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20:15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和欧元区前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9-02-08 06:15:57 浏览数:

  2002年1月1日,在作为无形货币运用于金融市场交易三年后,欧元以纸币和硬币的实体形式正式进入日常流通。十年来,欧元区已由最初的12个国家扩至17个国家,使用人口超过3.3亿,流通的币值已达到8700亿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
  一、欧元问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欧元承载着欧洲统一的梦想,其意义远非只是一种货币。从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启用,到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仅用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华丽的转身”。欧元的诞生,让一些欧元区成员国尝到了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实惠,其中,德国是欧元的最大受益国,统一市场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消除,成就了德国外向型经济的腾飞。欧元的使用减少了汇率波动风险和成本,加强了欧洲市场的一体化,促进了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低利率减少了欧元区内经济活动的融资成本;在遏制通胀方面,欧元也功不可没。数据显示,自欧元流通以来,各成员国的平均通胀率仅为2%,让广大民众普遍受益。
  欧元的问世不仅对于欧洲一体化意义重大,而且也改变了世界经济与货币的版图,促进了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统计,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已从2001年底的71.5%滑落到2011年的61.7%,而欧元的比重则上升到25.7%,成为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美元的结算货币选择,伊朗、俄罗斯等国先后宣布接受欧元计价的石油交易。欧元结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导致美元结算量的下降,结算量就是定价权,美元结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定价权的流失。流通十年来,欧元在国际外汇储备、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构成了直接而有力的挑战。
  二、欧元和欧元区艰难前行
  然而,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打破了欧元区表面的繁荣和一体化的神话,暴露出欧元设计之初的体制性缺陷:建立超国家货币联盟却缺乏统一财政预算政策的配合,由此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在一些欧元区国家蔓延,并有越演越烈之势。一时间,“欧元崩溃论”和“欧元区解体论”喧嚣尘上。
  2012年,意大利必须要实现发债约1180亿欧元的目标,西班牙需要对大约600亿欧元的债务进行再融资,法国和荷兰也在1月份发行债券,如果这些政府债务拍卖顺利完成,那么,欧债危机将有所缓解,否则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恶化。从短期来看,持续不散的欧债危机迫使欧元区政府采取紧缩措施,进而令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失业率高企,民众信心低落,企业投资受抑,货币市场信贷紧缩,金融业如履薄冰,欧元区的经济颓势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欧元区能否过得了市场融资、政治选举、评级威胁、经济衰退这一道道坎?2012年的一次次的欧盟峰会是否能解决问题?人们将拭目以待。
  三、欧元和欧元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欧元区解体论”、“欧元崩溃论”四起,但也必须看到,此次债务危机依然是一个有限的危机。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相比,欧元区大部分国家的实体经济并未受到过度损害。从经济基础来看,欧元区以德、法两国为代表的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拿经济总量占欧元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德国来说,2011年其经济增长率达到3%左右,远超美国,出口超过1万亿欧元,创历史纪录,失业人口保持较低水平。有了实体经济的支撑,欧元就不会坍塌。2011年全年,欧元对美元汇率仅下跌2.6%左右。
  从一些已经出现的迹象来看,欧元将在艰难中前行并非是妄想。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一是欧洲央行史上首度推出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这标志着欧盟在宏观调控上首次给出了反周期的提振措施,降低了信贷紧缩及银行业出现雷曼式破产的风险。如果LTRO确如决策者一样,能够缓解市场对主权债券的担忧,那么欧元区走上良性经济循环,并非痴人说梦。二是欧元区国家已承诺实行严格的“财政契约”。这一让渡国家部分财政主权的契约标志着欧债危机的解决层次已经开始从技术范畴跃入体制层面,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从历史的长河看,欧洲一体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欧盟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是欧洲在诞生首个民族国家和巴黎公社后,第三次给世界贡献的制度创新,就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都有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如果欧元失败,欧盟将不复存在,欧元区国家两年前就打响的捍卫欧元之战仍将是一场不允许失败的持久战。欧元区国家的人民和政治家们如果能从这场欧元保卫战中进行新的制度创新,打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惯性,无疑对欧洲、对世界的贡献是空前的。
  四、欧元和欧元区三种前途与命运
  第一,欧元区解体,欧元崩溃,欧元区国家使用自己国家货币。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很小。因为退出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巨大,无论是德国还是希腊,都不会主动退出欧元区。希腊退出的成本是整个国家违约、信用崩溃、货币贬值,经济倒退几十年。法兴银行首席经济学家Michel Martinez用数字测算出了德国“退出”欧元区成本:首先,德国马克会升值30%,制造业严重受损,市场份额减少,经济损失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15%;其次,德国金融部门将会面临巨大困难,居民会储蓄马克,银行的负债将会以马克计价,而银行的资产以欧元计价,资产负债表会出现巨大缺口,如果重新调整银行资本结构,又会造成巨大损失,损失额占GDP的比重可能会达到20%~30%。另外,如果没有欧元,德国经济增长将比现在减少2.0%~2.5%,大概500亿至600亿欧元。
  第二,欧元区优胜劣汰,希腊等少数国家在其国内民众的反对继续紧缩或欧盟救助停止的情况下退出欧元区。这种可能性要比欧元区解体可能性要大一些。2011年11月9日路透社报道:“德法两国正讨论建立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小的核心欧元区。”一时间,“核心欧元区”之说浮出水面。虽然此后德国政府对此加以否认,但不排除有关国家已在考虑希腊万一退出欧元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以及应对措施。从另一个角度看,让意大利、希腊等国暂时脱离欧元区或许不失为当前摆脱危机的权宜之计,有助“核心欧元区”轻装上阵,让欧元恢复稳定,等到欧元区的财政体系一体化之后,再扩大欧元区也不迟。
  第三,欧元区维持现状,并在痛苦中进行彻底的制度性改革。保守估计这个痛苦过程至少需要十年以上,但保持了欧盟的统一和一体化进程不至于中断,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无论欧洲还是世界,都必须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因为欧元艰难存活之下的欧洲将面临长期的低增长局面,同时伴随的还有政治和经济动荡、大规模失业、竞争力不强等困境。
  从长期来看,统一财政是欧元区的唯一出路,欧盟的未来取决于财政一体化的进程,但财政统一需要很长时间,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解决欧债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规模,提前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时间,也可以是为问题国家国债作担保。而最终解决债务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在制度上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使欧洲经济获得持续稳健的增长。
  五、中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第一,高度关注外汇资产的安全,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步伐。客观地说,短期内要改变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以及现有的格局并不容易。尽管如此,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采取“消化存量,调整增量”的原则,促进外汇储备合理增长;同时优化投资管理,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实现国家外汇储备的总体安全和保值增值。
  从短期看,中国可通过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降低风险,继续考虑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继续增持日元和欧元币种资产;在美元资产内部,相对减持美国国债和机构债,适当增持美国股票和公司债;也可以考虑增加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从中长期看,关键是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应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稳妥有序地推进外汇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国际收支调节的体制机制,积极实施藏汇于民,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跨境投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要加快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暂时维护现有美元本位货币体系的运转。国际货币体系调整是一场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深刻大变革,这不仅是学术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主权问题、政治问题,是世界政治经济实力和权力利益长期博弈的结果。短期看,美元将继续作为唯一核心货币支撑起单极体系,中期看,美元、欧元、人民币和卢布等货币将有可能分别成为区域货币,同时逐步分担世界货币的责任;长期看,国际货币体系将向简单的多极化,有秩序、有竞争的缓慢演变发展,未来伴随着各个货币区建设的长远进步和国际性金融机构作用的强化,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多层次、多极化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将逐渐建立起来。中国应该继续在G20、金砖五国、东盟、双边货币互换协定等单边和多边框架内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第三,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扩大人民币债券境外发行规模,积极促进人民币向国际储备货币转化,以满足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需要,从而减少持有大量美元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和风险。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之前,应该积极扩大人民币债券在境外发行规模。建立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债市场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由美国来承担部分美元贬值的损失;三是有助于中国在不能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借鉴美国经验,建立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债市场,逐步做大国际化的人民币国债市场,将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提高境外人民币资金的使用效率,缩短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时间,进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第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经济转型力度。为应对美欧债务危机,我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思路,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要加大扩内需力度,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老百姓收入,扩大国内消费,以避免国际需求下滑和贸易保护加剧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金融市场长期低迷将会给实体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鉴于中国股市长期低迷,应适当降低股市扩容速度及对外开放程度,给股市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避免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第六,着力解决好国内地方债务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十万亿元,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这些虽是“内债”,但如处置不力,同样将威胁国内金融体系的安全。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研究”(10BGJ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琼芳)

推荐访问:欧元 中国 对策 前景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