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3日 21:5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青春版牡丹亭全文剧本_《牡丹亭》“下场集唐诗”艺术价值微探

发布时间:2019-04-11 06:51:06 浏览数:

  作者简介:何敏(1988.10-),籍贯,江西会昌;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摘 要:《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有下场集唐诗共计54首。早在元代杂剧和南戏中都已经有了下场诗。虽然诗歌与剧情有所关联,但诗歌的更多文学功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本文拟以这54首下场集唐诗作为研究对象,突破以往文人对集句诗的偏见,分析它们在叙事文学作品中作为诗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牡丹亭;下场集唐诗;至情;唐诗;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在万历戊戌(1958)年完成了“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①,这部作品将唐诗大量化用于下场诗之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下场集唐诗。以往,集句诗一直都被文人当成是文字游戏,聊以消遣,但作为一部伟大戏剧的下场诗,《牡丹亭》54首②下场集唐诗的艺术价值应该得到新的认识。
  (一)反叛“载道”的至情特色
  “文以载道”之“道”,其内涵和外延往往因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宋明时期则主要表现为程朱理学所提倡的伦理道德。反叛“载道”,即是突破程朱理学的樊篱。当戏剧发展到明代,伦理教化之风渐盛。明初杂剧的道德剧,传奇的伦理剧都是主要代表,这种伦理教化意味与明统治集团倡导的程朱理学思想密切相关。“载道”盛行,不仅破坏戏剧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其下场诗为契合戏剧主题,也往往笼罩着浓厚的伦理色彩。
  到明中期,王守仁为首的“心学”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对抗程朱学派的潮流,他们张扬个性,解放思想。汤显祖也受其影响举起反叛大旗,肯定人性中男女情爱的欲求,“至情”的戏剧美学思想应运而生。他在《牡丹亭》的题词中就曾表明:“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这种“至情”的思想不但在《牡丹亭》的剧情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而且在下场集唐诗中也呈现出反叛“载道”的“至情”特色。
  例如,第二十八出《幽媾》:“〔生〕浩态狂香昔未逢(韩愈),〔旦〕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旦〕朝云夜入无行处(李白),〔生〕神女知来第几峰(张子容)?”这是柳梦梅与杜丽娘鬼魂相会的诗歌。这样一种行径是不合当时的礼教的。未成亲的结合,人与鬼的相会,汤显祖做了这样一次“道”的反叛,他让死了三年的杜丽娘“溟莫中求其所梦者而生”,让柳梦梅和杜丽娘终成了眷属。这是一次“情”的胜利,是汤显祖对人伦礼教桎梏的反叛。
  不可否认,《牡丹亭》在曲学史上最大的艺术价值是“至情”,而这种“至情”也延及到了《牡丹亭》的下场集唐诗中。在中国文学史发展上,戏剧一直偏离于诗文等正统文学之外。正统文学是讲究诗教传统的,自宋代以来的诗教传统愈来愈趋向程朱理学和礼教。一直以来,戏剧作为娱乐功用的通俗文学,对它的教化要求并不高,剧作家们的自由度也较高。可以说,在戏剧中成为一个理学叛逆者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诗歌作为正统文学的代表,哪怕只是差离一分一毫也是困难重重。汤显祖能将诗歌从戏剧中接过反叛旗帜,实属不易。在《牡丹亭》的下场集唐诗中批判和蔑视程朱理学,这不仅摆脱了明初一些戏剧下场诗伦理教化的俗套,而且还提高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使其回归到了《诗经》“重情尚情”的传统之中。
  (二)丰富作品的互文效果
  “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是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概念。学者杨颖育曾经引用过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定义:“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
  互文性理论是在“互文性”的批评概念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在显性层面的文本研究中,互文性理论可以是通过这一批评概念来研究一个文本与其它具体文本的关系。即是寻找文本中的“再现”和“派生”现象,是一篇文本通过“隐喻”、“引用”、“用典”、“派生”等等方式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的现象。《牡丹亭》得剧情就是通过“派生”的互文手法,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中转换而来。这种互文手法不仅被汤显祖运用于剧本中,也延续到了下场集唐诗间,丰富着整个《牡丹亭》的互文效果。
  《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互文手法是通过“再现”来实现的。这种利用互文手法来“再现”文本的互文手法主要有“隐喻”、“引用”、“用典”三种,其中隐喻和用典是作者在对已有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再加工。而引用则有直引和意引之分,直引是引用现成的文本,并不对文本本身的语言文字进行修改,这种方式也是最符合集句诗的创作思路的。
  那么,《牡丹亭》中的下场集唐诗直接引用了大量的唐诗(部分诗句虽有作个别字词改动,本文仍将其视为直接引用),作品中的互文效果具有哪些艺术价值呢?以下以第九出《肃苑》的下场诗为例作出阐释。
  第九出《肃苑》:“东郊风物正薰馨(崔日用),应喜家山接女星(陈陶)。莫遣儿童触红粉(韦应物),便教莺语太丁宁(杜甫)。”
  首句“东郊风物正薰馨”引自崔日用《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凤阁斜通平乐观,龙旂直逼望春亭。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倾贺水心铭。”原诗是一首宫廷应制诗,“东郊”即指皇帝春游的望春宫所在的东郊,首句赞美了东郊的风景,歌咏在皇帝圣德下的太平盛世。在《肃苑》一出中,汤显祖化用词句“东郊风物正薰馨”,虽文字未改,且同样是赞美风景,但赞美者的心境却大不相同。杜丽娘终日读书,困闷不已,她的赞美多是内心压抑中生出的一种向往,已不同于原诗的感恩戴德,歌咏祝颂。
  第二句“应喜家山接女星”引自陈陶《投赠福建路罗中丞》:“越艳新谣不厌听,楼船高卧静南溟。未闻建水窥龙剑,应喜家山接女星。三捷楷模光典策,一生封爵笑丹青。皇恩几日西归去,玉树扶疏正满庭。”全诗表明作者无意仕途,隐居山野之间的生活态度,“应喜家山接女星”一句,写出了诗人回到故乡的欣喜。在《肃苑》一出中,“应喜家山接女星”中“家山”换做杜府后花园,写出对游园的期待。   第三句“莫遣儿童触红粉”引自韦应物《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韦应物即将离开,但割舍不下滁城新竹,“莫遣儿童触琼粉”表达了作者生怕儿童不懂事,破坏竹子之美的担忧。而在《肃苑》一出中,汤显祖将“琼”改作“红”,而整句诗“莫遣儿童触红粉”一句成了生怕儿童知晓男女情事的意思。
  最后一句“便教莺语太丁宁”引自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杜甫客居他乡,乡愁难解,春情春景更是加剧诗人内心的惆怅,甚至对啼莺也深觉恼人。汤显祖却化用此句,意思变成:儿童懂得男女情事后言语会更加多情。
  可见,《肃苑》一出的四句下场诗,经过汤显祖的重新加工组合,诗句所呈现的情感内涵已完全不同。《牡丹亭》下场集唐诗通过这种最典型的互文手法,非但不会让重组的诗句显得生涩,反而能使读者在诗句原有的意蕴上产生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从而大大丰富了诗句的文学效果,提升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注解:
  ① 明.汤显祖.牡丹亭[M].徐朔方,杨笑梅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② 《牡丹亭》全本共五十五出,其中第一出“标目”的下场诗属作者自创,第十六出“诘病”中无下场诗,其余五十三出中有五十二出为四句下场集唐诗,最后一出为八句下场集唐诗。现今有不少学者认为《牡丹亭》中最后一出的下场诗实为两首,理由是此八句诗“从其压韵的情况来判断,这八句诗组成了两首集唐诗。”本文依从高琦先生详细笺校后的观点,以最后一出下场诗为两首论,《牡丹亭》中的下场集唐诗共计54首。
  ③ 杨颖育.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J].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10,(6):27—30.
  ④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参考文献:
  [2] 王育红,吕斌.《牡丹亭》“集唐诗”探析[J].中国韵文学刊,2005,19(2):71—76.
  [3] 赵艳喜.试论明清传奇中的集唐诗[J].艺术百家,2006,(5):21—24.
  [4] 黄斌.略论《牡丹亭》中的集唐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99—102.
  [5] 杨颖育.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J].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10,(6):27—30.

推荐访问:唐诗 下场 价值 艺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