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15:57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杂文文章 >

[论创新教育方法指导下高职院校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发布时间:2019-06-05 07:08:29 浏览数: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存在后进生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有效地转化后进生,首先需要正确看待后进生,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后进生转化。  关键词: 后进生 转化 教育方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在育人观念上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高职高专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影响不小。这种影响往往呈从众效应,不良的风气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学习,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这部分人群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基于自身的不成熟和思想认识判断的错误等方面。如何正确看待和转化后进的学生,帮助他们尽快克服消极的不良因素,把他们引导到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是高职高专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思考并妥善解决的课题。
  后进生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上的后进,还是在学业成绩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长期发展的结果。为了有效地转化后进生,首先需要正确地看待后进生。
  1.先进与后进学生的出现是必然的。高职院校后进生群体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受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诸多外界因素影响被动形成的。学习上,后进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控能力,毅力品质差的特点。另外,性格孤僻、感情受挫、缺乏自信等也促使了后进生的出现。
  2.学生的先进与后进是相对而言的。应该说,学生的先进与后进之分源于比较,基于不同的比较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将文化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老师们常有这样的感受,不少在校学习“不中用”的学生,走上社会倒挺“像模像样”的。这些学生究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问题在于在他们上学时,单一的僵化的评价标准“读不懂”他们。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身上也有某些积极因素,不过暂时不明显或不持久,不占主导地位而已,并且心里也有改错、学好的念头。
  3.后进学生也是可塑的、可转化的。先进与后进,本来是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后进不等于不想前进,一成不变的落后是没有的,不想学好的学生是极个别的。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后进生是想前进的,也是能够前进的。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点上树立起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信心。
  作为一名辅导员,教育转化每一个后进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从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我深深认识到,转化后进生工作牵动的面很广,它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应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多种措施共同作用,根据每个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探求转化后进生的最佳途径。
  1.赏识教育,积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后进生并不是每一个方面都差。辅导员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思想,千万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了解他们后进的因素主要是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还是家庭教育的失误,抑或是学校教育上的错误和过失,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有找到他们后进的根源,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转化教育。我们应及时地从正面入手,以发现、表扬、鼓励其闪光点为突破口,挖掘潜力,采取表扬公开化、批评私下化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回信心,发扬优点,纠正不足,有意识地让他们产生成功的体验。在后进生转化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后进生,发现其闪光点,还要善于赏识,不断发现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辅导员应以后进生自身发展为目标,在与自身的比较中去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变化。只要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为他们在同学面前重塑形象。要透过后进生思想和学习落后的表面现象,看到他们心理矛盾与斗争中的积极因素,从而耐心保护、精心培植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并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
  2.理解教育,消除后进生戒备心理。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一部分需要心灵慰藉的后进生,给予尊重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在后进生中,由于思想素质和心理承受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或是情绪低落、态度消极;或是“破罐子破摔”,不思上进。对此,教师要予以充分理解,从情感上给他们以慰藉,思想上给他们以开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大学生活的信心。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必须充分信任他们,相信他们能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要放下师长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与后进生进行情感交流;只有实现了情感交流,才能消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思想感情上的隔阂,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最终消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为实施转化工作排除心理障碍。教师在尊重、理解、信任后进生的前提下,要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后进生。利用感情的力量,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实践证明,一个具有自弃心理的后进生,只有在受到感化之后,对正确的道理才能听得进去,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差,常受排斥,常遭冷眼,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其更需要温暖、关怀和帮助。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燃起希望的火花,自觉将老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当然,热爱学生,要讲求教育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既尊重他们,又严格要求他们。
  3.示范教育,通过典型引起共鸣。
  示范教育有强烈的感召力、说服力,因而能起到激励、引导大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工作对象周围的后进变先进的人及事的介绍和宣传,把抽象的说理变成生动的形象,引起后进生感情上的共鸣,利用后进生的竞争心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调动后进生潜在的积极性,促使后进生逐渐转变自卑心态,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达到教育目的。同时结合反面典型促使后进生形成是非观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深刻反思,使以后的行动不出现类似的偏差。正反两方面典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集体教育,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发挥环境优势。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发挥班级集体的作用并争取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在校内,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为后进生营造和谐的班风。要教育全班同学,让班里其他学生不歧视后进生,懂得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多与他们交往。特别是学生干部,要主动关心、团结、帮助后进同学,对后进同学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鄙视,从而使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对班集体产生感情,而慢慢地进步起来。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只有融入他所在的集体,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同班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找回自信。
  在校外,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家长是教育的行为主体。家长不能一味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社会更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社会上的不良之风影响学生成长。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引导他们增强自信,不断进步,促其不懈地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另外,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要重视后进生行为上的反复。后进生在自身努力,老师、家长的教育引导及同学们的帮助下,思想、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在转化过程中呈现时好时坏、时进时退的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时,辅导员需要克服气恼、急躁的情绪,明确学生的成长过程是螺旋式的、反反复复的。相对落后的后进生,容易产生抵触、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仅凭一时一事地教育或说服,是不能保障后进生顺利转化的。在实践中,要摒弃生硬的管教、说教和粗暴强制的做法,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从主客观方面分析,找出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我们应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后进生,因人因事而异,有所侧重,又考虑到后进生的共同特点,灵活处理,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实现后进生思想行为的正确转化。
  参考文献:
  [1]魏洪娟.后进生转化的内点体会[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1(6):75-76.
  [2]于连芬.浅谈后进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9):124-125.
  [3]张蔚萍,面向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网.湘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4]张桂春.高等教育理论专题[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7-114.

推荐访问:指导下 转化 后进生 创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