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6日 17:0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以实体经济提振经济增速: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

发布时间:2019-02-08 06:30:48 浏览数:

  资金需从虚拟产业向实体经济过渡,让更多的资金支持实体产业,让金融经济也支持实体产业。      多年来经济中的矛盾积累已经迫切要求启动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和转型困境的唯一出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目前宣布,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同时表示,目前成品油价格仍未到位。
  油价陡增,凸显了目前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大的现实困境。若中国再继续大量的货币投放,通货膨胀将会使中小企业发展更困难。而政府对企业分散、孤立的支持,可能会被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系统性冲击有效地破坏掉。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投资走向也很难判断,拉动内需和引进外资都面临一些问题,而我们要想“走出去”,也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解决。
  
  国际经济形势严峻
  每年3月,是投资政策的酝酿期。根据公开信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国经济从稳增长转变到保增长。而最后的决策往往会随时调整,这也正体现了加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那么,哪些形势判断不了呢?主要是欧美的走势,让形势难以判断。欧美经济复苏的成效不是很稳定。那么,欧美经济会不会崩溃?其实不会的。原来大家很担心欧盟,但最后一刻欧盟25国还是通过了新财政契约。
  欧盟有稳定的机制,但造成财政负担的根源根本没有解决。他们的措施只是让水不要开,但锅底的火没熄灭。他们不想动,想死扛。他们既没有4万亿投资,也不想消减财政。所以他们的相关要素没有改变,水要开锅的状态没有改变,只是容忍度改变了。美国也一样,美国还有北非、西亚的事情,如伊朗事件,这会不会让油价飞升?
  如果欧美经济形势不能好转,我们用投资刺激经济的压力或动力就更足了。如果他们形势较好,我们出口较顺利,就犯不着用这么强化持久地靠财政投入来刺激经济。
  从我国来看,去年虽然政府有过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考虑。但现在看来,降低不是我们主观上想降的。比如政府对待出口本身就有补贴、支持,这是资源占用,而且会引发贸易摩擦。我们挣回的外汇,要通过发行相应的人民币来消化。这方面是该降的。通胀的很大压力来自外汇占款,这是很让人烦恼的事,不能取消,但可降低15%~20%。事实上,但这方面却很难有所调整。
  我们需要加强管理,减少能耗,但这都很难实现。所以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虽然有主观意图,但后来可见,这不是主观想要的。如果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我国经济受其影响下滑的可能性会更大。西方不光面临经济增速问题,财政负担还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支出和收入不匹配,要素上没有根本调整,只是尺度有所放宽。再过两三年,矛盾一样会出现的。
  我国的投资政策,在年初时方向很多,这表示形势判断很困难,不能定下统一目标。而目前来说,国外形势很不稳定,其好转的希望很难看到。
  
  内需难启
  我国通过采取很多措施,如加大民生投资方面来启动内需。但可以肯定的说,效果不是很明显。打比方说如拨款13亿元,平均每人才分到一块钱,不会有什么用。针对农民减税几百亿,落到每个农民身上,增加收入不到一百元,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国内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压力很大,有人说还会增长,但不会增长那么快。出口会带动一部分投资,出口下降,投资也会跟着下降。消费方面会有增长,但应该说不容易带动经济增长。目前,我国没有到消费更新的高潮时期,如果到了,就一定有刺激加大投资的可能性。另外,消费的购买力上增长没那么快。
  我国投资有几个方向,其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中央决心很大。所有在建工程要保证,要增加一些基础设施,如水利。若水利全面翻新,那么经济增量会很大。下一步投资的重点会在基础设施,但有研究认为,基础设施的投资与GDP增长负相关,而且效率很低。
  其二,房地产方面库存一直在增加,而销售却在萎缩。现在不是一个房地产投资的好环境。前两年房地产对投资拉动很大。现在有两种可能:房产又火了,这会导致通胀泛滥,也不是好事。如果房产不行了,恐怕不跌到一定程度很难止住。
  有人问,房价怎样是合理的?我觉得调到2005年的价格区间就是合理的。2005年房价中的高房价,就是中国的合理房价,虽然那时也不低。房价高企,若失控则会很危险。有人说现在的房产政策是史上最严厉的政策,其实笔者觉得不对,是史上最不严厉的。因为它没有一点触及房价,它是想方设法不触及房价的政策。房地产的迅猛扩张,并没有给社会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房子,而是带来房价高涨。我觉得这样的危机可能是个机遇,借机调整可能是个好事。现在央企一部分在撤出房地产,而一部分则在大举进入。如果房价现在不调,以后调节的难度就会越大,调节的震荡也就越大。
  其三,在制造业的投资方面。第一,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通胀,加重了实体经济的负担。很多中小企业跑路了,因为原料成本都涨,但收入不涨。只要货币收紧,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我国货币一直超发。第二,货币超发时,泡沫的财富效应非常明显。超发就去投资了,谁还用来做实业?
  产业领域有待观察
  从工业方面来看,自主知识产权科技项目的引进,购买现成的设备还比较容易,要是购买尖端技术则很难。高新科技主要靠政策支持,真正的“高新”很有限。传统工业方面,我们大部分过剩,而新兴产业,只要我们想引进,国外就限制。而在分散的传统领域,都有待
  观察。
  想依靠投资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很困难,因为很难辨认。西方企业遭遇困境,企业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破产,要么转型。而我们的企业说转型了,但事实上很难说是否转了。企业的精神是创新,创新就有风险。只要完善制度空间,企业就会有动力去创新,企业就会自动去创新,否则企业就没有理由去创新。
  我国有经济空心化的迹象。我认为,资金需从虚拟产业向实体经济过渡,这也是中央文件里面说到的,让更多资金支持实体产业,让金融经济也支持实体产业。经济空心化的原因是货币发行,过度发行会造成泡沫。通胀对经济杀伤很大,对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在投资政策方面,笔者不认为应该倾向于中小城市。这样会造成撒胡椒面,看不到整体效用。政府分散管理肯定不会有效。对于政府来说,监管的任务就会很重,有效的行政效果不会很明显,因此我觉得不是特别可行。
  
  向外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摆脱了发展中国家起步阶段中存在的外资缺口问题。我们对外资的需要性降低,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环境来更好地管理外资,如果你还有以前的环境,外资还会选择你,如果没有,他们会选择别人。我认为吸引外资的下一个接力棒主要是新兴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经济管理上会不会实现转型。转型上有成功也有失败,转型成功的如韩国,不成功的如拉美,这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外资在华的投资本身也面临着升级,很多方面都是末端产业环节投资,在其全球投资中处于低级、边缘化状态。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反映比全球市场会晚一到两年。总部的重视程度不够,权力有限导致的决策缓慢使其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灵活性上大打折扣。
  国内资金也在走出去,这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形式有很多问题。基于市场行为走出去,则无话可说。但我们“走出去”企业的投资常受排斥,政府需要重视这方面,把“走出去”的企业引导到规范的道路上来。另外,不同国家的文化不一样,这样“走出去”的企业如何适应本土文化将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但从长远来讲,走出去后对中国企业家的教育和约束是有益的。国外合作伙伴经常在讲,你们要做善良正直的资本家,他选择伙伴要看你工人的工作环境是否健康等注重劳工权力、福利的地方,不只是看赚钱一方面,这对中国劳工阶层状况的改变和内需的启动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目前,国内的房地产现在在萎缩,由于房地产的缺位,可能会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制造业还会维持原来的投资,会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会太大。出口会有下降并对国内投资、消费产生影响。
  
  (作者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副秘书长,董辅基金会副秘书长)

推荐访问:经济 增速 实体 提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