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2日 05:13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乐教思想之所想] 乐教乐学手机版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19-01-19 06:16:12 浏览数:

  摘要:《乐记》是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强调的乐教思想也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思想精髓。本文通过对《乐记》的研读。浅谈乐教思想对人思想感情、性格意志、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思考乐教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迪和指导。认为当今社会不但要注重物质财富的丰富,更要加大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缺少文化修养的人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因而有必要通过现代的乐教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感染、启迪、教育作用,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鼓舞群众团结奋斗,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乐记》;乐教思想;情感
  项目名称;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1-ON-050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其中的《乐记》更可称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乐记》的研读,加深了对儒家乐教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浅谈之。
  一、乐教思想对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意志的影响
  《乐记・乐本》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放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于戚羽�,谓之乐。”强调了音乐的产生是源于人的内心活动、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使人内心激动,从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各种声音相互应和、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称为音。将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的舞蹈,叫做乐。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乐记・乐本》)告诉我们,音是由人心产生的,乐是与事物伦理相通的。所以只懂得声音不懂的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的乐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是能够懂得乐理的人。进一步说不与不懂声音的人谈论音乐,不与不懂音乐的人谈论乐理。懂得乐理就接近于知晓礼仪了,礼仪和理乐都通晓,叫做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
  音乐是人情感的表现,情感能影响音乐,音乐能影响情感,所以不同的情感可以从不同的音乐中表现出来。正如《乐记‘乐本》所讲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音乐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就会发出急促而低沉的声音;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则会发出舒展而和缓的声音;心中产生喜悦的情感,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中产生愤怒的情感,发出的声音就粗旷而激越;心中的产生崇敬的情感,就会发出庄重而正直的声音;心中产生爱恋的情体,产生的声音则和顺温柔。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而产生的。
  二、乐教思想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音乐不但对人的性格意志、思想感情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音乐与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紧密相关,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乐记・乐本》中提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就是在讲音乐和政治息息相通的关系――太平时代的音乐安祥而快乐,是政治和谐的表现;动乱时代的音乐怨恨而愤怒,是政治脱离政道的表现;即将灭亡的国家,音乐充满乐悲哀和忧思,是人民生活处境艰难的表现。所以说音乐能够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状况,反映一个社会的兴衰成败。
  古今中外,音乐与政治紧密相联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在处于革命高潮时期或抵御外敌入侵的时期,革命歌曲都是社会的主流音乐,人民充满了革命热情,正义感压倒了一切歪风邪气。例如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创作出的《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神圣之战》《共青团员之歌》等都是能够鼓舞人心、充满战斗意志、积极向上的歌曲。反之,当音乐仅仅用来满足人们的声色享受而不能有益于德行修养的时候,社会也必然颓废堕落,正如《乐记・魏文侯篇》中所说“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郑国的音乐复杂、使人意识放纵,宋国的音乐妩媚、使人意志消沉,卫国的音乐急促、使人意志烦乱,齐国的音乐古怪、使人意志傲慢,这些都是满足人们声色的享受但是损害人们的德.行修养的音乐。
  《乐记・乐象》讲到“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就是说当邪恶的声音打动人心,逆乱的风气就会相应而生,“淫乐”就产生了;而平正的声音打动人心,和顺的风气就会相应而生“和乐”也就兴起了。“淫乐”和“和乐”就是这样互相应和的。“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音乐是使人快乐的。君子高兴的是通过音乐得到道德修养的提高,小人高兴的是通过音乐得到欲望的满足。
  三、乐教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启迪和指导
  乐教思想强调音乐源于人的内心活动、受到外物影响而产生的,因此,通过音乐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思想品格、性格意志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在具备听力之后都会随着听到的音乐发出模仿的声音或做出和音乐相应和的律动,这就是在受到外界影响之后本能产生的活动,当然这只是最初级的阶段,更重要的是在人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意识的增强,通过音乐对人的性格进行一定的感化和培养,这也是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例如《乐记・师乙篇》就提到“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歌者宜歌‘齐’不同的人适合的音乐风格也不一样,通过适合自己的音乐来达到净化心灵、教化品行的目的才是正确的。
  当今社会太平盛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精神层面的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好的音乐在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水平、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靡靡之音也会危及青年一代的成长以及社会的进步。物质财富丰富但忽视精神文明的社会不是不可取的,缺少文化修养的人也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在激烈的竞争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压力不断增大,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也容易引起各种冲突,社会的发展受到危胁。因而有必要通过现代的乐教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因此,音乐教育者和艺术工作者还是要努力践行“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思想,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感染、启迪、教育作用,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鼓舞群众团结奋斗,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6
  [3]鄯爱红.儒家乐教思想与和谐社会冲国台湾网.2008.1.31.

推荐访问:所想 思想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