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12日 18:49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美文 >

大型灌区农业高效用水的对策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04 06:53:15 浏览数:

  摘要:对于一些缺水干旱地区来说,大型灌区如何实现高效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如何实现大型灌区农业用水的高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进行优化配置,联合运用大型灌区内的多种水资源,合理地调整大型灌区内各种作物的结构,采用一些节水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条件采取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以期能够对实现大型灌区农业用水的高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型灌区;高效用水;节水灌溉;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40-02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达到了全国总用水量的63.7%,支持着我国2/3的粮食、4/5的蔬菜和3/5的经济作物的生产。但是尽管这样,每年我国还是有上亿亩的农田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而得不到有效的灌溉,造成农业损失,尤其是在一些干旱缺水的地区。因此,实现大型灌溉区的农业高效用水是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要求。
  1 优化配置联合运用灌区内各种水资源
  1.1 降水的利用
  降水是最多用、最常用的灌溉水资源,直接利用降水供给农作物是最直接、最经济的灌溉途径。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其直接利用率却不高。因此,要把降水的利用放在各种水资源利用的首要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降水灌溉农作物,才能降低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降水资源,首先就要在预计到来之前在灌区多使用井灌,将地下水库容腾空,在降雨时得到补充。其次采取耕作保墒措施,使土壤的蓄水库容增大,达到增圩土壤水的目的。最后优化作物的结构,使作物的生长和雨热同步进行,使降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1.2 地表水的利用
  地表水是我国进行农田灌溉最主要的水资源,我国地表水的80.1%都用于了农田灌溉,但其利用率不高,一般只能达到30%~40%,有很大浪费,所有在地表水的灌溉工程中,应该采取一些节水措施来提高其效率。
  1.3 地下水的利用
  如果大型灌区的地下水资源条件较好,可以进行打井,开发地下水用于灌溉。我国的北方一般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在进行地下水的利用时一定要注意,在维护生态平衡不发生超采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及时利用雨洪水对地下水进行回补,最好采取井渠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以便实现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优化联合调度。
  1.4 其他水源的利用
  在南方一些雨水丰沛的地区,可以利用塘堰存蓄雨水。目前我国正在尝试使用一些劣质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微咸水。我国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很大,如果能够采用经济高效的净化技术,不仅可以缓减灌溉用水的压力,而且还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对于微咸水的利用,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尝试,但是力度还不大,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1.5 优化配置
  想要充分地发挥上述各种灌溉水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就要在灌区内优化配置。要在保证水循环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对各种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定期定量的安排使用,并且调控各种水资源之间的转化,使其更加合理。灌区的优化配置还与其工程布局、作物的结构、灌溉方法等都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要综合考虑之后制定出最佳的优化方案
  2 灌区作物结构的调整
  高效利用大型灌区的水资源,首先应该对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例如北方,是比较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其主要的作物春季有春小麦、春玉米和春谷等;夏季有小麦、大麦、油菜和夏谷等;早秋是棉花;晚秋有夏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红薯和花生等。一般来说北方的早春比较缺水,但是这个时期却是小麦的需水期,因此,在该阶段就要在保证粮食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小麦的种植面积。例如,水稻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那么就可以在引河灌区进行较大面积的种植。为了提高灌区的用水率,应该在保证粮食供给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下,调整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在大兴灌区增加优质粮食、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和名优特产的种植比例,错开用水的高峰期,保证灌溉效果、增加经济产值。
  3 采用节水灌溉制度
  我国一直致力于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近些年来其在研究和推广应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我国在华北区推广的小麦优化灌溉制度,在保证了小麦的生长关键期和干旱期的灌溉条件下,相比传统的灌溉制度少灌2~3次,使得每公顷的小麦用水量减少了1125~2250立方米,而其产量接近灌溉水平。又如在广西的水稻灌溉推广的“薄、浅、湿、晒”的制度,以浅灌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淹灌,使每公顷水稻节水1500立方米,取得了可观的节水增产效益。
  目前,我国的灌溉水资源日趋紧张,因此有必要在北方的多数地区进行非充分灌溉制度的推广应用。对于北方的小麦种植区,可以减少对小麦苗期的灌溉量,实践之后,每公顷可以节水750立方米。对于棉花来说,可以在苗期和絮期对其减少灌溉量,每公顷也可节水750立方米。非充分灌溉制度会导致单产下降,但是在严重缺水的地区,非充分灌溉可以达到适当降低单产而扩大整个灌溉面积,使整体的产量得到提高的效果,还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4 因地制宜采取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我国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的节水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喷灌、低压管道输水、微灌以及田间节水地面灌等技术措施。目前我国用得最多的还是沟灌和畦灌等地面灌溉,并且这种方式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要实现高效灌溉,应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地面灌溉较难实现、水资源短缺、具备发展自压喷灌条件的地区,能够实现井灌和高程扬灌且其种植的作物成规模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地区,可以选择喷灌的方式。温室大棚、种植经济作物以及蔬菜类作物的地区可以选择微灌技术。在进行灌溉技术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清楚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合理地选择灌溉节水技术,才能做到高效灌溉。
  只要在大型灌溉渠做好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各种灌溉水资源,不断地研究开发新的灌溉水源,执行好相关的灌溉节水之法,因地制宜地选择灌溉节水技术,即能够提高灌溉用水的高
  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英能.北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9):92-93.
  [2] 胡毓骐,李英能,等.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12):345-347.
  [3] 李英能.对我国农业高效用水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J].灌溉排水,1999,(10):26-28.
  (责任编辑:叶小坚)

推荐访问:灌区 高效 用水 对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