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2日 18:25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教师职业道德论文2500_浅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表现与精神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21 06:31:11 浏览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师德的基本意蕴和特点、师德的职业约定及其价值蕴涵、师德的基本原则及其规范、教师的价值实现与幸福、教师职业中基本的人伦关系、依法执教的基本要理及其实践把握等方面的内容。
  精神文明是由“精神”和“文明”两个范畴组成的概念。它的表象特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明的精神性,二是精神文明的文明性。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自由状态的反映,是人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丰硕成果。精神文明的主体价值是和谐、有序、文明、进步。
  职业道德修养特点主要表现:
  1.“内省”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斗争,不是来自外界的影响,也不是教师对外界施加影响,而是教师对自己施加影响,在内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及其行为进行反省、检查、解剖,也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审判”,把自己当成“被告”,同自己打“官司”,同自己“辩论”,审视自己的言行。“原告”“被告”,甚至“法官”“律师”都是自己。因此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内省”性。
  2.自主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己进行的自己改造、自我磨炼、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活动。没有外界施加的直接影响,也没外界的直接监督,教师是否进行修养、修养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方面进行修养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修养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3.实践性。任何修养都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阶段,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必须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认识、体会去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修养才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指导下,积极地、自觉地参与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并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断地反省、培养和提高自己,才能逐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4.持衡性。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而必须经历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受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消极思想的影响,自己的思想、言行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强化思想品德方面的改造、锻炼和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能力,才能抵制落后职业道德观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师德的具体表现为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态度决定选择,态度决定思路,态度对行为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让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首要的是文明建设,它是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 重庆市忠县石黄镇中心小学)

推荐访问:浅谈 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