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01:4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如何提高读图能力

发布时间:2019-05-05 06:33:43 浏览数: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地图中对地理信息进行提取、加工,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阅读地图还可以使学生形成空间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在对初中地理学科的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性进行分析上提出学生读图兴趣与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地图中有许多隐含的条件,在地图中也有许多正文里没有的叙述,借助地图可以学好地理,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建立起对地理对象的直观认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为了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地理,必须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地理学科的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性分析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地图可以将抽象转化为直观化、形象化的东西,发挥语言文字所不能描述的作用。
  1.通过气温曲线图,可以区别气候类型的气温状况
  比如,在读图时,我们会遇到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的平直情况,这里的年温差较小,四季皆夏,每月气温没有多大的差别。通过图可以分析出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有较大的弯曲,气温年较差明显,但是四季都在零度以上,冬季没有寒冷天气,对于温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与极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图的弯曲可以分析出气候的变情况。
  2.通过降水柱状图,可以区别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借助于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极地气候的柱状图的水柱情况进行分析,全年降水量少。在地图中可以总结气候的特点,充分证明读图的重要性。
  3.通过地理轮廓图,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魏格纳之所以能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主要是靠地图促进灵感的产生。魏格纳在看墙上的地图时,感觉到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十分吻合,他大胆设想,这种吻合不可能是巧合,他大胆假设,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过去有可能是一块的,只不过是后来经过漂移以后分开了。他借助地图,对两个大陆上的地层、岩石以及古生物化石做了进一步的对比与研究,最后总结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说,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让人产生联想的地图种类较多,比如法国的轮廓接近于六边形的几何图形,中国的地图轮廓可以想象为报晓的雄鸡等。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地理轮廓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读图兴趣的培养策略
  读图是用图的关键,只有认真读图、能读懂图,所以要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1.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共鸣
  借助某种生活经验,可以在不同的地理图表中说明他们对政区图的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先要找到他们相对熟悉的生活经验,针对他们并不熟悉的知识与地图加强训练。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图时,我不是直接展示给学生中国的地形图,只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的政区图,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你所熟悉的省区的名称,这些省区包括的著名山脉、平原及高原有哪些?要找到点这些,我们要通过哪种地图完成?
  2.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使学习情趣不断被调动
  地理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更不是过去的满堂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提高学生的“听、看、动手、记忆”能力,对课本知识、地图、作业间实现有机的统一。让学生的学习情趣得以调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3.借助诗歌,导入学习主题
  我国有许多关于地理知识的诗歌,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我们在导入课题时,可以借助诗歌进入主题,这样有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中国的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到较冷的地方,我借助了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学习有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时,我通过分界线的学习,想到了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学生在地图上找玉门关,观察玉门关是不是属于非季风区等等。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1.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只有具备了识图能力,才能学会读图,它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看懂图像,发现地图中“有什么”“怎么样”。
  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看图时,只有积极思维,才能找到某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过程。比如,在学习《非洲的气候类型》时,在对学生训练看、说、填画能力时,让学生观察非洲的气候特点与分布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借助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合地图解决相关问题。在马达斯加岛的东西两侧出现了气候类型不同的情况,当赤道穿过非洲地区时,在西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而在东侧是却是热带草原气候,可以通过地图进行总结,学生会在地图中寻找答案,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也由直观形象转变为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2.有效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
  析图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图像提升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能够分析出其主要原因。
  (1)在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
  地理图像主要是反映了各地理要素之间具有普遍联系、互为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他们的联系之间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遵循共同的原理。比如他们之间可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征与它们的气候、河流之间具有共性,所以他们的各种生产、建筑交通等对人类活动会产生共同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能源、人口分布之间具有共性,他们对工农业生产会产生相同的影响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方位的联系与分析,能够开放思路,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借助方法发动学生积极思考
  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两类思考方法的训练:一是借助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让学生分析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例如在欧洲一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在北美洲地带,这种气候的分布面积较小且狭长,分析其原因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完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对气候分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和普遍规律。二是根据普遍规律中的个别现象,我们对其特殊原因进行分析。比如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可以观察得到赤道与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在东非高原地区为何会出现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呢?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训练以后,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得到培养,可以杜绝析图过程中的片面性、绝对性,我们可以静止地分析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不但可以找出一般的地理规律,还可以找出地理成因,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个别现象与特殊规律不能忽略。
  3.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记图能力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准确记忆图示中的重要信息,通过大脑形成“心理图像”。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加强各种记忆训练。可以借助形状联想进行训练,比如长江干流的形状类似于“V、W”,黄河的形象是“几”字,广东好像是“象鼻”,黑龙江类似于“天鹅”,在相对位置记忆训练中,我让学生记忆时,给学生讲明四川省大约在长江的“V”形中间,武汉在长江“W”中间的凸起处;在空白地图填绘训练中,我让学生可以在中国空白地图上描出主要的山脉、并注明省级行政单位等等。通过对各种感观的结合,能够进行有效记忆,可以较多地总结出地理信息。
  总之,我们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与读图能力是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地理课程标准,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坚持不懈地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使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升,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伟大.走出峡谷的多维图景:中学地理教学创新.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读图 培养学生 地理 初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