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05:36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印度之行电影_《印度之行》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与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发布时间:2019-02-26 06:34:05 浏览数:

  摘要:《印度之行》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最富盛名的小说,也是作者唯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中蕴涵的政治意识――殖民主义意识和反殖民主义意识,值得我们探讨。本文通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对福斯特及其小说的影响,分析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和殖民主义意识。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反殖民主义意识;殖民主义意识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著名的福斯特小说评论家Lionel Trilling 说过:“福斯特对我来说是当今唯一一个其作品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家。每次阅读其作品,我都有种收获感。这种感觉是阅读其他人的作品时所没有的。”《印度之行》(1924)是福斯特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小说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与解读主要集中在小说的意象与象征、节奏艺术、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女性主义等方面和角度。尽管已有众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福斯特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多角度的研究,但人们仍然对约翰・赛耶・马丁的观点有所认同,他认为福斯特“是一位曾经使,而且或许继续会使目光敏锐的读者感到困惑的作家”(Martin, 1976:1),这表明对于福斯特的小说尚有借助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探讨解惑的必要。读者在领会小说的反殖民主义话语和反殖民主义精神的同时,往往被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殖民主义话语搞糊涂。本文作者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研究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与殖民主义意识。
   一、《印度之行》的反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一)对英印人的批判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探讨了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作者站在反殖民主义的立场上,无情地揭露了英国官员们的虚伪、冷酷、傲慢、无知和缺乏同情心,批判了他们对印度和印度人的所作所为。他们高高在上,对待印度人傲慢粗鲁,认为英国人天生优越,而印度人则低人一等,是劣等民族。他们从年长一代地位较高的市长兼税务官特顿先生、卡伦德上校、警察局长麦克布赖德到年青一代的治安法官朗尼无不如此。这些政府官员所说所做既荒谬又毫无根据,他们常常把印度人说成是善于欺骗、愚昧、落后的低等生物,而把自己的话当成是普遍的真理。福斯特通过刻画他们的言行,讽刺了殖民者的荒谬、愚蠢和残忍。
   相反,有几个英国人对待印度人比较友好,并试图在两个民族之间搭建“桥梁”。菲尔丁是作为作者福斯特的代言人出现的。他怀着善良的愿望,为英国和印度人民的友好、平等相处,为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而不遗余力。从英国来印度看儿子的穆尔夫人也是作者颂扬的人物:她尊重印度人民以及他们的宗教和习俗。福斯特对这些赢得印度人心的英国人流露出偏爱。
   (二)对印度人的同情
   作者一方面深刻揭露英帝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满怀同情地表现了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他对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破败贫困的印度和穷苦潦倒的普通印度人的生活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印度人阿齐兹是小说的主人公,福斯特倾注了大量笔墨描写阿齐兹的孤独生活,细致地刻画了他的不幸遭遇。尽管他尊重英国人,对他们彬彬有礼,但总是受到他的上司卡伦德上校的羞辱。他对英国人的热情好客却给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被指控在马拉巴山洞里对英国人阿德拉实施了性骚扰。小说中,作者仔细安排了阿齐兹受诬陷,被捕,受审,法庭审判时印度同英国人的公开对抗,阿德拉在法庭上公开承认她并未在山洞中遭受阿齐兹的性骚扰,阿齐兹被无罪释放等情节。在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描写过程中,福斯特没有回避英国殖民者的残忍冷酷,他们的毫无人性,完全破坏了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友好联系的可能性。
   (三)“分离”的根源:殖民主义
   福斯特在英印两个民族的“联结”中,安排了几个“分离”和“失败”,如市长特顿先生举办的“搭桥聚会”的失败,朗尼与阿德拉婚约的解除,朗尼与母亲穆尔夫人之间的隔阂,穆尔夫人之死以及菲尔丁与阿齐兹跨种族友谊的破裂。作者期望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联系”未能实现。小说最后一段寓意深长。“不,还不到时机!”“不,不在这个地方!”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建立友谊缺乏时空条件,因为印度尚未独立,它还是英国人统治的殖民地。可以看出福斯特将这些“分离”和“失败”的根源归结于殖民主义。
   二、《印度之行》的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福斯特在表现印度主题时,常常不自觉地落入殖民主义话语之中。后殖民批评为解读英联邦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些作品中,东方被西方带有偏见地加以虚构,东方人则被边缘化了,反映出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在《印度之行》中有如下反映:对殖民地错误解读,对印度人的“边缘化”描写以及。
   (一)殖民地景物的描写
   福斯特的意识形态与殖民主义者是一致的,这在他对印度风景的描写的片面性和对印度本土人的边缘化当中显而易见。他笔下的印度是神秘、落后而又混乱的。昌德拉普尔城分裂的布局的描写,暗示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种族区分:殖民者住在优越地位的地方,而被殖民者则住在低洼之地;行政官署的建筑物和街道井然有序,而印度人居住区则混乱无序。鲜明的对比表达出这样一种观念:英印人的居住区比印度人的更文明,布局更合理。而作为印度象征的马拉巴山洞,则被描述成一个远观神秘又浪漫,近看单调又混乱的地方。洞中的黑暗、神秘而又单调的回声,象征着印度是一个难以接近的地方。这些山洞还是对基督教的价值以及理性主义加以否定的一种隐喻。这些对印度景色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印度混乱、神秘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印度的偏见。
   (二)对印度人的偏见
   小说主人公阿齐兹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正面人物,虽然福斯特赋予其正直、热情、好客等优点,但同时他也被描写成一个幼稚、冲动、敏感、多疑的穆斯林教徒。谎言与欺骗经常出现在阿齐兹的言行当中。他还有强烈的自卑感和民族羞愧感,常常不自觉地用殖民者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他对自己的同胞也抱有偏见,这一点通过他与他的同事拉尔医生的关系可以证实。福斯特把印度教徒戈德博尔教授描写成不人道的、不负责任的、滑稽的人物;把默罕默德・拉蒂夫描写成一个懒惰、不诚实的老家伙;把另一位印度教徒潘纳・拉尔医生丑化为邪恶、狡猾和奸诈之徒。这种把本土人刻画成负面人物的写法,是殖民主义书写的典型特征。
   (三)对殖民主义的默认
   在福斯特笔下,印度人无力管理自己的国家。通过菲尔丁之后,福斯特说出了:要是没有了英国人,印度马上会衰败下去。在这里,福斯特的殖民主义思想昭然若揭。小说中,英印人都是欧洲中心主义者,他们自以为比印度人优越,并且通过在这两个种族之间筑起一道壁垒来维护其优越性。凡逾越这一壁垒者,必遭严惩。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在山洞中灾难性的经历就是这条铁规的显例。穆尔夫人和阿德拉是正直而且对印度人抱有同情心的人。为了看到“真正的印度”,她们做了几次尝试来和印度相联结,然而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归于失败。穆尔夫人希望和印度取得精神上的联结,而且通过直觉觉察到了印度的一些神秘之处,但她却不能超越自己的理智而对印度的未来面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她感到了基督教的局限,却不能接受印度教的教义。而且,她也不喜欢印度的混乱。因而,当她进入作为混乱最强烈的表现形式的马拉巴山洞时,便陷入了迷失和幻灭。阿德拉缺乏穆尔夫人的直觉感应,全凭理性来接近印度。她对印度的神秘性迷惑不解。即便是她和她的未婚夫朗尼的关系也是理性的,她的热情一向被理智压抑,直到神秘、单调的马拉巴山洞对她的理性产生排斥之时,她受压抑的激情才一下子迸发出来。然而,面对这种强烈的情感,她无所适从,非常恐惧,进而幻想自己遭到了阿齐兹的强暴。这两位女士所希望的联结都遭遇到了失败,这说明印度和欧洲的观念是不兼容的,一旦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就会发生灾难。
   总之,《印度之行》体现了福斯特的矛盾心理:既同情殖民地人民,又要维护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福斯特对印度的了解和他对印度的感情以及他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的身份,使他在作品中表现出反殖民主义的一面;而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法摆脱和避免西方集体主义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意识的影响,因而在表现印度主题时,他又不自觉地落入殖民主义话语之中。福斯特用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两种声音表达了他矛盾的心理。虽然福斯特在其作品中表现了自由开明的思想观念,表达了冲破东西方历来的价值取向樊篱,他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与他的文化身份紧密相关的欧洲中心论和文化沙文主义。作为英帝国的成员,福斯特无法超越他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站在被压迫者的角度去分析产生英印之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东西方无法实现联结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崔少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通――《印度之行》:一个后殖民主义读本[J].国外文学,2000 ,(1).
  [2]高继海.英国小说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张中载.《印度之行》不和谐的双声:反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话语[J].外国文学,2000,(1).
  [5]赵爱青.福斯特的双重视角[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责任编辑:周来顺]
  

推荐访问:殖民主义 意识 印度 之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