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23:5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阳翰笙与川剧界人士的亲密交往:川剧

发布时间:2019-02-26 06:32:52 浏览数:

  一、川剧改革的策划人   阳翰笙出生在川剧之乡的川南宜宾,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川剧。他10岁以前,就跟母亲一起看了大型的十几本目连戏,看完了中国几大悲剧。在旧时农村,戏曲是对孩子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忠奸、善恶、美丑都是通过戏剧传递的,其中的道德和艺术熏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阳翰笙在《风雨五十年》一书中回忆说:“我从小爱看川戏。由高县而成都在整个青年时代,有元杂剧、明传奇和我们的其他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川戏,我差不多都看过。地方戏曲的这种熏陶,对我日后走上文学艺术道路是有直接的因缘关系的。他们是我日后从事文学活动,特别是写作电影的启蒙老师。”他在1943年9月7日的《日记》中记载:“今天郑伯奇送了我一套川剧唱词共二十一种。这在我是如获至宝,心里非常快活,因我一看这些唱本,就像已经回到了二十年前在成都听川戏时的情景样的,名伶康二蛮(真名康芷林,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有‘康二圣人’之誉称)的身影似已闪现在我的眼前。直到今天回忆起来,都还有无尽的余味啊,川剧之于我,影响实在大得很!”(《阳翰笙百年文集》二卷533页)1944年2月15日《日记》又载:“今天在文化会堂看了川戏,有吴小雷的《醉打山门》、傅三贤的《做文章》,傅三贤以七十九岁的高龄竟演得那样的洗练机灵,真令人惊佩之至!”(《阳翰笙百年纪念文集》579页)吴、傅二人都是老一辈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
  人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阳翰笙不仅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川剧迷,而且是入门论“道”的川剧艺术研究专家。他九十多年的生命中接触过几代川剧精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借全国文联领导管“剧协”的名义直接插手川戏,让川戏走出四川,名扬京华;组织巡回演出,使川戏享誉全国;特别是积极策划川剧走出国门到欧洲十多个国家演出,到朝鲜慰问志愿军,饮誉海外。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中央领导层的朱德、陈毅、罗瑞卿、杨尚昆、郭沫若等在阳翰笙的鼓动下都关心川戏,爱看川戏。每年四川成都、重庆剧团都有到北京的演出任务,上述领导有戏必看;看了以后,像陈毅、郭沫若、罗瑞卿等还为川剧的改革及剧本修改建言献策,使川剧艺术在这一时期可谓登峰造极,走向辉煌。其中的幕后策划人就是阳翰笙。而他更主要的贡献是为振兴川剧从理论到实践所做的具体指导。著名川剧编导夏阳先生在《翰老与川剧》的长文中全面系统回顾阳翰笙对川剧的关心指导,指出,1952年他特别强调要抓川剧特色,使川剧在京华演出展现个性;1954年,他在强调重视特点的同时,支持并强调川剧高腔的音乐改革;1954年他提出搞质量比较高的十个悲剧、十个喜剧;1957年支持川剧到各省巡回演出,支持《红梅赠君家》的实验改革;1983年返四川看了一些改革后的演出,还强调在“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改革步子再大点,建议设置机构,培养新人,以创新图存等。可以说,整个80年代,川剧在四川都还是很有活力的,从省市各级领导到川剧界都积极为振兴发展这一传统剧种而努力过。作为远在北京的川人阳翰笙也参与了川剧改革,功不可没!
  二、与川剧界的老、中、青都很熟
  1983年5月7日,阳翰笙在成都参加省市戏剧界人士座谈会时讲话说:“川剧界的老、中、青同志我都熟,我的朋友多。我也没有见外。我把自己当作川剧团的一分子,所以一直跟你们当参谋,出点子。”
  关于阳翰笙对川剧的贡献,著名川剧编导夏阳先生有专文全面、细致地阐述过,在这里不再饶舌。下面,我仅针对阳翰笙与“川剧界老、中、青都很熟”这个话题做一些粗略的解读。阳翰笙先后为周企何、许倩云、曾荣华、晓艇、张光茹等表演艺术家的舞台生活文集或专著,以及吴伯祺、陈明星的剧作选、陈国福的《中国川剧》撰写序言。序言不是泛泛空谈,而是针对各自的表演个性或创作特色作精辟的论述。比如在《晓艇表演艺术初探》序中,他针对晓艇以《红梅赠君家》等戏的表演谈及当今观众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情趣,阐述川剧需要改革之处说:“比如川剧传统中某些主题和人物性格比较单一、显露,被程式凝固和定型的某些僵硬的、类型化的表演,艺术节奏松弛、缓慢,以及舞美装置固守一桌二椅,川剧高腔坚持干唱不要伴奏,所带来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色彩不够丰富,等等。”这些很专业的独到见解,强化了原书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为川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阳翰笙尊重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他早在1920年(18岁)在成都读书时就喜欢看康二蛮(康芷林)的戏。时隔63年后的1983年5月,他在成都一次戏剧界座谈会上还总结说:“康二蛮在旧社会都讲戏德,我们共产党人不讲戏德行吗?康二蛮演戏甘当配角,经常让戏,热情地扶持后进,我们有的同志还做不到。”很多著名川剧老艺术家是阳翰笙多年朋友。早在1952年,四川川剧团赴京演出期间,他就邀请阳友鹤等编导、演员去寓所进便宴,请友鹤清唱《刁窗》,并录了音。在阳翰笙的恳切建议下,阳友鹤收了许倩云等入门徒弟,言传身教,使中青年一代演员成长很快。1984年阳友鹤病逝,阳翰笙异常悲痛,四处托人寻找《刁窗》录音带,重听友鹤的清唱,寄托怀念和哀思。他说:“友鹤逝世,是川剧界一个很大的损失。如今,我们只有通过录音来欣赏他的精湛艺术,也算是对他的纪念吧!”阳友鹤生前每去一次北京演出都要到阳府作客,留下几张与阳翰笙的留影。阳翰笙非常珍视这些照片,把它们放到相集的显赫位置。每有四川老乡去拜访,他都要翻出来作介绍。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阳翰笙》放进了阳友鹤与阳翰笙的合照。
  1959年,在阳翰笙的策划争取下,中国川剧团得以出行东欧十余国。是年春,四川川剧导演、演员席明真、袁玉�、周裕祥、许倩云、杨淑英等应邀到阳翰笙北京寓所商量出国剧目事宜,阳转达了周总理指示:出国剧目要有文戏,有武戏,有正剧,也要有喜剧和悲剧。当研究定了《谭记儿》、《百花赠剑》、《穆桂英战洪州》等剧目后,阳还建议再增加一个大悲剧《焚香记》,理由是欧洲有几大悲剧,中国也有著名悲剧。当得知演此大悲剧的老艺人胡漱芳(40年代被誉为“蝴蝶”)已离开舞台从事其他工作时,翰老立即建议启用胡漱芳,让她主演,因为他深知胡的演技和戏德,相信她能驾轻就熟演好角色。是年7月,中国川剧团一行64人离京赴东欧12国作历时140天的访问演出,共演出69场,并作了电视转播,轰动东欧,载誉而归。特别是老艺术家胡漱芳的精湛表演引起媒体特别关注,以“千人屏息听漱芳”为题作专门报道。
  四川川剧界有一批著名老、中、青编剧、导演,长期得到阳翰笙的指导帮助,与之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五六十年代,川剧每年都要进京演出,编导、演员们都把北京阳府当成自己的家。若坐飞机进京,他们即携带一点小白菜秧、豌豆尖,一下飞机就直奔阳府,把家乡人的情谊带去。翰老非常高兴。像席明真、夏阳、王志秋以及青年一代的徐�等导演、编剧更是与翰老长期交往,过从甚密,从中获益匪浅。夏阳先生《翰老与川剧》的长文详尽地叙述了从1952年到1963年川剧进京演出,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均得到翰老关心、指导的情景。特别是1952年临时由翰老推荐排演《柳荫记》,1954年由翰老临时推荐、排演《御河桥》等大戏,都是由翰老找北京著名戏剧家、名导演参与座谈、修改、通夜排演,最后演出一炮打响。否则光靠折子戏参赛,就很难让观众接受川剧。四川川剧团每到北京演出,阳翰笙都邀请郭沫若、王朝闻等四川老乡到住地看望。寒冬腊月,雨雪飘飘,演员穿蓝布棉衣,睡垫也很单薄,翰老看了后很心痛,立即向有关单位反映改善待遇,有时还用自己工资请四川演员吃便饭,陪编导、演员逛颐和园。其殷殷情深,让人永志不忘。
  笔者三次赴京拜访翰老,与老人有过几十小时的交谈,当话题一转到川剧时其兴奋热烈话语就滔滔不绝,许多老、中、青导演、演员的名字常挂嘴边,他们演过什么戏,哪出戏发挥得最好,演技特色是什么,简直如数家珍。其中,川剧界的女秀才、北大高材生徐�的名字频率最高。我零星地记住了这位女剧作家写的剧本,诸如《燕燕》、《王熙凤》、《红楼惊梦》等。翰老非常赞赏,连说后继有人。我还从老人嘴里知道徐女士还是民主党派人士。后来,看了著名川剧编导王志秋《阳翰老奖掖后生》一文及张大明《阳翰笙评传》,方知其详,兹转述于后。
  1963年春节,成都市川剧团赴京演出,“打炮戏”是著名川剧女作家徐�、羽军(徐的爱人)编写的《燕燕》。公演那晚,翰老从上海坐飞机回来,就直奔剧场。戏演得色艺俱佳,严丝合缝,赢得首都观众的喜爱。散戏后,翰老与演员见面,连声说:“我放心了,我放心了。”是夜凌晨1时过,成都川剧团领导突然接到翰老电话:他要找徐�谈话。在电话里翰老询问了她的经历,祝贺她演出成功,要她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地写出好作品。当得知徐�才29岁,北大中文系毕业来剧团搞编剧,就一再对剧团领导说:“人才难得,要好好爱护,着眼培养!”在京演出间隙,翰老设家宴款待川剧团的部分同志,特意向徐�敬酒说:“这一杯酒该敬你了,你写出了好戏;这次,好几位中央领导夸你是‘女秀才’,我向你祝贺!”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事隔20年后的1983年5月,受尽“文革”劫难的翰老恢复全国文联领导职务不久就率代表团访问四川。在成都市一次戏剧界人士座谈会上,翰老讲话前就问:“徐�同志来了没有?”徐�一楞,从后排站起来答话。老人接着说:“我记得与你合作写《燕燕》的是你爱人,他是搞话剧的对不对?”20年风风雨雨,时间老人在提升着人们的年龄档次,已经81岁的翰老还准确无误地记住时已年近半百的当年那个年轻剧作家。徐�不禁热泪盈眶,感慨万千!翰老在蓉期间,还单独接见了她,询问她20年来的情况,鼓励她继续写好戏。
  在前辈的鼓励下,徐�不负厚望,先后写了20多个剧目,结集为《徐�戏曲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90年3月,有关单位在成都举办“徐�剧作研讨会”,翰老得知后非常高兴,托中国剧协的赵寻带来祝贺。当得到徐�赠书后,已近九旬的老人,叫秘书黄铭华回信,称赞她的戏不落套,很有新意,望继续努力。后来,徐�在笔记中写道:“翰老的鼓舞往往使我在困境中奋发,在踟蹰中前进,在得失中超脱,在毁誉中坚定,在事业的探索中直面人生……”
  阳翰笙关怀文学家、艺术家,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这是人所共知的。即使像翰老的川南小老乡陈国福、刘兴民这样的非川剧专业编导人士,因受川剧影响涉足川剧文学,出了专著,也受到翰老的热情支持鼓励。比如陈国福先后出版了《天府之花》、《川剧览胜》、《中国川剧》、《周企何舞台艺术》等专著,有的书还得翰老题签写序,其创作热情便跟翰老激励有关。宜宾文化局的刘兴民等奉命将翰老的《草莽英雄》话剧剧本改成川剧,初稿送审未得通过,被邀请去北京,在翰老指导下,边讨论,边修改,历时40天。
  三、注重对川剧中青年人才的培养
  川剧要继承发展,必须注重培养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编导、演员一定要后继有人。这是阳翰笙一贯的主张。在中、青年演员的培养上,他呕心沥血,付出的辛劳不比演员所在单位少。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是川剧的繁荣时期,涌现出像廖静秋、周裕祥、袁玉�、陈书舫、张光茹、许倩云、竟华、杨淑英、张巧凤、晓艇、田卉文等一大批饶有表演个性的演员。他们绝大部分得到阳翰笙的指导、帮助,成了阳翰笙的忘年交。现年84岁的许倩云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与笔者是同事。这位全国劳模、一级演员,原重庆市川剧团团长、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老大姐一听我提起阳翰笙就两眼发光,神采飞扬。她于1952年赴北京演出时认识翰老,那时仅24岁,演折子戏《评雪》获二等奖。她在排练《柳荫记》(由陈书舫和她担任祝英台一角)的过程中,从动作、唱腔到说白都得到翰老指导。在她心中他仿佛就是编导,是川剧团的人。那次演出结束,翰老邀请她、陈书舫、杨淑英、竟华等一些演员到他家作客,认识了阳夫人唐棣华。夫妇二人把他们当成儿女看待。翰老身边的人都知道,每当川剧一进京,他就兴奋得睡不着觉,每场演出他几乎都看,像上面所说四大川剧名旦(翰老、田汉等对他们的称呼),每个人演技的优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程度,他都能在会面时给予中肯点评,使他们表演的技巧提高很快。许倩云永远忘不了1955年春去北京演出的情景。在演出间隙,翰老邀约郭沫若先生陪她及陈书舫、张巧凤、王廷芳、晓艇等畅游颐和园,谈艺术,谈人生,亲切融洽,如沐春风。在交谈中,当翰老得知著名表演艺术家廖静秋不幸身患癌症时,为传承名角表演技巧,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积极促成廖静秋主演的《杜十娘》拍成电影戏曲片播演,令廖静秋带着温馨的美好情感离开人世。此事在演员中引起不小震撼。
  50年代,成都川剧院联合团演出著名川剧《九美狐仙》,许倩云担任芙蓉花仙一角,在京演出得到翰老具体指导,获得好评。1992年此剧应邀到平壤参加“四月之春”艺术节,芙蓉仙子一角改由青年演员演出。许倩云随团指导,载誉归来后拟在北京汇报演出。许去阳府恭请翰老亲临指导,想不到已届九旬的寿翁居然满口答应,且兴致勃勃地看完了全场。翰老评价说:“从许倩云算起,这已是第三、第四代芙蓉花仙了。那时,这个戏就作了若干改革、创新,尽管步子迈得大,观众却十分喜爱,不少外地观众,通宵守夜在剧场,等候买票观看。看来,这个剧团现在改革创新的步子,比当年阳友鹤更大些,推陈出新取得了更大成功。这批娃娃年纪小,本事大,很难得。”(陈国福:《阳翰笙与川剧》)1987年秋,《许倩云舞台艺术》一书完稿,请翰老写序,已届85岁的翰老没有推辞。他认真审视了许倩云几十年舞台生涯,为她总结说:“艺术上她从不保守,勇于革新、创新,在保持川剧基本特色和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大胆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她的表演有激情、有深度、有新意、有魅力,能抓住观众。”每当看到翰老生前对她一生演技的评语,许倩云总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1959年春,为确定川剧出访东欧的剧目,许倩云与席明真、杨淑英等到北京阳府参加审定剧目和演员。当审定悲剧《芙奴传》的主角陶芙奴由谁主演时,有人反映张巧凤演得不错,就是有点“骄傲”,怕出国后……翰老听后,当即拍板并亲切地说:“看青年要看全面,对青年演员主要看他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热不热爱川剧,钻不钻研业务,生活是否严谨。”张巧凤果然不负众望,出国后不仅戏演得好,生活上也谦虚谨慎,深得大家的好评。那次还推荐青年演员刘有全代替袁玉�演《芙奴传》中的小生席贤春,也是翰老的主意。他不止一次说:培养青年演员要给创造机会,没有实践,你叫他咋个提高得了?当然名师传、帮、带,人盯人教(旧社会叫‘入门’徒弟)是培养名角的重要途径。四川川剧界领导按翰老上述建议,成效很显著。比如1959年川剧团出国访问时,有个戏叫《红梅阁》,演小旦的刘世玉没演好角色,回国后请翰老指教。翰老对她说,我们当干部的怕万金油干部,你能演三十多个大戏,演得都差不多,能演深演精吗?还有上面说的演小生的刘有全也是,啥子戏都能对付,就是演不精。阳翰笙建议他俩回去拜名师,各请一个老师传、帮、带,一年不演别的戏,紧盯住一两个戏排演。这一招果然奏效。1960年,四川带了《荷珠配》、《荆钗记》、《红梅阁》到北京演出,演得很光彩。上述一生一旦的表演判若两人,特别是《红梅阁》比出国演出提高了表演档次,很受欢迎。
  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书舫、袁玉�把阳翰笙称为“川剧界的良师益友”,“川剧事业杰出的‘规划师’和‘掌墨师’”。这是非常贴切而亲切的称谓。阳翰笙的名字将浓墨重彩地书写在川剧史册中!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推荐访问:川剧 亲密 交往 人士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