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09日 10:19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农技耘_提高农技培训效果的几点浅见

发布时间:2019-05-26 06:46:29 浏览数:

  [摘 要] 通过分析农民培训有利条件、目前呈现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给农民上好农技课的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 农技培训;效果;浅见  给农民上好农技课是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常态化工作。笔者长期在农业部门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经常给农民上农技课,对农民的求知心态略知一二,现针对当前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怎样给农民上好农技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广大农技人员进行探讨。
  湖南省安乡县地处湘北洞庭湖平原,共有农业人口43.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6万人,其中在家务农劳动力18.2万人,有7.9万人已经离开农村,前往城镇打工,从事第二、三产业。据抽样调查,在我县留守在农村的这一劳动力群体中,每年接受了3次以上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约占10%(以下简称培训);接受了2次培训约占20%;只接受1次培训约占12%;完全没有接受培训的约占58%。
  一、我县开开展农技培训的有利条件
  1.村子较小,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村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一起参加培训。
  2.平湖区农民出行方便,与外界接触较多,思想开朗,信息灵敏,对新生事物敏感,乐于接受新信息。
  3.地理、气候特点相似,生产习惯相近,产业比较单一,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比较固定,种植业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等为主;养殖业以鱼类、生猪、禽类等为主,这样便于农技部门授课,也便于农民听课。
  二、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的一些新特点
  1.参训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46岁以上的群体,约占务农劳动力的70%,农村里的年轻人或有点文化及特长的,都外出打工了,即使留在农村也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留守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且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0%左右,他们对参加农技培训兴趣不高,对新生事物不是特别敏感,有相当一部人种养靠看“老皇历”。
  2.向农村传递信息的渠道增多,不法商贩给农民造成了伤害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一听说有农业部门来上技术课,便蜂拥而至。现在农民可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短信等多渠道获取信息,许多农民认为参加农技培训不那么重要。尤其是异军突起的种业公司、农资经销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都纷纷在做终端宣传,我县仅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76家,种业 20多家,他们为参训农民提供“优惠待遇”,请吃饭、发礼品,甚至外出旅游等。这样即有好的一面,就是大家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优势普及良种和技术,大伙合唱一出戏,把农村大地“炒”得热热闹闹。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在这支宣传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了自身利益,使出浑身解数,不顾客观事实,把某一产品吹得天花乱坠,把一些不成熟的技术霸蛮向农民灌输,许多农民因此深受其害。而当农业部门这一“正规军”来进行公益性培训时,他们也往往也存疑虑,导致参训积极性不高。
  3.新型产业不多,新技术不多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培训与技术引导,许多老产业、老技术、老套路农民大多已经掌握,像80年代、90年代的杂交稻、杂交棉及双低油菜等重大技术革新少了,农业部门特色产业人才也较缺乏,如花木、蔬菜、葡萄等特色产业人才少,培训也少,很难激发农民参训的兴趣。
  4.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薄弱,村组服务功能减弱
  国家减免农业税后,政府相对对农业生产也管得少些,我县19个乡镇农技推广站编制有106人,大多农技站仅农技站长一个人在转,村组也仅有3~5个干部,农技培训组织工作难免一一到位。
  5.种植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随着土地的逐步流转,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地经营将向种田大户集中,他们将大多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或外出打工赚得第一桶金后再回乡创业的青年。所以要对这个群体进行了高标准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三、给农民上好农技课的几点体会
  1.上课内容要实用
  上课内容要突出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新产业、新技术要科学、可行;老产业、老技术也要赋予新的内涵。组织方一定要事先进行调研,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当地产业的特点,了解新技术的动态,对培训内容认真敲定,切不可凭主观想像,随便确定个内容了事。
  2.上课老师要精选
  老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可以是农业部门的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农民当中某一行业的行家里手、劳动模范。什么样的课该选什么样的老师,组织方一定要精挑细选。
  3.上课时间要恰当
  一般授课时间要安排在农闲季节,或在某一产业即将开发、某一技术即将推广时。每次培训时间长短以1~2小时为好,时间短了教师讲不了多少内容,把农民组织在一起不容易,一定要让他们有所收获,不能流于形式。但时间也不能太长,若超过了2小时,就是内容再新颖,农民也往往坐不住了。在这个时间段内,小班时间可短点,大班时间可长点;内容单一的时间可短点,内容较多的时间可长点;只在课堂上授课的时间可短点,有田间教学实习的可长点。
  4.上课地点要集中
  最好选择农民集中的地方开班,如村部、码头或农民集中居住区等,若大伙跑得太远,课还未上,则跑的兴致全无了,何况就近办班,听课的都是熟人,大家结伴而行,相互鼓励,相互启发,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5.老师上课要生动
  老师要尽可能讲当地话,一定要让大伙听得懂。要尽可能少用书面语言,大话套话,多用方言、俗语,多打比方,增加亲切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有条件的提倡多媒体教学,这样直观,效果好,也便于听众作笔记。每堂课上完后,要留点时间让听众提问,师生互动。若有必要,老师可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去实际操作,让农户亲自动手操做。
  6.培训教材要备好
  每次上课前,老师一定要将培训教材发到学员手中,让他们边听边看,回到家后还可对照教材认真琢磨老师的讲课内容。培训教材最好自编自印,要突出乡土性、实用性、科学性、准确性,容量可大点,可适当超出老师的授课范围。
  7.配套措施要跟上
  如在村里上课,可将老师的麦克风与村里的广播连通,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步录音、播出、制成光碟,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为了增强学员的参训积极性,培训班可与企业联办,由企业赞助一些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免费发给参训者,这样对学员、对企业都好,但这些生产资料一定要是优秀的,不然就会弄巧成拙。

推荐访问:浅见 农技 几点 效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