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4日 05:5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2012奥斯卡,一组怀旧的情诗_七律怀旧情诗

发布时间:2019-02-04 06:18:02 浏览数:

  旧时光到底有多好?美国时间2月26日下午,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各奖项揭晓,颁奖典礼充满了怀旧和致敬的气息。默片《艺术家》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5项大奖,这是奥斯卡自1929年创办以来,第一部获最佳影片的默片,两个法国男人――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和让・杜雅尔丹,成功地用他们的默片情怀感染了全世界的观众。另一个大赢家、也拿到5个奖项的3D电影《雨果》,则是一部向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致敬的温情片。
  此外,老牌演员纷纷获奖:63岁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封最佳女演员,她成功演绎了“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最佳男配角则给了82岁的老演员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他最有名的电影是1965年的《音乐之声》。
  2012年奥斯卡,让我们一起往回看。
哈扎纳维希乌斯,重拾沉默的力量
  “很多导演都有默片情结。它不同于现代电影,是一种最纯粹的讲故事方式。”获得最佳导演称号的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如是说。
  现年44岁的哈扎纳维希乌斯是有犹太血统的立陶宛人,出生在巴黎。儿时,爷爷经常带哈扎纳维希乌斯去看默片,他看了近百部,黑白无声的世界让他如醉如痴。
  虽然并非电影学院科班出身,但哈扎纳维希乌斯的艺术修养并不逊色。1988年,他从法国国立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欧洲最有影响力的“Canal+”电视网工作,一待就是10年。他从最基础的写脚本干起,有机会接触到最专业的传媒人士,学习最成熟的商业化流程,也为今后的个人事业积累了资源和人脉。
  1993年,25岁的哈扎纳维希乌斯第一次出手就非同凡响。他从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拷贝库里截取电影片段,从数部好莱坞经典影片中“混剪”出了一部名为《美国经典》的“新作”,重新配音,编构情节,让保罗・纽曼、亨利・方达、罗伯特・雷德福等好莱坞明星合演了一部并不存在的电影。《美国经典》被誉为“超越时代的电影实验作品”,既不乏娱乐商业性,又具有实验先锋精神。
  1999年,哈扎纳维希乌斯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电影,不过这部中规中矩的《我的好友》反响平平。2004年,他编剧的《达尔顿兄弟》,因纯粹模仿好莱坞商业片模式,再次让票房折戟沉沙。2006年,一部恶搞007的影片《间谍117之开罗谍影》终于获得了成功,不单票房旗开得胜,还拿到当年东京电影节和西雅图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作为导演的哈扎纳维希乌斯“复活”了一部半个世纪前的间谍电影,几可乱真。像有一道光亮照进了他的创作之中,哈扎纳维希乌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他回到浩如烟海的老电影中摸索,决定要拍出“献给这个时代的电影”。
  《艺术家》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位上世纪20至30年代的默片男星,风光过后因有声电影的出现而被淘汰,一直视他为偶像的女孩倒成了巨星。最后,爱情帮助两人渡过难关,一起走向新生活。除了怀旧,哈扎纳维希乌斯更希望找回默片的精神:“现代化有太多的陷阱,我们丢掉了太多经典的东西,电影也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急速变化的世界而感到恐惧。我父母及祖父母那一代,人们一生会在同一家工厂工作,而在这个时代,你出生在一个世界,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想通过《艺术家》让人们重回那个用一个手势、一个注视、一个滑步就能展现复杂性和美丽的世界。”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艺术家》沉浸在对好莱坞默片时代的怀旧中。它的出现,为毫无意义的、喋喋不休的现代生活注入解药。技术的本质特点是迷人的声色,但通常忽略了人自己的声音,《艺术家》重新找到传统电影的智慧,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在法国的首映式上,一群带着iPad的时尚年轻人特意向哈扎纳维希乌斯表达了感谢,因为他让他们听到了“沉默”。这件事让哈扎纳维希乌斯感触很深:“我有种感觉,这些经常带着iPad的年轻人,从沉默中读出了东西,真正地希望享受沉默。沉默就像数字0,人们或许认为它没有什么,但实际上,它可以是非常强大的。默片不是对数字科技的宣战书。好的电影不一定是包含现代化技术的电影,而是时刻提醒人们为什么爱电影的电影。”
  
杜雅尔丹,长了一张怀旧的脸
  在《艺术家》之前,如果你问:“谁是让・杜雅尔丹?”恐怕只有法国人能够回答你。而现在,杜雅尔丹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法国的最佳男主角。
  20岁时,他还是一名锁匠,但一直怀揣着演员梦。1995年,23岁的杜雅尔丹和几位朋友组成了一个名为“理性的理性”的喜剧团体。次年,他们参加了法国达人秀“巨星之源”并一举成名,杜雅尔丹在法国的知名度从此大涨,但那时的他仍被定位为“一个舞台喜剧演员”。
  1999年至2003年,杜雅尔丹的喜剧天分展露出来,并渐渐走上了大银幕。2005年,也就是杜雅尔丹走上演艺之路10年后,他才在电影《小子布里斯》中担纲男主角。
  哈扎纳维希乌斯堪称杜雅尔丹的贵人。2006年,杜雅尔丹受前者的邀请主演《间谍117之开罗谍影》,他拿出浑身解数演绎了一个既优雅又荒诞的间谍,在哈扎纳维希乌斯创造的复古场景中,他与埃及美女调情,与残存的纳粹搏斗。当年,杜雅尔丹就以4400万欧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成为法国收入最高的男星,也开始了和哈扎纳维希乌斯的长期合作。
  还在学演戏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杜雅尔丹:“你的脸太大了,眉毛也很奇怪,不适合演戏。”不过杜雅尔丹一直相信自己的感觉,一直在追逐理想。在拍摄《艺术家》时,人们发现他的脸简直就是一张怀旧的脸,在黑白的光影中,杜雅尔丹的轮廓像极了老派巨星。他的表演也被评价为“是金・凯瑞和肖恩・康纳利的混合体,完全把握了自己的舞台时间和身体语言,仿佛就是一个天生的默片明星”。
  杜雅尔丹的坚持等到了回报,这次的奥斯卡,他与乔治・克鲁尼等对手竞逐影帝,并一举胜出。获奖后,杜雅尔丹明确表示,不考虑到美国发展,自己在法国待着很舒服,根本不需要更上一层楼,“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国人,我不会搬到好莱坞,我离不开巴黎” 。
  
斯特里普,好莱坞的“铁娘子”
  怀旧的传记片是奥斯卡的宠儿,本届的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则是“倒霉蛋”兼“幸运儿”。从影40年来,她获得过17次奥斯卡提名,只得过两次奖(1979年的最佳女配角和1981年的最佳女主角)。“到底斯特里普要获得多少次提名,才能再一次得到最佳女主角”,已经成为奥斯卡年复一年的谜题。
  当本次颁奖典礼上,上届奥斯卡影帝费斯念出最佳女主角奖项得主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时,别说评委和观众,就连斯特里普本人都自嘲地说:“半个美国都在说‘终于’。”
  年轻时,斯特里普就没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姿色,她的素颜卸妆照丑到能把经纪人吓一跳。如今63岁的她,更谈不上美丽,有人说她鼻子太长,下巴太尖,甚至说她像个老巫婆。但斯特里普却是演技的象征,美国瓦萨学院的戏剧学学士、耶鲁大学的美术学硕士、戏剧学硕士……在以外貌和身材“争天下”的美国女明星中,这样的学识让她成为佼佼者。
  观众在银幕上所看见的斯特里普,或坚定、纤弱、散发贵族气质;或乖僻、挑剔、意气风发;时而朴素,时而华丽。形象百变是她的特质,但无论怎么变,她留下的都是自己最动人的瞬间。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斯特里普一直是影片质量和票房的保证,她扎实的演技无可替代。正如美国著名影评家莫莉・哈斯克所写的那样:“她决心成为演员,而非明星,在这个观众至上的圈子里,她渴望出演独特且有张力的角色……在拒绝‘花瓶’称号和期待观众认同方面,没人比她来得更坚决……”
  在本届入围奥斯卡的《铁娘子》一片中,斯特里普化身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她从撒切尔49岁开始演起,就是在那个年纪,撒切尔成为英国历史上政党领袖中的第一位女性,4年后,她又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整个世界都惊讶地看着她进入唐宁街10号。
  拍摄第一周,斯特里普在350位男演员的注视下走进议院拍摄一场演讲戏。从那一刻起,她就像当年的撒切尔一样,变成了每天工作到最后的人,但她觉得很有意义:“成为那个人才能了解那个人。我也经常熬夜,但是撒切尔能连续11年这么做,而且在下野后还保持同样的习惯,真是超人。”
  从49岁到85岁,她所扮演的撒切尔,是当政期间展现铁腕,脾气暴躁的“铁娘子”;也是繁华尽去后,在风烛之年里只能与老年痴呆症搏斗,让人无限同情的孤苦老人。尽管此片所刻画的撒切尔形象有争议,英国首相卡梅伦仍把斯特里普的演出评价为“神乎其技”,而那些从未历经过撒切尔时代的英国年轻人则指出,《铁娘子》让他们对撒切尔夫人感到无限同情。
  凭借银幕上的“铁娘子”,斯特里普成了好莱坞当之无愧的“铁娘子”。都说男演员越老越吃香,斯特里普向世人证明,女演员同样如此。
  
斯科塞斯,抒写爱的诗篇
  如果把导演的名字挡住,估计不会有人能猜出影片《雨果》是出自马丁・斯科塞斯之手。一个数据就能说明问题:这是18年来斯科塞斯拍摄的第一部可以给儿童观看的电影。以往,不论是早期的《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还是近期的《纽约黑帮》、《无间行者》,关注的都是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统统都是限制级。老愤青突然耍起小清新,斯科塞斯的解释很简单:“我就想拍一部能给我女儿看的电影。”
  2000年女儿出生后,斯科塞斯每天晚上都要给她读一个故事哄她睡觉,读了几年后他想:“其实远离名人传记和犯罪故事,塑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也挺好玩的。”于是他从自己读过的故事里选择了作家布莱恩・瑟兹尼克的《雨果・卡布里特》。
  故事发生在1931年的巴黎,12岁的雨果・卡布里特因为火灾失去父亲变成孤儿,偷偷生活在火车站的钟楼里。钟表匠父亲死前给雨果留下一个坏了的机器人。雨果修好了机器人,机器人给雨果画了一幅画,署名乔治・梅里爱――火车站开玩具店的老头。雨果调查后发现,原来梅里爱曾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大师,执导过100多部无声电影,红极一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没有人再关心电影,梅里爱的剧院倒闭了,所有的电影胶片被拿去融化制成鞋跟。梅里爱心灰意冷,发誓再也不涉足电影。最终,小雨果用自己的执着和真诚感动了电影大师,让他重拾电影,也让自己找到了一个家。
  这是一部亦幻亦真的电影:雨果是虚构的、钟楼是虚构的、机器人是虚构的;但那个充满梦想的年代是真实的、残酷的战争是真实的、华丽的电影是真实的,还有被后世称为“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的乔治・梅里爱也是真实的。
  这部电影最让人称道之处,是斯科塞斯在片中表现出的怀旧与谦卑。他把自己当作小男孩雨果,去欣赏、赞美那些电影界的先驱们。他还原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火车进站》放映时,观众们看见银幕上火车驶来,吓得四散奔逃的场面;就连《雨果》的电影海报,都在向默片的经典场景致敬。
  《时代》周刊对《雨果》大加赞美:“斯科塞斯用先进的3D效果华丽地呈现了一部爱的诗篇,还原了一位电影先驱的声誉和电影史的光辉,这位大师用最酷的新技术重新演绎了电影的诞生记。”
  2012年的奥斯卡完成了一次极致的时光穿越,把奖颁给了怀旧的情思。不过,怀旧不是迟暮,它的背后是怀念经典,回望电影的黄金年代。84岁的奥斯卡像是一位老人,提醒着我们,在如今这个喧嚣的年代,什么才是最值得守护的。

推荐访问:奥斯卡 情诗 怀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