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17:19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23 06:26:18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60-02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课堂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声情并茂、五彩缤纷的高科技为师生送去了很多视听享受,也极大地加快了材料展示的速度而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很多便捷。无形之中,传统板书正在逐步从我们的视线下隐去,在一些老师眼里,黑板只是多媒体教学的后备军,甚至是电脑操作失灵后的救急设备。一般来说,时下高中语文课堂上对板书的不良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类情况。其一,没有板书:认为板书已经可有可无,所以黑板上就干脆来个空白;其二,重复板书:板书是多媒体的文字重复,也许这样两次展示可以显得教师办事的周到,但事实上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疲劳;其三,草稿式板书:认为板书既然可有可无,那可以偶尔写些字词给学生强调下,为了图省事,龙飞凤舞的板书是很正常的。板书真是可有可无吗?多媒体时代的传统板书又该何去何从?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索。
  一、高中语文传统板书的新时代思考
  1.传统板书是课堂的点睛之笔。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读写结合的桥梁……”,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却展现了一个宏观世界,在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在多媒体“占领市场”的今天,板书无疑仍不可少。
  2.板书书写因节奏慢略显过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传统板书也存在与快节奏的时代不太适应的因素:语文学科由于文字量较大,书写板书时间长,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板书还可能出现不够清晰的情况;板书信息不易长期保存。教师如果平时制作一些多媒体的课文结构图,却可以在期末复习时重新呈现,甚至在下学年使用。
  3.传统板书应该和多媒体相互补充。曾记得,上世纪我们一味地使用板书,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在教师板书的时间里出现思想的波动而干扰课堂;本世纪初,多媒体刚刚步入校园时,我们的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上课,精心设计的课件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勾住了,可结果却找不到语文课本了,语文教学由此走向浮华,教学质量一度下滑。笔者以为,新课程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让传统板书最直观、最准确地呈现教学内容,启示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层次。
  二、信息时代语文课板书设计策略举隅
  1.求精:架构媒体,贯穿课文脉络。多媒体可以大量地呈现教材信息,但呈现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转瞬即逝,而板书的内容则可对多媒体呈现起到暂时保存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发挥辐射作用。如果把多媒体的文字图片信息比作人体的毛细血管的话,那板书则应是文章的主动脉,而课题则是文章的心脏。
  高中语文的板书设计,应在十分准确地掌握了教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要力求向更深的层次奋力挖掘,使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一般说来,板书设计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的课堂思路,引发学生产生联想,促成知识的记忆。
  如笔者设计的《祝福》的板书(如图1),既是课文在多媒体呈现文字图片等资料后的进一步浓缩,也是对课文基本情节的纵向叙述,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课文网络结构。
  
  2.求新:不搞复制,富于创新意识。多媒体的图片与声音丰富而生动,但是它对文本的呈现相对比较机械,内容上完全是教材的复制品。如果板书只是多媒体的生硬再现,自然也会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疲劳而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板书设计是教师智慧劳动的结果,应该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便于学生将抽象的课本转化为形象的记忆。所以板书在形式上应该有新意而给学生遐想的空间。比如《我有一个梦想》一文的板书(如图2),有一位老师的设计就棋高一着,他将文章标题分别写到三个地方,构造了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在三角形的每一个顶点再作深化,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也在形式上给人一种新鲜感与愉悦感。
  
  3.求启:引领文本,用多媒体作辅助。多媒体带给学生很多直观形象的素材,但这不利于学生的静心思考,过多的图片与声音设计会成为学生思维活动开启的干扰因素。在说明文教学时,由于文本并不深奥,教师只需设计一个导向型板书,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与思想内涵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文章写作特色的理解。《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说明文写作的一个范例,教师没有用课件引入,只是在黑板上出示表格,让学生在表格的指引下自学课文,并且让学生来完成这一表格式板书。最后教师才呈现了景泰蓝制作的多媒体图片,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就容易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而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见下表)
  
  4.求活:打破陈规,师生协作参与。传统板书的内容来源教材,形式是教师预设的,书写也由是教师主宰的,而新时代的多媒体的内容呈现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都与新课改的思想相去甚远。我们要让板书在多媒体的配合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与探究性的思考,为体现以人为本,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服务。
  一方面板书内容要活。课堂是动态生成的系统,多媒体呈现的东西往往是预设的,无法更改,而板书尽管也是教师预设的,却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语词上的改变,这也是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一种尊重。
  另一方面板书的作者也要活。在多媒体教学下,板书的书写也非得由教师来主宰,有时教师预设的板书与学生学习后的观点和形成的知识内涵不一致,可进行灵活性处理。如果学生的观点比教师的更为准确,可代用学生的观点。教师还可以把板书设计的主动权最后交给学生。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笔者一反以往教师板书的传统,而让学生在课文小结时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特点进行小结并形成个性化的板书,让学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通过板书展示而产生观点碰撞,对学生作用较大。
  5.求美:艺术构思,布局与内容俱佳。托马斯・阿奎在《神学大全》中写到:“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美的。”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有机结合的结果,一幅精湛的板书,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板书内容具有浓缩文本精华的简洁美;优美的语言概括则可以成为学生语言表达的示范而具有文学美;精巧的造型与和谐的色彩搭配,则给人绘画艺术的美感;优美的粉笔字则可以展示教师的书法美。相比之下,机械生硬的多媒体就望尘莫及了。
  如笔者对《劝学》一课设计的板书(如图3),用两个笔直箭头的冲刺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给人一种动感美。而一个弯曲的箭头则显示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将整个平面一分为二而产生一种刚柔相济的赏心悦目感。内容上,这个板书则将文本的内容巧妙罗列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显示一种简洁美。
  
  
  “有价值的板书就是要交给学生一串钥匙,使学生用它打开学习的大门,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刘显国:《板书艺术》)专家的话说明了板书的重要性,但笔者以为,新时代的板书只有和媒体相结合,才能使两者各自扬长避短。不同的教学媒体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课文对教学辅助手段的要求也大有区别。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更要精心设计适合时代要求的板书,让他与多媒体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板书与媒体有机结合,想到取长补短,才能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而实现有效教学。

推荐访问: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