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1日 05:53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让学生在读和说中体验情感]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发布时间:2019-05-28 06:57:00 浏览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所以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就是对话,教师要真正走进文本,并适度解读,把着力点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通过抓住关键词,适时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引领;文本;对话;语言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92-01
  《大禹治水》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对于“大”字的理解和老百姓称“大禹”的原因,有两种方法:一是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后提问,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很容易知道“大”是“伟大”的意思,老百姓尊称的原因也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二是水到渠成,在对前三段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第四段时让学生发现称呼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对“大”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
  片断1:
  师:(板书“禹”字指名读)谁来介绍一下他?
  生:禹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治水英雄。
  生:禹制服了洪水,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师:(在“禹”前工工整整地写了一个“大”)那么,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
  生:因为他为老百姓治理洪水。
  生:因为他是个伟大的治水英雄。
  生:因为他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人们都很敬重他。
  师: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吗?
  生:因为禹带领老百姓制服了洪水,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称他为大禹。
  片断2:
  师:(出示:“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学生读句子)
  师:句子里面的“从此”该怎样理解呢?
  生:洪水被制服以后。
  生: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以后。
  师:大家再读这句话,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大禹!他被称为“大禹”了!
  师:请同学们看看第二三节,怎么称呼他呢?
  生:禹。
  师:这个“大”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大”是伟大的意思。
  生:伟大的禹!
  师:通过学习课文,禹的伟大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生:因为他为老百姓治理洪水。
  生:因为他是个伟大的治水英雄。
  生:因为他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人们都很敬重他。
  师;请同学们再默读第二三两节,看体现了禹哪方面的伟大?
  生:禹为了治水吃了很多苦,所以他很伟大。(生读课文相关句子。重点词: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挖通、劈开)
  师:仅仅能吃苦吗,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我觉得禹很聪明,因为他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生:我认为禹有智慧,把洪水引导流入了大海,所以很伟大。
  师:是的,禹很有智慧,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所以他很伟大。那么第三节呢?
  生:禹为了治水,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没进去看看,他很伟大!
  生:禹在外治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没有进去看看自己的儿子,他很伟大!
  师:想想这个成语?
  生(齐说):三过家门而不入!
  师:我们联系着两节课文,来说说老百姓为什么称他为“大禹”呢?
  (同位互相练习说)
  生:禹仔细的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海,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为了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大家非常感他,就称呼他为“大禹”
  师:老百姓很很尊敬地称呼他,老师教大家个词:尊称。完整话怎么说?
  生:老百姓尊称他为大禹。
  生:因为禹为治理洪水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他吃进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把洪水引导流入了大海。他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看儿子,儿子十几岁了还不知道父亲的样子。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很感谢他,所以就尊称他叫“大禹”。
  ……
  【对比反思】
  1.教师真正走进并读懂文本,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1)关注文本的布局谋篇。
  文本仅仅是进行语言训练的例子,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领悟文本基本的表达方法,才是教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关注的实质。《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共四自然段,内容依次是洪水泛滥→禹治水过程→三过家门不入→百姓感激,尊称“大禹”。课文第二段具体描述了禹吃尽千辛万苦加聪明才智,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第三段写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儿子不知道父亲的样子。这样,课文的二三两段称呼其为 “禹”,第四段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尊称他为“大禹”。 用这样的布局谋篇,通过这两段的具体描述,顺着课文的情感主线,禹的伟大形象,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丰满起来。
  (2).选取最有效的对话教学切入时机。
  片断1的对话教学中,教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主动引导学生对“大”进行理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对禹的伟大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种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还没有全面直接地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仅仅从第四段中找结论,这种品评是肤浅的。片段2对于“大”字的品评,是建立在充分研读第二三段的基础上的,让学生发现称呼的变化,然后回顾治水的过程,对于禹的伟大有了切实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力的教学方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初步向学生渗透整体把握的意识。
  2.学生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有效方式。
  片段2教学中,学生对于“大”字的理解,初期的回答仅仅停留在第四段的结论性文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引领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利用第二三段的内容禹的伟大进行过程性总结,由此巧妙过渡到说的训练。这样,使学生阅读的过程成为改造原文的过程,而且也是阅读主体自我完善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文本、教师三个要素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成为课堂的主线,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在淳朴无痕的语言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用水到渠成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推荐访问:在读 体验 情感 学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