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2:35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阅读古文要“活化”】 古文阅读

发布时间:2019-05-12 06:26:20 浏览数: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进行语文学科的创新教学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结合在一起,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古诗教学;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

中华民族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义,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可喜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经典篇章,这对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探究民族心理、滋养民族的灵魂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天的中学生每天面对着鲜活的现代社会生活,新的“视听”及“网络”文化充满了他们的生活空间。阿杜、F4、赵薇、网聊是他们课余生活的谈资。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人生阅历以及认识能力的的缺乏,使他们很难在思想上和古人亲近。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在语文学科的古诗文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感觉到不少学生认为古诗枯燥难懂,认为这类课文只需死记硬背,无论老师怎么费尽唇舌讲解也很空洞,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常让我有“对牛弹琴”之感,于是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学古诗文教学应当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结合在一起。鲁迅先生赞叹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孩子们确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却暗淡无光了。新《课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想象;应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想象。一、表情朗读,激活想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读与想象的结合。如果没有想象,“其义”会“自见”吗?“自见”的途径是想象,动力是感情。可见读书在感情投入对激活整个大脑系统,发展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会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那样的想象似有源头活水来,古文文笔精湛,浓缩着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时看起来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感情,那么读好古文在意境中去体会,然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读好古文我认为要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品位。首选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如上《十五夜望月》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在课堂上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学习诗文,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说说在你面前呈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呢?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庭院、月光、栖鸦、桂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我欣喜地感到在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了他们想象的闸门,然后让他们也感受到了学习古文的乐趣。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接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适宜编演课本剧的文本,比如《郑人买履》、《邹忌讽齐王纳谏》、《赵普》等,还有不少诗词也可做这样的改编,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木兰诗》等,可以先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并自愿组合成剧组来演这场戏。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结合古诗文中的语境、想象情景,改编台词,化妆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三、填补空白,丰富想象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既然如此,教师应该少分析,把“空白”留给学生自己去填补。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是高度概括的艺术,它总留有许多艺术空间,我们在诵读欣赏时,要会运用想象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会原文。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外,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闭上眼,摇头晃脑一读,就能体味到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写人的心情,写诗人的什么心情呢?我们只要填补好诗文中的艺术空白,就可以领悟诗的意境了。它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之中的特殊感受。它看似写景之类的山水游记,其实之中更主要的是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才能领悟。又如像《游园不值》这样的一首诗,写的是去拜访自己的友人没有遇到,却见到朋友的园子里却有一支正在盛开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了,作者就联想到了朋友的园子里一定有生机盎然,文章中没有直接花费笔墨去描写园子里的春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抛砖引玉,问学生,你们想想朋友的园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还有哪些美丽的花草树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青青的小草,还有成群的蜜蜂在翩翩起舞……。在这一空白处,教师运用“红杏”这一纽带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在以利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飞翔,学生们兴趣浓厚,为今后的写景色的文章也积累了很好的素材。四、描摹绘画,延伸想象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就是一幅恬淡的山水风光图。学生在学习诗文中不仅体会到诗文之美,而且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让他们用自己幼稚的画笔再现诗中的意境,既增强了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同时在涂抹上色的过程中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因为诗句给他们的素材是有限的,大部分内容是他们想象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卜算子 咏梅》《题西林壁》《归园田居》等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画得好的还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张贴出来,让他们有着想象之后的愉悦和成功感,何乐而不为!又如:在教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孤烟直”呢?许多同学就烟到底是直冲天际,还是袅绕上升展开了激烈讨论。在理解诗词的描摹绘画的时候,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有的学生画面优美,有的简约大方,有的则无从下笔……其实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五、改写创作,拓展想象学生在学完古诗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后,在教师进一步的点拨和提醒下,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古人的写作手法对古诗文进行改写,这是很好的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描写朋友离别的诗歌,可引导学生回忆平时送别亲人,同学,朋友的画面,想象当时的心情,把和朋友分别的情景写成一首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完成自己的诗作。我们不要求学生的诗歌对仗是否工整,辞藻是否优美。但是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他们想象思维的火花,都是他们成功的杰作。他们的学习古文的热情会进一步的激发,想象能力凭借古文让他们在自由的天空里飞翔。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未挖掘的潜能,而学生的想象更是一片青青的草地,期待我们老师去开垦和栽培。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凭借古诗文为支点,进行语文学科的创新教学,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有潜力的具有想象力的一代。因为想象是活化知识的酶,能使语言课堂青春焕发,浩力永存,充满创新的动力旋律。语文老师应永远有一颗年轻、快乐、富有想象力的心,让想象在语文课堂上潇洒地飞扬起来。

推荐访问:活化 古文 阅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