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0:25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查尔斯对黛安娜愧疚吗 解析《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9-05-22 06:49:17 浏览数:

  [摘要]《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片长90分钟,耗资300万欧元,由理查德·戴尔执导,英国第5频道、法国电视一台、美国发现频道、德国珀尔西本频道和俄罗斯第一频道联合制作。首播于美国TLC频道2007年8月12日22点,同时在英国第5频道、UKTV历史频道、UKTV戏剧频道、德国珀尔西本频道、法国电视一台、葡萄牙RTP电视台、澳大利亚第七频道、俄罗斯第一频道和印度历史频道等播映。本文粗浅地解析《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这部影片。
  [关键词]电影 解析 戴安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95-02
  这部情节纪录片在世界各地的收视业绩远超出期望值。在合作出品方的德国珀尔西本频道播出时,在该台的商业目标观众(14~19岁年龄段)中,达到了13.7%的市场份额,远远高出频道平均市场占有率。德国所有重要的电视指南都发表了关于这一节目的评论。它在日本TBS播放时反响强烈,取得了平均10.7%的收视率。作为BBC国际公司的商业发行节目,它是2007年合拍国家最多、预售冠军产品之一。
  2007年,戴安娜逝世已经10周年。在这十年间,戴妃依然存在于媒体的视野中,关于她的报道和翻拍的电影仍然占据着新闻报道的头条。在大多数英国人的心目中,她是永不褪色的英伦玫瑰。从那场声势浩大的世纪童话式婚礼,到公开吐露婚姻破裂内情,继而一个华丽转身,彻底脱离英国王室,直至充满离奇的死亡——戴安娜的一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传奇,它混合了时尚、名声、野心、财富、权威、私情、童话、丑闻,以及似乎永远看不见尽头的公众好奇心。
  戴妃十年祭之际,关于戴安娜王妃的影视作品纷纷出炉。纪录片作品中影响力较大的有英国电视四台制作的《巴黎隧道的目击者》和欧洲文化电视台Arte制作的纪录片《戴安娜王妃与阿尔马桥隧道的幽灵》。其中,《巴黎隧道的目击者》采访了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遭遇车祸时,现场目击者和摄影记者,以及处在批评中心的狗仔队。纪录片还公开了车祸现场血淋淋的照片,其中包括一张戴安娜被撞后卡在后座,身体扭曲变形的照片。对狗仔队的采访及车祸现场的照片,遭到了英国王室的强烈反对和英国民众的广泛争议,引起了一场“戴安娜风波”。而《戴安娜王妃与阿尔马桥隧道的幽灵》则集中揭示了戴妃男友多迪·法耶兹及其家族与这出悲剧的瓜葛。
  另有《戴安娜秘史》,主要回顾了戴安娜一生的情史;《戴安娜之死》则从一名记者的角度,回顾了戴安娜遇难的经过,表达了主创人员对“交通事故”说法的怀疑态度。
  情节纪录片《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虽然也是采取回顾的角度,但它与《巴黎隧道的目击者》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仅仅聚焦于戴安娜死前的24小时,也不倾向于兜售戴安娜的遇难场景来吸引观众,而是回顾了戴安娜生命中的最后12周,以她和多迪的爱情生活为线索来映射出她的生活图景,从她生命中最终那些抉择、情感经历,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戴安娜。在对于戴安娜死因的分析方面,该片也不同于《戴安娜之死》所呈现出来的“阴谋论”,而是立足于警方调查报告的基础,试图说明这场悲剧是戴妃、多迪和狗仔队等多方因素无意间“合谋”的结果。
  从内容上看,《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一方面在上流社会的奢华气息中,回顾了戴妃的社交生活和全新恋情,另一方面,又展示了她风光得意后,被媒体追逐得无限压抑的一面,她渴望的无人打扰的度假、与新情人的约会,都不幸成为了媒体的献祭品。两方面形成强烈对比,力图向观众展示一个形象丰满的、聚光灯背后那个真实的戴安娜王妃。
  影片采取倒叙和回环的手法,从车祸当天戴安娜和多迪躲避狗仔队的追踪开始叙事,通过三次地中海之行串起戴妃离婚后的生活,最后镜头回到开头那一幕,继续驶上死亡之途的那场追逐。
  从叙事手法上看,影片采取纪实和戏剧性相融合的手法,以吉纳维芙·奥赖利扮演的戴安娜王妃度过的生命中最后两个月为情节主轴,穿插真实的新闻片段、档案照片等资料以及有关人士的访谈,将现实和再现的段落巧妙地缝合在一起,描绘出戴妃最后的生命轨迹,分析了整个悲剧的来龙去脉。如吉纳维芙·奥赖利饰演的戴妃穿着一件蓝色泳衣站在法耶兹的游艇跳板时,下一个镜头就是当年报纸的头条,刊登着戴妃穿着同样的泳衣坐在跳板上的照片;当剧情中的戴安娜和多迪在游艇上接吻时,下一秒弹出的就是一张位置和造型堪称一模一样的真实的新闻照片;当年里兹酒店摄像头拍摄到戴安娜和多迪等一干人走进酒店旋转门时,下一刻就看见情节中的戴安娜,顺着同样的角度朝着酒店的内部款款走去。通过类似手段的巧妙安排,让真实的影像资料同样成为纪录片的叙事元素,在增强了影片说服力的同时,衔接剧情,使得叙事更加流畅自如。
  导演理查德·戴尔说:“我想提供对戴安娜的真实的洞悉——她的感受是什么,她是怎么想的——而只有通过戏剧化才能做到这点,同时用被访者的证词来支撑。纪录片的真实准确以及喜剧的情感力量结合,起到两全其美的作用。”制作方采访了多迪的父亲穆罕默德·法耶兹、多迪的保镖凯兹·温菲尔德、多迪的个人治疗师玛利亚·丹尼尔斯和《星期天镜报》的两名编辑等人,戴妃死前在酒店里最后的影像以及凯兹·温菲尔德和玛利亚·丹尼尔斯之前从未公开提及的相关细节等,都成了《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一片引发观众强烈收视欲望的法宝。影片高清摄制,充满了鲜明、饱和的色彩,构图精致,画面唯美,影像质感比起任何一部纯剧情片丝毫不逊色。在细节的处理和演员的选择上也多方考虑,力求真实感和说服力。
  作为英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王妃”,戴安娜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符号意义,以她为题材的影片稍有不慎,将会引起舆论口诛笔伐,造成民众情绪反弹。因此导演不得不以谨慎的姿态来架构全片。对戴妃的很多揣测都建立在确切的证据之上。导演理查德·戴尔认为这部影片形式虽然是情节纪录片,但素材全部都是真实的:“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访问戴安娜和费伊德身边的人,包括费伊德的父亲。这些第一手资料保证了影片100%的真实性。”
  对于片中戴安娜这个角色的定位,导演认为,比起公众前光鲜完美的戴安娜,一个在私生活中情绪化、个人化的戴安娜,明显更能打动观众。因此,影片着力叙述一个脱离了“王妃”光环效益的平凡女人、一个希冀爱情却屡屡受挫的女人、一个热爱孩子的母亲、一个善于操纵传媒却也为传媒所累的名人、一个敏感而情绪化的恋人、一个有着爱吃扇贝和看肥皂剧等偏好的普通人。在多变的访问角度中,呈现出一个性情复杂的更加立体的戴安娜。观众往往能在她的身上找到自身的投影,从而更容易接受故事的设定。
  在戴安娜扮演者的选择上,影片突破了情节纪录片不聘请名演员饰演的一般规律,曾经出演《星球大战前传Ⅲ》以及《黑客帝国》系列的爱尔兰女演员吉纳维芙·奥赖利被导演相中,担当此角。虽然,吉纳维芙·奥赖利不是特型演员,在外型上与戴妃有较大差距,但对戴妃气质的把握和口音的模仿惟妙惟肖。她的表演不夸张,十分克制内敛,展现情绪变化细腻感人。导演理查德·戴尔对吉纳维芙·奥赖利在片中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不想找一个仅仅从外表像戴安娜的人,吉纳维芙看起来并不像戴安娜,但是她扮演得很像。”吉纳维芙·奥赖利自己也表示:“在公众‘心目中的王妃’形象背后,是一个复杂和个人化的女人,这样的戴安娜公众很少看到。在这个独一无二的节目中,我们希望能够对戴安娜做出新的诠释。作为一个女人的戴安娜,而不是一个偶像的戴安娜。”正是导演成功的角色定位,以及注重戴妃的性格刻画而不是简单追求美丽外表的做法,巧妙而有效地淡化了知名演员的明星效应。
  除此之外,其他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使这部情节纪录片倍加观赏性。多迪的扮演者帕特里克·巴拉迪成功塑造出一个表面上强势、实际上冲动易怒、毫无建树、受制于父亲权势的富家子。精明吝啬、一心想撮合戴安娜和儿子并从中捞取名声资本的老法耶兹及两名保镖的扮演者演绎得也十分到位。这些都为《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增色不少。

推荐访问:王妃 解析 时光 戴安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