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学习网 - www.lg9.cn 2024年05月20日 00:00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短篇美文 >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9-05-30 06:38:39 浏览数:

  摘要: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形成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文章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拓展问题,以达到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03-02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阅读,不仅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也符合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探究性阅读,改变了将探究的问题流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阅读文本进行创造性理解。对于探究性阅读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来实施。
  一、设置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和牵引力,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从而使学生进入“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学习内容巧妙转化为问题情境。
  如果一篇文章中只提炼一个主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必须是课题化的,能够引导学生宏观地理解全文。如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深入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认为孔乙己的身份具有怎样的特点?把这句话作为理解全文的关键点、教学的切入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找到了切入点以后,接下来应该深层探究,突破重点。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孔乙己迂腐麻木、好喝懒做、自命清高、天真善良。这样做可谓“抓一句而动全文”,这个问题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真正提升了学生发展性能力,在教学中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
  通常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往往是不能够起到激发和保持学生探究热度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串”,犹如给学生建造的“思维台阶”,环环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例如《范进中举》这个阅读文本,教师可以抓住“乐极生悲”这个中心设置层层递进的探究性问题:①范进中举的喜剧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②范进喜极发疯是悲剧,其悲剧性表现在哪些方面?③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强化喜剧框架里的悲剧情思?在此,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感受喜剧的要素,包括情节、人物与环境等基本层面;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要比第一个问题深刻一些,这是符合逻辑思维的问题设置方式,想要学生在滑稽与喜剧的现象下抓住悲剧的本质,这涉及个人、时代以及社会层面的深刻意蕴;第三个问题要学生体味对比与夸张的写作手法在悲喜剧中的广泛运用。以上三个问题之间是层层递进与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由浅显到深刻、由现象到本质,紧紧围绕所研究文本的主旨与意蕴:用讽刺喜剧表达悲剧意蕴。这样的问题设置方式构建了一个“乐极生悲”“喜中有悲”为主旨的专题性研究,这样既能从宏观上掌握文本要素,又能方便探究文本结构的美妙,基本上完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提出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问题”是学习的载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学会发现、选择和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解决问题。
  1. 以文章的题目为逻辑思维的出发点。阅读一篇文章是,题目是首当其冲的,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文章的逻辑起点。例如,在《背影》一文中可以提炼出这样的问题:背影是贯穿于文章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作者这样反复描写背影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背影的描写来表现感人的父爱。不仅可以对文章的人文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够使其受到启发,学会这种阅读与写作的逻辑,有助于学生养成提纲挈领的思维方式。
  2. 分析文章的结构。教学中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行文结束时作者才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可以移到前面写,或者前面部分不写可以吗?经过品读探究,让学生明白:本来直接描写地下森林的可以移至文章开篇,展示作者目击地下森林之后的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也成为读者阅读文章的第一印象,但是作者似乎有意暂且不表,留待文尾展示出来,是为了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顺势再现森林的壮观景象,劫后余生,庆幸之至,作者写来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3. 注重体味文章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贯穿文章的始终,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分析与欣赏文章语言风格的能力。学生的语言风格与文采积累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训练与培养。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学生会本能地去思考,联系上下文与全文主旨,在阅读文本中追根溯源,这对深刻解读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4. 从文章的承接处着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重视课文段落与段落间的连接词以及文章整体中的承上启下的句子与段落。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和把握主旨。如在《劝学》一文的第一段开宗明义地说:“学不可以已。”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四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将此句作为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作者是怎样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来论证的?文章的几个分论点和这个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这些分论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由此可以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有一个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三、拓展问题
  通过比较和想象的探究方法来阅读文本,积极拓展文章的背景和延伸材料,这样不仅把文本和学生已拥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也把学习同日常生活和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比如,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文,引导学生阅读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谈谈孔乙己与范进两个人物形象有何异同。这样的拓展性学习,不仅让学生对孔乙己的怪异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也对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还可以理解“孔乙己”、“范进”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挖掘与拓展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授课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很好地培养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从楼梯上滚下来,接下去“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这样的悬念与留白,其实就是一个可供学生探究学习的点,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留下了线索与空间。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训练与丰富。
  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阅读,加深了学生思考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程度,促进了学生学习,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同时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准备程度,丰富了课堂讨论,不仅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更活跃的主动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贺东玉.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08,(17).
  [2]韩鹏.“以问题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使用方法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8).
  [3]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J].教育·科研,2008,(08).
  [4]陆素萍.有关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7,(05).

推荐访问:题为 探究性 教学策略 阅读

相关文章:

Top