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6日 03:05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沉默的时代【有声时代沉默的痛】

发布时间:2019-03-01 06:22:28 浏览数:

  《艺术家》   和《艺术家》上的佩比一样,嘉宝没有忘记帮助过自己的恋人约翰。好莱坞一姐的地位逐渐稳固,嘉宝终于有权力和能力拍自己想拍的电影。1933年的《瑞典女王》中本来和嘉宝配戏的男演员选定的是英国男星劳伦斯•奥利弗,但是嘉宝觉得奥利弗和她就是没默契,要求制片方换上约翰•吉尔伯特
  北京时间2月27日,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上,《艺术家》不出预料地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服装、最佳配乐5项大奖。由于独特的形式――黑白默片,《艺术家》的获奖刷新了许多奥斯卡的纪录,比方说这是自1929年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之后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默片,也是继1961年第33届《公寓春光》之后,半个世纪以来唯一获得最佳影片的黑白片。男主角让•杜雅尔丹是奥斯卡首位法国影帝,在这之前他已经拿到了戛纳影帝和金球奖影帝。
  在获得荣誉的同时,《艺术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虽然每部获奖影片都存在争议,但这是近几年最严重的一次。
  
  对经典的致敬还是恶搞?
  
  《艺术家》的故事剧情其实了无新意,甚至有点烂俗:乔治•瓦伦蒂诺是著名的默片男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当时还是群众演员的佩比邂逅。在乔治的提携下,佩比慢慢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有声片时代到来,乔治拒绝接受有声电影即将取代无声片的事实,被电影公司解雇,他孤注一掷投资拍默片,以图证明自己和默片还有价值,结果,票房一败涂地。而与此同时,能歌善舞的佩比主演的有声片却大获成功。大萧条袭来,乔治破产了,他从此一蹶不振,企图自杀⋯⋯
  《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是个默片迷,准确地说是个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影迷,因此电影中对老片的致敬无处不在,比方说这个故事架构基本照搬《一个明星的诞生》,这部电影有1936年和1954年两个版本,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即将翻拍;乔治•瓦伦蒂诺和妻子早餐那一段戏则是明显向《公民凯恩》致敬;《艺术家》里那只聪明的小狗“乌吉”,在1933年的电影《瘦子》里就有它的“祖师爷”;电影里乔治在看自己主演的片子,那里面他的扮相则完全照抄好莱坞默片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1920年主演的《佐罗的标记》;影片最后乔治和佩比那段双人踢踏舞则模仿了好莱坞最成功的歌舞组合――弗雷德•阿斯泰尔与金格尔•罗杰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主演的《礼帽》、《摇摆乐时代》、《随我婆娑》等影片⋯⋯资深影迷还能从中看出更多老片的影子。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在颁奖台上拿着小金人说:“我要感谢三个人,比利•怀尔德、比利•怀尔德、比利•怀尔德。”――那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成功的导演之一,曾执导过《双重保险》、《日落大道》、《七年之痒》等名片。
  有人说奥斯卡评委平均年龄60岁以上,《艺术家》这种怀旧情结很容易在他们那里得到共鸣。然而不是所有的老片迷都能认可这种致敬,激烈点的甚至认为是一种“恶搞”,根本没有默片的神韵:那个长得太现代的女主演;那段踢踏舞相比较真身实在有点糟蹋;《艺术家》用了希区柯克名作《眩晕》的配乐,《眩晕》的女主角金•诺瓦克在看过《艺术家》之后声称这是一种“强奸”;还有人认为,《艺术家》制作团队全部是法国人,采用默片形式以及英文字幕卡让它获得了最佳影片而不是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这是一向自傲于自己电影艺术的法国人向好莱坞的一次“献媚”。
  当然,《艺术家》凭借其特殊的形式从一开始就让自己卓尔不群,影片成功运用了一些默片的技巧,比如用字幕卡表现声响造成悬念就是无声片在叙事上的独门秘籍。影片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照搬默片的拍摄技巧,这毕竟是一部21世纪的电影。或许,《艺术家》最大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不是只有3D和IMAX才是好看的电影,无声片甚或黑白片不是无聊腐朽的老古董。
  电影的结尾,乔治在佩比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舞蹈重回好莱坞。实际上,有声片取代默片的历史远没有这么花好月圆,新陈代谢永远都是残酷的。
  
  默片时代五花八门的配音方法
  
  《艺术家》,明白无误地标注了年份――1927,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10月6日,一部叫做《爵士歌手》的电影首演,电影的男主角说了一句:“等等,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这让本来只有单纯歌唱的电影有了对白,电影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影史第一部“有声电影”。
  猴子从石头蹦出之前经历了很久“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的过程,有声电影的孕育也经过了很多年。电影诞生之初,就有人不断想出各种办法为电影配上声音。对于电影院而言,为了增加无声电影的娱乐性,有请钢琴乐师、乐团或旁白演员进行现场配音的,也有增加各种音效设备,然后在电影播放过程中,配合电影情节模拟出各种音效的。1910年至1920年期间,影院里现场伴奏的质量高低更是成为影院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高质量的影院拥有规模更大的乐团和音色更为出众的管风琴。慢慢地,有些电影会专门请作曲家为电影谱曲,然后把曲谱发放到电影院,电影有了专门的配乐,有些电影院的器乐演奏家也会想尽办法用乐器模拟音效。
  到了20年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等先驱们都拍出了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无声片,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真的就不需要声音。爱森斯坦在《十月》里为了表现哥萨克跳舞就得给皮靴特写。卓别林为了构建更完美的故事也逐渐增加表示对白的字幕卡,可见连以肢体语言见长的卓别林其实也想“开口说话”,只不过技术不成熟而已。
  科学家们其实早就开始做着音画同步的努力,在1902年的法国就出现了一套发声系统,用一些电线将一台放映机与两台留声机连起来,一个转轮可以调整留声机与活动画面的同步状态。但是,就在一战爆发前的那段时间里,剧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能坐几千人,录音设备和留声机根本无法发出足够的音量使整个剧场的观众都能听到,有声电影的发展暂时搁下。
  一战后,扩音问题被解决,许多著名的公司如贝尔实验室、西部电子、通用电子等公司继续投入到有声电影的研发之中。但是由于设备笨重,音画同步不容易保持等原因,好莱坞对此兴趣冷淡。当时的制片公司都有自己的院线,如果拍摄有声片,那么电影院的放映设备就得全部更换,成本问题也是导致推广不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句台词来自一个意外
  
  华纳兄弟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旗下影院只有15家。现实迫使它另辟蹊径,使用贝尔实验室的“维他风”(VITAPHONE)系统制作有声电影,这个系统记录声音的载体是唱片,存在一些毛病:胶片容易断裂,而唱片转个不停,等胶片再接上以后音画同步就很困难,此外还很笨重。1926年8月6日,采用了“维他风”系统的《唐•磺》首映,现场观众在银幕上观赏电影的同时, 可以聆听到由纽约爱乐乐团演奏和录制的瓦格纳“汤豪舍”序曲,这是第一部由电影公司制作、在电影院商业放映的“有声”电影。但是观众反响一般,那时又没有什么高保真、环绕声,唱片放的音乐效果能好过电影院现场演奏?
  华纳孤注一掷,用“维他风”拍摄了《爵士歌手》,那句著名台词本不在计划之内,只是演员在唱完一首歌之后随口一说被录了下来,在华纳兄弟的老三山姆坚持下,电影保留了这句话,因此山姆被称为“有声电影之父”。遗憾的是,山姆在电影上映前一天突然去世,剩下的三兄弟没有参加《爵士歌手》的首映。而《爵士歌手》打破了票房纪录。
  谁能想到,《爵士歌手》就因为一句台词一炮而红。观众发现:明星不再遥远而沉默,他已不再像是来自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在银幕中表演的是一个真实、完整的“人”。华纳再接再厉,于1928年推出了“百分之百对白”的《纽约之光》,米高梅1929年的《百老汇旋律》宣称“百分之百对白、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跳舞”,拿到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有声电影一诞生,就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
  有声电影的诞生也给电影的制作流程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以前一个摄影棚可以同时拍几部电影,大家划好活动区域互不干扰,现在一个摄影棚一次只能拍摄一部电影,无形中增加了影片的制作成本。由于摄影机会发出噪声,因此被装进一个隔音的小屋里,丧失了运动能力。以前导演在拍片的同时可以大声喊叫指导演员,现在只能停下来重新再拍。而录音师这个新职业成了剧组的“太上皇”,导演每拍完一个镜头就得问问录音师是否OK。而剪辑工作降格为把一段段口中念念有词的面部特写拼接起来。电影的艺术性在倒退,然而当时的观众要的是会说话的电影,至于其他一切,无论对制片或观众来说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如《艺术家》所示,受这一变革影响最大的还是演员。
  
  嘉宝和吉尔伯特:历史上的“艺术家”
  
  乔治•瓦伦蒂诺史无其人,默片时代倒有一位叫鲁道夫•瓦伦蒂诺的演员,是二十年代的天皇巨星,不过鲁道夫没能见到有声片的诞生,他在1926年就英年早逝。鲁道夫•瓦伦蒂诺红得发紫时,在好莱坞只有一名竞争对手――“伟大情人”约翰•吉尔伯特,两人的票房号召力基本能打成平手。而乔治和吉尔伯特的经历极为相似。
  鲁道夫•瓦伦蒂诺去世之后,没有竞争对手的约翰•吉尔伯特如日中天,他主演的史诗片《战地之花》获得默片历史上第二高的票房。1926年,吉尔伯特和刚到美国不久的瑞典演员葛丽泰•嘉宝一同出演了《肉体与魔鬼》。吉尔伯特浪漫热情,精力充沛,甚至有些疯疯癫癫,无所顾忌,这些恰好弥补了嘉宝的冷漠拘谨。吉尔伯特的热情和自信感染了嘉宝,她称赞他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体贴和周到使她的“心境有所改善”,使她感到“和这个陌生的国度稍稍接近了一些”。很快两人坠入爱河,他们的关系也被影迷们津津乐道。吉尔伯特曾经想和嘉宝结婚,但是嘉宝对此一直游移不定。有传闻说他们都计划好了婚礼,但是在最后关头,嘉宝没能鼓起勇气走进教堂。不管现实中两人关系如何,银幕上,他们的爱在1927年的《爱情》和1928年的《女人韵事》中延续,米高梅在宣传《爱情》时,用的是这样的噱头“嘉宝和吉尔伯特‘恋爱’了”。1929年,多次求婚失败的吉尔伯特和英娜•克莱尔结了婚,当这一头条新闻被带给正在外景地的嘉宝时, 她不置可否地回答说:“但愿他无比幸福。”
  有声片时代刚刚到来时,吉尔伯特表现得其实还不错,他在一部米高梅全明星出演的歌舞片中唱了一小段,没有任何问题。影迷们期待下一部电影,吉尔伯特扮演的梦中情人能温柔地说着情话。1929年,吉尔伯特主演的《他的荣耀之夜》首映,他的表演让观众时时爆出神经质的大笑――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一部喜剧片。
  吉尔伯特的表演风格本就有些虚张声势,配上并不迷人的嗓音可能会有些怪,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于他,那时的电影为了“说话”,台词要填满每一秒钟,吉尔伯特抱着女主角亲吻时,“I Love You”说了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此外,影片充斥着矫揉造作的情爱场面,也难怪观众笑场。吉尔伯特从此一蹶不振,这和他与米高梅掌门人路易斯•梅耶糟糕的关系也有关。据说有一次梅耶用极为粗鲁的语言评价嘉宝,吉尔伯特大怒之下和梅耶发生了肢体冲突。
  与此同时,嘉宝却华丽转型,优美发声。1930年,她主演了自己第一部有声片《安娜•克里斯汀》,米高梅以“嘉宝说话了”为影片最大卖点。观众们听到嘉宝用低沉的北欧口音说出:“宝贝,给我一杯威士忌,再加一杯姜汁汽水,别太吝啬了”都迷醉了。人们评论说:“她高声讲话的时候,很像北欧松林里的风声;她柔声讲话时,宛若夏天微风中的低语。”
  和《艺术家》上的佩比一样,嘉宝没有忘记帮助过自己的恋人吉尔伯特。好莱坞一姐的地位逐渐稳固,嘉宝终于有权力和能力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从制片公司强加给她的一系列荡妇形象中摆脱出来。1933年的《瑞典女王》是嘉宝参与程度最深的一部影片,从剧本到服装设计她都亲自过问。本来和嘉宝配戏的男演员选定的是英国男星劳伦斯•奥利弗,但是嘉宝觉得两人合作没默契,要求制片方换上约翰•吉尔伯特。从结果来看,吉尔伯特演得并不成功,甚至连精气神都没有了当年的英姿,影迷也许会发出疑问――威严而英姿飒爽的女王怎么会爱上这么个平庸的家伙?
  最终,吉尔伯特没有《艺术家》里的乔治那样幸运,1936年1月,由于长期酗酒,38岁的他死于心脏病,永远告别了好莱坞。
  
  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们
  
  有声片摒弃了过去那种依靠肢体语言的哑剧表演方式,所淘汰的默片明星也不止约翰•吉尔伯特一个。名单很长:第一届奥斯卡影帝埃米尔•强宁斯,他由于浓重的德国口音而不得不回到欧洲;丽莲•吉许,默片时代最成功女星,在第一部有声片不大成功后回到戏剧舞台,直到40年代才重返银幕;玛丽•璧克馥,第一个“美国甜心”,第一个在“星光大道”留下手印的人,有声片到来时恰逢她要转型,不再表演年轻纯洁的小姑娘,双重改变让她失去了影迷,1933年拍完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克拉拉•鲍,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的女主角,带着根深蒂固的布鲁克林口音,在首部有声片的拍摄中,因为眼睛总是瞟着麦克风而需要不断重拍, 28岁就告别影坛,正是一个女星的黄金年龄⋯⋯
  最依赖肢体表演的是喜剧演员,有声片对他们的冲击更为明显。巴斯特•基顿是和卓别林齐名的喜剧大师,擅长玩一些超高难度的惊险动作制造笑料。原本他的电影都是独立制作,有声片到来之时他加入了米高梅。米高梅根本不知道怎么用他,招来百老汇的戏剧编剧来写本子,结果一个玩杂耍的变成了讲笑话的,基顿的别扭可想而知。他想在电影中加一段七八分钟的动作戏,没有对白,这在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当时只想着“说话”、“说话”的制片们却觉得不可思议。由于有声片拍摄成本较高,促使好莱坞对制片过程的严格控制,死扣预算和日程,以往基顿经常在拍摄中即兴发挥,现在也被禁止。而且,当时的话筒体积很大,只能固定在演员面前的抽屉里、花丛中,演员只能对着话筒念台词,巴斯特•基顿那种大范围移动的表演方式根本就无法录音。1933年,在屡次进行戒酒治疗没有效果后,米高梅和基顿解约。而其他公司也因为酗酒问题不愿跟基顿签约,基顿的明星生涯宣告结束。四五十年代,我们只能在一些电影里看到跑龙套的他。
  好莱坞的大亨们其实非常乐意见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把技术革命演化为一次洗牌。默片巨星们片酬高,架子大,借此机会给明星们降薪、解聘倒是控制拍摄成本的一剂良药。女星路易斯•布鲁克斯合约到期,要求加薪,派拉蒙的总裁舒伯格断然拒绝,说她的有声片表演能力是可疑的。布鲁克斯大怒:“可疑?我能用体面的声音讲体面的英语并且来自戏剧舞台!”愤而辞职。之后她去德国拍摄了两部经典默片《潘多拉的魔盒》与《堕落女孩日记》,但影片当时并没有什么人赏识,布鲁克斯三十年代重回好莱坞,已经上了制片厂的“黑名单”,只能出演一些粗制滥造的B级片,1938年,她拍了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到了1946年,她不得不在纽约第五大道干着周薪40美元的售货员工作。直到50年代,她的价值才被电影史家挖掘出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明星的遭遇好歹还会被人们所关注,那些电影院的演奏员因为有声电影全部下岗,紧接着,大萧条来袭,他们的辛酸又有谁知道?
  
  挺过来的默片明星卓别林
  
  当然新技术也造就了很多明星。能跳能唱的詹姆斯•卡格内就从百老汇来到好莱坞,他后来在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20世纪百大明星中排名男演员第八,紧跟克拉克•盖博,在格里高利•派克之前;琼•克劳馥也凭借优美的声音和对“潜规则”的巧妙利用而成为一线明星。默片明星挺过来的,嘉宝可能是唯一一个非英母语演员,除此之外,没有消失的默片巨星还有一个――那个无与伦比的卓别林。
  卓别林曾公开声明反对声音进入电影,但有声电影的三大要素――音乐、音效、对白,卓别林并不是全部排斥。之前他就在用配乐,现在只不过是把现场伴奏换成了唱片,省钱,何乐而不为。相比较其他明星,他确实有说“不”的资本。卓别林自己有制片公司,这保障了他完全控制自己的作品,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比《艺术家》里的乔治聪明的是,卓别林没有在有声片大潮袭来时投资默片去对抗,而是观望。
  直到有声片诞生四年后的1931年,卓别林推出了《城市之光》。该片使用了零星的音效,他扮演的流浪汉夏尔洛参加一个富人的家庭聚会,就餐时不小心把一个口哨吞人腹中,以后每打一次嗝哨子就发出一声尖利的声音。卓别林对音效使用如此克制,和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他在自传中描绘当时的录音效果:“一位身披铠甲的游侠骑士,发出了铿锵的响声,你听着好像是走进了一个钢铁厂;一家人吃饭,那噪声好像是个小饭店到了最忙乱的时刻;把水倒在杯子里,会发出突然升高了的奇怪的声音。”
  卓别林所说的情况当时确实存在,一支固定的麦克风又要录人声又要录环境音,最后效果自然很糟糕。但电影人一直努力冲破技术的束缚。鲁宾•马莫里安在1929年的《喝彩》中要求录音师在摄影棚安装两个麦克风,因此在影片剧院酒吧的镜头中,观众不但能听到对话,还能同时听到音乐、街道的环境等等声音效果。同样,刘易斯•迈尔斯通在1930年导演经典名片《西线无战事》,让摄影师随心所欲地拍下战争场面,然后在后期再补进炮火声、机枪声和垂死士兵的呻吟声等,开混合录音之先河。也就是那几年,摄影机被移出隔音间,上面铺上一层隔音材料,镜头终于又可以运动了;隐藏在吊灯、花盆、书桌抽屉里的麦克风被拿出来,录音助理们可以拿着挑杆,让话筒悬挂在演员头上,自由跟随演员移动。“维他风”被淘汰,光学录音技术可以把声音录在胶片上,既降低了制作成本、保证了声音质量,又使放映时的声画同步。有声电影问世4年之后,大部分的基本技术问题都得到解决。
  然而,卓别林还是对说话嗤之以鼻:“对白片?可以说我是最讨厌它的。它会毁坏世界上最古老的哑剧艺术,它消除了无声片的巨大美感。”到了1936年的《摩登时代》,流浪汉夏尔洛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在结尾唱了一首歌,首次发出自己的声音。卓别林有这样的顾虑:一旦以哑剧获得巨大声誉的夏尔洛开口,观众还认可吗?
  按照有无对白标准衡量的话,《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默片。1941年的《大独裁者》,卓别林分饰夏尔洛和XX党领袖辛克尔,后者说话,夏尔洛依旧保持沉默,影片结尾时夏尔洛冒充辛克尔发表了一番演讲,其实还是辛克尔这个形象在说话。《大独裁者》也是流浪汉夏尔洛的告别演出,此后卓别林拍的都是有声片,也再没有演过夏尔洛,夏尔洛保持了永远的沉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到夏尔洛在银幕上消失,默片时代才一去不复返。在《艺术家》之前,好莱坞没有忘记那段阵痛,1950年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以及1952年吉恩•凯利的《雨中曲》都和那段历史相关。只不过前者的角度是“旧人哭”,后者的角度是“新人笑”。电影史,和一部好电影一样,何尝不是“笑中带泪”?
  链接:
  乔治从盒子里拿出来的那把左轮枪是史密斯威森公司的36型,生产于上世纪50年代;
  
   佩比住的房子就是玛丽•璧克馥曾经住的房子,乔治醒来的那张床就是玛丽•璧克馥的床;
  
   电影中可以看到《综艺》(Variety)杂志封面上有照片,实际上当时《综艺》只有广告才能用照片。甚至头版不用照片一直是《综艺》的一个卖点,这直到1988年之后才被打破。

推荐访问:有声 沉默 时代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