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19:5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石柱“�儿调”大山里飘出的世界名曲】 石柱哪里可以玩妹儿

发布时间:2019-01-17 19:48:07 浏览数:

  与竹枝词同源的世界名曲      “�儿调”起源于何时己无迹可寻,从一些传承人的口中得知,至少有上百年的传唱历史。但可以确定的是,石柱“�儿调”民歌与唐宋时期的“竹枝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北宋诗词大家黄庭坚说:“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从地域上看,竹枝词在“三巴”和“湖湘”一带流行,石柱县便正好处于其中间地带。同时,“竹枝词”创始人白居易当年为官的忠州也包括了今天石柱县域的大部分地方。可以想见,由于石柱县“两山夹一槽”的特殊地貌不便于文化的流失,所以那特别的�儿调,很有可能便是唐宋“竹枝词”的原生态形式。
  “�儿调”题材多种多样,有放牛歌、砍柴歌、褥秧歌等等。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搞大集体,吃大锅饭,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人们边唱“�儿调”边劳动的场面可谓热火朝天,随处可见。枫木乡传承人刘永斌也说:在他小时候,人们褥秧时,会支上一个大架子,摆上锣鼓,请一位懂得鼓乐节奏的劳动力来擂鼓,全寨人其乐融融。实际上,在生产力不是很发达的农耕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经常是借助唱歌来调动人的劳动热情;同时,在山大人稀的自然环境中,上山劳作的人们还可以借助喊山歌来驱逐寂寞和恐惧。在那个娱乐方式较少的年代,“�儿调”是老少皆宜的歌曲,大家都喜欢演唱。
  演唱“�儿调”,歌曲音调主体一致,但也有些小变化,演唱者会不时在句末加些装饰音来彰显个人特色。歌词句式大多为七字句,可以即兴填词、现场发挥,酣畅淋漓地表达歌者的真情实感。有的歌曲调相同而词不同;有的歌词直白通俗,逼真地反映了当地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民风、民俗、情感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它音韵淳朴而浓郁,特别是大量运用“�儿”、“�儿�”、“�”等习惯性方言衬词的特性,使曲子音调与当地土家族方言的四声声调紧密结合,率真地表现了土家人乐观、豁达、睿智、幽默的性格。
  
  �儿调的最佳伴侣:咂酒
  
  �儿调的发源地石柱,是个独处大山之间的土家族自治县。它位于长江南岸,以石潼关、�蒲关的首字来命明,此外,石柱还有一个得名的原因是:在县城东面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为“男女石柱”。这片地域其实是个交界地带,除湖北之外,还与贵州临近。
  在石柱寻访正宗的�儿调,最好是深入到石柱的土家山寨中。这些山寨坐落在重庆极东的地方,星星点点地分布在一个大峡谷底的盆地中央,被一条名叫“玉带河”的小河串联起来,河的两岸绿树婆娑,吊脚楼的倒影在水中微微荡漾,显得格外幽雅。
  这些土家寨子通常隐藏在一大片竹林里,一排排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一直从山脚分布到山腰。吊脚楼下面,是几根硕大的木柱在支撑着楼的三个角,吊脚楼之间有宽敞的巷道,楼上四周建有封闭式的走廊和阳台,楼的下面则分布着猪圈、牛栏、鸡舍和兔场。
   吊脚楼全由松柏木和枫香木镶嵌而成,地板、墙壁还不时散发着清新的木香味。从楼上望去,村外小河边偶尔有村姑正汲水而归,头顶上的花头巾和裙裾在微风中徐徐摆动,牧童骑在一头大水牛背上,手中的长笛不时飘来一段纯美的乐曲,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之感。
  在这里,唱着�儿调的同时,最好能再吸几口“咂酒”。土家人的山地多,水田少,盛产各种杂粮,他们喝的就是用高粱酿制而成的咂酒,色泽淡黄,而那泛绿的悬浮在酒坛里的一颗颗像珍珠状的东西,就是高粱。咂酒可像茶一样地饮泡三次,但以第二次的口味为最佳。饮酒者咬住那插入坛中的竹管往嘴里轻轻一吸,蜜一样温热的浓汁就会涌进口里,咂酒浓浓的醇香便瞬间弥漫了感官。
  关于土家咂酒,还有许多美丽的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因为得罪权贵被贬到江州做官时,替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当地老百姓十分感激,就给他送了许多高粱,嗜酒如命、生性豪爽的白居易,就将盛高粱的坛子进行蒸煮,发酵,酿制出了咂酒,常常独自一人插上一根小竹管,豪饮后写下了五言绝句《问刘十九》:“绿蚁醅新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统兵十万由鄂入蜀,义军进入石柱土家山寨,军纪严明,赢得了群众“清如水,明如镜”的赞誉。当土家人听说义军要开拔之时,家家户户都抱出咂酒为义军送行,翼王石达开饮了咂酒后,也即席作了《咏咂酒》一诗:“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起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这些诗篇沿着滔滔奔流的长江流传开来,慢慢使咂酒形成了一种文化。每逢土家人“赶年”、敬奉祖先、婚嫁迎娶、添丁壮口、栽秧打谷等大事,家家都要酿制咂酒。
  咂酒度数虽然不高,但几坛下来,人往往会显得有些飘飘然。于是在高歌�儿调之余,大家又会到摆手堂前跳起欢快的名叫“舍巴日”的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迎宾、祭祀、祈祷的一种专门的活动,每逢族内有喜事庆典仪式,都要通宵达旦地跳上三天三夜。
  
  为女英雄唱出有声的丰碑
  
  虽然,�儿调的歌词大多是反映当地土家人的生活与民俗,但也有不少歌曲提到了当地的女英雄――秦良玉,语气间的恭敬与严肃,在轻松活泼的�儿调中显得尤为特别。
  在石柱县城中心,离人民宾馆不远处,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戎装塑像。秦良玉是忠县人,随夫嫁到石柱,是明末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和军事家。她的墓碑上有个极为显赫的的称号:“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明帝国以刻薄武官为乐,轻易不加尊号。但秦良玉却是个例外:她的封号中有文官最高等,有武将最高等,甚至还有掌握实权的军事职位“上柱国”――明朝最高荣誉称号,终明三百年,也只有两位大臣获得过相同的荣耀:一个是名相夏言,另一个则是“天下第一人”张居正。
  之所以如此,源于秦良玉的一生,是大明帝国和命运之间的抗争史:她是隆武帝抵挡张献忠的唯一有力寄托,还是永历帝残喘一隅续存大明火种的最后希望。秦良玉一生戎马几十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威震四海,屡立战功。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将相列传》而非《烈女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
  在嫁给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汉朝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为妻后,秦良玉在石柱建立了一支白杆兵。马千乘死后,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柱宣抚使。她带兵参加平定贵州杨应龙的叛乱,抵抗过满清,平定过松藩叛乱,战功彪炳。明末张献忠进入四川一带,烧杀掳掠,年过花甲的秦良玉再次披挂上阵,风采不减当年。她率领白杆兵,连战连捷,解除太平之围,使张献忠的军队在川地吃尽了苦头。
  然而,由于川地屡经兵灾,府库空乏,损耗的兵力和粮饷无法补充;而起义军势力强大,潮水般涌进川蜀。所以在整个战局上,官兵是无法取胜的。秦玉良万般无奈,只有退保石柱一地。
  此时,北京城已被李自成所率领的义军攻破,明思宗自缢于煤山,大明皇朝在风雨飘摇中寿终正寝。李自成入主京城,张献忠则想牢牢控制住川蜀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他东征西战,铁蹄所至,几乎囊括了全蜀,却唯一对石柱弹丸之地无可奈何。已68岁高龄的秦良玉,带着她手下历经百战的白杆兵,不畏强暴,誓死抗拒。这时的石柱孤立无援,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小舟,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秦良玉下令:“有从贼者,族无赦!”她从容不迫,分兵镇守四境。张献忠对四川各地土司都成功招降,却“独无敢至石柱者”。一直到张献忠败亡,其军队铁蹄终没能踏入石柱半步。
  清顺治五年(1647年),端阳节不久,75岁的秦良玉在一次检阅白杆兵后,刚刚迈下桃花马,便“身倾,遂殁”,结束了她战功赫赫的传奇人生。
  石柱人民不会忘记秦良玉,人们在石柱县城东7公里处建起了一座占地20多公顷的秦良玉陵园。陵园前临龙河,背靠回龙山,从风水上来说,是一块“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宝地。同时,他们也把秦将军的事迹编入了大家钟爱的“�儿调”,用歌声塑起了一座传承数百年的有声的丰碑。

推荐访问:名曲 飘出 大山里 世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