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0日 20:22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9-05-23 06:46:17 浏览数:

  摘要:德育价值取向是主体实施德育时在价值观念和实施方式上的选择。换言之, 它指当同时存在若干种德育方案时,主体从一定的需要及利益出发, 选择或倾向于某一种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对德育的需要。在德育过程中,价值取向是使德育价值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主体对德育属性、功能的认识以及对想从中获取什么的需求的认识, 决定了主体对德育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德育价值取向,并分析价值的转型,为以后德育发展指出方向。
  关键词:德育 价值 取向 转型
  一、前言
  德育价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现象、活动等所做出的认识、理解和解释, 它反映了人的社会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 也就是社会具有动物界所没有的文特征。但就人的社会本身而言, 德育价值集中体现的是人们在认知、看法、观点、态度、信仰中所透露出来的倾向性及其特征上,德育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 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 这就是所谓的德育价值取向。可见德育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虽然德育价值取向同个人的选择有关, 但这并不表示德育价值取向具有非常丰富的个别性。众多的研究显示, 影响一个人做出什么样的德育价值选择, 更多的因素是同他所处在的社会文化体系有直接关联。这里的一个相关问题是, 要想研究人的德育价值取向必须涉及到这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是什么。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社会在一特定时代都存在着某种主流文化。主流文化的形成同当时的统治者的重视、大众的心理认同、社会的风气及人的信仰等有复杂的关系, 无论何种原因, 当一种主流文化在帮助和引导人们做出自己的德育价值判断和选择时, 这种德育价值取向就可以称之为德育价值导向。
  德育价值内涵上的丰富性、多面性和系统性构成了社会上的一种德育价值观, 它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学者指出, 德育价值观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怎样活才能幸福的问题,即人的幸福观, 但显然, 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的人对幸福的认识和解释完全可以不同。可见, 任何有关德育价值取向和德育价值观问题的研究都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社会、民族的思想观念、文明状况、国民性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德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中国古代德育史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德育思想和实践。从先秦到明清, 中国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强调德育的社会工具价值为主。汉唐的制度化建设使得儒家为主导的传统德育与社会政治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唯一的德育内容。宋明理学吸纳了佛、道的修养论, 从而把儒家德育思想发展到最高阶段。
  到了近代,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价值取向认可了西方的物质文明,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信念并未动摇。维新教育的“欲维新我国, 必先维新我民”的价值取向,以及“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方案, 才真正开始动摇几千年定于一尊的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封建道德教育。
  五四以后, 中国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制度虽然有了改变, 但传统德育的影响从思想到方法都沉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新中国建立后不久, “左”的思想支配了人们忙于各种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 把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把德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作为唯一的取向。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开放使人们开始对“文革”前17 年的德育价值取向产生怀疑, 并开始反思。进入21 世纪, 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每名公民的道德行为规范, 体现出很强的时代性。
  三、德育价值取向的发展方向
  (一)从”单一”到“综合”
  精英化的德育价值取向究其根本是在单一“道德人”的人性预设下生成的。由于长期受儒家“性善论”思想影响,我国德育一方面假定个体先天有利他的一面,即“人之初,性本善”;另一方面,假定个体经过后天的教化,在这种人性预设理论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精英式的德育。德育要回归至本真德育,必须促使人性预设从“单一”向“综合”转变。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存在具有内在的二重性”。可见,人性预设不是单一的,而是共在、共生的。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我国德育更应 “追求人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和谐,追求人的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从而尽可能地使人在更深的程度上由自由个体走近历史主体,为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准备主体条件。”德育价值取向应回归至本真化、全面化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人真正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德性素养的提高
  回归本真的德育应关注过程之“流”,更应关注过程之“变”。德性素养应是“生成”式的,重视主观能动性,尊重本体,具体表现为:一是德育知识的生成性。个体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主动解释,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自己的理解。正如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多尔所言:“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它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张和生成。”二是德育目标的生成性。德育“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不应规定个体必须到达某一终点,因为固定的终点并不存在;“目标”的价值在于定向,提供路标式的指导,在指导下动态地生成自我的德育目标。三是德育过程的生成性。德育过程不应是一种“预成”的现象,不是硬性地规定某种确定的静态路线,“不应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应是随着时代、境况的变化不断地生成”。
  四、总结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点精神。国家、社会的道德教育如何去建构这种精神, 这也许是我们当前思考道德教育的根本取向时必须严肃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
  [2]杨陆锋.金融危机下对高校德育问题的一些思考[J].学理论.2009(27)
  [3]周立新.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学社会主义.2008(03)

推荐访问:理论研究 德育 当代中国 转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