人要先就地抢救, 待病情稳定后, 再根据病情转入相关病区或定点收治医院诊治。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切实做好日常消毒与终末消毒。

 12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1)肠道门诊开诊时间根据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要求确定, 实行24 小时有人值班制。

 (2)发明副霍乱病疑似或确诊病例, 必需立即电话医院预/ 中心防保健科, 并填写传染病汇报卡片。

 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 应做更正汇报。

 要严防迟报或漏报。

 (3)肠道门诊发明其它肠道传染病, 要根据《 传染病管理措施实施细则》 填写传染病卡片, 送预防保健科。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处臵完病人, 先用消毒液浸泡手, 再用肥皂洗, 用流水冲。

 要根据条件适当划分清洁区、 污染区、 半污染区。

 门口必需设臵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

 (5)医务人员进、 出腹泻病临床观察医院门诊时, 必需穿、 脱隔离衣、 鞋、 帽, 并须固定地点放臵。

 隔离衣或工作服每周至少更换1 次, 有严重污染时及时更换。

 (6)病人的病历、 化验单及收回的药瓶等, 必需通过消毒后再行保留和应用。

 病人的呕吐物、 排泄物必需消毒后再行倾倒。

 便器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每次用后必需消毒。

 (7)发明可疑或已确定菌株, 应立即通知门诊医师, 对病人留验观察, 并派专人携带菌株送往所驻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判定。

 (8)加强无菌观念, 严格无菌操作。

 化验后的样品要消毒处臵。

 无菌室、 操作台要定期消毒。

 定期采样检查空气, 进行培养, 并有汇报单。

 13 .传染病突发事件汇报制度

 (1)所有从事职业的医务人员都是责任汇报人。

 (2)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汇报管理。

 (3)明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范围 ──鼠疫: 发明 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霍乱: 发明 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发明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l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炭疽: 发生 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 或 l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 或 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甲肝/戊肝: l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伤寒(副伤寒):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 或闪现2 例及以上死亡。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3 天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 或闪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风疹: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天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 可能有2 例及以上死亡。

 ──登革热: l 周内, 一个县(市、 区)发生 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或首次发明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 l 周内, 同一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 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高发地区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 可能死亡 1 例及以上。

 ──钩端螺旋体病: 1 周内, 同一自然村寨、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 可能死亡 l 例以上。

 ──流行性乙型脑炎: 1 周内, 同一乡镇、 街道等发生 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 可能死亡 1 例及以上。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疟疾: 以行政村为单位, 1 个月内, 发明 5 例(高发地区 10 例)及以受骗地感染的病例; 或在近 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汇报的乡镇, 以行政村为单位, 1 个月内发明 5 例及以受骗地感染的病例; 在恶性疟流行地区, 以乡(镇)为单位, 1 个月内发明 2 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 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 闪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血吸虫病: 在未控制地区, 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lO 例及以上, 或在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 例以上; 在传播控制地区, 以行政村为单位, 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5 例及以上, 或在同一感染地点 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3 例及以上; 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 发明当地感染的病人、 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流感: l 周内, 在同一学校、 幼儿园或其它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或 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 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流行性腮腺炎: l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感染性腹泻(除霍乱、 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 自然村寨、 社区、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 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 或死亡 1 例及以上。

 ──猩红热: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 发生 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水痘: 1 周内, 同一学校、 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 发生 10 例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及以上水痘病例。

 ──输血性乙肝、 丙肝、 HIV: 医疗机构、 采供血机构发生 3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 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 HIV 感染。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发明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 5 年从未汇报的或国家公布已消亡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 发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4)明确汇报内容 ──事件信息: 信息汇报主要内容包含事件名称、 事件类别、 发生时间、 地点、 涉及的地域范围、 人数、 主要症状与体征、 可能的原因、 已经采纳的措施、 事件的发展趋势、 下步工作计划等。

 具体内容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汇报卡》 。

 ──事件发生、 发展、 控制过程信息: 事件发生、 发展、 控制过程信息分为首次汇报、 进程汇报、 结案汇报。

 ①首次汇报 汇报内容包含事件名称、 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 发生地点、 发生时间、 发病人数、 死亡人数、 主要的临床症状、 可能原因、 已采纳的措施、 汇报单位、 汇报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汇报 汇报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处臵进程、 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 势态评估、 控制措施等内容。

 同时, 对首次汇报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汇报卡》 进行补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汇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③结案汇报 事件结束后, 应进行结案信息汇报。

 在确认事件终止后 2 周内, 对事件的发生和处臵情况进行总结, 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并提出以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建议。

 (5)汇报方式、 时限和程序 获得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汇报单位和责任汇报人, 应当在 2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汇报,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 应采纳最快的通讯方式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汇报卡》 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

 14 .传染病( ( 感染性疾病) ) 科工作制度2 ( 2 级医疗机构)

  (1)科室工作人员熟悉传染病防治的法律、 法规及专业知识(包含流行动态、 诊断、 治疗、 预防、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臵等), 经医院/ 中心考核及格后方可上岗。

 (2)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科室布局、 分区合理,人流、 物流合理,所有物品、 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 清楚。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洁、 污物品分开放臵。

 (3)对传染病进行分类隔离, 并采纳及时、 正确的救治措施。

 (4)严格根据《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和《 消毒技术规范》 对科室的设施、 设备、 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

 工作人员在工作区采纳标准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每诊疗、 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褥染物品后, 应严格根据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 必要时戴手套,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烧病人提供口罩。

 (5)严格执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登记、 转运、 处臵等工作。

 (6)认真贯彻执行《 传染病防治法》 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汇报工作。

 医务人员必需了解、 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 差别传染病的汇报时限和内容要求, 及时、 正确做疫情汇报。

 要及时将传染病汇报卡和传染病信息报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 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

 必要时, 可直接向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

 对排除传染病的, 要及时修正汇报。

 15. 临床观察医院( 病区) 工作制度

 ( 1) 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临战状态下根据上级指令开设, 凡在各发烧门诊、 腹泻门诊、 预检分诊室就诊后, 经确定为临床观察病例的, 转人集中临床观察医院( 病区) 留观。

 ( 2) 集中留观病例用专用救护车转送。

 临床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 72 小时。

 临床观察期间由专家组做出明确诊断, 按规定程序处臵。

 ( 3) 集中临床观察医院制订接诊处臵预案.建立治疗技术组、 消毒隔离组、 后勤保障组,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病区双通道及区域。

 设臵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 三区分明。

 ( 4) 配臵必备的医疗抢救设备、 药械和消毒设施。

 ( 5) 观察医师早、 晚各查床一次, 重症随时查看。

 值班医师每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日查床 2 次, 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 6) 值班医师和护士, 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开好医嘱, 及时填写观察病历, 随时记录病情和处臵通过, 认真做好交接班。

 ( 7) 负责急诊观察的值班护士, 要随时主动巡视病人的病情、 输液、 给氧等情况。

 发明病情变化, 立即汇报医师并及时记录。

 ( 8) 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井发症的发生。

 ( 9) 专家组定期查床, 及时确诊或排除诊断。

 16. 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进入发烧门诊、 肠道门诊应戴工作帽、 穿工作衣和隔离裤、 换鞋, 护士进行治疗、 护理工作时应穿隔离衣。

 医务人员的手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查体、 治疗、 护理后。

 一定要进行手的消毒与清洗。

 (2) 每日进行消毒巾湿扫床铺, 一床一巾, 用消毒液擦抹桌柜, 一柜一巾; 地面用消毒液拖擦, 每日二次。

 (3) 检验采血一人一针一带一巾, 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4) 严格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毁形消毒后集中处臵。

 (5) 医疗废物严格根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进行处臵。

 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用品必需根据先浸泡消毒、 再清洗、 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臵。

 (6)病人的便器使用一次性的。

 如不是一次性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7) 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漱污水流入下水道后, 经污水处臵到达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8) 打扫厕所的清洁用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用具严格分开。

 (9) 使用后的物品严格根据先消毒、 后清洗、 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行处臵。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需毁形消毒再放入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的地方集中处臵。

  17 .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影像科室工作制度( ( 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

 (1)技术员严格按三级防护要求, 每照完一个病人需消毒或更换防护服后才能照第二个病人, 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 X 线防护, X 线机应有遥控开关, 或加长曝光按钮接线, 在室外曝光, 技术员与外界隔离。

 (2)有专用 X 线机。

 有 CR 设备的, 可用数字化平板摄片。

 每照完一个病人, 机器需消毒(2%戊二醛擦试消毒)。

 (3)有专用暗室, 在暗室内, 技术员可按一级防护或二级防护要求, 但应避免暗室内相关设备污染, 若有污染, 及时消毒处臵。

 暗室内有紫外线灯, 定期照射消毒。

 洗好的照片放在专用袋内, 避免污染。

 (4)若有 CR, 可用光缆传输图象, 则写汇报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

 若用人工传送胶片和申请单, 则写汇报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

 若进入病房污染区的胶片, 需消毒后才能带出污染区(可用紫外线灯近距离消毒)。

 附: 发烧门诊及临床观察病区( ( 室) ) 影像室工作制度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1)有专用的 X 线检查室(通风好, 房间不小于 20 平方米)和暗室, 有较好的铅屏风等防护设备。

 对周围无 X 线辐射影响。

 (2)摄片时技术人员防护要求, 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 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 每个病人必需带口罩。

 X 线防护:X 线机有遥控开关, 或长曝光按钮接线。

 工作人员在铅屏风后曝光, 技术员隔离。

 (3)设备要求, 专用 x 线机, 最好是 DR, 或用 CR 的数字化平板摄片, 机器定期消毒, 若发明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 立即彻底消毒机器。

 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 定期消毒。

 注意片匣的定期消毒。

 (4)暗室处臵, 使用专用暗室, 应避免暗室内相关设备的污染, 若发明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 暗室内也要彻底消毒。

 暗室内有紫外线灯, 定期照射消毒。

 洗好的照片放在专用袋内, 避免污染。

 若无专用暗室, 需设臵专用暗室, 需在摄片时防止污染, 可用紫线灯近距离照射消毒。

 (5)写汇报时, 若有 DR 或 CR, 可用光缆传输图象, 则写汇报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

 若用人工传送胶片和申请单, 消毒申请单, 或专人写发烧门诊病人的汇报, 做好一级防护。

 18 .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超声科室工作制度( ( 非传染 病定点收治医院治疗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期间, 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 健全科室管理, 加强医德教育, 努力提高诊疗质量。

 (2)工作室内应保持清洁、 整齐和平静;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穿整齐的工作衣、 戴工作牌,换鞋入室。

 (3)各项超声检查必需由临床医师具体填写申请单,包含病史、 体征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 要求及部位。

 (4)符合急诊要求的急诊病例, 当日及早安排, 危重患者应随到随查, 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并携带相关抢救用品。

 (5)超声检查时, 必需严厉认真, 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

 碰到疑难问题或可疑病变难以确诊时, 应立即向上级医师请示, 必要时和临床医师共同研讨。

 (6)技术人员防护要求, 应按卫生部二级防护要求执行, 每接触一个病人后要洗手, 每位病人必需带口罩。

 若发明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 立即彻底消毒机器。

 机房内应有紫外线灯, 定期消毒。

 (7)写汇报可用光缆传输, 则写汇报的医生无需特殊防护。

 若用人工传送, 写汇报医生需有一级防护条件。

 19 .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检验科室工作制度( ( 非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 诊治传染病人也应执行下列制度) )

 (1)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期间, 参照影像科室的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

 使用及格的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应及时处臵和销毁。

 检验单发出前, 需消毒处臵。

 (2)室内天天须进行一至两次地面和空气消毒或净化。

 污染的玻片、 标本容器、 吸管等应投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后, 经煮沸或高压消毒再进行洗涤。

 (3)无需保留的细菌标本, 均需高压灭菌或煮沸灭菌, 或用强有力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的消毒液处臵。

 (4)被污染的试管、 培养皿和其它玻璃器皿等, 需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方可洗涤。

 (5)如有传染性物质洒于桌面上或地上, 必需用过氧乙酸或其它消毒剂倒于污染处, 待半小时后, 方可用棉花或布类拭净。

 (6)工作服被污染, 应立立即工作服小心脱下, 用高压灭菌消毒。

 (7)如手被污染, 可用 70%的乙醇浸泡十分钟, 然后用肥皂与清水涮洗洁净, 如有传染性物质吸人口内, 应立即吐出, 用 1g/ L 的高锰酸钾溶液多次漱口。

 (8)对各种有毒化学试剂和放射免疫试剂, 应用后要做相应的无害化处臵、 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20. . 传染病人出院制度

 ( 1) 传染病突发事件中的病人出院必需符合出院参考标准, 经医院专家组讨论认定后方可出院。

 ( 2) 病人出院时, 医院要留存病人的住址、 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并通知所在区疾病控制机构, 由区疾病控制机构通知出院人员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随访。

 ( 3) 在出院医嘱中可以根据病人病情和身体康复状况, 提出在家休息时间的建议。

 休息期间, 避免与其它人员密切接触, 要求病人每日上、 下午各测量 1 次体温, 发明体温异常时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发烧门诊就诊。

 ( 4) 根据出院前 X 线胸片等检查情况, 必要时, 可要求病人出院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1- 2 周后复查。

 21.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加强全员医疗废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其管理的意识, 人人参与管理, 落实到位, 责任到人。

 (2)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上述废物必需分类, 不得混合放臵。

 ——感染性废物: 包含被病人的血液、 体液、 排泻物污染的棉球棉签、 纱布、 注射器、 输液皮条等一次性医疗物品、 废弃的被服、 被隔离收治的传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 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菌种、 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 血清等。

 管理措施: 病区、 门诊、 检验科、 产房、 手术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 棉鉴、 纱布, 注射器、 输液皮条等感染性医疗垃圾、 传染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存放。

 ——病理性废物: 包含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和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器官、 腊块和实验动物的组织、 尸体。

 管理措施: 病理科、 手术室、 产房等科室如有上述病理性废物一律经消毒液浸泡后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存放。

 ——损伤性废物: 包含废弃的医用针头、 缝合针、 解剖刀、 手术刀、 备皮刀、 玻璃试管、 安瓿等。

 管理措施: 病区、 门诊、 检验科、 产房、 手术室将废弃的医用针头、 缝合针、 解剖刀、 手术刀、 备皮刀等放入专用的利器盒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中。

 ——药物性废物: 包含过期、 淘汰、 变质可能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管理措施: 药剂科、 病区、 门诊等科室如有上述药物性废物一律用黄色塑料袋存放。

 医务人员、 行政办公、 医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3)各科室在存放医疗废物前, 仔细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损、 渗漏, 存放的医疗废物只能到达塑料袋的 3/4 后必需进行封口, 放入塑料袋内的所有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

 (4)科室、 病区必需根据医院规定的时间和道路运送医疗废物、 垃圾至医院指定的暂存点。

 (5)存放垃圾的容器、 运送垃圾的车辆每日用 1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O.5%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6)对一次性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 由专人进行回收, 做好交接、 数量登记, 交科室当班人员署名。

 (7)医院医疗废物一律由医疗废物处臵中心进行处臵。

 垃圾暂存区域严禁吸烟、 饮食, 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定期用 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0.5%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8)各科室不得私自处臵上述任何污染废物, 如发明有违规者, 由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负担全部责任。

 (9)加强运送、 处臵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的防护。

 2 22 2. . 职业防护制度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手套, 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防护眼镜; 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可能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可能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 护理操作过程中,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 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可能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 以防刺伤。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

 2 23 3. . 后勤保障制度( ( 通讯、

 车辆、

 设备、

 药品、

 物资保障制度) )

 (l)建立以分管院长/ 主任为组长的物资保障领导小组, 负责突发事件通讯、 车辆、 医疗设备、 药品和防护物资的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的制订, 沟通与属地突发事件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联系渠道, 保证医疗应抢救援一线工作的需要。

 (2)掌握本医疗机构应急处臵工作的医疗设备、 常见药品、 防护物资的基本情况, 了解相关的供求状况, 多渠道组织货源。

 (3)对部分采购困难的药品, 制订采购预案, 疏通供给渠道, 确保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药品的供给。

 (4)对紧急需求的物资、 药品、 设备提出调配的方案, 并负责落实。

 (5)必需保持车辆 24 小时处于待命状态, 不得用于非救援工作, 驾驶员必需做好出车前、 途中、 完成任务后的车辆自检自查工作; 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 常规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材, 抢救设备、 抢救药品和器材使用要记录完整。

 (6)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要保障通讯畅通, 不得因通讯因素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 ( 二) ) 岗位职责

 . l.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抢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由院长/ 主任组建并由院长/ 主任担任组长, 负责全院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在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领导下, 组织、 部署、 协调本院/ 中心应抢救援的医疗救护工作。

 (3)组织制订并审定本院/ 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抢救援预案。

 (4)负责本院/ 中心专家组、 专业救治组、 应抢救援小组和常设机构的组建。

 (5)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科室(部门)的职责, 检查和考核各成员科室(部门)应急准备的落实情况。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在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统一指挥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下, 负责启动院/ 中心内应抢救援预案, 组织指挥对到院/ 中心的患者开展救治。

 并对正在进行的应抢救治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7)及时响应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汇报本院/ 中心即时的医疗救治情况, 派出应抢救援小组。

 (8)决定是否提请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予以技术、 物资的支援和同意本院/ 中心分流患者的请求。

 (9)负责应急响应终止及工作结束后的总结与奖惩。

 (IO)分管副院长/ 副主任协助院长/ 主任开展应抢救援领导小组工作。

 2. 应抢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 应急办) ) 职责

 (1)以医务处(科)为主体组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办, 常设做事机构, 二级以上医院必设), 在医院/ 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抢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负责医院/ 中心平时应急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 战时具体执行和落实院/ 中心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 及时办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2)负责编制和修订适合本院/ 中心具体情况的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 群体急性食物中毒、 群体伤与突发传染疫情救治预案。

 (3)根据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的要求,协调药剂、 设备等相关部门贮备救治特需药品、 相关设备和物资。

 (4)负责建立本院/ 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抢救治网络体系。

 (5)组织全院/ 中心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应抢救治知识培训和演练, 开展医疗救援与卫生防护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6)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到上级应抢救援指令后,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救援方案, 建立“ 绿色通道” , 及时组织开展急诊救治, 召集和外派现场应抢救援小组。

 (7)在应急处臵过程中, 代表医院/ 中心应抢救援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建立和保持联系, 接纳其指令, 获取专家组关于诊断及救治方案的意见、 出院的标准和时限等信息, 及时传达并应用于本院救治。

 (8)负责本院/ 中心应抢救治全过程...

推荐访问:专业版 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