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17:57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化学反应类型【多媒体技术的“化学反应”】

发布时间:2019-05-31 06:49:03 浏览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与优化,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直观性强、知识容量大、形式生动、视野开阔等诸多优点,正逐渐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一般意义而言,可以用“五个有利于”来概括:有利于突出教材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了解知识脉络;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兴奋点在“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研究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快(慢)为慢(快),化抽象为具体的多元功能。因而,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有着一般意义之外的特殊价值。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谈几点看法。
  直观反映物质结构,优化物质结构模型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原子、分子等新概念的建立对于思维还不完善的学生来说很困难,在课堂上,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反复地口说比划还是无济于事。如今,利用图形、动画、音效等各种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介绍电子云的概念时,就可以用课件模拟氢电子云的形成过程进行讲解。如此将该微观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建立物质结构模型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意义更大。比如,乙醇和二甲醚属于官能团异构,因为其构造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在传统教学中对结构的讲解主要利用平面图形或者立体模型来表达。用平面图形不能完整、直观地展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立体模型虽然直观,但它是静态的,不能进行动态描述。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使用二维、三维动画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模拟,使其一目了然,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化学的概念。
  宏观展示反应机理,优化化学反应历程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过程。有些反应是很复杂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要用到化学键的知识,化学键是非常微观抽象的概念。例如,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对于不同种类的卤代烃,它们发生取代反应的途径和方式就有所不同。叔卤代烃主要按照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进行,而伯卤代烃主要按照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进行……讲述这些知识时,如果单是凭黑板和粉笔,除了不能直观表达空间结构的转变外,学生也不能从平面的书写和教师的口头描述中准确把握问题,即便是当时有所悟,也难以留下深刻记忆,最终还是因为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而将其遗忘。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用动态手段模拟复杂的反应机理,放大原子、放慢速度,使学生从中间接地获得准确的感性知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真实模拟演示实验,优化化学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主张教师尽量亲自做实验演示,毕竟模拟的形象直观不等于真实的形象直观。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实验演示、亲自感受获得第一手材料,这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有很大帮助。但是,现实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对于那些受多种因素制约而无法进行课堂演示的化学实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对加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实验教学也是很有意义的。
  1. 提高可视度,强化演示效果
  因课堂教学环境的制约,有些演示实验,仅是前排学生仔细观察的专利,对于后排的学生,则较难收到同样的效果。例如,“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置于讲台上的烧杯中的液面,往往与学生的视线处在同一水平面甚至高于学生的视线,即使前排的学生,也很难清楚地观察到“钠熔成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等现象。此外,由于后排学生离讲台较远,也很难听到钠在水中反应时发出的“嘶嘶”响声,这自然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如果将这一实验从俯视的角度拍成视频, 上课时在实际演示后及时播放,全班学生就能清晰地观察到“浮、熔、游、响、红”五大现象。
  2. 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教材中有些化学实验因反应时间长无法进行课堂演示。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仅是描述一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现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可以“调快”此类反应的速度,将整个反应过程及现象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示给学生。如“铁在空气中氧化生成铁锈”的实验,真实实验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借助视频素材和计算机的剪辑功能,就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实现演示效果,加强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模拟错误实验操作,加深学习印象
  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有时仅靠教师讲解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学生可能不以为然,将信将疑,并不能引起高度重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但若用实验来验证,可能会造成危险。因此,可在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将此类错误操作造成的极大危险拍成视频后播放,给学生亲眼目睹的机会。还可以通过对画面的剪辑,将操作步骤分解或播放慢动作,把错误原因演示清楚,加强警示效果。
  4. 模拟有毒实验, 保证教学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一些有毒物质(如H2S、Cl2、NO等)的实验,其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由于这些物质有毒,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一定要慎重,若防护不严,使其进入空气,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将会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其氧化物为NO,有剧毒,且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NO2,污染空气。如果借助计算机,将此实验以视频的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完整地演示给学生看,可使学生亲眼目睹,从视觉上感知这些物质的毒性,从而引起学生对这类物质的警惕。
  建立开放性课程,优化STS教学
  STS即关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的简称,其宗旨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公民。STS的思想主导了化学新课程的设计及实施,但在教材中如何构建并进行STS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中如何实施STS教学,多媒体技术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随着教学手段的网络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交互型的网络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机会。从教学资源的来源来说,无限的网络资源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摆脱了教材资源的短缺。例如,《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食品添加剂》等教学专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查询、整理,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教学形式来说,动态、即时的多媒体展示,可以让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接轨,让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比如,《神舟九号生命保障系统》,通过多媒体演示思考: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不可能全部由地面带入,那么太空舱中氧气如何解决?航天员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怎么办?航天员需要的水、食物如何解决?产生的排泄物如何处理?神秘的航天员生活使学生不仅获得高科技的常识,也培养了科学探索的精神。可以肯定地说,多媒体技术为化学课堂实施STS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教学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研中心)

推荐访问:化学反应 多媒体技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