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10:06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监管策略: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27 06:23:56 浏览数:

  自2009年以来,微博在我国呈现井喷式发展。在微博里,每个人都有一片自由的天地。然而,这种自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微博舆论监督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微博舆论监督的弊端,充分认识这些问题,积极寻找应对策略,让微博得以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该文试图通过剖析微博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影响,探讨进入平缓期发展的微博存在的舆论监督问题,提出监管建议和策略。
  微博;舆论监督;监管策略
  无疑,微博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新媒体。回顾其历史,世界上最早的微博出现在2006年,美国的twitter网站最早发明了微博的核心概念,最早制定了140个字的通信通则。中国首家微博网站新浪微博于2009年开始内测,目前的用户注册数量已经超过3亿。微博凭其本身的便捷、实时、高效传播等特点改变我们汲取和阅读信息的习惯,并赋予每个人影响世界的权利与可能。微博精准地整合社交网站与信息发布平台,把这样的概念推向了极致。
  微博的强大力量在舆论监督方面得以淋漓尽职地体现。在过去的一年里,微博打拐帮助被拐卖的乞讨儿童重返父母的怀抱;通过微博发起了“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在“723”动车事件中无数网友一起为受害者哀痛祈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污染整个网络舆论环境。
  1.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A.微博自身属性限制舆论监督承载的信息量
  每条微博最多能容纳140个中文字符,这就使微博较难将一件事情的原委及始末细细道来,只能去粗取精,有时甚至断章取义。微博世界里的“标题党”、“标签式舆论”都力求把矛盾最激烈的断面呈现出来做“微传播”。
  譬如“毁容门”事件中,一条“网曝安徽‘官二代’横行霸道,恋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微博在网络上疯传。在“官二代”作为一个群体负性标签的当下,该事件激起了公众郁结已久的社会情绪,随即上升到微博热门话题首位。我们暂不去考虑该事件的道德伦理,单纯为了博人眼球使用“标签式舆论”很可能使博友只考虑到断面预设的话语方向,而模糊或忽视整体的、具体的话语情境,终以“一己之揣度”作出并不全面的是非判断,产生更多的仇恨与摩擦,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的知名人士“害怕”微博。全国政协委员倪萍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关心流浪儿童的问题。随后有记者问:“有些名人开微博解救流浪儿童,你要开吗?”倪萍回答:“我不敢写微博,不知道哪句话说得不好就被断章取义了。如果花一个晚上跟别人矫情,一个人哪说得过十万人啊,以讹传讹,瞎耽误别人功夫。”倪萍的这种“怕”并不是多余,恰恰准确道出了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弊病,即微博信息这种碎片化的存在有时无法反映事情的真相,甚至与真相相悖。
  B.微博“意见领袖”舆论监督能力有待提高
  在微博的舆论监督之中,一些人成为意见的重要影响者。这些人是经过实名认证的政府官员、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媒体从业者、学者、媒体机构等,因其本身拥有的社会关注度而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微博中的“名人效应”不可小觑,即使只是普通意见的表达,也更容易被用户广泛关注并传播。巨大影响力决定了“意见领袖”应注意在微博中的言论导向,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推进舆论监督。
  C.部分舆论监督缺乏专业性和理性导致微博成为谣言滋生地
  微博注册的“零门槛”使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拥有亿万名粉丝。这同时也为微博时代的舆论监管带来巨大阻力。大多数微博用户都是未经过专业新闻素养教育的普通网民,然而微博赋予他们公众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权,使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对舆论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微博用户通过转发、评论、加关注、搜索等基本功能,形成了其独特的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带来“病毒是传播”,传播呈几何式增长。笔者注意到单是关于“机场建设费该取消吗?”的微话题讨论,博友通过转发和评论,在短短12小时内,已达到十四万余条。可见微博上信息流通速度之快。
  微博不是一个信息孤岛,而是和整个互联网相连的。网民缺少专业性和理性的行为很可能通过微博波及整个互联网,更甚则影响社会正常运行。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写道:“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1]微博为这种无意识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优质的电子传播途径,网络“蝴蝶效应”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
  微博谣言和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今,“名人被死亡”早已不是新鲜事。其它案例如江苏响水“谣言”导致逃亡事件、全国“抢盐风波”事件、北京地铁迷药谣言事件等等。在这些事件中,微博即便不是始作俑者,但也最大化地扩散了谣言传播并产生社会恐慌,导致严重后果。
  D.微博的娱乐属性大大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毋庸置疑,娱乐圈名人是微博上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笔者注意到某晚6时新浪微博的粉丝数排名,前十名全部为娱乐圈人士。著名主持人何炅曾经发布的一条吃早饭喝汤的微博,在一个小时内被转发7125次,评论更高达9017条。可以说,舆论监督应有的严肃性在微博中被娱乐性稀释了,微博的娱乐属性降低了微博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大众媒体在舆论监督的信息传播中依然覆盖了大部分群体,所以,微博的娱乐属性也是导致微博舆论监督从属地位的原因之一。
  2.微博舆论监管策略
  A.充分发挥政府类微博的作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说:“前些年,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近年来,政务微博的纷纷开通则算得上另一个里程碑。”的确,早在“微博元年”2010年,以公安系统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微博,政务微博的“井喷”现象出现在去年4月至10月。目前已达2万个。面对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场,政府机构不能缺席,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第一时间回应网上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政府机构真正参与到微博舆论监督中,了解运行机制,之后再实施监管便容易得多。
  B.传统媒体引导微博舆论
  尽管微博是个有生命力的好东西,但引导不好就会变成驱动舆论的又一块监管盲区。然而,传统媒体,诸如报纸、广播、电视,在舆论导向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撼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相反,两者应该是共生关系,相互作用。传统媒体利用微博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的同时,应该加强舆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106页
  论引导,第一时间粉碎谣言,打击虚假新闻,凭其本身的权威性,净化微博舆论环境。
  C.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是根本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提高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推进微博更多地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提高全体网民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在面对微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保持理性明辨是非,不做扰乱舆论环境的始作俑者。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舆论监督 监管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