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11:1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也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9-05-27 07:13:14 浏览数:

  摘要:在企业国际化、金融自由化及证券市场多元化等发展趋势的影响下,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存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极为关心的课题。存货控制和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加强对存货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存货管理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71—02
  存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极为关心的课题。目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主要有忽视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忽视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缺乏对资金流的管理、存货资金占用量大且周转速度慢、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等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应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以起到降低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分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很有帮助,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受到中小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粗放式管理遗留下来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品系列化、多样化导致库存水平的上升,加大了库存管理的难度。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无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是存货采购环节中的薄弱环节。据调查,许多企业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①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采购中出现采购频繁,在申购环节上,一般由使用者提出,报经批准后,采购员采购。操作程序上,却不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申报采购计划,而是凭感觉。在这种存货申购条件下,经常会出现不能按照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因而也就没有恰当的采购计划。
  2.存货的验收、保管、储存及销售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中小企业中存货的验收是存货入库前的重要环节,一些企业对存货的验收警惕性不高,对一些特殊存货的质量问题疏忽,给企业造成损失。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当天剩余的存货由于存放在各生产点,往往忽视管理,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一些原材料,由库房办理收料、发料手续,在各经营点直接消耗,到月末结算时,经营点一般都会有剩余物资,如果忽视了这部分物资管理而形成一部分账外物资,就会造成物资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最后,材料的领用没人管,材料被盗或被工人私自用也没人知道,造成企业的损失。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有内部机构的企业,其职能也严重弱化,内审人员的主要职能仍然是记账、算账、报账,不能正确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和管理部门的绩效,导致各级管理部门更加有恃无恐,趁机钻了内部控制的空子。②存货实物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大多数中小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度,岗位职责分工不明,只注重存货的购买环节控制,而忽视存货的仓储与保管、领用与报废等环节的控制,造成大量的浪费。
  4.存货储量不合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也可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企业往往不在乎库存占用资金的多少,最后造成存货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紧缺,造成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减缓。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存货信息的收集与交换主要依靠手工来进行,自动识别技术、监控技术、网络技术及卫星传输技术等方面落后。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造成存货核算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实时、动态、高效地了解各种存货信息,并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员工间的共享,同时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1.部门之间利益不一致,导致管理不到位。目前,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均能有对应的专门部门负责,且各部门工作内容也往往仅局限于一些与本部门特性有直接关系的业务。每位员工所关心的都只是局部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对各部门人员的考核,但因为考核目标的不一致,各部门对整体利益的关注仍然有限,导致管理不到位。
  2.企业的信息传递有障碍。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协调能力不足,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各部门间信息交换缓慢、信息传递失真;涉及到存货的部门繁多,业务处理和操作工序冗杂,统计汇总工作量大,信息可靠程度不高;各种经营决策所需的数据采集困难,相关工作人员较难及时获取所需数据。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4.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正常储备量受挤压。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5.存货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但每年都是只上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没有处理结果,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解决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存货内部控制。在加强存货内部控制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岗位分工控制。所以建立健全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控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就很重要。③二是加强存货采购成本控制。严格执行存货采购计划,并通过互联网开展订购与销售业务,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订货的要求,降低采购成本。三是加强存货验收与入库控制。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四是加强仓储与保管控制。科学合理地制定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量。同时,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五是加强领用发出与处置控制。建立领用审批制度,销售应符合内部的有关规定。六是加强内部审计。为保证存货业务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确,会计核算准确,各部门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企业应加强存货的内部审计。   2.正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加强存货资金流的管理。存货管理模式各有特点,企业应选择合适本企业的存货管理模式。目前企业采用的主要存货管理模式如下:
  (1)零库存管理模式。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并不是指库存的某种或某些物资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策略,实现库存最小化。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少甚至免去因存货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2)存货ABC分类管理模式。企业的存货可按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资金占用或消耗量等进行分类排序,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A类和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并对关键的少数A类存货进行重点管理。进行存货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金额标准和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供参考。划分时按照企业确定的标准,通过列表、计算、排序等具体步骤,确定各种物品所属类别。通过对存货进行分类,使企业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经济有效的管理、控制。
  (3)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管理模式。经济购进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存货总成本由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三要素构成。存货经济批量控制是指在不考虑缺货成本的情况下,进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的确定,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3.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物流资源,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存货管理不科学,购买设备和相关维修备件混淆在一起,导致设备清查难度大大提高,效率低下。同时,不注意保管环境的改善,致使一些设备变质和毁损,所以要善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加快企业产品的流转速度,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提升产品服务形象。不仅能有助于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而且可以减少存货储备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还能加速存货的流转速度,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
  4.加强存货价值形态的管理。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企业应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不仅要从实物数量上进行核对,更应从价值形态上认真分析。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存货成本的,要按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确保账面价值与实际相符,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以便于正确分析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企业综合经营业绩,对症下药,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5.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立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处理信息即时化通道,结合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采用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实现企业存货资源信息化统一管理、数据共享,降低人工管理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存储成本、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各种费用,有效阻止与存货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随意性强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资产管理处山西太原030006)
  (责编:若佳)

推荐访问:存货 也谈 中小企业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