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4月20日 18:10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浅析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发布时间:2019-05-26 06:41:51 浏览数:

  一、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但现行的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不利于农民工群体充分就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企业用工谨慎,农民工就业岗位有限;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专业性不强,就业领域狭小。总之,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还较高,农民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一是劳动条件差。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建筑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工作,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较恶劣,且容易发生工伤事故。二是工作时间长。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最长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三是居住条件简陋。农民工大多居住在集体宿舍或者是临时搭建的工棚,缺乏厨卫设施和必要的卫生设施。总之,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相当不理想,同时这也严重威胁着农民工的身心健康。
  (三)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农民工工资待遇难以保障事件时有发生,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欠薪逃匿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就更少却得不到应得的劳动报酬。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劳动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农民工从事高危行业却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同时,由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等原因,农民工发生职业病和工伤后很难获得及时、足额补偿。
  (四)农民工保障条件较差。一是劳动合同或协议签约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二是办理社会保险比例较低。除了国家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购买的保险(如工伤保险)外,多数用人单位没有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三是缺乏医疗保障。农民工群体虽然是以青壮年为主,但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不能及时就医,小病酿成大病,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农民工“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技能培训少。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一半。但大多也只是临时、短期的岗前培训,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工则很少有机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五)农民工生活环境压力大。首先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难带来的压力。由于受到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费用。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就学只能选择价格低、条件差、师资弱的学校就学,有的甚至辍学。其次是劳动报酬被克扣、拖欠带来的压力。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奖金的现象经常发生。劳动报酬被拖欠的时间短的有1个月,长的达2年以上: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八成女职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制度。最后是职业不固定,失业率高带来的压力。农民工多数有过失业经历。近30%的农民工失业时间长达半年以上,且工种变换频繁。没有长期的固定工作。
  二、完善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需要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展,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一)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创造公正的制度环境。
  我国现行的“二元模式”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搞成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现行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是桎梏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障碍。这就要求首先应该落实农民在迁移流动方面的“国民待遇”,为其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促进建筑业、加工制造业和家政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巩固和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就业机会均等。
  (三)切实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坚持多管齐下,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要求企业在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的情况下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强化职业安全卫生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开辟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
  (四)加快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全国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可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保体系,探索建立低费率、广覆盖、可自由转移续接并能与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放宽中小城镇人户条件,吸纳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市民。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考虑农民工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要,重点解决好农民工居住条件、子女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问题。
  (五)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和科技技能的提高,增加平等就业权的实现。首先,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工自觉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其次,对农民工广泛开展法律宣传,强化劳动者自身的维权意识。第三,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农民工问题调查小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J]学习时报,2007.5:13-20.
  [2]张晓健.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以及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6,3(16):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277—278、373-374.
  [4]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EB/OL].: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2007-1—29.

推荐访问:浅析 农民工 对策 权益保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