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3日 13:50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幼儿需要“双性化”性别教育]幼儿双性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9-04-21 06:25:39 浏览数: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性别角色。在幼儿期进行双性化教育,使幼儿具备男女两性的优秀特质,更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合现实中幼儿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性别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01-01
  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必要的,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注重的是单性化,即所谓的“女孩有女孩样,男孩有男孩样”。然而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 双性化,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并且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1]这种人顺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要目标。
  1当前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偏重单性化
  1.1幼儿园教师在性别角色教育中单性化严重: 很多教师在教育儿幼儿时,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性别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理念趋向“单性化”,坚守传统的“典型性别教育”。在对待学生日常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上态度也明显不同,通常男女生区别对待,要求“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男孩子该像个男孩子”,否则幼儿就会受到训斥。
  如在区域活动中,几个孩子在玩家庭游戏。一个孩子向老师告另一个女孩的状:“她一点都不像妈妈,不在家里干活,在外面跑来跑去。”老师马上“教育”她:“妈妈应该在家里做家务啊,怎么能在外面玩呢?”小女孩乖乖地回去做饭了。
  1.2家庭教养方式倾向单性化性别教育: 孩子一出生,家人总是会焦急地询问:“是男孩还是女孩?”从这时候起,孩子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性别角色。此后,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均带有典型的性别角色倾向。如为男孩买汽车、手枪等类型的玩具,而为女孩买洋娃娃、毛绒玩具和漂亮衣服等;鼓励男孩做一些球类、攀爬等训练体能和胆量的游戏,女孩则做一些如跳绳、踢踺子、过家家等适合其性别角色的游戏,以培养其耐心、细致性。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就是男孩就要勇敢坚强,女孩就要温柔文静等信息。
  1.3社会传媒的单性化倾向对幼儿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幼儿读本、父母杂志等作为儿童经常接触的读物对儿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势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其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现象。例如,童话故事中处于弱势的总是女孩,而男孩则总是扮演英雄的角色。男性的优点多表现为诚实勇敢、独立性强、有责任心等,女性优点多表现为勤劳善良、纯真可爱、温柔体贴等;男性缺点多表现为不守纪律、不懂礼貌、粗心、贪玩等,女性缺点多表现为嫉妒、自私、贪婪、软弱等。
  2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可行性: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此外,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2]
  1964年,罗西第一次正式提出“双性化”这个概念,针对传统的“单性化”,他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
  贝姆在1974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实双性化女性比其他人有更显著的独立性和强烈的自尊感,并能较好地表现女性气质。
  司本斯等也通过实验方法证实了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这些个体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
  1982年,斯比尔斯等研究认为,双性化个体在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同伴接纳、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性别典型的单性化者。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女大学生的确比性别类型化的自我评价更高,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也更好。
  和国外研究相比,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研究也比较少,更多地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且测试范围广、年龄跨度大,得出的结论与国外的研究基本是一致的。
  2.2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的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社会、家庭管理的民主化、人文化,传统的由男女生理差异决定的社会分工逐渐模糊、传统性别角色差异也日渐缩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异性才从事的职业。而激烈的竞争及发展的实践要求想要成功的人不能再囿于单性化性别角色的束缚,而应该具有双性化人格:既坚强、独立、果断,又勤劳、细心、体贴。所以“双性化”是顺应新时代的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双性化教育也势所必行。
  只有通过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不再受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同时具备两性的优秀品质,在平等的发展机会中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倡导的“美人之美、美己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
  3实施双性化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准确把握双性化教育的内涵: “双性化”既不能与“性混乱”、“性错位”等同,也不是“异性癖”、“两性一体”的同义语,而是一种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综合性人格类型。因此,双性化应该是一个保持自身鲜明性别特征的个体,吸收异性身上优秀的性别特征,从而完善自身的人格,为人性的自然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不应该人为地设定某种人格特征是某种性别的特有属性,但是同一种人格特征在不同性别的个体身上应该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
  3.2严格掌握双性化教育的尺度: 目前,对于幼儿获得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年龄区间,人们倾向于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但多种性别角色理论一致认为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其性别角色分化尚未定型。此阶段如果不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而一味地进行双性化教育,可能会导致幼儿对性别概念的模糊,使得幼儿到了一定年龄还不能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性别,不能使自己对性别的心理体验与其实际性别相一致,那么到了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存在性别认同障碍:如出现“未分化”人格,或者出现“娘娘腔”的男孩,“假小子”的女孩。[4]这自然与双性化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因此,进行双性化教育应把握分寸。
  3.3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5]“因性施教”主要针对两性差异提出,而双性化教育则为了缩小两性差异,然而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确实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下实施双性化教育才是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
  3.4“扬长”与“取长”相结合: 男女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双性化教育的目的并非是简单地扩大或缩小这些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促使男女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6]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的双性化教育,必须考虑到他们各自的性别优势,再根据他们的优势进行“扬长”(发扬自身性别的优势)与“取长”(吸取对方性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荆建华. 师幼交往中无意识性别心理与两性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J]. 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3] 经素.论双性化人格在儿童早期的培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5,(12).

推荐访问:性别 幼儿 教育 双性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