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16:36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发布时间:2019-05-02 06:31:08 浏览数:

  要上出好课、能吸引“眼球”的课、学生乐于接受的课,不仅要“理”出问题,即“知其然”,更要找出问题出在哪儿、为什么这样,即“知其所以然”。而纵观我们目前常态下的信息技术课堂(甚至包括部分公开课),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并要善于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一:“三维目标”形同虚设
  例1:一位高一教师在讲授《信息的编程加工初步》一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知道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步骤;理解算法,并能初步使用算法描述解决问题。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懂得算法,并通过实践巩固性练习来习得算法的流程图描述。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计算机工作原理,程序存储与控制的意义所在,培养对程序设计的初步兴趣。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该教师一开始就讲“百米排序问题”,简要提“算法”一词后就投影其流程图,接着打开VB程序设计“VB界面设计控件插入”、最后再进行所谓的程序代码补充题“100累加”和“图像打印”(实际是循环甚至是双重循环问题),导致学生像赶鸭子上架一样,整堂课连编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都没弄明白,更不要说让学生“明确程序的意义,培养程序设计初步兴趣”了。
  还是本节课内容,还是遵循其“三维目标”,另一位高一教师则紧紧抓住“体验信息编程加工的总体过程”和编程加工核心“算法设计”及其流程图描述的两个重点展开,带着学生一起玩程序游戏。学生亲手操作点击界面按钮求得结果,然后该教师揭示按钮后面隐藏的程序代码,从而明确信息编程加工的过程。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现了学生在体验学习活动过程中习得了方法,其目的与“三维目标”完全吻合。
  可见,如果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学生真正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方法,体验并提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其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问题二:对“任务驱动法”存在误解
  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一节内容只有三个主要知识点,就只对应提三个问题,不管其有无内在的联系,更不管真正的学习问题是不是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得出的。
  例2:有教师针对《文档的编辑修改》列出几个问题菜单:文本的修改、字符处理、段落排版操作有哪些?再加一个综合练习的套路。笔者做了如下更改:首先进行作品的案例式教学,在导入“文档的编辑修改”一课内容时,提问:输入的文本就像我们以前写作文一样,写了草稿接下去该干什么?学生好奇,就会说出草稿修改初步的有关操作;其次放手让学生去做,有问题的小组交流,或学生“小先生”进行个别辅导;接着教师再对这些操作进行必要的删减和归类;然后通过投影展示已有优秀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发表评价,教师略补原则性注意点;最后,根据不同层次要求,学生着手美化自己的作品。
  总之,就如一位教研员所说:课堂我们要注重针对性、实践性,要在体验下的形成性测试中,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案例来展开,来分解渗透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固有的知识点、操作点;小学要注重信息学科的态度学习,初中要注重操作学习,而高中要注重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相结合。

推荐访问:所以然 还需 其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