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6:0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釉中丹青色,瓷苑傲群芳_阳瓷丹青龙凤戏珠碗图

发布时间:2019-03-16 06:19:54 浏览数:

  三、渊源与变通   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转折期,由宋代的尚“理”到表“意”的审美特征,在元四家的山水画和墨竹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元人画竹以笔墨表现简远、清真的情怀也成为时代风尚。据史籍记载画竹名家辈出,多达百余人,许多还是画史上�赫的大家,如李父子、高克恭、赵孟�夫妇、吴镇、顾安、柯九思、倪瓒等,或专工、或兼擅,作品传世成为珍宝。李�还有著述《竹谱》,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元青花和洪武釉里红“三友图”彩绘都汲取了元人画的营养,画竹竿“上一笔两头放起,中间落下,如月少弯。”画竹叶“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李�《竹谱》)。如图5-5竹竿的节两边微翘,节间留白,用笔劲健,线条挺直,与柯九思《清�阁墨竹图》(图1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四清图》(图14,同上)等的形态和笔墨都十分相似。图3-2、图10上左右纷披、茂密低垂的竹叶,也可追溯到赵孟�一门墨竹卷《秀出丛林》,从其中管道�所画的一段画上(图15,同上),两者比较,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当然,中国画与陶瓷彩绘毕竟是两个艺术门类。陶瓷彩绘的匠师在吸收、借鉴传统绘画的过程中,更着重符合工艺材质的要求,适应绘制的限制,遵循装饰的规律,这些方面上文已有论述。再以梅花作比较,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画坛,其梅画或干粗枝繁花密,或瘦枝花疏,笔墨均清新古雅,生意盎然。不过上文已述元末明初釉下彩绘中,梅的干枝与花的形态,突出纵横的线条(造型单元)、夸大的花形,以表现景物在器型上的装饰性,与王冕的素梅(图16,上海博物馆藏)和墨梅(图17,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构图、形态和笔墨意趣都有很大的区别。生搬硬套国画的特色就丧失了陶瓷彩绘独特审美价值了。
  四、品位与风格
  目前发现的元青花和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图”都十分稀少。根据近十来年景德镇御窑厂考古资料(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盖尊、洪武青花松竹梅图执壶等)类比以上釉里红各器物应属官窑瓷。但是,从审美角度分析,各器物的图画反映出不同的品位和风格。以上三例两尊和梅瓶的整体布局(主体图画与辅助纹样的幅度比例、层次等),图画的构图、景物的形态、技法和色调等都达到极高的境界,应属于最高的品位。两个尊之间比较,图3-1雄浑、苍劲、朴茂,图10则清丽、莹润、华贵,反映了一个时代高品位彩绘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两个玉壶春瓶图4-1、图4-2,图11-1、11-2的图画比较,松、梅的形态大致相同。竹的形态却不一致,前者清秀,稍嫌柔弱;后者构图都太匀太散,笔力也稍显稚弱。总体上两瓶风格相当,品位比尊、梅瓶逊一层次。总之,洪武釉里红两尊三瓶(一梅瓶、两玉壶春瓶)的“岁寒三友图”代表了这个时代彩绘的艺术风貌。
  元末明初景德镇釉下彩绘的图画,由绘画性与装饰性相融形成早期釉下彩绘图画的艺术特征。到永乐、宣德时以双钩、拓染取代,绘画性逐渐减弱。“空白期”青花人物图上彩绘表现出浓郁的笔料画意,但缺乏釉里红,成化开始着重青花的装饰性,清康雍乾时代釉里红烧造虽然稳定,但也缺乏笔料画意。纵观古代陶瓷釉里红图画,明洪武“岁寒三友图”已成绝响,特别是以本文举例的两尊一梅瓶代表最高品位的图画,参错丰茂的构图、生动清奇的笔意、红艳有韵的色彩、高雅绝俗的格调,令人回味无穷。(全文完)
   (责编:雨岚)

推荐访问:群芳 丹青 瓷苑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