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4:26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数据结构课程

发布时间:2019-03-15 06:27:28 浏览数:

  摘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思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改革思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贯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据结构;改革思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26-02
  0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础,主要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组织,进而研究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因此,这门课程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计算机中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并且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以便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会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本课程在教给学生数据结构设计和计算机求解问题(算法设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课程相对于其他应用性课程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讲课也比较难讲。如何降低理论性程度,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偏重讲授,学生通过学习,虽然能够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会做题,能通过卷面考试,但缺乏自己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意义并不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便无法灵活应用。
  本文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实践研究,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做一探讨,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1改革理论教学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动态性,讲解时采用启发式、案例驱动式教学、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图形化的算法演示系统,将算法的的执行过程动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数据结构课程的第一堂课,应从学生身边的一些有趣的实例入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数据结构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大致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意义,理解课程的安排,找到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学习线索。比如,打印机的速度比CPU慢,那么,怎么解决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或者打印次序混乱的问题,用“队列”这个数据结构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涉及到线性表等。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贴近生活的问题,因此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渴望掌握相应的数据结构知识。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带着强烈兴趣和愿望去学好这门课程。
  1.2 采用启发式教学算法的分析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并在适当的时候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途径。当然,由于教学任务重,不少教师认为如果在课堂上给学生太多时间,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在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的同时,权衡教学内容的取舍,不求广,但求精。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便可以解决课堂上即使没有覆盖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一定比在课堂上罗列问题解决问题效果更好。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数据结构本身的理论知识,老师上课讲的和书本上的算法能读懂,但是要让设计一个算法,就感到无从下手。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各方面的,其中可能包括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学得不够扎实,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讲得太多,而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太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问题,把所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每个知识点的讲授,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解。例如:图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要自己去组建校园网,怎样能使总的代价最小?或你想去几个城市旅游,怎样才能使得你的花费最小?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思维高速运转,激发学生浓烈的探求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把好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
  1.3 案例驱动式教学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选用适当的例题、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讲解,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适当加以引伸,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堆栈和队列的时候,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比较陌生,于是我们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说明,学生不仅听起来较有兴趣,易于理解,而且效果也远比只单纯地讲概念要强得多。比如:排队买车票,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引入队列的概念。刚来到要排在队列的最后(入队列操作),买过票离开的一定是排在队列最前面的人(出队列操作),说明了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线性表”的特殊线性表。
  1.4 课堂讨论式教学选取一些比较简单的案例作为课堂讨论,融汇贯通前后的知识点。比如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方式、操作集等内容,这时就可以列举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①线性表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队列也是一种线性表,那么队列是否也可以这样存储呢?②队列应该有哪些操作?③使用链式存储和使用顺序存储的优缺点是什么,具体应如何选择?教师再适当地加以讲评,并给出一个或多个参考答案。或者让学生自己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到下次上课时检查结果并给出参考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敢于向大家质疑,对一些有争议的算法让学生自己上机编程、调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2加强实践教学
  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实验大都由教师按教材统一组织进行,先理论后实践,实践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很多学生只要能调试出结果便完成了任务,教师只关心学生是否来做实验,而很少关注学生实验的效果。导致学生对实验逐渐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在改革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要整体规划实验内容,以理论指导实验,以实验来巩固和促进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程序的调试能力、编写能力及创新能力。
  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打破这个角色定位,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在给出实验任务后,要引导同学自己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自己编写程序。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有个别同学存在特殊问题,教师可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随时总结,对具有共性的问题,应给予集体辅导。在学生编写完程序之后,教师应针对性的对其程序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个示范程序,以便学生可以参照示范程序发现自己思路的优点或者不足,以便更好地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程序。
  3改革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数据结构》课程一个必修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数据结构的训练。在期末给出不同难度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选题,每个小组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分成2~3人不等,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最后提交完成的作品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实现到测试结果进行设计。这种规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4改革考试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和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作为核心基础课,“数据结构”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通过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对问题分析和数据抽象的能力。因此,考核分三个部分:①上机考试占总成绩20%,检验实验课程的学习效果;②平时作业与实验报告占总成绩20%,主要督促学生学习和及时复习,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③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可以看出,方案制定的主导思想突出了平时考核和实践环节考核的重要性。
  5结束语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本文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积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又可以掌握学习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该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数据结构的新教学模式必将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娅.“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4).
  [2]周玉林,赖鑫生.《数据结构》教改中的问题研究与探讨[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3]裘宗燕.从问题到程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桂芬,李海滨.《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8,(03).

推荐访问:数据结构 教学改革 初探 课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