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9:5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从社会心理模式到多维动机框架—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及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19-04-20 06:34:31 浏览数:

  摘 要:随着应用语言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在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本文分析了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早期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和目前广为学界瞩目的Dornyei的多维动机框架理论,以及结合我国外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实际需要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维动机框架理论。
  关键词:动机 社会心理模式 多维动机框架 外语教学
  1.引言
  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个世纪七十年代Atkinson的成就目的理论(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y)认为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具有了解外部环境和迎接挑战的天然动机,因此此理论关注的更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天然学习动机。在此理论框架下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和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无不是从对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角度入手进行动机心理研究。
  2.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
  与此同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R. C. Gardner与Lambert所提出的社会心理模型在动机研究中影响最深远、最具有代表性。Gardner 和Lambert提出,外语学习的四个要素也就是语言能力、智力、焦虑以及动机同真正的课堂教学都具有一定密切的关系的。我们所说的动机是受工具型态度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和融入型态度(Integrative Orientation)影响的。Gardner等人建构这个动机研究模型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成果的,这样的一个方式在之后的动机研究中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式以及主导方式,也被我国的大多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采用。
  但九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纷纷对其理论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挑战。华惠芳(1998)指出:“Gardner和Lambert以一些迁入北美的移民作为当时的研究主要对象。这些移门学习一门外语的目主要是希望成为所学外语社团的一员。学习这门外语只是其中之一,还要去接受使用这门外语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他们的学习外语动力就是来自于此。”
  3.Dornyei的多维动机模式
  “动机”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了,很多研究者于是提出来,应该将教育环境融入到动机研究中去,尤其是针对没有办法接触大量单语外语学习氛围和环境的内容。所以,在上个世纪纪九十年代的时候Z. Dornyei就提出了一个多维框架即学习动机的构成成分三层次模式的这种学习动机,这个学习动机得到了的的广泛关注。Z. Dornyei认为,外语的学习动机有三个主要构成,包括有学习者层面、语言层面还有学习情景层面。下面我们来看下这几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1)学习者层面:学习者层面里面包含了学习者的一些个人原因。这些原因主要包括自信(Self-Confidence)、成就的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二语学习的能力(Perceived L2 Competence)、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焦虑(Language Use Anxiety)、自我能力(Self-Efficacy)以及归因的方式(Causal Attributions)。
  (2)语言层面:在语言层面这里包含了Gardner所说的工具型的动机系统(Instrumental Motivational Subsystem)以及融合型的动机系统(Integrative Motivational Subsystem)。在这里融合型的动机指的是学习这门外语的人本身箱融入以及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而产生的这种学习动机,而工具型的动机指的是想达到自己的目来学习这种语言。
  (3)学习情景层面:学习情境层面中包含教师、课程、学习集体这三个因素。(a)教师动机因素(Teacher- Specific Motivational Components)指的是教师自身的性格、行为和教学方法等的一些因素。(b)课程动机因素(Course-Specific Motivational Components)的理论是Crookes and Schmidt(1991)和 Keller(1983)这两个人动机条件的理论。(c)学习集体动机因素(Group – Specific Motivational Components)中就强调了学习集体对整个动机的影响。
  4.Dornyei的多维动机框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Dornyei的模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外语习得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中国的外语教学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教育学意义。
  (1) 语言层面:我们根据 Gardner 的理论,具有工具型动机的语言学习者远没有具有融合型动机的语言学习者学习起来愉悦而主动。这两种动机并不对立。我国学生普遍具有工具型动机,过分重视外语的近期实用价值,而并不重视外语的本身文化内涵还有经济、社会、科技等等的信息。作为外语教师要多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加人一些使用这门外语的国家人文、风俗等相关事物,把使用这门外语的国家的特别好的一些文化讲给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得以拓宽,然后所学外语本身和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提高一大步,学习成效也会有巨大的变化。
  (2)学习者层面:教师需采取各种手段了解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期望、信心和各种感受,尤其要了解学生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焦虑程度并有的放矢地采取缓解措施。另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归因方式,,在学生成功时引导其能力归因,失败时引导努力归因,即把消极的、错误的归因方式引导到积极的归因方式上来。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的调动起来。
  (3)学习环境层面:Dornyei认为学习者层面以及语言层面两个动机成分是比较稳定、但是是比较难操作、控制的,所以重点应该从学习环境这个层面入手来探索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如果在课堂上可以为学习者制造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是对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很重要的。对此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一下这个模式当中的教师、课程以及学习集体几者之间的关系并做到以下几点:   (a)动机与课程设置
  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不好,学生可借鉴的资料基本就是自己的教材,而且除了课堂就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学习环境了。所以说,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就在很大的程度被教材和课程所束缚。缺乏创造性、灵活性的教师和活动单一、内容枯燥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和提高。现在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注意这样的问题,他们在设置英语课程的时候就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多样化的英语拓展课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个人目标和兴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各种语言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习得环境。
  (b)动机与教师行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情绪饱满,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要明确、难度适中,使学生从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并要善于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当学生的好榜样。另外教师在平时多对学生进行认同鼓励,这有利于学生信心的建立和增强,是学生加强学习的动机。另外,教师本身的一个教学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自身必须先建立积极的有利于学生的教学动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动机与群体影响
  群体影响是另外一个在学生学习外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动机,且不易受教师控制。周围同伴对学生产生影响极大:如果周围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好学风,学生就会积极努力。这也是现在部分高校实行英语分级教学的原因所在。分级教学的优劣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但如果教师能关注学习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其目标定位,引导、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关系融洽、友爱相助、合作愉快的学习集体,却是维持学生较高学习动机的主要方法。
  5.结语
  从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到Dornyei的多维动机框架理论,在进行动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应结合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语言环境和应用目的。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课外习得英语的机会很少,所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很注重课堂上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作用的动机因素。只有做到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使学习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Arnold.1989.
  [2]Gardner, R.C.& Lambert, W.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Newbury House: Rowley MA, 1972.
  [3]Gardner, R.C.& Lambert, W.E. 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 266-72.1959
  [4]Gardner, R.C.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Giles H and St.Clair R (eds)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Blackwell, Oxford, 1979
  [5]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8: 273-84. 1994
  [6]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31: 117-35. 1998
  [7]Keller, J.M.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Reigelruth CM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NJ. 1983
  [8]Crookes, G. and Schmidt, R.W. Motivation: 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 Language Learning 41: 469-512. 1991
  [9]葛红:“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3期。
  [10]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外语界》,1998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云雁(1976.10-),女,工作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推荐访问:多维 社会心理 动机 框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