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5:26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语句 >

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和谐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9-06-02 06:44:12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G423.06  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经途径。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必须正确处理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方式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精神创新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内容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兼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而学校主要靠教学,所以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理念是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支撑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创新能力的基础来源于知识结构,因此,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全部课程组成的系统,其构成就是各门课程。一般分为思想政治、自然科学、社会文化、专业基础、身体心理等课程体系。将课程按体系分类是在保持学科、课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基础上,更加强化教育观念,指明课程实践目标,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供明确的思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迅猛发展,新思想、新理论层出不穷,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育作为延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命线,它的改革尤为重要。如何使教育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并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教育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如何通过教育优势的发挥来振兴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使我国步人世界民族之林,这都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而原有的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为主的应试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迫在眉睫,而建立和谐的课程体系又首当其冲。
  建立和谐课程体系的核心,应当调整好课程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及相互关系,其中主要是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
  一、坚持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统一,培养既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又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一代新人
  近代课程体系发展中贯穿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斗争,对今天的课程仍有深刻影啊。
  科学与人文从来都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历史是如此,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因此,建立和谐课程体系的基本方法,理所当然地应是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在课程目标上,应当树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把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取与人格的塑造、情感的升华、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保持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之间的恰当的比例关系。要迅速改变那种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状况,要适应当代多学科的融合趋势和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全面要求,必须加大人文科学教育的比重。
  在进行课程体系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考评制度中解放出来,做到知识考试、能力考核、素质考评的统一;闭卷考试、开卷考查、学术论文、社会调研、课程计等的统一;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客观评价与主体评价的统一。我们要做到评价和考核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而决不是目的,。
  二、坚持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统一,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从各门科学中精选出基本知识组成不同学科,并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安排授课学时数、实施教学过程的过程。现代教学课程逻辑结构严谨,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组织规范,评价标准明确,但也有不容忽视的缺陷:(1)强调学科分离,限制交叉融合;(2)重视记忆,轻视理解;(3)重老师传授,轻学生需求;(4)要求形式整齐划一,忽视个别指导,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个性发展。
  实践课程应该与学科课程相对应,要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为基础,整合课程实践、自习实习、科技文体活动、党团活动,体育锻炼等。实践课程主张在"做中学",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教学主体的创造性、教学评价的过程性等特点,成为与学科课程相补充的课程体系。当前构建和谐的课程体系,就是要理顺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扭转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教学过程紧张有余而活力不足的倾向,使两类课程相互支撑,并行不悖,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坚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充分体现当今时代的人文关怀
  显性课程是以直接、外显方式呈现的课程,即学校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各种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活动等。
  隐性课程是广义的学校课程中以潜在性、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它一般不列入课程计划、不通过正式教育进行,但却是学校教育中常规的、有效的内容,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包括:(1)校园人文环境,包括管理方式、教学行为、人际关系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2)校园物质环境,如教学实验条件,图书馆,运动场馆,校园绿化布局等;(3)校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4)校风建设,包括教风、学风、集体面貌等。由于隐性课程重视对学生知、情、意的影响,使学生获得非学术性知识,自主培养非智力因素品质,促进个体和谐健康的发展,弥补了显性课程的部分缺陷,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应在强调"教书育人"的同时,应加大"情感育人"、"环境育人"的力度。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工程,紧迫而又浩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课程建设中的各种内外关系,努力构建和谐而又现代的课程体系,这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永红,黄埔全.课程现代化:跨世纪的思考[J].课程.教学.教法,1998.
  [2]袁丹.论课程综合化[J].北京市职工大学学报,2001.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v]桂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冀生.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推荐访问:发展观 构建和谐 课程体系 坚持科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