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7日 23:47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不负青春的经典语录 [理性青春,真彩年华]

发布时间:2019-06-02 06:37:50 浏览数:

  不久前,关于初中生的一份调查表明,“有52%的学生有过恋爱经历,57%的学生对父母隐瞒早恋。”[1]南方网的调查甚至说,广州半数中学生支持未成年人性行为。既关注,又无奈——早恋,可谓家庭隐痛,学校尴尬,社会隐忧。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争取主动呢?
  一、主动应对,适时出击,培育理性精神
  面对早恋,普遍情形是学校和家长在学生早恋出现后才想法应对,之前却是担心有余,重视不足,态势“被动”。
  实际上,孩子早恋发生之前,家长和学校的营垒就已经屡受攻击。学生本体两性意识的萌芽,异性走进情感世界,于是我们的对手已经圈占大部心灵领地。而这时候,我们并未设防。等发现恋情,方才匆忙上阵,甚或方寸大乱,自然多方受敌:早恋双方不接受,学生中有不利舆论,社会不良影响风助火势——牵扯多多,我们孤立无援,效果又怎能保证!
  我的做法是加强“心灵争夺”,预先设防与主动出击结合。筑理性的堡垒,建心灵长城,变攻守之势。
  1. 我不讳言“恋爱”,并表明对早恋的客观看法和否定态度。目的有三:一是施加心理压力;二是形成共识,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占领主动出击,抢占孩子心灵高地,形成攻势。我会经常或明或暗地谈及两个问题:什么是恋情,恋情对我们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爱情。答案是:恋情并不神秘,青春需要恋情;人生内容丰富,恋爱仅只局部;恋爱需要付出,亦需承担责任。今天我们还不能承担什么,毋需早恋;恋爱需要父母师长的理解和指导,更不能因幼稚和无知造成亲情的疏离。
  2. 利用师长地位,加强精神补给。英国思想家弥尔顿说,“思想是自己的主宰,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思想境界决定人的理性水平。
  一是补给健康的思想,提升意识品位。尤其要关注人性善恶和人生追求,从磨砺思想、规划人生入手,潜移默化、宏观地导引学生注意力,发展理性精神。二是强化道德观念,增强道德约束力。伏尔泰认为,人们一旦失去对道德的信仰,就会产生许多恶习。所以他认为,“即使没有上帝,也要捏造一个。”[2]他所谓的“上帝”,就是人们的道德意识。
  3. 开展主题班会:“读高雅书,品哲理事。”推荐健康书籍、讲述哲理故事,尤其注重鼓励在班会课或日常交往中相互推荐和讨论,延伸教师的影响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品位和理性高度。
  从另一方面看,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失去信心。现代心理学认为,爱情“不仅仅源于两性之间的自然吸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社会性感情活动的产物和要求。”[3]我们完全可以在“社会性的感情活动”中大有作为。马卡连柯说, “人类的爱情不能单纯地从动物的性的吸引力培养出来。爱情的 ‘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的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爱情“需要从感情阶段发展到理智感情阶段。”[4]培养“理智感情”,既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教师的工作。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爱情教育一直重视理性并卓有成效。中华民族性格讲究内敛,注重内在自省,倡导“修德修能”,通过精神的修炼由内到外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包括男女恋爱,通过塑造精神的巨人来成就伟大的人生。我们的祖先借此创造了最悠久的人类文明,人治的策略带来了超强的凝聚力。这就是祖先馈赠我们应对孩子早恋的法宝。
  二、以“情”胜“情”,培育健康性灵
  最重要的是导引正常交往,丰富健康情感,健全情感世界。研究证明,学生的情感世界随综合发展而走向多元统一,某一情感的缺失或过度发展都将导致情感的畸形,从而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内心的孤独或情感的单一,是人走向情感误区、形成情感偏执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那么父爱、母爱、祖父祖母之爱、同学友情、兄弟情、姐妹情,就会分流学生的心灵注意,学生的情感认知就会大气得多,不容易走进情感误区。
  事实上,早恋原因很多,情感危机确是最普遍的。据调查,83.4%的早恋学生曾出现或正在经历着情感危机。
  因此,在学生“恋爱”之前或早恋之初,高举情感武器,以情感攻势主导心灵“战场”,及时出击。这对于应对“情感危机”、战胜“早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以亲情战胜恋情。关于早恋,媒体说、专家讲,早讲透了,所以我们再说理效果总不好。其实,最能体现家长优势的,我认为是亲情。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亲情的基础比爱情牢固得多。相比异性的最初接触,父母有更多机会强化亲情:生活照料,情感交流,不一而足。我的一位学生,父母很艰辛,但仍属每次开学一定送孩子到校、每周定时到学校来看望的一类。孩子起初不以为然,但后来她的日记记载了转变:“……他们平时舍不得,也没有时间吃点好的,只有等我周末回家才做一次像样的大餐。每天早上就吃点米粉了事,要忙到下午二三点才吃午饭。我劝他们早上吃好点,喝点牛奶什么的,但是他们只是点头,却没有做的意思,我又气愤又担心,天天这样,对身体有害无益。……今天下来,我觉得自己渺小了许多。我以前认为的“烦恼”现在看来全不是了,因为跟父母做的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这位同学的父母用自己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教育了孩子,增强了孩子的幸福感,也引发了她的反思。有了以上认识,她的心灵空虚么?她会早恋吗?
  2. 以师生情战胜恋情。和专家做讲座比,老师的优势是可以没有冷冰的色彩,在情感上更贴近学生;和家长相比,老师的参照更多,说理的现实性更强。如果没有情感距离,平常的问候、经常性地交流、特殊日子的情感关怀……我们的机会很多。
  目前,很多学生对亲情和师生情麻木,需要唤起。这项工作不只需要家长,更需要老师的努力。每次家长会,我都告诉家长,我们要共同唤起亲情,唤起师生情。在学校,我一半的工作是让学生感受亲情。我也希望家长在家中努力唤起师生情:换一个角度,效果可能更好。
  3. 以友情超越恋情。相当数量学生“早恋”的原因是交往狭窄,生活单调,缺少友情。实际上,成长必然贴近生活走进社会,必然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和交往要求。相对于老师和家长,学生间交往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尊长有辈分之别,有时难免居高临下;孩子之间,心灵更为自由,情绪更易释放。赫拉克力特说,“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友情带来和谐和情感满足,本于此的幸福感对男女恋情有“代偿”作用,利于帮助解决早恋问题。   三、转移注意,引导发展自我
  此举意在学生主体。学生正当少年,精力充沛,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彩生活,低级庸俗的东西则会乘虚而入,早恋自然难以避免。转移注意,引导发展,是对待早恋的重要措施。
  1. 倾听学生心情。帮助释放情绪,鼓励参加文体活动和科技交流,发展兴趣爱好,把精力集中在人生追求上,减轻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波动。方法:一是教孩子倾诉。指导写心情日记,指导向同学倾诉和学会接受倾诉,鼓励向师长倾诉等。二是引导思考。写“一点之思”,开展“读哲理书,讲哲思事”活动,举行“每月一事”活动——编一份报,搞一项研究等。
  2. 科学“认可”。除师长认可外,学生更关注同龄人的认可。班主任和老师必须紧紧抓住调控权,使学生避免潜在爱恋对象的过度认可,让同龄认可走向开放和广泛:既认可学习,也认可思想和其他素养。曾有一男生同时追求几个女孩,均获成功。原来几个女孩家庭都欠和睦,成绩中等,收到爱情信号即有知遇之感。在赞美面前,“灰姑娘”遇到了“王子”,她们说不出那位男生有什么值得自己倾心之处,甚至明知他并不优秀,可都愿意接触。所以,我常开两个班会:“亮点”展示,“感动大家”,让学生相互认可。
  3. 帮助孩子确定人生选择而不强加意志。费尔巴哈说,“人是人的上帝。”[5]梭罗进而认为,“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取他父亲的、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6]因为主动选择本身就附加了动力。赫伯特·马尔库塞则从反面认为要“使人摆脱异化的痛苦,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这是因为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劳动毕竟是最基本的。”[7]只要理想占领了高地,早恋的根基自然不牢。
  四、关注 “周边”,调控成长环境
  1. 充分利用可控环境。一是推进班级“品牌”建设:评示范班集体,示范寝室,示范学生等,让品牌走进心灵并成为大家的追求。二是搞好家庭建设,追求健康趣味,让高雅和进取走进家庭,避免庸俗和消极,收获充实和幸福。
  2. 正确对待不可控环境。有序接触现实,合理交往,认识人性善恶,学习调控心态,调控人生观,不过分理想化,也不圆滑世故。
  3. 交往重点引向同学。社会阅历不够,尚未涉足社会,一面之缘缺乏基础也没有现实意义,社会交往只能定位于浅层次。而同学间的深度交往则可获得基本的为人经验和情感满足,并发展和补偿学生的优秀品质,对人生追求和幸福感受意义较大。
  我频频使用下列措施调控学生周边:①关注座位调换频率;②适时改变学习互助组合;③确立特长交流常规;④师生推介学生之星;⑤调整寝室成员;⑥理解支持部分父母陪读,效果很好。
  五、正视现实,科学看待早恋
  目前,大家对早恋的应对显得混乱、矛盾和不成熟,建议多但操作性不强。从心态看,紧张过分和放任自流的实质都是“偏激”,其结果是把孩子推向我们的对立面。
  如果以早恋为洪水猛兽,以为早恋必影响学习,早恋者一定品格低下。早恋就是对抗父母和老师,动辄停课教育严加惩戒,肯定是粗暴和不负责任的。就我个人的体会,早恋和学业、早恋和发展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同样的灵魂可能有两种交替出现的和迥异的思想和经验。”[8]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早恋。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孩子只要长大,要成人,他就有爱,关键在怎样面对爱。
  矫枉过正的做法是放任自流,这显然是危险的。它从客观上逃避自己的责任,使孩子承担更多的成长风险。文化生活丰富、思想突然解禁、外来观念冲击、文化传媒刺激,纷至沓来的种种恋爱观使青少年们应接不暇,盲目地选择,自然导致人生道路的偏离。一些人认为,早恋“不是人为力量可以阻止的,在现阶段进行性教育才最迫在眉睫”。[9]但如何进行性教育,似乎也并无稳妥之法。在学生宿舍楼安装摄像头固然不好,但控制早恋肯定没错:师长明确的态度,重视而不夸张的教育,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因此,只要我们主动出击,利用优势,关注学生发展,培育健康情感,关注周边,标本兼治,早恋完全可以控制,青春可以更美!
  注释:
  [1]长春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N].东亚经贸新闻,2005—6—3.
  [2]《致“三个骗子手”一书作者的信》
  [3]黄京尧.恋爱心理探幽[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
  [4]《父母必读》,第302页.
  [5]《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422页.
  [6]徐迟译.瓦尔登湖[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8.
  [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译者的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5.
  [8][美]格瑞特·汤姆森著.蔡红艳,袁银传译.洛克[M].中华书局,2002,10:83.
  [9]王小枪《猫和老鼠》,新浪网.

推荐访问:真彩 年华 理性 青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