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4日 06:10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的思考 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发布时间:2019-03-19 06:36:36 浏览数:

  摘要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个阶段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从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进程、第三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国外劳动力就业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充分就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原因;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18-04
  
  Thinking about Transfer and Employ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
  LU Xiao-xue LIU Ming JIANG Dong-rong MO Si-hua HUANG Yuan-fang YI Jun-min HUANG Lin-lin
  ZHANG Xin-sheng WANG Dan LIAO Jiang-yan
  (Guilin 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Guangxi 541001)
  Abstract The seven stages of Chines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were described. The cause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the restrict factors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full employment were analyzed. From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urbanization process,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social security system,land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rur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foreign labor employment market,etc,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hinese surplus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full employment.
  Key words rural surplus labor;transfer;course;reason;restraining factor;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大量的优质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拥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资源[1],这些劳动力中的大部分需要通过向非农产业流动转移的方式实现就业。制定合理的政策,在巩固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充分就业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0,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业劳动力[2]。在农村不仅存在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存在其他非农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就业情况能较真实地反映农民的生存状况[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必经过程。自1978年我国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1 转移萌动阶段(1978―1983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在此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仍以农业吸纳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数量稍有提高,但并未形成大规模转移局面。
  1.2 转移快速发展阶段(1984―1988年)
  1984年,国家放松了对农民迁居的限制,农民获得了在产业间和地区间流动的自由,开始进入城市就业。由于政府的支持,乡镇企业得到空前快速发展,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1.3 转移徘徊阶段(1989―1991年)
  自1989年开始,我国经济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另外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的能源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国家开始了为期3年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使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逐渐减少,同时城市也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徘徊阶段。
  1.4 大规模快速转移阶段(1992―1996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各地兴起了开发区建设热潮,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乡村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沿海地区和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市的转移步伐大大加快。
  1.5 转移震荡阶段(1997―2002年)
  自1997年开始,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中一部分乡镇企业开始跌入低潮,一部分乡镇企业在我国实行了战略性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后逐渐进入高科技发展轨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量减少。
  1.6 转移稳定上升阶段(2003―2007年)
  2000年后,经济增长提速,宏观调控基本结束,农业劳动力又逐渐加快转移。2000―2005年,农业劳动力总数减少了2 822万人,由32 798万人减少至29 976万人;农村劳动力增加了2 425万人,由47 962万人增长至50 387万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68.4%下降至59.5%[4]。5年平均每年转移1 000万人以上,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 247万人。
  1.7 转移新阶段(2007年至今)
  自2007年起,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增值,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始压缩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一部分由于企业倒闭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转入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工作;还有一部分务工人员投入了发展势头良好的乡镇企业谋求发展。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市场,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使农民与土地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真正从土地中享有权利。国家继续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部分人意识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土地所有权的保护,纷纷回乡发展农业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出现新的局面。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其特殊性和解决的高难度性。建国后党和政府对人口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尤其造成农村人口的严重积压。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又堵塞了剩余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道路;国家在建国之初制定了重点发展工业的战略部署,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低下,能容纳的劳动力资源较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发展使大量农业用地被工业用地所挤占,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农村人口就业问题严重。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机械劳动替代了部分人类劳动,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教育水平较低也导致一些素质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就业。
  3 我国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面临的制约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由农业内部吸纳之外,已经有大批转移到乡镇或城市就业。但由于受到一些制度及教育程度的约束,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仍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3.1 农业发展水平滞后
  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础。社会可以支撑的非农业劳动力总规模由农业的总供给能力决定,一定时期内,农业部门可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农业的技术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也影响农产品的供给情况。我国的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仍然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现代技术应用不足,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等,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超越农业总供给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这2个方面决定的界限。因此,在农业发展水平滞后的情况下,大农业范围内的林、牧、渔业发展不充分,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开发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受到限制。农产品的供给总体上呈现偏紧张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农产品进口又减少了国内农业的就业机会。
  3.2 制度不完善
  一是土地制度不完善。1978年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有了一定的收益权,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得到提高。但此时人均土地分配面积很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阻碍了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减少了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二是户籍制度不完善。随着改革的开始,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制度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以户籍制度存在为依托的城市福利制度的延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根源[5]。三是我国城乡教育投入机制的差异、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及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3.3 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低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技术水平低下,难以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相匹配,无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或非农产业所需的技术要求。这使低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无论在农业还是非农业中都显得过剩,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很难继续向非农行业转移。
  3.4 城市化进程缓慢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经济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大量转移。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前后,滞后程度虽有所减小,但仍高于50%,城市化进程远落后于其他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已经制约了城市化创造就业机制的发挥,城市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反过来又人为地延误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过低,限制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凸显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充分就业。
  4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对策
  4.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促进剩余劳动力农业内部就业的迫切要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林果业、渔业等,逐步改善大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发展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4.2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乡镇企业。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相比,乡镇企业资本密度较低,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更便捷地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许多乡镇企业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故应当积极开发城乡中间地带,加强小城镇建设,同时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与辐射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效途径。
  4.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产业,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极大的空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少,受外在因素的干扰程度较低,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稳定经营,其对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要求不如第二产业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教育程度低的状况相吻合。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会带动商业、旅游、文化娱乐、饮食等行业欣欣向荣。因此,要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3]。
  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会保障起步晚、门类少且投入不足。应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分阶段、分类实施的原则,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4.4.1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障的现实需求,制度上应当坚持将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到一起。
  4.4.2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国家应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师培训的支持力度。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部署关键性新举措,尽快使全体农民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4.3 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有3 400万农民被纳入低保[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贫困农民最低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同时,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应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巩固温饱基础,积极开发扶持农村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4.5 完善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
  4.5.1 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落户限制,确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今后在户籍制度的改革方面,目标是使户籍制度仅发挥一般的信息统计和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允许农民自由进城定居,如实地反映公民居住和身份状况,彻底将户籍制度与特殊的利益保障机制相分离。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地在户籍改革方面都做了一些工作,如浙江、广东等一些省份推广使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的制度使一些进城务工者可以享受免费的就业培训。他们可以和当地居民一样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免费的特定传染性疾病检查、治疗及计生等服务,其子女可在当地享受义务教育[6]。江西省宣布将探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7],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居住证管理为核心,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入条件,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剔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使户籍制度仅仅发挥一般的社会管理功能和信息统计功能,确保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真正做到彻底将户籍制度与特殊的利益保障机制相分离。
  4.5.2 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多种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单位产出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应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民依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把承包期内的土地进行流转,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实现土地向其他农民或农业生产企业的流转,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8]。同时,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努力扶持有一定耕作经验和经营能力,并且有意愿致力于农业生产的农民,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和大型农业机械,并向他们提供资金帮助,鼓励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4.6 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仍具有近5亿人的规模,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大专以上的仅占2.6%左右[9]。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水平偏低,无疑会延缓科学技术在农村各产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使科学技术不能很好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降低整个农村生产效率,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的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趋势由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状况决定,国家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从全民族、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应重点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党和国家继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中央则进行宏观指导和重点支持。因此,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及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4.7 开拓国外劳动力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途径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劳务输出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目前,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等地区则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输入一部分外来劳动力,这表明我国的劳务输出市场广阔。为了发展劳务输出,国家应调整现有的劳务输出结构,在继续搞好建筑、轻纺、渔业、制衣等劳务输出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开放劳务输出的经营权,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5 结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的农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呈现自发和无序的状态。因此,真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充分就业,必须在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在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发掘多种途径,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6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谭崇台.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80-81.
  [3] 杨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对策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8-16.
  [4] 孙健.中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52.
  [5] 蔡�.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0.
  [6] 陈锡文.陈锡文解读08年中央一号文件[EB/OL].(2008-10-27)[2008-01-31].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8-01/31/content_753 6429.htm.
  [7] 改革开放30年:“农民工”变“新市民”[EB/OL].(2008-10-15)[2008-10-03].http://news.省略/newscenter/2008-10/03/content_101 45658.htm.
  [8] 各地户籍改革破冰 2020年前将有实质性改革[EB/OL].[2008-10-15].http://news.省略/politics/2008-10/15/content_10195599.htm.
  [9] 涂云龙.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内部吸纳的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08:39.

推荐访问:劳动力转移 剩余 思考 农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