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3:11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审视政治站位 [农村政治文化:历史解读、现实审视与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9-05-23 06:50:39 浏览数:

  摘 要:农村政治文化发展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历史发展看,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历经传统封建社会宗族文化主导时期、民国宗族势力衰弱乡村劣治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权力主导农村政治生活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的农村社会民间力量崛起四个时期。目前的农村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并存,并落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世俗化趋势的特征。农村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厘清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内容,进而协同村民及其他社会力量来推进。
  关键词:政治文化;农村政治文化;历史发展;公民文化;民主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74-04
  一、引言
  “政治文化”的概念在1956年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首次提出。西方学者多将政治文化看作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1]大陆学者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对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上大体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是主张“政治文化”沿用西方多数学者的观点。 [2]另一种是主张政治文化不但包括心理层面,也应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3]第三种是主张政治文化不但包括意识层面,还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 [4]
  国内对农村政治文化的研究甚少,对农村政治文化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威的定义。有学者将农村政治文化界定为,生活在由一定地域边界、社会边界和文化边界所构成的村庄中的具有一定权利义务的政治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环境强制性或诱致性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综合。[5]这里所指的农村政治文化主要涉及农民的心理层面。笔者认为农村政治文化的内涵应该包括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两部分,故将农村政治文化界定为村社居民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对基于一定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基础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的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对农村政治现象进行解释、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是村社居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层次较低的、非系统性的社会意识,而政治理论或政治思想则是自觉建立起的、层次相对较高的、系统化了的社会意识。农村政治文化是农村政治生态形成的关键,有序的农村政治文化有利于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二、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历史解读
  (一)传统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21—1912年):宗族文化主导农村政治文化
  这一漫长时期由于国力的限制、制度上的缺陷等原因,国家权力无法下达乡村社会一级,也就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只能依托于乡绅治理的方式来整合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家庭为基本生活单位的、分散的农村秩序。乡绅往往是宗族的首领,他们行使着家族的各项权力,主管着家族内外的事务,因此乡绅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多通过宗族来实现。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宗族文化居于整个乡村的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以乡绅为主的族长对家族的治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国家对族长的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这一阶段虽然农民起义层出不穷,但国家制度依然是君主专政,乡村社会依然是乡土性的,家族文化与整个国家的传统政治文化一脉相承,彰显了农村居民对统治者的依附心理和“臣民”思想。
  (二)民国时期(1912—1949年):宗族势力衰弱,乡村劣治
  这一时期打破了先前国家在基层社会的权力运行模式,国家政权逐渐向乡村社会下沉,宗族原本具有的合法性不断消解,乡绅的成分有了变化,宗族势力开始衰弱,乡村呈现劣治局面。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委托乡绅、权势阶层或地痞流氓在农村征收经费和兵役,许多乡绅视摊派和征收苛捐杂税为借机钱财的大好时机,[6]农民生活苦不堪言。这一时期的乡绅变为“赢利型经纪”。期间,国民党的统治领域主要限于“敌占区”,而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有效的政治动员促进了农村社会许多现代性因素的发育。如通过民主宣传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素质,规定选举资格,动员农民积极参与政治,实行了“三三制”建立了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提高了根据地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推动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7]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国家权力主导农村政治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十分注重农村社会的政治建设。先是通过土地改革,确立了党和政府在农村地区的威望。又成立了乡级人民政府,增强了国家政权对农村地区的控制,推动了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了20世纪60年代建成人民公社后,国家对农村事务实现了全面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农村社会传统的士绅阶层逐渐走向消解,国家在乡村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农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得到了重建。国家政权通过党政机构的组织将权力延伸到了行政村层次,建立起了村级基层政权。这也使得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以组织和制度的形式在农村社会中初步确立,并内化为农村居民的行为准则。
  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强制性文化政策对农民传统的文化信仰和风俗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造,力图破除父权、夫权观念等封建守旧思想,通过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新文化,[8]对横亘中国数千年之久的宗法礼俗、封建迷信等构成了强劲的冲击。尽管如此,许多迷信守旧观念仍继续残留,特别是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和封闭落后的乡土意识还处于稳定的保守状态。
  (四)改革开放至今:民间力量崛起,民主氛围显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变革推动了农村社会由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向开放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农民的自主性增强,逐渐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这一阶段,受西方社会民主、法治观念影响,农民开始摒弃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守旧思想,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治观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国家对农村的政治制度作出了相应调整。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农村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行政村并不属于一级政府,各村设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乡政村治”治理结构的形成,乡镇政府是国家基层政权,对所属的行政村承担管理职能,而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拥有自治权。村民自治的推行,推动了村民民主选举文化的产生,提高了广大村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民间力量迅速崛起,并成为农村政治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在村民自治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政府“压力型”体制的特点,乡镇政府在上级指标任务的压力下,将村委会看作半自治、半政权的基层组织,于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就出现了“强政府、弱社会”的现象。   三、农村政治文化的现实审视
  伴随着历代王朝统治的更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保守封闭与民主开放并存的局面。
  (一)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共存
  一方面,存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通过代际相传,已经对村民的心理和意识层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加之先前的各种政治文化创新、改造运动并不彻底,所以当前中国社会中仍有大量的传统观念残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观念加速了在我国的传播步伐,受此影响,我国农民的民主思想和法治观念有所提升。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文化也正在影响着农村的政治文化发展,孕育着新的公民文化。如有关农村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经论坛或微博曝出便得到快速传播,并引起上级政府的极大重视。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拓宽了农民表达其利益诉求以及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一些不良思想也逐渐渗入乡村,如拜金主义、私利主义等。
  (二)农村政治文化落后于农村政治制度的发展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让权给乡村社会,逐渐培植农村自主性力量的一种方式,村民自治本身是民主化、法治化的体现。但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是在国家政权的干预下确立的,而当前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不足以支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现阶段虽然农民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在逐渐提升,但农民非制度性参与和宗族性参与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无疑阻碍着农村社会的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肖唐镖通过对农民在选举中的心态和表现的分析指出,“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一些选民。这些‘传统’,将严重制约选举制度的发展与基层民主建设。”[9]孙龙通过调查认为,“家族文化影响了村干部的产生与村级公共权力资源的分配,在公共职能的行使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形成一种与正式权力相对抗的社会力量。”[10]
  (三)农村政治文化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阿尔蒙德认为,世俗化是态度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在这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其周围世界中可以见到的因果关系。[1]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农民的政治认知从感性转向理性,政治情感由盲目的个人崇拜转向理性的政治认同,政治价值观由以集体主义为准则转向个人利益至上。 [11]在政治世俗化过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主动性正在不断增强,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效能感,积极参与政治决策,表达自己利益诉求,这也促进了政府办事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对于农村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推动作用我们给予肯定。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民主发展程度的局限性,农村政治文化世俗化可能会过度强调个人私利而减少村民对国家权威和集体利益的尊重、认同,会表现出功利主义取向。一旦个人利益至上原则和功利性行为主导农村社会风气,村民的归属、认同感和农村社会的整合性将受到破坏,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会受到威胁。
  从应然角度说,当前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方向是民主、法治,发展结果是公民文化的产生。无论是对于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古为今用,还是对于西方政治文化资源的洋为中用,关键的前提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具备相应的统摄力,使村民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及评价取向能够形成一致与认同。
  四、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当今的农村政治文化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明确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厘清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和内容,进而协同村民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六大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共产党的先锋和领导作用,发挥其统筹协调功能,为广大农民主体性、能动性的激发创造良好氛围。
  2.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政治文化思想广泛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而新的公民文化也已经崭露头角。对于传统政治文化我们需进行现代性的转换与更新,以增添其发展活力,使传统政治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此外可“去伪存真”地将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法治思想注入农村社会,为农村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养料。在对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对现代文明的吸收中寻求农村政治文化的新发展。
  3.遵循公平民主的原则。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上应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调村民权利义务的平等,杜绝宗族势力影响甚至主导村民选举的现象。村干部在主持村内事务时不能滥用职权,损害其他村民的利益。营造公平民主的政治氛围使村民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
  现阶段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主体为农村居民、政府、社会力量。其中农村居民处于核心主体地位。农民是农村政治文化的承载主体,他们的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取向决定着农村的政治文化状况。因此在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中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农民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现阶段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还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农民的臣民依附思想仍然较为严重,阻碍着农村政治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农民自主性的发挥,在实际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农民还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和创造性,所以现今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需要政府的引导推动,帮助村民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但政府的引导推动只是宏观上的,不能过度干预。
  此外,网络文化的兴起为农村文化输入了新的血液,社会各界增加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也将一些民主化的思想传入农村地区,与此同时,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等也被引入乡村,农村居民的政治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正在发生着巨大转变。外界社会力量作为农村政治文化的一个影响因素,也被看作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
  (三)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民众所处的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和信念的反映,并能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只有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大农民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合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民主文化。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主权”。发育良好的民主文化具有人民权利主体性、政治制度民主化和开放性三个特征。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民主文化应是当前我国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法治文化。法治是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各项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与先秦法家思想中的“法治”不同,现代所指的“法治”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上。当前法治文化是相对于人治文化而言的,它以尊重并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为重要价值准则。对农村社会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利于农村居民行为的规范和权益的维护。所以,法治文化也应成为衡量农村政治文化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4.公民文化。当代社会公民主要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文化与臣民文化相对应,是一种较为自由开放、消除了等级特权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政治文化需不断“更新”,尤其应重视参与型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村民拥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积极的参政意识以及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没有公民文化,农村政治文化的构建将不完善。
  (四)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路径
  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关乎社会民主化的程度和国家软实力的高低。良好的政治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地区的政治文化发展现状距公民社会对政治文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异。转变观念, 树立新理念,全方位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有效激励农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培育和引领合理的现代农村政治文化已势在必行。
  1.提升农村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条件。政治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需要夯实物质基础,村民生活水平提高,衣食无忧,才会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政治参与,也有助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近几年沿海城市的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期间返乡参加选举,就是他们越来越注重自身权利的表现。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他们参与到政治中提供了条件,为村民自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12]
  2.重视农村政治文化的传播途径。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加强其在农村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重视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工具作为一种平台对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已在较短时间内影响了我们的政治文化。大众传播工具像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当前应对其合理利用和严格监管,杜绝利用其的强大传播功能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现象发生。要突出学校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教育功能。要引领学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政治态度。要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农村组织在农村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果农民组织无法发挥维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农民组织的参与者就无法在利益的驱动下形成学习政治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诉求,因此加强现代农村组织建设十分必要。[13]
  3.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亨廷顿认为,经济发展使民主成为可能,政治发展使民主成为现实。[14]应健全村民自治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民主选举活动,在农村形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政治氛围,提高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逐步消除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确立全新的家庭观念,杜绝宗族势力对选举活动的干涉。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杜绝和严厉打击那些危害农民权利的行为,让农民自己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树立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观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内化为村民的行为准则。通过基层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来促进农村民主文化、法治文化以及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G.A·阿尔蒙德,G.B·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2]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59.
  [3]许吉.朝鲜—韩国政治文化[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36-37.
  [4]公丕祥,李义生.商品经济与政治文化观念[J].政治学研究,1987,(12).
  [5]戴玉琴.基于村民自治视野下的农村政治文化转型特征论析——以江苏为分析案例[J].求实,2008,(10).
  [6][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以苏区、北方抗日根据地、北方解放区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62—73.
  [8]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214.
  [9]肖唐镖.选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心态与行为[J].中国农村观察,2001,(5).
  [10]孙龙.家族文化背景下的村级治理——湖南省秀村调查[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47.
  [11]彭前生.基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世俗化的分析[J].农业考古,2009,(4).
  [12]孙艳.基于村民自治视野下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0).
  [13]季丽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3).
  [14]亨廷顿.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17.
  [责任编辑:孙 巍]

推荐访问:审视 解读 探讨 现实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