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1:55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新闻学专业课程【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设置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2 06:48:46 浏览数:

  [摘要]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学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新闻媒介的发展。而新闻人才的业务素质首先来自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因此,能否加速新闻人才的培养速度,尽快提高传媒人才的学识质量是当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迫切任务和主要课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新闻学专业 特点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57-03
  在当前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传媒产业对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必然。在数字时代,各类新闻媒介对人才的要求已呈现多元化、弹性化、实质化的特点。那么,如何及时地为新闻媒体“供血”,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的改革,这一艰巨的使命就落在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的肩上。尤其是新闻学专业的设置特点,成为目前各高校研究的重点。本文仅就独立学院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至2000年独立学院开始出现,2005年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全国各类高校设置新闻学专业的共有661个。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兴起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强烈冲击。但师资、办学经验方面明显呈现弱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采取避实击虚、另辟蹊径的办法脱颖而出。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根据新闻媒体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而且采取加强技能训练的角度引进,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媒体工作者当教师,这样就改变了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现状。这些双师型人才弥补了独立学院师资的不足,他们的授课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案例法教学,案例鲜活能更好地诠释理论概念,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使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国内一些独立学院拿出十门左右的课程到媒体会招标,实行双向流动,即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到高校去讲专业课,高校教师去到媒体去当一段编辑、记者。这对于双方都无不裨益。媒体采编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物色优秀的实习生,高校教师到新闻单位可以将新闻理论在实践中找到更紧密的结合点。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已渗透到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中,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自2000年我国设立独立学院以来,高教研究者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效果。对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来说,有研究者比较了国外一些私立院校后认为,回归新闻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力求让理论教学接近社会实践的需要,奉行实践教学的理念,让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更具影响力。如果新闻学专业教育内涵不断被拓宽,实践教学被越来越重视,那么培养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教学目标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关系,避免重实践轻理论,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避免应用变革与理论知识体系发展中的裂痕现象发生。
  二、课程设置别具一格,造就一专多能的传媒精英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普通高校那样样式齐全,一般来说,目前国内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设置的课程分为三类,即新闻史部分、新闻理论部分、新闻业务部分。而独立学院则倾向于第三类,也就是说第三类的比重大一些。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等。一方面来说,独立学院是三本院校,学生普遍理论意识浅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对理论部分不是很感兴趣,基于这种状况,课程设置方面应侧重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学者提出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坚守职业精神,能执掌社会公信力的人。这是新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也是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发展的立足点。
  近年来,新闻事业飞速发展,新型媒体脱颖而出。多焦点、分散化成为主流。以网络传播为背景的媒介融合日趋凸显,因此对于网络传播的课程已摆上议事日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变化已将网络传播课程推到一个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
  然而,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速度,有些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还长期处在固有的模式化、保守化。即便是课程局部调整,也只是在选修课上做实验,没有大胆的举措。教育部曾提出高校增加实践课课时数,我的理解是增加考查课,减少考试课。因为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就业,但是如何才能学以致用这是关键问题。
  我们曾对国内某知名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别具特色,不但设有实践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片主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而且还开设技术课程(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新闻摄影与摄像)。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设立些前沿科目,比如《广播电视声音研究》《主持人人体语言》《媒介批评》《采编播合一研究》《区域媒体研究》等。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主要是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一个优秀的新闻学子要想成功,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形成浑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丰厚了,就可能使自己编采的作品具有高远的立意、丰富的内涵、辩证的思维、最佳的状态。因此,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突破口。如果不顾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盲目仿效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照搬照抄,无论课程是否有用,纷纷上马,就会导致教学体系和教学效果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启动名师培育工程
  长期以来,教师以授课为主,许多独立学院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决定于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满意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已很难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又一突破口。
  新形势下对独立学院的教师的要求主要有三点: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适应和促进人才的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课题研究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有资料表明,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末,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稳定增加,解放初期新闻教师约100人,改革开放初期约170人,1983年增加到518人,90年代初期是1011人,到1999年教师人数是1600多人,但是超常规的扩张新闻专业点,让师资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另外,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大师资调整结构,破除框框,打破地域限制,提高薪资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到独立学院任教。同时也可将研究型人才与实务型人才分离,调整实践与理论的分配比例,从而使教师的能力能有效、充分地发挥。
  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应建立激励机制。从学习、研究、科研、评价、奖惩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教师自我发展,不断完善。建立学习制度,开展集体学习,倡导教师说课活动。教师也应该及时地反思自我,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改革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将课题研究中形成的各种成果吸纳到课堂上来,促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探索发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育。
  独立学院在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地树立典型,通过教师个人的成长案例,推广示范。从而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学习机会,加强培养指导,增强独立学院的发展后劲。
  在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教育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独立学院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形式应由应试教育逐渐地向素质教育过渡。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与传统的“灌”“输”“压”教育相比,更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闻学专业这一灵活性较大的学习模式,从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有了与时俱进的改革,这个教学体系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探索。老教师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同时也促进老教师知识、信息的更新。
  四、积极探索学生培养模式,以入口带出口
  虽然全国独立学院设置新闻学专业的院校不是很多,但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一方面入口—招生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出口—就业压力日趋加大。
  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来看,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新闻作品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了解新闻媒介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媒体的动态。
  独立学院既要强化新闻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又要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合作教育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是新时期人才市场化的有益探索。
  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未来新闻人所具有的品格特点。这些性格的养成要强化新闻人的人格要素。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经验少,很难适应多变的社会局势,因此在校期间,学校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观,以便毕业后能适应新闻工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开阔胸襟、广阔视野、高远见识,要教育学生“三贴近”,培养他们勤勉、韧性、积极进取和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驾驭能力。
  新闻学专业设置的特色关注着未来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新闻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著名新闻学者何梓华指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违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至今不足,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挂牌招生,其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基于上述情况,对新闻学专业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能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关注本地区发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化趋势,从而增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积极发展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尽快与国际化接轨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传媒技术新闻理念受到全方位冲击,对新闻人才需求的观念也随之变化。这一切给独立学院新闻教育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
  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时代主流,当今的新闻媒体不仅需要理论扎实,素质优秀的新闻学子,而且需要高超的实践能力,能够充分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技术设备,实现采编播一体化。
  “宽口径、厚基础”成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口号,这是应对新时期对新闻教育的要求而确定的目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有些独立学院脱离新闻发展的实际,不重视实践教学,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课程设置不齐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不能形成规模,更为突出的是现在独立学院普遍缺乏师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因此,独立学院应正确把握新闻学专业的核心领域和特色,拓展办学思路,深化学科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加大投入。
  现在世界新闻学教育各具特点,比如美国,作为世界新闻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教育模式颇为新颖。他们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训练,能够有效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我国独立学院要从国外同行中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把好生源质量关,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现状调查和理论研究,尝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独立学院新闻学教育是今后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事业,主办者应尽快与国际化接轨,在当今信息时代,力争普及数字多媒体教学,实施网络交互式学习,尝试设置网络选修课程,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从而把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殷晓蓉.新闻传播学学术精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新闻学 专业设置 独立学院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