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3日 18:30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诸葛村空间意象分析与设计启示:诸葛村

发布时间:2019-01-19 06:16:22 浏览数:

  摘要:借助凯文.林奇有关城市意象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重新审视诸葛村的形成和发展,对诸葛村的空间意象从村落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街巷空间等方面作系统的初步性探索,以期对今天的城市景观意象有所启示。
  关键词:诸葛村;空间意象;城市建筑
  一、引言
  自从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刊登了豫西窑洞的照片,并称其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谨的造型”。这些鲜为人知的民居建筑依靠其自身朴素无华、宁静平和的外在特点赢得了建筑师极高的专业评价。其实是在向追求标新立异的设计师们提出,个性来源于生活,根植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民风民俗。那些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犹如一颗颗洒落的东方明珠,何以使人向往、流连忘返?不正源于其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的城市建筑所忽视的。
  诸葛村诚如千千万万个古村落一样,是不受约束的土生土长的自然生活空间。它位于浙江的兰溪市,始建于公元1280年,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运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剖析诸葛村的形成和发展,重新审视这一古村落的空间聚居形态,以期从新的角度和领域认识居住空间的设计本质,探寻不饰雕琢的朴素的建筑美。
  二、诸葛村空间意象
  “意象”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与物质实体相对应,是认识主体对他所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写到“城市景观的许多作用之一就是可以看见,可以记得和使人愉快”,提出了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形象性”,
  即一个容易产生形象(可识别,可见)的城市,应该是有一定形状的,有特征的,惹人注意的。要塑造一个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空间,不仅需要显性的物质环境要素,更需要具备内在的社会文化因素。由此,借助凯文.林奇的意象设计理论,对诸葛村的空间意象从村落选址、平面布局、建筑空间、街巷空间四个方面做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新的设计方法和启示。
  1.诸葛村选址与风水
  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追寻“天人合一、融于自然”的居住精神。因此,基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风水观念的引导,古代先民在聚落选址中特别注意观察居住地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枕山、环水、面屏”的地理位置正是人们苦苦寻觅的风水宝地,诸葛村的聚落选址及建造就很符合堪舆学所主导的居住理念。
  从村落的营建理念看,创始人诸葛大师“堪天道,舆地理”,按照先祖诸葛亮的九宫八卦图而建,全村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巷道向周围辐射,使村落自然归于乾、坤、兑、离、震、撰、坎、肯八个方位,巷道内又有多条小巷纵横相连,曲曲折折、似通非通、扑朔迷离。形成天然的内八卦;从外部形态看,整个村镇坐落在八座小山的围合之内,形成天然的外八卦,且与村内的八条巷道相连,布局严谨奇特,令人称奇。内八卦与外八卦阴阳结合,共同铸造了一个由山势围合而形成的避风纳气的理想居住空间。
  2.诸葛村平面布局
  (1)血缘村落空间布局与宗法礼制
  诸葛村聚居空间的形态虽依附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成,但并不是随意散漫的,而是与封建的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诸葛村是一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基本由宗祠、住宅、牌坊、庙宇等建筑构成,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形成一种团块式的平面布局。
  从空间布局来看,受封建宗法礼制的影响,诸葛村以大公堂及其门前的钟池形成村落的几何中心,庄严、高大的宗祠建筑对村民无形中产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它空间区域则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即孟分的崇信堂、仲分的雍睦堂、季分的尚礼堂,三块区域不仅形成了诸葛村主要的空间结构布局,而且也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尊者居中,以丞相祠堂为中心,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伦理空间,体现了血缘村落封建宗法的组织关系。
  (2)业缘村落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
  封建礼制的宗法关系奠定了诸葛村基本的空间格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诸葛村的空间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上塘商业区所在的“街上”和以大公堂与丞相祠堂为核心的“村上”两部分。特定的空间区域必有其独特的空间特征作为标识,或者同类型的要素形式有所不同,来暗示此区域的性质街上浓厚的商业氛围与村上恬静的农家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加深了人们对特定空间的认识。
  3.建筑
  古村落的外在形态基本上取决于村中的古建筑,而民居是村中最常见的建筑形态。其建筑结构和布局形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意象,具有极强的识别性。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等。
  诸葛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有200余座,曾被誉为“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富金矿”。就整体而言,诸葛村地形中间低、四周高,建筑基本上沿山势走向呈错层布局,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背依青山,面临田园,从远处俯瞰,一派葱郁的自然景象,真正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诸葛村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是独立、封闭、内向的小天井院落,以三间两搭厢为主。作为血缘村落与业缘村落的结合体,村中的古民居建筑正是农耕文化和市井文化的矛盾统一体。基于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思想,部分富裕的诸葛商人在建筑外观上依旧保持传统的青砖灰瓦马头墙,而住宅内部雕饰则毫不掩饰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息。例如细木窗格嵌着钱串子作为雕饰,花板上刻着聚宝盆,显示炫财祈富的心态。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诸葛村民居,见证了诸葛村由血缘村落向业缘村落过渡,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具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4.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人们认识村落的主要途径,在村落的空间布局中,街巷空间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是构成村落形态的骨骼和支撑架,通过自身的拓扑变换建构村镇的主要空间形态。诸葛村最主要的街道特色在于以钟池为原点向周围辐射的八条小巷道,通向村落的四面八方,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留下深刻印象,符合城市意象中的“可识别性”。
  依附于民居建筑空隙自然生成的街巷,空间尺度比较小,宽的3m~4m,窄的不足1.5m,但是适宜的空间尺度使邻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融洽的生活氛围,完全不同于我们今天看到或正在经历的“楼里关系”。现代城市的宽阔街道覆盖了邻里之间的交往空间,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正如扬盖尔所说的“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和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刻的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
  三、设计启示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意象体系,就是构建出一个更美的、更适宜人居的城市,就是使人们寻得“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的理由。现代文明和建造技术的发达不能吞噬各具特色的地方文脉,不能忽略人类最本真的居住需求。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更需要我们在城市的建造发展过程中,借鉴古村落独特景观意象的构造历程,重视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尊重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不要基于商业利润的驱使而盲目扩建,不要把56个民族城市景观意象的“同一”作为民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胡晓丽,女,硕士,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艺术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推荐访问:意象 诸葛 启示 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