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8日 04:18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浅谈阅读教学 浅谈阅读教学的“想象——求证法”

发布时间:2019-06-02 06:38:52 浏览数: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想象能力的培养。儿童入学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便会获得进一步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限制,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水平还是不高的。运用“想象——求证法”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情趣盎然,产生一种学习热情。
  “想象——求证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当课文出现新的问题时,既不马上将答案告诉学生,也不是急于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而是启发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测和想象,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理由,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猴子下山来了,他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兔子。回家的时候,小猴子会带去什么呢?”先让学生猜测想象,有的学生说:“小猴子回家时带去了桃子,因为小猴子喜欢吃桃子。”有的学生说:“小猴子要的是西瓜。”有的说:“小兔子很好玩,小猴子贪玩,所以它回家带去了小兔子,西瓜最好吃,小猴子贪嘴,所以它一定还带去了西瓜。”……学生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对“小猴子回家带去了什么”的判断也各有千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求证结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都想证明自己的判断正确,因此,阅读时兴趣浓厚,格外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阅读求证中,他们发现自己的判断并不正确时,又会发现一个问题:“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垂头丧气地回家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想象——求证法”的教学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测想象——阅读求证。下面以《奇异的琥珀》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既有文艺色彩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入遐想的课文,很适宜用“想象——求证法”进行教学。
  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要考虑两点:一是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这两点出发,对这篇课文我们采用变序导读的办法,从结尾段认识琥珀入手。学生学过《黄河象》,有一点化石知识,但琥珀为何物,学生还不知。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解题时弄懂“琥珀”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学习课文中写琥珀形状的段落,即文章的最后一节,它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面“躺着”苍蝇和蜘蛛两个小东西,两个小东西“腿的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显然,这块琥珀的奇异在于“里面有两个小东西”。那么,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在琥珀里面?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摆在了学生面前。
  2 猜测想象
  从课文的结尾段入手,要求学生凭借经验和已有知识去猜测和想象,探索琥珀形成过程。具体办法是,根据结尾段提供的信息,通过猜测和想象,编织一个个奇异的故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联系《黄河象》,使他们回忆有关古生物化石,大自然变迁等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其想到蜘蛛被包裹在里面的巧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上,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去猜测想象,任何强求一律或划定框框的做法都会削弱儿童的学习兴趣。
  3 阅读求证
  这一环节的中心任务是,熟悉课文内容,围绕“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读懂课文。学生仅凭自己的点滴经验去作判断,与课文的距离较大,大多忽略琥珀形成时必要的自然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寻找证据,以肯定或否定自己所编的故事的合理性,使想象进一步完善。
  首先按以下问题阅读课文,自我求证:①我们想象琥珀的最初形成大约在什么时候?课文上写的是什么时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要从一万年以前写起。②我们想象琥珀的最初形成是在什么样的地方,那地方该有些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让学生明白由松脂球推测故事发生在松林里,那里有苍蝇和蜘蛛。③在什么样情况下苍蝇和蜘蛛才会被松脂包裹在里面?——让学生搞清楚琥珀最初形成时几个必要的条件:炎热的夏天、苍蝇和螈蛛相遇、松脂刚好滴落在苍蝇和蜘蛛身上、松脂不断滴落、将两个小东西重重裹住。④琥珀的最初形成是在松林里,为什么渔民和他的儿子却在海滩发现了它?——使学生弄明白化石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地壳变迁中形成的。
  其次,集体讨论求证。集体讨论求证是解决共同性的问题,同时解决“自我求证”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在集体讨论求证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形成琥珀需要哪些条件。至此,学生弄清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了课文,思维得到了训练。
  采用“想象——求证法”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小学生的想象特点。小学儿童的想象,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以后独立性和创造性才逐渐发展起来,不论是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最初都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之后的概括性、逻辑性才会逐渐发展起来,最初想象常常是不精确、不完整、不符合事实的,以后精确性、完整性,现实性才逐渐发展起来。因此,运用“想象——求证法”要求不宜过高,应启发诱导,多加鼓励,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

推荐访问:求证 浅谈 阅读教学 想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