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5日 01:33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表达者可以降低沟通成本的有效方法 如何有效降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

发布时间:2019-06-03 06:50:24 浏览数:

  【摘 要】职业教育在近年十分火热,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逐年不断升高,如何有效降低职业院校办学成本,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办学成本  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其实施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其中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环节。职业教育是科教兴国的重要途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职业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的出台,中国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起来,随之伴随而来的国家百所示范院校、百所骨干院校的建设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典范。国家不惜重金的投入,使得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职业院校,如何降低办学成本,如何有效合理地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合理控制教育成本是时下急需研究的课题,备受关注。
  一、职业院校办学成本增长的原因
  (一)转制后高职院校多校区办学
  职业院校多是由2000年左右的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成人高等教育培训院校转制产生,受到当时的学员人数、教学条件需求等因素影响,学校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即学校占地面积较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看好,导致市场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国家财政给予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越来越高,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场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使高职院校对占地面积的需求量不断高升,不得不使一部分高职院校另辟新地建立新的校区,而有的学校则是走上了多校区办学的道路。
  一校多区办学条件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员管理复杂、资源共享困难、后勤保障投入增多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复杂性增加、管理跨度加大、资源共享困难、信息沟通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所引起的办学成本增加。
  (二)人力资本上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为学校带来办学效益的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经营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比例决定了高职院校师资要以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小班授课成为高职的特点,这样在师资数量上又有了新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方式之一。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高等院校,不因为技术投入而降低人力成本,人才投入上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引进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关键,人力资本自然较高,且为刚性需求,不能过分降低。随着扩招情况的发展,相应学生配备的后勤等服务人员的数量也增多,退休人员增多,都促使人力资本上涨。教职工工资福利、生活工作成本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块。
  (三)物质成本上涨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入到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教学设备以及低值易耗品等物质技术条件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社会生存成本增长的大背景下,这些项目都在不断上涨,物质成本上涨,在学校的成本核算中不能违背增长规律,可以控制在一定水平。
  (四)管理上存在漏洞
  学校现存的资金管理模式,多是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和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但仍局限于计算预算收支余额,并未实行教育成本核算,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所以管理方式的选择,需要注重。
  (五)成本约束机制没有形成
  长期以来,人们将教育投资视为消费性投资,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属于意识形态,教育事业是一种福利性事业,考虑教育效益应首先考虑教育的社会效益而不是它的经济效益。此种观念在物质社会的今天是不被推崇的。此外,教育机构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而对非营利性组织,人们往往认为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必要。它所追求的往往是收入的最大化、声望的最大化,甚至成本的最大化,这种现象被人称为高等教育的成本病(正是在这样一些认识下,导致教育领域的开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成本意识需要灌输到每一位在职人员的工作中,形成成本约束机制,控制办学成本。
  二、办学成本控制的路径建议
  (一)建立学校与外界的合作机制,合理有效缩减办学成本
  高校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的办学模式,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与其他高校、企业的合作等改变学生的培养方式,合作范围包括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分享人力资源、教师培训,交换图书资料等。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科学技术,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开设现代远程教学课程,开办网上大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降低办学成本。
  校校合作,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职业学校可以与本地的其他高校对接,实施教师资源共享,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更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教师任教。这样为职业教育办学降低成本,同时又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基础教育水平。
  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最为典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完成企业提出人才需用,高职院校按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最终达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教师共同培养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走进工厂、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资源与高职院校共享。
  (二)人员成本合理利用,合理有效精简办事机构
  提高办学效益首先就要削减过多的非教学人员、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将巨额的人员经费降下来。其次要合理确定生师比,充分利用教师资源。高职院校中庞大的管理人员队伍及后勤服务人员队伍使高职院校的人员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按照相关要求,职业院校需要达到1∶18的师生比,而使高职院校又不断引进专任教师,使人员基数不断提高。精简机构,通过培训、企业锻炼等方式使管理人员担任专任教师,这样可以不断减少行政服务部门人员数量、非教师人员的比重,又可以达到评估的师生比要求。
  (三)建立健全成本预算体系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实行成本对象化,细分成本项目,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计划与实际比较等比较分析方法,就可以找出教育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优化高校资源配置,规范支出范围,改善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建立一套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体系成为理论部门和实践部门的当务之急。
  (四)国家加大教育投入
  1999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55条的规定,保证国家举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即“三个增长”。
  (五)政府参与改革学费制度
  在我国如何确定受教育者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份额,学费应占教育成本的多大比例?在理论上,应根据受益原则,受益各方按获益大小分担教育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各方受益大小和教育成本的数量都遇到困难,政府如何制定相关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访问:办学 降低 成本 高职院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